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科技专家服务团的作用,2006年春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围绕地方的水稻主产业,依托科技新成果,改变原有赶大集发材料的形式,以开展农村科技培训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在全市开展巡回服务,使专家与农民面对面交流,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真正做到了专家服务农民零距离,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农村信息服务中,除去信息传播手段问题,更重要的是信息服务的质量。如何将有效的科技信息传到农民手中,使科技信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陕西省宝鸡市信息中心,创建的多元信息传播主体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信息服务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户的信息需求,调动了农户的信息需求意识,提高了农户使用信息和利用的能力,使科技信息带动农民致富成为现实。本文就宝鸡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该模式为我国农村信息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1 精心组织农业科技服务扎实推进 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好科技服务工作,成立了科技下乡领导小组,由副研究员职称以上的农业专家为主要成员,组成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明确专人负责科技下乡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适应京郊农村发展对科技、人才、信息的需求,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有效形式,2005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北京市郊区的部分乡镇派出科技镇长助理,组建挂职服务团。在服务团中,有系部主任、有行业知名的专家、有组织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业教师。每一位挂职专家的背后,都有学院专家团队和科技资源的强力支撑,他们将当地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和学院的科技优势链接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科技》2007,(3):60-60
<正>“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专家服务团”于2006年12月16日在石家庄召开成立大会,宣告正式成立,并开始为我省“三农”开展服务。该服务团提供的及时有效服务,将为我省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与县(市、区)开展科技合作共建,探索了科技服务"三农"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模式。以农业专家大院为服务平台,以科技成果展示为载体,省、县(市、区)科技专家联合编队,紧密配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科技服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四川省迅速行动,印发了《四川省农业科技促进年行动方案》,组建了全省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的农业科技促进年行动。2012年2月16日在宜宾市南溪县举行2012年“四川省农业科技促进年行动”启动仪式,拉开了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行动序幕。各级农业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8.
专家依托大院深入农村,用自己的知识奉献农民,根据农民的需求服务农民,他们凭聪明才智、贡献精神和服务实效,使群众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实惠。  相似文献   

9.
<正>保定市科技部门以面向基层、服务经济为出发点,从创新机制、完善体系入手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创建产业科技专家工作站,实现了科技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阶段性服务向长效机制、由单一行政手段向整合社会资源的三大转变,并且把专家、企业、农民用利益联结在一起,在三者之间形成了联心、联责、联利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下乡活动已成为江津科技活动的名片。每年关键季节,江津区科委都要精选专家、科技特派员、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定期把戏台搭到村头院坝、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上万件,为农民送去春播的科技"及时雨"。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管理》2017,(4):61-63
文章介绍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本情况,通过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的实施,对构建基层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出了以科技服务中心为依托进行资源整合、以项目为载体推动科技服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组建专家服务团等路径,以期为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加大服务三农力度,促进科技成果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现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牛十丹江分院探索出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模式,即建立起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把农业技术直接展示给农民,真正起到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为服务三农提供很好的农业技术平台。针对目前农业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不力,从而制约农业成果转化,影响服务“三农”的情况,积极探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有效模式,使科研推广一生产成为结合顺畅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太原市小店区展宏图农民科技协会成立,2004年10月正式注册。协会的性质是民办,宗旨是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协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科技产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积极沟通科研机构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创新科技服务“三农”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立足江西省情,依托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与人才优势,通过整合科技力量和组建专家服务团,全面介绍了创新科技服务"三农"的方式和途径,重点叙述了如何面向农业、着眼未来与努力构筑科技服务"三农"合作平台的一些做法,提出了建立健全机制和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安徽省临泉县农业局打破送科技下乡的常规,先由各乡镇农民根据季节上报技术难题,确定“菜单”,再及时安排专家下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问题,给农民送去一份精美的“菜肴”。  相似文献   

16.
《宁夏农林科技》2007,(1):F0002
董宏林,男,汉族,1956年出生,山东省单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宁夏农学院园林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2月被分配到宁夏农林科学院。现任宁夏农林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农村研究室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专家服务团专家,担任2006年赴原州区专家服务团团长。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黑龙江)》2013,(12):I0004-I0004
江苏农业科技服务出新招,开发出基于手机终端的农民与专家远程互动平台一‘易农在线”。在这个平台上,农民提问免“挂号”,专家“坐堂”回复快。6月4日,在“易农在线”的启动仪式上,南京农业大学现场为30户水稻和应时鲜果种植户发放装有该平台的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科技》2010,(18):F0004-F0004
7月20-2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专家服务团组织粮油所、棉花所的有关专家,到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市进行生产调研,重点调查了南宫、威县、鸡泽、永年、藁城、定兴、徐水等7个县的棉花、玉米生产情况,并对当地农民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棉花所林永增研究员和粮油所杨利华研究员结合调研情况,就当前棉花和玉米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指导,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科技》2008,(8):72-74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依靠科技进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其基本内涵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自觉、自愿、双向选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选派大批有特长的科技人员到农村生产一线,为农民群众提供长效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20.
首创于福建省南平市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与补充,是解决目前基层科技力量不足与科技服务“缺位”的成功实践,此项工程以项目为载体,以科技人员为纽带,以广大农牧民为主体,用市场经济的体制重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将农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建立的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新型农村市场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