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水萝卜、油菜、菠菜等3科4种作物与连作花生实行模拟轮作对连作花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水萝卜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可以显著减轻或解除花生的连作障碍。小麦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较未处理的连作对照分别增产23.98%和25.10%,较轮作对照分别增产7.9%和15.0%。  相似文献   

2.
3年盆栽试验表明,微生物调节剂是减轻或除花生连作障碍的一项经济有效的对策,可显著促进连作花生的植株生育,使连作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达到或超过轮作花生,使连作花生的生产产量提高33.02%,荚果产量增产19.8%-55.4%,平均增产32.2%。  相似文献   

3.
涂显平 《花生学报》2001,(2):31-32,22
用有效微生物(EM)活菌制剂进行夏花生小麦两熟制双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EM堆肥的夏花生荚果产量较对照增产26.15%,且后效作用明显,后茬作物小麦产量较对照增产18.91%。  相似文献   

4.
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盆栽和小区试验,证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连作课题组研制的连作花生专用肥配方2可以显著减轻花生的连作障碍,使连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增加15.33%~27.05%,平均增加20.85%,荚果产量增加15.17%~31.74%,平均增产24.03%。  相似文献   

5.
连作花生土壤养分变化及对施肥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连作花生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对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反应。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砂壤土多年不施肥连作花生,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每年以近10%的量递减,速效磷含量以连作第3年减少最多,达52.99%。连年施用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多量施用N、P、K化肥,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施用有机肥料分别增加77.05%,23.53%。连作花生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增产效果均低于轮作花生。  相似文献   

6.
以1999~2007年河北省春播花生区域试验材料为依据,分析了各参试品种(系)的产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荚果、籽仁平均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2.33%和3.32%;历年最高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9.07%和11.33%。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各参试品种(系)荚果、籽仁平均产量及其历年最高产量较对照增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呈逐年上升之势;对照品种的荚果、籽仁平均产量年际问变化接近水平直线,变化趋势平缓。  相似文献   

7.
花生根瘤菌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富思德”花生根瘤菌与不同氮肥水平的化肥配合施用对花生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生根瘤菌在常规施肥50%氮肥水平上施用,依然可以提高花生的植株鲜重、根瘤数和出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7.7%~57.0%、4.9%~132.8%、1.4%~2.0%;(2)花生根瘤菌与化肥配合施用对花生的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9.4%~21.2%。  相似文献   

8.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年花生连作地块上,以多年连作花生(DDH)为对照,对两年玉米花生间作(TJZ),两年花生玉米轮作(TLY)两种耕作方式与连作花生的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进行对比研究,探究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耕作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DDH处理相比,TJZ处理和TLY处理在结荚期、饱果期和收获期均能提高植株主茎高和侧枝长,促进花生生长发育;TJZ处理和TLY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TJZ处理和TLY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和干物质积累量。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来看,TJZ处理和TLY处理较DDH处理的荚果产量提高了15.09%和13.55%,籽仁产量提高19.21%和15.91%,且TJZ处理和TLY处理的出仁率和单株结果数高于DDH处理。TJZ处理和TLY处理较DDH处理均提高了花生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TJZ处理主要提高蛋白质含量,TLY处理主要提高粗脂肪含量。综合比较玉米花生间作和轮作两种耕作方式均能缓解花生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模式对连作棉花根系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作30年棉田为基础,设置棉花轮作苜蓿、棉花轮作小麦、棉花间作孜然和棉花间作洋葱4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连作棉田棉花根系生长的影响,揭示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棉花间作洋葱、间作孜然、轮作苜蓿和轮作小麦与棉花连作(对照)相比,棉花根长分别增加263.9%、52.9%、114.1%和19.4%, 根表面积分别增加215.7%、32.2%、47.5%和125.5%,根体积分别增加226.7%、40.6%、30.4%和80.5%。不同处理棉花根系保护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增加,其中间作洋葱、间作孜然、轮作苜蓿和轮作小麦处理在棉花花铃期根系活力比对照分别增加53.6%、17.3%、13.7%和38.9%,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48.9%、5.3%、44.2%和50.7%,MDA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35.8%、11.7%、24.4%和31.5%。结合根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分析,4种种植模式对棉花根系生长的促进效果表现为间作洋葱>轮作小麦>轮作苜蓿>间作孜然。  相似文献   

