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不同灌水次数对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为600mm时,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灌水次数达18次时,黄瓜耗水强度整体随着生育期的延后逐渐增大,在结果盛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土壤贮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水15~18次,既能满...  相似文献   

2.
以4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酿酒葡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形态指标、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酿酒葡萄株高、新梢长、副梢数表现为增长趋势,灌水量5 250m3·hm~(-2)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和水分有效利用率;同时,适当灌水有助于叶柄养分积累,改善品质,增加含糖量,对产量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当灌水量为6 000m3·hm~(-2)时,酿酒葡萄不会出现明显增产效应,并且对品质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3.
以“京研旱宝2号”黄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对膜下地表和膜下浅埋2种滴灌形式对沙培黄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种植沙培黄瓜最适宜的滴灌形式。结果表明:在黄瓜苗期,浅埋滴灌的植株生长状况与地表滴灌处理相比具有较大差异,浅埋滴灌处理一次灌水后10cm处的土壤含水率在一天时间内一直维持在较高阶段,其黄瓜苗期的最大株高、茎粗分别比地表滴灌提升30.8%和12.8%。;前、中、后期产量分别比地表滴灌提高27.6%、8.7%和24.1%,总产量比地表滴灌提高了10.9%;2种滴灌形式下黄瓜的干物质、维生素C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浅埋滴灌比地表滴灌的水溶性糖含量提升28.6%。因此浅埋滴灌更有利于沙培黄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钙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优3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aCl2对日光温室黄瓜株高、叶面积、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aCl2能够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光合速率,产量明显增加,且以15 mmol?L-1 CaCl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水肥耦合对日光温室厚皮甜瓜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日光温室甜瓜水肥耦合效应,试验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灌水量、施氮量、施钾量与日光温室甜瓜光合速率和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甜瓜光合速率、产量与灌水量、施氮量、施钾量呈正相关,3因素对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程度大小同为:X_1X_2X_3,即灌水量施氮量施钾量。当灌水量、施氮量、施钾量分别为2 250m~3/hm~2、600kg/hm~2、450kg/hm~2时,光合速率最高可达12.24μmol·m~(-2)·s~(-1),甜瓜产量最高可达70 272.58t/hm~2。灌水量、施氮量和施钾量对甜瓜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数学模型拟合较好,可用于指导日光温室甜瓜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华南型黄瓜品种"玉秀"为试材,采用日光温室栽培方式,研究鸡粪发酵提取液对越冬茬黄瓜生长及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化学肥料相比,施用鸡粪发酵提取液可显著促进黄瓜植株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后期长势、光合、产量等性状显著优于施用化学肥料;低温条件下可显著减少丙二醛含量、降低电解质渗透率,且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生长中后期显著高于施用化学肥料。说明施用鸡粪发酵提取液可通过促进低温条件下黄瓜根系活力的增强及后期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黄瓜低温条件下的恢复及适应性,促进越冬茬黄瓜中后期生长,延缓衰老,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7.
王妍  丰雪  李波 《北方园艺》2015,(1):58-61
通过温室内田间小区试验,在固定的灌水周期情况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对秋冬茬青椒生长、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确定青椒的适宜灌溉制度,为日光温室秋冬茬青椒膜下滴灌合理灌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当灌溉定额在一定范围内时,青椒株高、茎粗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灌溉定额超过280mm时,灌水将抑制青椒的生殖生长,导致青椒产量下降,水分生产效率降低;当灌溉定额为260mm时,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津优35"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黄瓜植株氮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N量对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植株氮代谢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在I2(0.8Ep)、I3(0.8Ep)2个灌溉水平下无显著差异;结果期黄瓜植物叶片中硝态N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但I2、I3处理差异不显著。在I2、I3灌溉水平下,N2(600kg/hm2)处理下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活性显著高于N3处理,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N3(750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根据黄瓜氮代谢相关酶及相关物质含量,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作物最佳灌水量应为0.8Ep,施N量为600kg/hm2。  相似文献   

