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 带状耕作机(Zone-Till Cart)(图5) Zone-Till Cart 将索引式播种机挂接在本机上,可以形成带状耕播作业机组,一次完成多项作业,有效地减少进地作业次数和降低油  相似文献   

2.
由山西浮山县惠丰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GTN-20025(10)A5型播种机主要用于一年两作和两年三作保护性耕作。它可以在直章玉米秸秆地和小麦高茬地直接播种小麦或玉米、大豆等作物,一次作业完成秸秆粉碎、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后地表形成带状免耕秸秆集垄覆盖、垄际耕作施肥播种这样一种虚实并存的带状保护性耕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机犁作业 (1)在出车作业前,机手应了解,熟悉作业地段机耕路宽度和虚实情况,不符合通行要求的,应及时修整,不得凑合将就;更不能冒然下田,危险地段应作好标记,以防拖拉机下陷、倾斜,造成翻车事故.(2)耕地前,机手应根据田块大小、形状及土质情况,选择适宜的行走路线.犁耕深度:早地一般为18~20cm,稻茬田为14~18cm较为适宜.(3)为了地头整齐,便于犁铧入土,耕地前应在田块两头耕出地头线.作业行走要直,避免漏耕或重耕.(4)在机耕作业过程中,严禁在犁架上坐人,也不得对犁进行检查、调整和修理.若发生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5)严禁进行转弯耕作,当拖拉机进人耕作区时,应先转弯后落犁;出耕作区时,应先升起犁后再转弯,以免损坏机具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4.
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设计与使用若干问题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与推广的需要 ,河北省农机局组织有关农机科研、开发、生产、推广单位 ,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于2 0 0 0年开始研制 2BMFS型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 ,目前已完成了第四代样机设计 ,并且研制出2BMFS - 5 / 10和 2BMFS - 6 / 12型两种机型。这两种机型与 36 .8kW (5 0马力 )~ 5 1.5kW (70马力 )四轮拖拉机配套 ,可以一次完成碎秆、灭茬、施肥、播种、镇压等项作业。该机具集秸秆带状粉碎还田、植被覆盖地表、化肥深施和沟播四种先进技术于一体 ,既可在直立玉米秸秆或秸秆粉碎还田地中直接播种…  相似文献   

5.
受地理、地质、气候、耕作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南方水稻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有些地区除配有一些耕作机械(旋耕)外,其它生产流程如播种、插秧、植保、排灌、收割等作业,仍是传统的人工劳作.近2年来,国家实施了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农机部门积极推广适用收获机械,使水稻收获机械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仍很落后,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差距还很远.……  相似文献   

6.
以免耕为对照,研究茶园机械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设置免耕(MG)、单螺旋有机肥耕作施肥机耕作(YG)、单螺旋颗粒肥耕作施肥机耕作(KG)、C-6耕作机耕作(CG)、KM3CG-30茶园翻耕机耕作(FG)5种方式,分析其对茶园0~30cm土层土壤紧实度、容重、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单螺旋有机肥耕作施肥机、单螺旋颗粒肥耕作施肥机耕作深度最深,对0~30cm土壤紧实度、土壤总容重、孔隙度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且单螺旋颗粒肥耕作施肥机作业效果略优于单螺旋有机肥耕作施肥机;C-6耕作机耕作宽度最宽,对0~10cm土壤总容重降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机犁作业   (1)在出车作业前,机手应了解,熟悉作业地段机耕路宽度和虚实情况,不符合通行要求的,应及时修整,不得凑合将就;更不能冒然下田,危险地段应作好标记,以防拖拉机下陷、倾斜,造成翻车事故.(2)耕地前,机手应根据田块大小、形状及土质情况,选择适宜的行走路线.犁耕深度:早地一般为18~20cm,稻茬田为14~18cm较为适宜.(3)为了地头整齐,便于犁铧入土,耕地前应在田块两头耕出地头线.作业行走要直,避免漏耕或重耕.(4)在机耕作业过程中,严禁在犁架上坐人,也不得对犁进行检查、调整和修理.若发生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5)严禁进行转弯耕作,当拖拉机进人耕作区时,应先转弯后落犁;出耕作区时,应先升起犁后再转弯,以免损坏机具的零部件.   ……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及部分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海省互助县南门峡镇农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留茬免耕(PA)、带状免耕旋播(PB)、秸秆还田免耕(PC)和常规耕翻(P0)4种耕作措施,对其土壤养分和部分物理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增加表层土层的养分含量,留茬免耕(PA)、带状免耕旋播(PB)、秸秆还田免耕(PC)3种保护性耕作处理的土壤氮素、有机碳均高于常规处理(P<0.05)。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有所减少。保护性耕作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因此,保护性耕作能使土壤朝着有利于土壤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是青海省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值得推广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带状浅旋小麦播种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四川成都平原的特点,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要则,研究设计了带状浅旋小麦播种机,解决了灌区内小麦播种行距小、播种机开沟器易堵塞等问题.田间试验表明,播种平均深度为3.57mm,平均宽度为5.51cm,平均行距为20.2cm.该机能在水稻留茬或秸秆全部还田的地上进行播种作业,一次进地可完成破茬或开沟、播种等作业,而且作业时土壤扰动小,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高寒垄作地区保护性耕作残茬处理的问题,结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特点,设计一种与60~75 kW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组合式灭茬、苗带旋耕整地机。该机采用垄上灭茬—垄中带状旋耕—耕后回土镇压的耕作方法,能够一次完成灭茬、旋耕、碎土、埋茬和镇压等多项作业。阐述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关键工作部件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并以作业速度、旋耕深度和刀轴转速为影响因素,对其工作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刀轴转速466 r/min、作业速度1.3 m/s、旋耕深度26 cm,得到较优工作参数,此时根茬粉碎率为93.68%,符合保护性耕作要求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整体式液压悬挂系统的操纵机构有两套,里手柄是位调节手柄,用以控制农机具的升降位置和耕作中的位置调节,并控制农机具下降速度的快慢。外手柄是力调节手柄,用以实现耕作中的阻力调节和液压输出。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两套操纵机构的配合使用,具体如下:1.耕地作业时,如果选用力调节,应先将里操纵手柄在反应区内(扇形板"快慢"区段)移动,选择好所需的下降速度,一般靠近慢降,但不要使入土行程过长(耕地时可  相似文献   

