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激光照射猪眼内角巩膜的方法,使饲料在消化道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中,找出激光照射对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其结果表明:氦氖激光照射猪的内眼角,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从照射第3天开始提高,直至停照后第13天,连续23天。这为激光治疗消化障碍疾病寻找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氦氖激光照射马的会阴部皮肤可以提高血液白细胞噬菌能力。表现为从照射的第二天开始白细胞的噬菌指数及具有噬菌能力的白细胞数均升高,于照射后的第四天达到最高值,而于照射的第9—10天逐渐下降。激光技术在我国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临床观察发现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有刺激、血管扩张、止痛消炎等诸种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氦氖激光照射马体后对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机能的影响,借此从一个侧面观察其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影响,特拟定本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1.在孵化前、孵化满五天、孵化满11天或多次重复地用紫外线照射鸡卵10分,5分, 2分或1分均可提高孵化率。其中以孵化前照射1分,孵化五天照射2分或孵化前照射1分,孵化五天再照射2分的多次照射效果较好,可以稳定地提高孵化率5%左右,而冬季和早春效果更为显著。 2.应用紫外线照射种卵时,孵出的雄鸡健壮,卵黄吸收良好,体重稍大,血液中血红素含量较高,因而提高了雄鸡的品质。 3.应用紫外线照射种卵,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便于在生产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证明,氦—氖激光照射猪的眼内角巩膜可使血清蛋白酶及脂肪酶的活性明显升高,从照射后第3天开始一直持续到停照后第20天。  相似文献   

5.
A 组试验证明,氦氖激光(输出功率2.0mw,光斑直径0.25cm)照射家兔骨折部的上方皮肤,可加速骨折的癒合。家兔骨折经整复、固定后,激光照射10次(即骨折后的第12—13天)即可达到临床治癒。照射20次后(即骨折后的第28~30天)即可达到骨性癒合。B 组试验表明,氦氖激光照射骨折部上方皮肤可使血清钙的含量初期(第4—5天)略低,从照射第6天开始略升高,一直持续到停照后的第4天。血清钾的含量也降低,停照后的第4天才恢复到照前水平。血清钙和血清钾的上述变化很可能与加速骨折癒合及加速骨折局部炎症症状的迅速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黄瓜嫁接完后,必须用遮光物(如报纸)进行遮光,防止直光照射。前三天必须全部遮严,在此期间要检查是否嫁接完好,如有嫁接不好或错位的必须重新补接。从第四天起,早上11:00时以前,下午6:00时以后进行一小时弱光照射,以后每天早晚多照射一小时,至第七天可以揭去遮盖物。  相似文献   

7.
棉花种子用Co~(60)的γ射线照射是在大学普通物理教研组内用特设装置进行的。 用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和八百伦照射处理的盆栽试验,其幼苗和最初四片叶子的出现情况与对照无任何区别,但植株出苗早二天,第四片真叶早出现四天;用六百至七百伦照射者茎高最大。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低功率激光在医学及人们生活中日益广泛的应用,搞清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验将14匹健康蒙古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He-Ne激光通过光纤照射第三眼睑,激光器经光纤输出功率5mw,光斑直径0.3mm,照射距离1.5cm,时间90秒,每日1次,连续照射12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放疗后腮腺损伤过程中凋亡相关分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P53在腮腺的时空表达,探讨肿节风在放射引起的腮腺损伤中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猪龄2~3个月的60头小型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0只小型猪)、单纯照射组(20只小型猪)和肿节风加照射组(20只小型猪)3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给予0Gy照射,单纯照射组(单照组)及肿节风加照射组(药照组)在全麻状态下给予总量为30 Gy60CO γ射线双侧腮腺照射,30 Gy/(5f·5w)建立放射损伤模型.且药照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给予肿节风颗粒,直至腮腺组织取出,空白组与单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根据不同处死时间再分为a、b、c、d四个亚组,分别于照射结束后1、10、40、90天处死后取腮腺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腮腺细胞中Bcl-2、Bax、P53和Caspase-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在同一时点(同一平行组),bcl-2 mRNA表达量为空白组>药照组>单照组;bax、P53、Caspase-3 mRNA表达量均为单照组>药照组>空白组;bcl-2 mRNA表达量在照射结束后10天最低、90天最高;bax蛋白在10天最高、90天最低;药照组中,bcl-2 mRNA表达量逐渐递增;Bax mRNA表达量逐渐递减(P<0.05).单照组中P53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均呈逐渐增高趋势,药照组中,P53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也呈现逐步升高趋势,但各时间段表达量均低于单照组(P<0.05).结论 肿节风抑制腮腺细胞放疗后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ax、P53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bcl-2 mRNA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苏联乌兹别克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的专家们设计出一种专门照射棉子的太阳能光照机。这种光照机分滤出的红色光束比自然阳光中的红光强30倍。在播种前将棉子照射3—5分钟可使棉株健壮,提前10天早熟,并使其产量提高5%左右。每台光照  相似文献   

