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干旱胁迫对地被菊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地被菊的抗旱能力,用盆栽控制浇水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地被菊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地被菊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地被菊叶片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显著升高,在重度干旱条件下下降。POD活性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表明地被菊有较高的抗干旱能力。  相似文献   

2.
逆境胁迫下罗布麻生理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布麻为试材,研究了盐碱、干旱和低温条件下,不同胁迫时期罗布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盐碱、干旱、低温条件下,罗布麻P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盐碱、干旱条件下,罗布麻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罗布麻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盐碱胁迫条件下,罗布麻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除在干旱胁迫后的24h和低温48h罗布麻MDA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外,其余时间点罗布麻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综上结果表明,罗布麻对盐碱、干旱、低温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盐碱胁迫对罗布麻的伤害最大,造成抗氧化酶活性减弱,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细胞膜被破坏。  相似文献   

3.
以八棱海棠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八棱海棠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均使八棱海棠根系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增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干旱胁迫前期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大幅度下降,且下降幅度为:20%PEG15%PEG10%PEG5%PEG;5%PEG、10%PEG、15%PEG胁迫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虽下降,但仍高于对照水平;20%PEG胁迫使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对照水平,这说明干旱胁迫使植物体内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根系可能已经失去了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与可调控性,细胞内膜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干旱逆境对膜系统的伤害是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德州白条豇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正常水分(对照)、轻度干旱胁迫和中度干旱胁迫等处理对豇豆品质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轻度与中度干旱胁迫下,豇豆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大,降幅越大;而豇豆荚果的维生素C、硝酸盐与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同时,叶片的SOD、CAT活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显著升高,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亦明显上升,且在中度干旱胁迫下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轻度胁迫,说明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对豇豆的细胞膜伤害较大,导致豇豆代谢紊乱而发生膜脂的过氧化。综合分析认为,干旱胁迫能使豇豆叶片的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并导致豇豆产量显著降低,但对荚果品质有一定的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鸢尾属5种观赏地被植物部分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干旱胁迫对鸢尾属5种观赏地被植物部分生理代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细胞膜脂氧化产物MDA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马蔺(Iris lacteal var.chinensis)和溪荪(J.sanguinea)上升的幅度较大;抗氧化酶SOD活性和抗氧化酶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含量呈上升趋势;合成代谢叶绿素含量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先降后升,而可溶性糖含量水平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而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野生花卉中华野海棠的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干旱胁迫、高温胁迫、低温胁迫以及不同遮荫条件对中华野海棠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中华野海棠的净光合速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叶绿素含量有所上升;在高温胁迫下,随着处理温度的上升,中华野海棠的POD活性、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只是上升及下降的幅度有所不同;在低温胁迫下,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中华野海棠的POD活性及SOD活性也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遮荫处理下,中华野海棠的叶绿素含量随遮光率的上升而上升,并且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低。说明中华野海棠抗旱性不强,但耐荫性好,且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下葡萄根系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不同抗旱类型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葡萄根系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根系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有密切的相关性。葡萄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值,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其膜结构破坏相对要轻,其相对电导率变化小,因此其相对电导率值维持较低的水平;随干旱胁迫加强,不同葡萄品种根系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呈现上升趋势,抗旱的葡萄品种,其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明显大于不抗旱品种;干旱胁迫下,葡萄根系丙二醛含量增加,抗旱性弱品种增幅大,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幅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抗旱性强的葡萄品种,其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考来木幼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环境的方法,研究了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考来木保护性酶系统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考来木的栽培与推广、园林植物的抗逆育种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植物生理生态研究贡献微薄的力量。结果表明:干旱或高温单一胁迫下,考来木幼苗的H_2O_2、O_2~·等活性氧代谢物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性酶活性亦同步显著增高。在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活性氧代谢物含量及抗氧化性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单一胁迫,SOD活性近乎叠加增长;较之单一胁迫,复合胁迫下MDA含量并无显著升高。随胁迫时间延长或胁迫程度增加,抗氧化性酶活性持续增强;当胁迫增加到一定程度或持续一定时间后,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干旱胁迫对考来木的伤害大于高温胁迫。结果表明,考来木可通过大幅提高抗氧化性酶系统的活性来抵御高温干旱胁迫所产生的活性氧伤害,因而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干旱能力。但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是有限的,高强度或长时间胁迫下活性氧大量积累,抗氧化性酶被破坏而活性下降,则作物受害。  相似文献   

9.
以卷柏和常用的边坡防护植物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测定两种植物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相对含水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卷柏体内的脯氨酸含量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SOD活性更高,MDA含量变化程度较小,CAT活性下降幅度较低,抗旱性强于无芒雀麦。  相似文献   