9.
灌水量对避雨栽培番茄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石王子"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四川春种栽培期间,采用避雨栽培方法,探讨了灌水量对番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量对番茄光合参数、叶面积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在55%~85%的土壤含水量的避雨栽培中,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番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面积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光合速率、单叶面积与产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硅肥对保护地黄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为试材,使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硅水平对保护地黄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肥用量的增加,黄瓜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硅肥量为125 mg/kg土时,达到最大值;蒸腾速率则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硅肥用量低于100 mg/kg土时,黄瓜产量随着硅肥用量增加呈直线增加趋势,产量增加幅度最大达到10.2%;硅肥用量高于100 mg/kg土时,黄瓜产量表现出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吐鲁番市设施蔬菜水分高效利用的合理灌溉方式,调查了沟灌和滴灌对吐鲁番市日光温室早春茬哈密瓜、黄瓜、辣椒和番茄产量、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吐鲁番市,滴灌哈密瓜每667 m2 产量比沟灌高100 kg,每667 m2纯收入多1 017.6 元;滴灌黄瓜、辣椒和番茄每667 m2产量和经济效益均稍低于沟灌;但滴灌哈密瓜、黄瓜、辣椒和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比沟灌高1~3 倍。综合考虑,滴灌是吐鲁番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应重点推广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2.
滴灌频率对温室小西瓜生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滴灌频率对西瓜长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温室西瓜种植最佳的滴灌频率和灌溉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频率对西瓜生长过程中叶面积和长势的影响较小。其中在整个果实发育期以每7d灌水1次,共浇灌3次,总灌溉量为65m3的处理效果最佳,667m2西瓜产量3564.6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3.62%,是本试验条件下温室栽培小西瓜最优的灌溉频率和灌溉量,不仅小西瓜高产优质,同时又省工省时节水。  相似文献   

13.
吴兴彪 《蔬菜》2021,(7):71-74
为了明确京郊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高产栽培所需的适宜滴灌量,以黄瓜"津优35"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黄瓜灌溉水分配、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85%农户常规灌溉量处理较对照节水50.8 mm,深层渗漏量减少42.6%,黄瓜产量提高3.6 t/hm~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7.3%,硝酸盐含量降低5.0 mg/kg,果实品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61 kg/m~3,增收1.42万元/hm~2。综合来看,85%农户常规灌溉量处理是京郊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适宜滴灌量,全生育期灌溉总量为327.9 mm,其中苗期41.7 mm,初瓜期43.1 mm,结果期243.1 mm,当埋深20 cm的土壤张力计读数为-21.6 kPa时需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14.
调控措施对日光温室黄瓜伤流液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以农民习惯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滴灌两种水氮调控措施对黄瓜产量、伤流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的根系伤流强度均明显高于夜间|且随生育期延长,伤流强度和伤流量呈升高趋势,但受根系生长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后期升幅较小。伤流液中的氮素形态以硝态氮为主,含有大量游离氨基酸。与当地习惯施肥模式相比,通过秸秆还田调节土壤C/N措施可以显著增加伤流量和伤流液中硝态氮、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和钾含量,增强了根系活力,也促进了作物对N、K养分的吸收,略增产1%,差异不显著|而受灌溉频率的影响,滴灌措施下植株伤流液的上述指标都显著降低,产量降低13.1%,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与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总结山东省寿光市五台镇农民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 ,分析了各项技术对改善生长环境及叶片光合特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 ,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水平 ,增加了室内CO2 浓度 ,延长了植株叶片高光合速率的时间 ,黄瓜功能叶片的光补偿点降低 ,光饱和点升高 ,羧化能力加强 ,并延缓了叶片的衰老 ,从而为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溉方法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用田间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栽培番茄,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滴灌和沟灌等4种灌溉方法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法对番茄的株高、茎粗均无明显影响,而对果实膨大速度影响显著。其中,第一穗果果径的大小顺序是滴灌〉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沟灌;第二、第三穗果果径的大小顺序相同,均为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滴灌〉沟灌。不同灌溉方法番茄果实的Vc、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总酸度和糖酸比均有显著差异,总的来看滴灌、普通渗灌和节点渗灌的Vc、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总酸度较低。番茄产量的顺序为普通渗灌〉节点渗灌〉滴灌〉沟灌。节点渗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由此可以得出,从灌溉方法的效果而论保护地栽培番茄应优选节点渗灌。  相似文献   

17.
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黄瓜不同生育期水分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津育5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基于传统畦灌的不同灌溉方式对灌溉水在黄瓜不同生育期水分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和渗灌减少了水分深层渗漏量和土面蒸发量,增加了植株蒸腾量,促使更多的水分被植株吸收利用。滴灌和渗灌分别比常规灌溉增产11.6%和15.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9.9%和68.7%。  相似文献   

18.
姜守刚  韩俊亮 《蔬菜》2022,(6):14-16
为对磁化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以日光温室种植黄瓜鲁黄三号为试材,进行磁化水和普通地下水灌溉对比试验,研究磁化水灌溉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地下水相比较,磁化水灌溉的黄瓜出苗率增加4个百分点,在定植后35 d内株高平均增长13.2 cm、茎粗平均增长0.6 mm;采收期延长26 d,平均单株商品瓜数增加18.2%,产量提高19.6%且达极显著差异水平,黄瓜种植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