12.
1GF—160型反转灭茬旋耕机是与33~40.4千瓦(45~55马力)级各型号拖拉机配套进行旋耕埋茬作业的机具,它适用于埋青、秸秆还田或大中型联合收割机作业后的高留茬的条件下耕作,该机作业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为: 一、工作时,万向节偏斜很大。故障原因:旋耕机左、右不水平;拖拉机左、右限位链单边限位过短。排除方法:左右调成水平;调节限位链一致,限制左右摆动不太大。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是武川县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第四年,5月12日武川县在示范田的麦茬地上进行了马铃薯播种作业。根据主栽作物马铃薯种植特点,确定了马铃薯与条播作物带状保护田的技术工艺,即利用条播作物冬春季留茬,保护马铃薯收获后的裸露农田,第二年再倒茬轮作,即麦茬地种马铃薯,马铃薯地种麦类。间作带宽:马铃薯8~10m,麦类条播10~12m。实践证明:带状保护比裸露秋翻田减少风蚀20%以上。武川县在麦茬地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4.
固定道保护性耕作通过区分机具行走道和作物生长带,可以减少田间压实,提高机具的作业性能.为此,研究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拖拉机田间作业尾气排放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固定道与非固定道处理下纯行走作业、深松和免耕播种作业时拖拉机的尾气排放.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处理降低0~40cm土层容重.相对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保护性耕作从两方面显著减少拖拉机尾气烟度:一方面提高轮胎附着性能,减少纯行走作业尾气烟度;另一方面,通过减少生长带压实,减少机具作业阻力,从而降低尾气烟度.相对于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在深松、玉米和小麦免耕播种时,尾气烟度分别降低了20.8%、18.7%和20.7%.  相似文献   

15.
秋季带状耕作,即在来年玉米生长的狭小苗带上进行耕作的方法.具体做法是,秋季在苗带上耕作,使土壤疏松、无残茬,最好是略微抬高苗带,清除表面的残茬,使苗带的土壤干爽、松软,更适合于春季玉米单行播种.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这种耕作方法已被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6.
1.秸秆覆盖的节水增产原理 农田及果园采用农作物秸秆覆盖技术以后,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调节气温.秸秆覆盖层对太阳直接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有拦截作用,使覆盖地在冬季时温度偏高,在生长季节时温度偏低.以麦田为例,5 cm地温偏高0.5℃~1.9℃,冻干层厚度比对照组浅5 cm左右,解冻期提前10 d左右,冬小麦返青早4 d~5 d.春夏季秸秆覆盖地偏低0.8℃~2.1℃,尤以返青期至拔节期较为明显.秸秆覆盖对春玉米地、果园等的土壤温度影响特点是生育前期较大,后期较小.  相似文献   

17.
<正>保护性耕作收获后不翻耕,土壤表面至少有30%的残茬覆盖,秸秆和杂草使地轮的附着力减弱,地轮打滑更加严重,播种均匀性无法得到保证。北京德邦大为科技有限公司研究设计了一种播种机电子排种自动控制装置,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播种机作业速度,并根据测得的速度动态调节电机转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排种器,可以使步进电机及排种器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中耕前期圆盘式中耕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马铃薯中耕机在第1次中耕作业时存在作业效果不佳、易伤苗的问题,对圆盘式马铃薯中耕机进行设计与试验。阐述了该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理论计算对其关键部件进行设计,根据农艺培土、除草等作业要求,确定了圆盘式马铃薯中耕机主要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采用单因素和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以耕作深度、机车前进速度、调节角为试验因素,以除草率及伤苗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耕作深度为0.13 m、机车前进速度为4.6 km/h、调节角为52°时,除草率为95.2%,伤苗率为3.9%,满足国家标准伤苗率不大于5%、除草率不小于9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从约翰迪尔产品看美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保护性耕作设备及耕作模式特点,分析了切茬碎土类、深松除草整地类、条状少耕类和联合作业机型(复式作业)4种类型的John Deere公司保护性耕作机具和免耕播种机的主要功能及特点.同时,总结了免耕播种机3种结构形式的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和防堵塞等构成组件的关键设计技术,以及对发展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平原区耕作单元地块细碎化对小麦机收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区耕作单元地块细碎化是影响小麦机收效率的重要因素。以河北省定州市韩家庄村为例,从分析平原区耕作单元地块的细碎化特征入手,定量评估了地块面积对小麦机收效率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作单元地块合并后小麦机收效率的提升状况。研究发现:平原区耕地以权属细碎化为主,耕作单元地块面积小且分散,地块总体狭长,目前不适合大型农机作业;小麦机收效率受耕地面积影响较大,小麦机收的总作业效率、纯作业效率均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总作业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0.430 1 s/m~2,纯作业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0.304 9 s/m~2;平原区开展土地整治时,建议切实推行耕作单元地块权属调整及耕地流转,使耕地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可以明显提高小麦机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