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KH2PO4和Penicillin对小麦老化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适宜浓度的KH2PO4和Penicillin能明显提高小麦老化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幼苗长率,且能适当降当降低其种子浸泡液的电导度。其中以0.025%KH2PO4 100mg/L Penicill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和良玉99经高温高湿老化的种子为试材,通过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的不同浓度溶液浸种处理并进行发芽试验,研究老化玉米种子的发芽、活力特性及萌发后幼苗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老化玉米种子在一定的SNP浓度时,两个品种均表现为生活力、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中当SNP浓度为1.50和1.25 mmol/L时以上各指标达最高;当SNP浓度为1.25 mmol/L时,老化玉米种子萌发后幼苗的SOD、POD和CAT等活性酶含量最高(P0.05),其次是1.00 mmol/L处理。经SNP处理的老化种子提高了幼苗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但对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而言,SNP浓度为1.25 mmol/L时,老化玉米种子的萌发能力、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改善和提高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及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和水稻种子为材料,选择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6-苄基腺嘌呤(6-BA)探索其对水稻及玉米种子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浓度范围内,0.1、2.0 mg/L GA_3和0.1~1.0 mg/L 6-BA均能促进该批水稻种子萌发,提高种子活力,其中2.0 mg/L GA_3和1.0 mg/L 6-BA处理极显著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100 mg/L GA_3和60 mg/L 6-BA处理极显著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0.5~2.0 mg/L ABA处理会降低水稻种子活力,而玉米则表现出较高的ABA耐受性,10 mg/L ABA可显著提高玉米种子活力,但当ABA浓度继续升高时玉米种子活力则呈现降低趋势,且随ABA浓度的增加,降低玉米种子活力的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 mg/L的水溶性维生素V_(B1)、V_(B2)、V_(B6)、V_(B12)、V_C、V_H、V_(PP)浸种24 h,处理后分析玉米种子萌发及胚芽和根生长中脯氨酸等可溶性调节物质情况。结果表明,供试维生素在100、200 mg/L处理下基本都呈现对种子萌发指数的促进,其中,100 mg/L维生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率促进效果显著;200 mg/L维生素处理对种子发芽势显著促进作用;50 mg/L维生素对上述3个指标的影响不同。与未处理对照相比,不同种类维生素和不同质量浓度的同一维生素对根冠比影响不同。维生素浸种均可引起玉米胚芽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外源维生素浸种处理可显著影响玉米种子萌发和胚芽及胚根的生长,且不同维生素在不同浓度下对各生长指标影响及脯氨酸等可溶性调节物质变化不尽相同,对种子萌发呈显著促进作用的V_(B2)和V_(B12)在玉米种子萌发中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杧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3)和氯吡脲(CPPU或KT-30)对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GA3处理明显增加产量,且不同程度地改善果实品质,以GA3150 mg/L和GA3250 mg/L效果较好,两者的产量、果形指数、单果重、可食率、糖酸比(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2)CPPU处理促进果实膨大的效果比GA3处理明显,且可食率和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但产量增加不明显,具有疏果的作用,明显增加畸形果数量,浓度过高会使糖酸比(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以较低浓度的CPPU 5 mg/L和CPPU 10 mg/L为宜;(3)GA3150 mg/L+CPPU 5 mg/L的混合处理对果实膨大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处理,但增加产量不明显,与单用GA3150 mg/L处理相比,明显降低了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4)CPPU处理和较低浓度的GA3处理(GA350 mg/L和GA3150 mg/L)延缓了果皮叶绿素的降解,较高浓度(GA3250 mg/L和GA3500 mg/L)则相反,GA3和CPPU处理均促进了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较高浓度的GA3处理促进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CPPU和混合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该研究为GA3和CPPU在海南贵妃杧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结果表明,以浓度150 mg/L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可以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及发芽势。用15%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以浓度为150 mg/L壳聚糖处理PEG6000干旱胁迫下的玉米种子,研究表明,壳聚糖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具有极显著的效果,同时能极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毛马齿苋种子播种出苗率,分析不同时间浸种以及采用GA3、NAA和6-BA 3种外源激素处理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没有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效果;GA3、NAA和6-BA三种激素浸种处理均能提高毛马齿苋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适宜的浸种浓度分别为GA3 30 mg/L、10~20 mg/L NAA或6-BA 30 mg/L。