11.
绿熟番茄经2.4KJ/m2UV-C照射后,果皮中防御酶活性被诱导升高,POD、PPO活性在处理后第2天分别提高1.3和1.13倍,PAL活性在第4天提高1.69倍,贮期自然发病率和人工接种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乌兹别克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照射棉子的太阳辐射机。这种机器从太阳光中分滤出红色波段的光束,这种红色光比自然太阳光要强31倍。。在棉子播种前用这种红光照射3—5分钟,佛使棉株提前10天左右成熟,棉花增产5—15%。一台这样的辐射机每小时可处理1500kg棉子。  相似文献   

13.
研究的结果证明,氦氖激光对母黄牛照射前后,其体温、脉搏、呼吸无明显变化。血红蛋白呈明显的一时性下降,从照射的第2~3天开始逐日下降,至第8~9天下降到最低值,然后从第10天开始逐日回升,直至停照后第六天基本恢复照前值。红细胞总数变化与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白细胞总数呈升高趋势,有明显起伏。白细胞像呈嗜酸性白细胞显著升高,淋巴细胞低其他各种白细胞无明显变化。对休情期母黄牛有明显的促进发情作用,九头试验牛有八头发情(89%),其中妊娠期发情牛两头,发情牛能否排卵,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出现发情的时间比较集中,这对今后研究黄牛发情同步化及改良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常肉类经冷冻处理后,会使肉味和营养受到破坏;置于冷藏条件下,若超过7天,附在肉表面的微生物也会迅速繁殖,导致肉变质。乌克兰低温和动力工程研究所经多年研究,最近发明一种简单实用的肉类保鲜方法,即在冷藏室内安装一种特制的杀菌灯,用紫外线照射肉类,同时按不同肉类推出一套最佳照射方式和最佳照射时间,效果极  相似文献   

15.
哥伦比亚劳动高等教育公司试验表明,母鸡听音乐和加上红外线照射,产蛋率可大大提高。该公司有一个试验养鸡法,共有50只母鸡,平均年龄7个半月。科技人员把鸡舍墙壁刷上鲜艳的颜色,鸡舍四周装上柔和的音响设备,定时给鸡照射红外线,并配上混合饲料和产卵刺激素,母鸡每天可产蛋2个。科技人员解释说,这是一天当成两天用的强化养鸡法。通过音乐和红外线的自动控制,母鸡每天只能睡觉6个小时,其余时间必须活动。但是,科技人员发现这种产蛋鸡寿命要缩短。尽管如此,农场主们还是非常欢迎  相似文献   

16.
诱变处理对小麦体细胞组织离体培养的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供试材料为52份冬小麦品种。以其中7份先行干种子30KRγ射线照射处理,然后从M#-1成株中取未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M#-1的平均出愈率比对照提高40%,分化率保持不动,分化历期延长10天,得苗率显著增高。对4份材料的成株分别在原胚期及幼胚期进行1KR照射处理,取未成熟胚离体培养,原胚期的出愈率比对照成倍提高,分化率却降低一半,得苗率随之下降;幼胚期的出愈率不变,分化率提高,得苗率增加。用12份材料的愈伤组织进行1KR照射处理,分化率显著下降。其它29份材料用5-100KR不同照射量处理,发现5KR是抑制分化的照射量,25KR是抑制生长的起始照射量。  相似文献   

17.
姜斌 《农村百事通》2009,(16):17-17
今年6月的一天,笔者走进了汀苏省启东市合作镇新义村农民徐德诚的葡萄园,只见串串葡萄挂枝头,葡萄架下草鸡奔走,草从中一个个令人眼馋的鸡蛋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夺目的"金光".  相似文献   

18.
环保太阳能公厕已经投入使用,其顶部有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它所转换及贮存的能量可以满足厕所内所需的电力供应,经连续三天充分日照后,可供无日照射情况下使用一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用氦氖激光(输出功率为12mW,光斑直径为0.25cm)照射黄牛的阴蒂、掌部及肋骨部后血清钙、血清无机磷及血清钾均出现明显的变化。其变化规律是:血清钙降低,血清无机磷增高且于停照后5天均基本恢复照前水平。血清钾以增高为主,但起伏波动较大。虽照射部位不同,但对血清钙、血清无机磷及血清钾的影响的变化规律是基本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白菜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光源照射对白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测量了黑斑病菌孢子生长的菌落直径,对适合白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结果]通过同一种培养基PSA进行培养,8株白菜黑斑病菌株中火烧坪BHB1的产孢量最好;最适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培养基是PSA培养基,PDA培养基、豆芽培养基和玉米培养基也较适合黑斑病菌孢子的萌发。白菜黑斑病菌孢子在0~35℃能够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15℃。该菌在日光灯照射下产孢量显著高于紫外照射,且日光灯不宜长时间照射,紫外灯照射不利于孢子萌发。黑斑病菌菌落在第4~7天生长最快。[结论]为白菜黑斑病的抗病育种研究和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