10.
在闽南地区对5份辐射牧草兼用型花生新品系进行3 a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TJ和泉N两个品系花生秧干草产量分别比泉花7号增产12.00%和12.77%;花生产量分别比泉花7号(对照)增产13.04%和12.59%,且均达显著水平,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好,主要经济性状优良,适宜福建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MFB多功能抗旱剂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叶面喷施MFB多功能抗旱剂可使小麦产量提高6.8%-22.9%,平均增产达13.95%,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喷施MFB多功能抗旱剂还可改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与对照相比,小麦粗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0.98、3.77和0.07个百分点。小麦增产的原因是喷施MFB多功能抗旱剂可使小麦千粒重、穗数和穗粒数增加,并使小麦抗逆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秋乐花177是秋乐种业以开农30做母本、开选01—6做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早熟、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两年河南省区试结果表现,秋乐花177荚果产量和果仁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花育19号增产11.1l%和11.39%。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荚果产量和果仁产量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4.20%和14.40%。2013年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花生产区春播、麦套种植或夏直播。  相似文献   

13.
低脂肪高产出口型花生新品种花育17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花育17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鲁花9号作母本,79266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低脂肪出口型花生新品种。经检测,脂肪含量44.6%,比一般大花生低5个百分点,内在和外观品质符合普通型传统出口大花生标准。在山东省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961.5kg/hm^2,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5%;全国北方区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766.9kg/hm^2,比对照鲁花9号增产14.8%。1999年和2001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获国家科技攻关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  相似文献   

14.
矮化处理低、中、高三个不同密度的夏花生,其株高比对照处理3个相应密度均矮10cm左右。结实指数分别提高8.14%、10.2%和18.81%;饱果指数分别提高2.14%、6.93%和10.33%。总生物产量的分配,V/R率均<1,经济系数均>0.55,经济产量依次提高8.21%、14.64%和22.76%。实际荚果产量,矮化处理的以高密度(22.5万穴/hm2)最高、中密度(18.75万穴/hm2)次之,分别比低密度(15万穴/hm2)增产15.04%~16.89%和14.02%~14.54%;对照处理以中密度最高,高密度次之,分别比低密度增产11.71%~12.40%和5.34%~7.91%。矮化处理与密度有显著的连应效果,比对照处理依次增产7.55%、9.6%和16.5%。  相似文献   

15.
花生区组间杂交新品种花育3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育31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生物技术部分子育种组利用不亲和野生种育成的国内外首个大粒型的花生属区组间杂种品种。在山东省两年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41.65kg/666.6m^2,籽仁产量248.97kg/666.6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16%和9.26%。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1.05kg/666.6m^2,籽仁产量243.68kg/666.6m^2,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7.19%和11.78%。2009年3月23日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花生学报》1995,(1):26-27
连作花生高产(4500kg/hm ̄2以上)栽培技术规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连作课题组,莱西266601)据试验及大量调查数据表明,花生连作,生育受到影响,植株变矮,荚果变小,产量降低。连作1年,减产8.77%~32.82%;连作2年,减产22.52%~...  相似文献   

17.
采用休闲-小麦模拟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模拟,测定了维多利亚西北部100~200年间2个半干旱环境下留茬与耕作产量的效应,由4种残茬管理和18个月的休闲一小麦轮作耕作制组成复合处理,分别在Dooen(粟钙土)和Walpeup(钙干土)试验点进行,留茬在产量影响最大,分别使Dooen和Walpeup增产0.8和0.6t/hm^2,在Dooen点的留茬覆盖中,免耕十分重要,但增产优势不大,(0.2t/hm^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玉米、大豆、小麦、甜菜、亚麻5作物的4种不同轮作体系、1个轮作周期的试验,分析了不同前茬对甜菜根产量及效益、甜菜茬对后作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是甜菜的最好前茬,比其它茬口增产块根10.8%~14.4%,纯效益可增收26.5%~37.1%;甜菜茬种玉米、大豆比种其它作物产量高、效益好;从产量和效益综合分析,较好的轮作体系应为:大豆一甜菜(亚麻)一玉米,或大豆一甜菜一玉米一小麦。  相似文献   

19.
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与土壤有效养分、花生总干物重和荚果产量的相关。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等水解酶的活性均随之降低,连作3年,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29.3%,蔗糖酶降低12.7%,脲酶降低9.8%。连作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影响不大,不同连作年限间提高和降低均不超过5%。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等水解酶的活性与土壤中的N、K、Cu、Fe、Mn、Zn等速效养分含量呈正相关,播种前的活性与P、K、Zn含量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收获后的活性与花生总干物重和荚果产量多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晚播小麦-夏花生一膜两用栽培.可使小麦田和花生田地温分别提高1.77℃和2.19℃,土壤含水量增加2.05%和1.08%。能促进晚播小麦与夏播花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地膜利用率提高97%,每公顷节约地膜成本367元。一膜两用最适宜的地膜厚度为0.006mm。小麦播种覆膜期和揭膜期分别以10月底至11月初和2月底3月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