其中GA3有效浓度范围较宽泛,建议采用,但GA3处理不能解除该种子发芽的需光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曲酸(Kojic acid)对甜菜种子引发效果,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筛选提供依据。以‘TD801’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曲酸100、300、500 mg/L三种不同浓度和8、16、24 h三个时间梯度共9个处理(未引发干种子为对照),对甜菜种子进行浸泡、回干发芽培养试验,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9个处理在提高甜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经过处理的甜菜种子,其发芽势比对照提高5.67~10.67个百分点;发芽率比对照提高5.66~9.33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比对照提高30.67%~64.45%;活力指数比对照提高33.13%~99.02%;相对电导率相比对照降低126.50~145.70个百分点。浓度为500 mg/L,时间为16 h对发芽势和发芽率效果最好;浓度为300 mg/L,时间为24 h对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效果最好;浓度为100 mg/L,时间为16 h对相对电导率效果最好。总体而言,浓度为500 mg/L,时间为16 h曲酸溶液对甜菜种子引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以清水和油菜素内酯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曲酸溶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曲酸溶液(50、100、200、300、400、500mg/L)处理后,小麦种子发芽势显著提高,以300mg/L效果最佳,优于清水对照组和20mg/L油菜素内酯处理;小麦幼苗的根长、株高、根冠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小麦幼苗的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浓度为200mg/L时达到峰值并高于对照组;幼苗叶绿素含量比油菜素内酯对照组高,以200mg/L促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萼紫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条件下毛萼紫薇Lagerstroemia balansae结实率很高,但自然萌发率和成苗率极低。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能够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有效促进幼苗生长。本研究采用TTC染色法测定毛萼紫薇种子的生活力,比较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TDZ、IAA、6-BA和NAA处理下毛萼紫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萼紫薇种子生活力较低;(2)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较高,幼苗长势良好;其次是0.02 mg/L的TDZ处理,再次是200 mg/L IAA的处理;(3)1~20 mg/L的6-BA和NAA处理对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无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GA3、TDZ、IAA能有效促进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分子和生理生化层面分析玉米种子活力的形成、老化和劣变、修复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综述种子活力测定方法和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玉米种子活力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为材料,研究胡敏酸(Humic Acid,HA)对苯丙烯酸(Cinnamic Acid,CA)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CA对黄瓜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抑制程度随CA浓度(0.10~1.0 mmol/L)的增加而提高。 CA胁迫下, 黄瓜种子总淀粉酶、 α-淀粉酶、 β-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降低, 种子活力、 种子物质消耗率下降,发芽势降低。25 mg/L HA处理可以缓解CA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发芽势提高,种子活力、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以及种子物质消耗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汞溶液(0.5、1.0、2.5、5.0、10.0、25.0、50.0、100.0 mg/L)对不同品种苋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Hg+对苋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低浓度时有促进作用,随着Hg+浓度增加,苋菜种子的根长和芽长都明显减少,当Hg+浓度达到100 mg/L时,苋菜种子见萌芽,但都有红褐色痕迹,即汞污染现象非常明显;Hg+较高浓度时,各个不同品种苋菜种子导电率相对较高,种子活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态区域玉米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单588亲本为试验材料,在3个不同生态区域杂交制种,研究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及收获期对玉米种子活力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与收获期的同一杂交组合的种子活力指标差异明显,不同收获期种子的子粒含水量下降趋势为海南甘肃辽宁,脱水速率平均为海南甘肃辽宁,灌浆速率平均为海南甘肃辽宁。制种区域的活动积温与活力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积温与活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降雨量与标准发芽率和冷发芽值呈显著负相关,与人工加速老化值相关性不显著;日照时数与标准发芽率和人工加速老化值均达到显著正相关,与冷发芽值相关不显著。辽单588种子在辽宁地区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53 d,甘肃地区为授粉后56 d,海南地区为授粉后47 d。  相似文献   

15.
