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乌塘鳢俗称鲟虎、土鱼、鲳鱼,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暖水性浅海咸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宾馆、酒楼和出口创汇的名贵鱼类。由于市场对中华乌塘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价格达70~80元/千克,且供不应求。因此,开展中华乌塘鳢人工养殖,对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增加产量,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现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我县养殖实践将中华乌塘鳢养殖技术作如下简要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条件中华乌塘鳢是一种广盐性鱼类,对盐度适应范围广,但最佳生长发育的盐度范围为5‰~15…  相似文献   

2.
<正>邙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Lacepede,1802)又名文鱼、笋壳鱼、土鱼,闽南等地俗称蟳虎,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系河口咸淡水暖水性小型鱼类,具有生命力强、食性杂、生长快、易饲养、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近几年,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技术和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养殖规模初显,不过此前的传统养殖模式都受制于冬季水温低等原因,导致冬季中华乌塘鳢停食减膘、养殖周期较长、养殖效益拉低,为了突破这个局限,笔者吸收闽南地区冬季温棚养虾的成功经验,在龙海市瑞  相似文献   

3.
中华乌塘鳢的苗种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AsstrichthysSinensis,Lacepede)是虎鱼科的广盐性暖水小型鱼类,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当今国内外市场畅销的高档食用鱼类。近几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已有不少群众进行养殖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养殖所需苗种仍以天然采捕为主,由于天然苗种大小不匀,数量少,供不应求,严重制约了中华乌塘鳢养殖的产业化进程,而人工苗种大小整齐,批量大,对促进人工养殖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人工育苗中华乌塘的的人工育苗是指鱼体长2~3cm前的生产过程。1.亲鱼的选择亲鱼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天然海区中捕获,二是从养…  相似文献   

4.
张建生  林肃坚  刘张 《水产科技》1998,(5):21-22,15
中华乌塘醴谷称土鱼(潮汕)或蟳虎(厦门),为乌塘鳢属近内海暖性小型鱼类。该品种肉味鲜美,富含蛋白质,为名贵滋补鱼类,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耐干运、易于养成等优点。为探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中华乌塘鳢全人工繁殖和养成技术,进而在我县推广养殖该品种,我们于1996年在拓林渔露厂培苗室进行室内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5.
中华乌塘鳢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隶属于虾虎鱼科塘鳢属。目前已有一些个体经营者进行小规模养殖。为适应发展生产,我们进行了人工育苗的试验,并获成功。现将有关育苗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繁殖习性中华乌塘鳢为雌雄异体,喜在滩涂钻洞生活。具雌雄配对现象,即在同一洞穴中,只生活着雌雄两条鱼,未发现集群行为。在繁殖季节,雌雄同时成熟,雌鱼产卵附于洞  相似文献   

6.
中华乌塘鳢人工养殖技术中华乌塘鳢俗称虾虎、涂鱼、涂鳗、月亮鱼,为虎鱼科,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暖水性小型鱼类,多生长于浅海滩涂的洞穴中,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颇高,具有多种药用功能,属高档食用鱼。并有较强的耐于性,易于长途运输。目前,市场价格昂贵,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7.
中华乌塘鳢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乌塘鳢属鲈形目、塘鳢科、塘鳢属,俗称土鱼、鲲鱼,为近内海暖水一性小型鱼类,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海水比重低的河口浅水域,喜钻洞,有穴居的习惯。中华乌塘鳢的表皮有丰富的血管,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器官,因而离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湿润,仍可存活十多天,是一种适合活运输远销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8.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lacepede))隶属于虾虎鱼科塘鳢属,俗称鲟虎或涂鱼,为近海暖水性小型鱼类,多栖息于中低潮区滩涂的洞穴中,适盐范围广,亦可在河口或淡水中生存。该品种易于养殖,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养殖该品种具有广阔前景。近年闽东等地对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技术和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基本掌握技术要点,为了达到生产规模要求,进一步推广该品种的养殖,我们于2000年  相似文献   

