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板栗桃蛀螟有机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怀柔区板栗桃蛀螟的形态和危害特征、发生动态和大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板栗桃蛀螟的有机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桃蛀螟在北京发生3代,第1代、第2代主要危害桃、杏、玉米,第3代转移到板栗危害,生物农药施安的防效与化学农药辛硫磷,可用于有机板栗生产;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将板栗虫果率由20%~30%降低到4%以下。  相似文献   

2.
蒯春兰  方世云 《农技服务》2011,28(10):1452-1453
阐述了繁昌县板栗主要病害(板栗疫病、白粉病和栗炭疽病)及虫害(栗瘿蜂、栗实象、剪枝象和桃蛀螟)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板栗受桃蛀螟的危害十分严重,受害率可达29%。用40%氧化乐果3倍液于8月中旬涂干,防治效果达76.5%以上,防治成本为34.8元/hm ̄2,净增板栗77.5kg/hm ̄2。  相似文献   

4.
魏敏宣  刘瑞江 《北京农业》2014,(30):158-159
京东板栗指燕山南麓的遵化、适西、兴隆、迁安等长城沿线一带生产的板栗,其主要虫害有栗红蜘蛛、桃蛀螟、栗实象甲、栗透翅蛾、栗瘿蜂、栗毒蛾、栗大蚜和金龟子等20余种,主要病害有腐烂病、栗仁斑点病等,这些病虫害对板栗的生长发育、品质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京东板栗多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对京东板栗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桃蛀螟在板栗上的发生危害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桃蛀螟是东海县和赣榆县板栗的主要蛀果害虫,1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以幼虫越冬,对板栗蛀果的是第三代幼虫。成年果园受害较重,一般 蛀果率30%-60%。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8月下旬和9月上旬末用桃小灵、灭扫利、功夫菊酯、敌百虫等药剂防治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板栗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板栗的虫害达几十种,其中发生较普遍而且危害较严重的有栗瘿蜂、板栗透翅蛾、栗红蜘蛛、栗大蚜、桃蛀螟和栗实象鼻虫。由于栗农对板栗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当,导致板栗树势弱、产量低、虫果率高、烂果率高,严重影响果农的收入。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使好果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7.
桃蛀螟,又称桃蠹螟、桃斑螟、桃蛀虫,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属鳞翅目螟蛾科,为世界性害虫。我国各栗产区均有发生,在陕西镇安县板栗产区为害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高达50%以上.被害果实空虚,虫粪和丝状物粘连,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镇安县板栗产业发展。为此,笔者对桃蛀螟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实验与实践,现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8.
1991~2005年,在安徽省广德县开展了板栗病虫种类调查,共查出板栗病害16种,板栗害虫10目、67科、270种,其中容易成灾的重要病虫害有板栗溃疡病、板栗膏药病、栗大蚜、金龟子类、栗绛蚧、栗链蚧、栗瘿蜂、板栗剪枝象、针叶小爪螨、栗皮夜蛾、桃蛀螟、栗实象、刺蛾类、天牛类等。并进行了无公害防治探讨,以指导板栗病虫害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贵州剑河山区板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板栗生产已成为我县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某些产区由于对病虫害防治不力,致使病虫蔓延,板栗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经济损失很大,严重挫伤了群众发展板栗的积极性,成为板栗生产的突出障碍,为了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西峡县是河南省第一林业大县,野生板栗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野生板栗的改接建园和人工栽培建园,板栗面积目前已达20万余亩。板栗适应性强,栽培管理方便,是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由于部分板栗园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危害板栗果实的虫害,主要有板栗剪枝象甲、栗实象、板栗雪片象和桃蛀螟,这些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板栗的产量和质量,严重时可使板栗减产30%~50%,降低了板栗的商品质量和食用价值。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现将这些虫害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栗瘿蜂是一种专门危害板栗的害虫,对板栗的生长影响较大,甚至造成部分地区出现绝收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栗瘿蜂对板栗的芽危害较大,通常在芽内取食,限制芽的生长,同时在初期阶段不容易被发现。近年来栗瘿蜂灾害呈现出严重的趋势,不仅影响板栗的产量,还造成其品质降低,因此应加强重视力度,针对栗瘿蜂发生规律进行针对性防治,以促使我国板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荸荠秆枯病俗称“荸荠瘟”,由半知菌类黑盘孢目柱盘孢属荸荠柱盘孢菌(Cy lind rosp or ium eleochar id isL en tz)侵染所致,导致植株倒伏枯死,球茎严重减产甚至失收。文章描述了荸荠秆枯病的症状、形态、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和发病影响因素,阐述了防治荸荠秆枯病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板栗品种资源保存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我国板栗资源分布状况,论述了不同栽培区域遗传变异趋势和资源利用现状。同时分析了板栗资源流失,特别是板栗新品种的普及推广将使板栗遗传多样性贫乏和萎缩。提出了建立板栗基因库,保护板栗种质资源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板栗南种北移时的关键一一栗苗越冬春成活问题,本文通过试验提出三种新技术:秋未对栗苗地上部分喷松香、喷波尔多液、穴面覆地膜。结果,越冬率均达95%以上。为板栗及其它树种的引种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板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与空苞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艇控制授粉方法分析了板栗授粉前后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授粉刺激了板栗子房内源GA1/3、iPA8含量及(GA1/3+iPAs)/ABA值增加,并降低了子房内源ABA含量。未授粉子房和正常授粉子房在授粉前后内源激素含量及变化趋势上的差异,与空苞栗子房和正常栗子房间同一时期的差异基本相似,且未授粉子房内激激素含量变化与空苞栗一致,因此可认为板栗子房授粉不良是空苞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考察了针叶小爪螨Ollgonychusununguis(Jacobi)的危害对板栗叶片生理状况、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由此对防治指标进行了探讨,提出五莲县5~6月的防治指标为5一头/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在浙江省临安市布置了不同除草方式试验,包括对照、翻耕除草、施用除草剂、刈割除草而不翻耕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养分无显著影响,传统的翻耕除草方式明显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P<0.05);而除草剂除杂草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利用的碳源种类明显下降;对照处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最好;刈割除草但不翻耕处理土壤各项指标均为中等。兼顾水土保持和土壤质量,采用刈割除草方式对林地土壤质量维持和板栗生长均较有利。 图1表4参15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本地板栗常温贮藏辐照加工的最佳60Coγ射线剂量.[方法]以广西隆安县的处暑红板栗为材料,比较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板栗果实在室温( 25 ~30℃)条件下的保鲜效果,并探讨辐照对板栗致腐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板栗常温贮藏辐照加工的最佳剂量为0.5 kGy,贮藏20 d的好果率为92.10%,与未辐照处理相比,可延长货架期10d;板栗致腐微生物的分离及转皿培养结果表明,板栗常温贮藏中所采用的0.3~1.0 kGy剂量均未达到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高剂量的辐照处理(25.0 kGy)可以完全杀灭所有分离获得的致腐微生物,但远远超过板栗的耐受剂量,不能用于板栗的辐照贮藏加工.[结论]板栗常温贮藏辐照加工的最佳60Coγ射线剂量为0.5 kGy,但对致腐微生物的直接杀灭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20.
对板栗的营养价值、信阳气候特点、信阳板栗产业现状及板栗深加工产品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信阳地区板栗种植业良性发展,加快板栗深加工产品的商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