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刘文炳 《作物杂志》1992,8(2):33-34
为克服传统杂交稻制种需割叶、剥苞以及“花期相遇、花时不遇”的矛盾,我们经10余年的研究探索出杂交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创制种大面积亩产超300公斤,最高亩产达423.2公斤的全国纪录,为机械化制种开拓了新途径。众所周知,杂交水稻和常规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是每亩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资料表明,制种亩产从100~150公斤提高到200~250公斤,主要是靠增加有效穗数;若从200~25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必须以增加有效穗与结实率并重;而制种亩产  相似文献   

2.
兰竹长茄     
品种来源:兰竹长茄系兰州市西固区农技站用兰州长茄做母本,竹丝茄做父本选配的杂交种。198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3、1984两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5420.4公斤,比对照(兰州长茄)增产38.1%,其中早期产量636.1公斤,增加43.1%。1988年在全省7个点中,6点增产,平均亩产4777.7公斤,比统一对照兰州长茄增产34.7%(其中早期产量1569.8公斤,增产39.9%),平均亩增收入372元。  相似文献   

3.
本站1986年完成省农推站下达5000亩“花生良种高产示范”任务(实际完成5122.5亩)。总产壳花生99.7万公斤,平均亩产196.9公斤,比1986年全县平均亩产130公斤,亩增产66.9公斤,增产51.4%。5122.5亩高产示范花生中,露地示范花生面积5064.2亩,总产97.5万公斤,平均亩产192.5公斤,比对照亩产130公斤,增产48.1%。覆膜花生58.3亩,总产2.2万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吉林地区大豆产量不高不稳的问题,我们于1981~1984在吉林省沿江河淤土地区的永吉县乌拉街乡,进行千亩以上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获得平均亩产159~164公斤,比该乡历年平均亩产90~110公斤增产45~50%,1984年永吉县推广该项增产技术15万余亩,平均亩产154公斤,比当年全县大豆平均产量125公斤增产23.2%。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农业的重点。近年来,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使甘肃农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1988年全省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长1.9倍。但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人均占有粮食1988年却比1956年尚低22公斤,人均粮食仅278公斤。本世纪末能否实现粮食自给?发展前景怎样?乃为各界共同关注之课题。  相似文献   

6.
前言我国对于夏播小麦的研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郑州科委、农科院自1969~1985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如1984年在张家口夏播小麦4840.5亩,亩产60.65公斤,比莜麦增产51.6%;1985年在坝下夏播小麦19313亩,其中,高产地块亩产200~250公斤。同一品种(中7606)常规冬播亩产428.6公斤,春播亩产310.5公斤,夏播亩产189公斤。江汉平原的冬收小麦与夏播小麦相似,但不相同,有自己的生育特性,在生产实践中如果能够扬长避短,科学种植,必将开创一条发展小麦生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磷石膏是由硫酸(湿法)分解磷矿,制取磷酸以及磷铵、重钙等磷肥工业的副产品。我所于1987~1988年对水稻进行施用磷石膏肥效试验。 1987年为大区对比试验。中兴乡试验田为水稻土0~20厘米土层pH7.38、有机质1.89%、全氮0.137%、速效氮109ppm、速效磷5.3ppm(P),土壤质地轻粘,设亩基施磷石膏25公斤、75公斤以及对照3大区,大区面积0.3亩,供试品种明恢1号。氮肥每亩碳铵25公斤作基肥,尿素8公斤为分蘖肥,  相似文献   

8.
一般种子8%以上的含水率为种子体内的自由水,靠日光晾晒是可脱去的,但经多方试验证实,密封存放的种子含水率的标准为:瓜类种子6%以下、叶菜类种子5%以下,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能使种子在休眠状态下安全存放。如何将种子体内8%以下的束缚水脱出,得靠烘干机械强化脱水去完成,尤其是雨季和冬季更为如此。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合理品种数量结构的必要性长治市1983~1986年共经营种子2145.55万公斤,其中转销商业84.97万公斤,占经营量的3.9%。此项政策性支出17.55万元,占种子流通费用111万元15.8%。就在1986年“两杂”种子主干品种供不应求的块种年景,同作物种子仍转销商业115.51万公斤。究其原因,主要是品种不对路而滞销积压所造成。由此可见,种子公司建立合理的品种数量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陇糜3号糜子     
品种来源:原代号74—132,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用会宁大黄糜作母本、甘糜1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6年试验点9个,平均亩产127.9公斤,比当地对照大黄糜、红糜子等增产19.6%;1987年试验点7个,平均亩产110公斤,比当地对照会宁大黄糜等增产17%(其中夏播平均亩产162.1公斤,增产18.9%);1985~1987年37个示范点,增产幅度为8.3~62.2%。  相似文献   