9.
中华乌塘鳢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为我国东南沿海习见的地方性优良品种。作者在1991年起进行的中华乌塘鳢工厂化育苗中对中华乌塘鳢受精卵的胚胎、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仔稚幼鱼的生活习性进行连续观察,为中华乌塘鳢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乌塘鳢苗种健康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乌塘鳢俗称乌鱼、泥鱼、鳁鱼,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属暖水性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一带的河口、滩涂和港湾,栖息泥孔或洞穴中。最适盐度5‰~15‰,最适水温20℃-30℃,致死水温8℃以下.中华乌塘鳢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并具有使伤口加快愈合的功效。由于其养殖效益较好,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风险不大,深受沿海群众的欢迎,开展中华乌塘鳢池塘健康高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是要投放健康的大规格鱼种,健康的苗种来自健康的培育环境、培育方式和培育技术,本作者将近年来在这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乌塘鳢养殖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cSinensis)俗称鱼,乌鱼,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暖水性浅海咸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河口、港湾,栖息于泥孔或洞穴中。该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一种名贵的食用鱼类,也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而且该鱼离水在阴湿条件下可保持一星期内不死亡,是一种活运远销和出口创汇的良好海鲜品之一。目前中华乌塘鳢的养殖已初成规模,但是饲料加工及鱼病防治技术还不够齐全,适养海域不广。近年来该鱼养殖的效益较好,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风险不大,深受沿海群众的欢迎。本人在防城港茅岭乡沿海建塘面积667m2,于1997年3…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隶属塘鳢科塘鳢属,为近岸暖水、小型、动物食性鱼类、营穴居生活,喜钻洞栖息于中低潮区浅海滩涂的咸淡水水域中。乌塘鳢肉质细腻,营养丰富,是经济价值甚高的地方性养殖品种。中华乌塘鳢的人工育苗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李慧梅首先进行乌塘鳢胚胎及仔稚鱼发育的观察,陈兴乾、张维翥、钟田仁、苏跃中、陈波、肖东江等均先后进行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斑鳢又称财鱼、生鱼,是一种常见的鳢科鱼类,分布于珠江水系及南方沿海各省水系,属于亚热带鱼类,在我国中部地区也有一定的养殖量,但不能在自然水体中安全越冬。斑鳢与乌鳢形态、习性非常相似,均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但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斑鳢更易驯化全人工饲料。因此在我国南方鳢科鱼类养殖中占有一定比例,特别是在广东、海南一带。斑鳢作为国内养殖较多的乌鳢、斑鳢和杂交鳢3个鳢科种之一,辨  相似文献   

14.
正乌鳢俗称黑鱼,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黑鳢头。乌鳢属鲈形目,鳢科,是鳢科鱼类中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在渔业生产中,乌鳢养殖模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乌鳢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逐渐成熟。近几年,乌鳢配合饲料研发成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解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中华乌塘鳢对有关环境因子的耐受性及其生物学特性。中华乌塘鳢耐干露能力强,20h干露不死亡,耐温范为60.~35.0℃,耐盐范围为0~35‰,耐pH范围为6.5~9.0。中华乌鳢营穴居生活,体表能分泌很多粘液,繁殖季节雌雄配对,并具护卵行为。中华乌塘鳢是喜食鱼、虾、蟹、贝的肉食性鱼类,其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00098L~(3.136082)。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乌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是河口广盐性肉食性小型鱼类,抗病力强,易于养殖。其鳃上腔具有鳃上器,可以直接呼吸空气,适于长途运输,是具有发展前途的名优养殖鱼类。为解决天然苗种供不应求的矛盾,我们于1991~1993年进行了乌塘鳢人工繁殖的试验,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为了便于鱼卵和鱼苗种的收集管理,选用对虾育苗场的水泥池进行催产孵化。池的面积以20~40平方米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乌塘鳢(Bostrichys sinesls)俗称鲲鱼,属于塘鳢科塘鳢属。中华乌塘鳢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并具有使伤口加快愈合的功效,另外,该鱼最大特点为离水在阴湿条件下可保持一星期不死亡,是一种活运远销和出口创汇的良好海鲜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Lacépède)]感受性信息素(17α-P和17α,20β-P)的作用机制,以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进行中华乌塘鳢嗅觉系统孕酮受体的免疫定位和数量分析。结果显示,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在性成熟中华乌塘鳢的嗅上皮、嗅神经和嗅球上均有分布,免疫阳性细胞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嗅上皮、嗅球、嗅神经。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华乌塘鳢嗅觉系统的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其性腺发育程度有关。性成熟雄鱼和雌鱼嗅上皮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性未成熟雄鱼和雌鱼;性未成熟鱼嗅神经上未发现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性成熟雌鱼嗅球上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性未成熟雌鱼(P<0.05)。本研究证实了硬骨鱼类嗅觉系统中存在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9.
台山市北陡镇沙湾塘理区沙湾村的村民。向来有出海捕捉中华乌塘鳢鱼苗的技术和习惯,该村附近有一大片适宜养殖中华乌塘鳢的海滩,在当地发展中华乌塘鳢养殖业可谓得天独厚。因此,该村村民纷纷在海滩开挖鱼塘,塘基均用石块砌成,鱼塘旁边还建有简易小屋,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乌塘鳢栖息于内河入海口水域,喜在滩涂钻洞生活与繁殖,主食小鱼虾。中华乌塘醴营养价值高,享有“一鱼顶三鸡”的美名。长期以来,深受福建、两广、港澳地区消费者的青睐。 江苏启东产中华鸟塘鳢主要是通过浙江、福建驻启的鱼贩收购点,经空运南销,尽管鱼贩在启重金收购中华乌塘鳢,但因该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