马向丽  毕玉芬  黄梅  刘倩  樊梅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0):1479-1483
分别采用100、200、400mg/L赤霉(GA_3) 10%、15%、20%、25%的聚乙二醇(PEG)处理非洲狗尾草种子,研究GA_3和PEG对非洲狗尾草种子萌发的效应.结果表明,在适当浓度和处理时间范围内,GA_3和PEG溶液处理对非洲狗尾草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非洲狗尾草种子发芽率、芽长、根长、幼苗生长势、简化活力指数及活力比,其中以200mg/LGA3浸种24 h和10%PEG浸种24 h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浓度玉米秸秆浸提液对玉米、大豆和小麦3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其幼苗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根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浸提液促进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发芽率分别提高18.4%和7.6%;秸秆浸提液浓度为0.8 g/m L时,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发芽率降低11.3%。不同浓度秸秆浸提液处理,3种作物根系活力、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或促进作用,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不同药剂和不同药剂剂量对泉花 1 0号种子进行处理贮藏后 ,测定其种子活力和自由基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 ,结果无论常温贮藏还是高温老化条件下药剂处理的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和发芽指数等均高于未处理种子。进一步研究发现 ,药剂处理贮藏的种子质膜透性低 ,体内O- 2 、H2 O2 等含量比对照低 ,而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值与对照相比不呈规律性变化。说明药剂处理贮藏可有效地减轻自由基对种子的伤害 ,从而保持种子活力、延缓种子衰老  相似文献   

18.
复合药剂浸种对裸燕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干旱胁迫下裸燕麦播种出苗较差的问题,利用生化黄腐酸(BFA)、氯化钙、赤霉素三种药剂的复合配置对裸燕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探讨不同复合药剂处理对裸燕麦发芽势、发芽率、物质转换率、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种子活力抗旱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0.0125g·L-1)+生化黄腐酸(0.1g·L-1)以及氯化钙(1g·L-1)+赤霉素(0.0125g·L-1)的复合溶液处理均可有效提高裸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物质转换率、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和种子活力抗旱指数;而氯化钙(1g·L-1)+生化黄腐酸(0.1g·L-1)的复合溶液处理对裸燕麦种子发芽率虽有所提高,但降低了发芽势和物质转化率。从综合效果来看,赤霉素(0.0125g·L-1)+生化黄腐酸(0.1g·L-1)的复合溶液效果最佳。另外,浸种一次与浸种三次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辽宁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5年,以马齿型玉米杂交种郑单958(郑58×昌7-2)、辽单565(中106×辽3162)和硬粒型玉米杂交种先玉335(Ph6wc×Ph4cv)为试材,在辽宁地区进行杂交制种。在授粉后35 d后每隔3 d不同收获期采集果穗,对不同品种、不同收获期种子子粒水分、百粒重、标准发芽率、人工加速老化、冷发芽及田间出苗率进行比较研究,评价种子活力。结果表明,在辽宁地区制种,辽单565在授粉后44~53 d收获的种子能够达到较高的活力水平;郑单958在授粉后47~56 d收获能够达到较高的活力水平;先玉335在授粉后44~56 d收获能够达到较高的活力水平。比目前生产收获期提前10 d左右收获,可有效回避天气灾害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PEG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创奇518陈种子为材料,利用赤霉素(GA3)、聚乙二醇(PEG)及其复合引发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研究玉米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引发处理间玉米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及株高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聚乙二醇具有明显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作用,赤霉素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玉米出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