10.
对卷柏和圆枝卷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MDA)、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5项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2种植物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不同程度下降,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其中圆枝卷柏出现拐点的时间早于卷柏。综合分析表明,卷柏比圆枝卷柏更抗旱。  相似文献   

11.
以"胡红""姚黄""洛阳红""银红巧对""雨后风光""金岛"6个牡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条件对牡丹叶内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等生理机制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了综合抗性评价,以期探求干旱胁迫下,牡丹叶内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系统对干旱胁迫的调节机制,并利用这些抗性指标评价品种间的抗性关系。结果表明:随干旱程度的增加6种牡丹叶内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MDA、O2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先降后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前期升高后期降低。重度干旱时,"姚黄""胡红"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最大,"洛阳红""银红巧对""雨后风光""金岛"增幅较小;"胡红""姚黄"叶内MDA、O2含量较低,受到的伤害轻于其余4个品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品种间差异显著,随着胁迫程度增加,"胡红""金岛""姚黄"APX活性逐渐升高,"雨后风光""洛阳红""银红巧对"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复水后牡丹生理机能恢复,MDA和O2含量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危害有效缓解。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耐旱能力由强到弱顺序为"胡红">"姚黄">"金岛">"雨后风光">"银红巧对">"洛阳红"。  相似文献   

12.
一串红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一串红品种(系)为试材,在水分胁迫,即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2种处理下的生理反应,测定一串红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胁迫8 d后,一串红叶片伤害度、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平稳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在第11天后明显下降。在水涝胁迫处理下,一串红叶片相对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水涝胁迫4 d后,叶片伤害度呈明显增加趋势;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一串红水分胁迫耐受临界点在干旱胁迫下8 d左右、水涝胁迫下4 d左右,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掌握水分供给时间及防止持续水涝影响一串红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以小白菜种子为试材,采用200 g·L-1聚乙二醇(PEG 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海藻精浸种和叶面喷施对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海藻精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和根干质量、叶绿素、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外施适宜浓度的海藻精溶液可以明显促进干旱胁迫下小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降低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升叶绿素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其中以1500倍稀释液浸种和2000倍稀释液喷施效果最佳。综上所述,适宜浓度的海藻精处理能减轻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果,提高小白菜的抗逆性,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外源ABA对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源ABA调控姜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以‘莱芜大姜’为试材,采用砂培,通过模拟干旱(5% PEG)和根系外施ABA(0.05 mmol ? L-1),研究ABA对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显著增加了姜叶片内源ABA含量,且以干旱胁迫下增加量为最多;同时,外源ABA亦有利于保持姜叶片较高的相对含水量。姜根系外施ABA早期,植株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增强,进而显著降低了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延缓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虽外源ABA处理后期,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外施ABA处理植株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有所降低,但其活性氧水平及MDA含量仍显著低于单一的干旱胁迫处理。表明外施0.05 mmol ? L-1ABA有利于维持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正常进行,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植株抗干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温和干旱胁迫对尾巨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木本植物尾巨桉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高温(40℃)和干旱胁迫(停止浇水)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干旱胁迫的影响大于高温胁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龙牙百合在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叶片和鳞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还原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牙百合的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鳞茎好,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还原性糖含量好。  相似文献   

17.
以银杏5 a生盆栽实生苗为材料,通过自然干旱处理,研究干旱对银杏衰老期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叶绿素含量下降;电导率和MDA含量上升;SOD和CAT的活力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逐渐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引起了膜脂氧化加剧,加快了银杏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18.
非灭菌土接种AM真菌对油蒿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在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非灭菌土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土著AM真菌(Indigenou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对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AM真菌对油蒿的侵染。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AM真菌都增加了植株的分枝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但没有明显提高株高、茎粗和改善组织水分状况;与未接种相比,干旱胁迫下接种土著AM真菌显著提高了根系氮、磷含量,提高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因此增强了植物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9.
对转TEBF1糖橙及其对照在干旱胁迫下的研究表明,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对照叶片出现萎蔫,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在重度胁迫(sRwc=10%)下,叶片脱落,生长趋于停止,叶绿素含量下降达50.0%。而转基因植株仅嫩叶轻度萎蔫,叶绿素含量下降25.9%;转基因植株脯氨酸(Pro)累积量增加明显,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同期对照,保护性酶(CAT、POD、SOD)活力均强于同期对照植株。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对干旱的抗性强于对照植株,其中转基因5号株系(TS)对干旱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