11.
贵州酸性稻田施用硅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缺硅的酸性稻田上亩施硅钙肥50公斤、100公斤、150公斤,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6.9%、8.7%、10.5%。投产比值亩施硅钙肥50公斤为1:5.72,100公斤为1:4.00。硅钙肥的适宜用量为50──100公斤/亩,与磷、钾肥配合作底肥施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山西汾阳一带玉米制种采用的父母本行比是1:4或2:8的老办法,父本多,母本少,产量上不去。1987年县种子公司在老基地朝阳坡村的18亩玉米制种地上进行母本宽窄行条播、父本梅花形点播制种试验获得成功,亩产玉米190公斤,比对照(常规法制种)亩增产62.5公斤,提高49.2%。收获前经过地、县有关部门和全村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3.
试论超高产育种与栽培的结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60年代以来,我国小麦小面积突破400~500公斤的高产记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栽培挖潜、改进栽培条件与水平,获得了品种生产潜力的上限实现的。这种育种的水平产量与栽培技术对品种潜力的挖掘过程,反映了我国育种与栽培对小麦生产发展的互促过程,也预示着未来在更高目标上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科学种养》2011,(7):60-60
今年上半年生猪产品集贸市场价格继续上涨,价格创2009年以来的新高,仔猪价格涨幅明显。根据农业部监测,活猪、仔猪和猪肉4月份全国集贸市场平均价格分别为15.05元/公斤、24.99元/公斤和23.39元,公斤。环比分别上涨1.8%、9.5%和1.3%,同比分别上涨57.9%、69.1%和44.3%。  相似文献   

15.
刘东辉 《作物杂志》1989,5(4):14-15
玉米是肇州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占耕地面积70%以上。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制约,长期产量不高。1980~1982年平均亩产仅166公斤,属黑龙江省玉米中产区。1984年全县推行500公斤栽培技术以来,示范田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生产大改观。1984年7个试点农户,15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1985年5万亩,平均亩产519公斤;1986年15万亩,平均亩产594公斤;1987年全县102万亩玉米平均亩产416公斤;1988年全县95.3万亩  相似文献   

16.
苏抗4号番茄     
品种来源:系江苏省农科院用矮黄做母本、524做父本育成的杂交种,1983年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引进,1989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3、1984年在全国鲜食番茄区试(露地)的兰州试点表现综合性状优良,亩产分别为6315公斤和7797公斤,比对照增产33.5%和35%,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前期产量较对照分别低75.7%和44.6%。  相似文献   

17.
《作物育种信息》2005,(9):F0003-F0003
一、我国是世界缺油大国。市场需求巨大 中国1998~2002年人均植物油消费量为9.58公斤,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74.67%,处于较低的消费水平。目前我国国内的植物油生产只能满足国内消费的80%-90%,预计今后我国人均油脂消费量将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增长,国内油脂消费量的1/3将依赖进口。目前进口油脂产品约占实际消费量的30%,年进口价值300多亿元。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发展目标应是FAO推荐的每人14公斤/年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万亩玉米综合配套高产模式栽培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施市三岔区1986~1988年玉米单产由248公斤提高到321公斤,增加29.4%,总产由517.5万公斤,上升到704.7万公斤,净增187.2万公斤,增加36.2%。主要原因是推广了玉米模式产栽培技术,1987年推广3000亩,1988年推广10196亩,占该区玉米播种面积3.06万亩的49.4%,单产提高29.4%,总产值增加36.2%。说明综合配套技术对提高单产有明显的作  相似文献   

19.
邱振英 《作物杂志》1995,11(4):23-24
大豆穴播栽培技术邱振英(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齐齐哈尔市161041)1990~1992年连续三年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大豆应用等距穴播栽培技术,平均大豆公顷产量3066.5公斤,最高达3544.5公斤,比对照增产13.5%~45.1%。试验在所...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于1982年开始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证明,春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具有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点。覆膜比不覆膜的一般增产32~131.9%,亩增花生果40~137.2公斤,增加收益48~165元,深受农民欢迎。一、春花生覆膜栽培的收益 1982~1984年六个县试验覆膜面积117.82亩,平均亩产干果223.6公斤,与不覆膜的对照平均亩产112.6公斤相比,亩增产干果1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