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估测棉仁中棉酚含量研究续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低酚棉子生产、购销直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都需要检测棉酚。常规应用光电比色法或气相色谱仪检测棉仁中的棉酚含量,虽准确可靠,但因技术难度较高,目前尚不便为基层生产单位和购销部门所采用。为适  相似文献   

2.
棉酚含量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棉酚含量的棉叶饲喂棉铃虫幼虫,高棉酚(>0.05mg·g-1)饲喂,棉铃虫的生殖力降低5倍,存活率降低7倍,全代发育期延长,杂交育种试验表明,棉酚的遗传力较高,这一生化抗性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棉花植株各部分存在的有色小点,俗称油腺、油点,其较确切的名称叫色素腺。色素的成分是棉酚、棉蓝素、棉绿素、棉紫素、棉黄素等,其中棉酚是主要的,色素腺体数目与棉酚含量通常是直线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幼苗棉酚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腺体棉花不是真正的无酚棉。棉酚作为棉族的特征,既存在于有腺体棉中,也存在于无腺体棉的组织内。两者的本质差异并不在于组织内的游离棉酚的有无,而是在于腺体和其中结合棉酚的有无。在幼苗期,无腺体棉胚根棉酚含量一直高于有腺体棉。但是随着日龄的增加,虽然它本身的棉酚含量持续增加,但与有腺体棉的差异越来越小。无腺体棉幼苗期根部高棉酚含量与其出苗较好、苗病较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幼苗异养过程中,无腺体棉地上部分均测不到棉酚。子叶作为貯藏物质的来源因转运和消耗,干物质含量下降,下胚轴和胚根因迅速生长而干物量增加。随着异养向自养过程转化(子叶张开后),不论在以分解为主的子叶中,还是在以生长为主的胚轴和胚根内,棉酚含量都随之增加。幼苗若处于长期的黑暗条件下,可以刺激其组织内棉酚含量的提高,如同它在病害侵染或高温等逆境条件下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棉酚是棉花特有的有毒成分,对人和动物有害,极大地制约了棉副产品的应用,同时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它在医药、农业、工业等方面却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综述了棉酚的结构及性质、毒性研究、应用价值、脱毒方法以及棉酚提取研究进展,并对棉酚的发展利用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棉盲蝽对低酚棉和有酚棉为害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酚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抗生物质,对某些害虫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往的研究表明,棉酚主要对一些咀嚼式口器害虫如鳞翅目害虫有一定的抗性作用;刺吸式口器害虫棉蚜、红蜘蛛对低酚棉的为害与有酚棉无明显差异.棉盲蝽是长江流域棉区为害较重的一种刺吸式害虫,该虫能在棉花的顶芽、嫩叶、花蕾和幼铃上刺吸汁液.棉盲蝽对低酚棉与有酚棉的为害差异未见正式的研究报道,因此调查研究这种差异对低酚棉的选育与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低酚棉在我国得以迅速推广,是由于它具有有酚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拟从棉蛋白营养价值的角度加以阐述。一、低酚棉子蛋白品质与有酚棉相似表1测定了国内4个有酚棉与9个低酚棉品种种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不难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无棉毒素棉无棉毒素棉的最大特点是棉株任何部分本身不含棉毒素,因而这类棉种不但含油无毒,而且棉仁饼还可作粮食吃。现在的栽培棉种的棉饼不能食用的根本原因就是棉种本身含有棉毒素,所以只能用作肥料。这种棉毒素又叫棉酚,分子式为C_(30)H_(30)O_3,含量随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0.20—2.03%之间。  相似文献   

9.
棉酚(gossypol)是一种萜类化合物,1886年英国化学家 Longmore 首先从棉籽油“皂脚”中分离出来。它存在于棉株的色素腺体中,是色素腺体中所含的主要化学物质,对人类和非反刍动物有毒,当棉仁饼中棉酚含量超过0.04%时,引起人畜轻度中毒,达0.15—0.20%时,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反刍动物食用过多的含棉酚棉仁饼,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长期以来,棉籽这一富含蛋白质、油份的天然食物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目前利用棉籽蛋白的方法主要是棉仁加工去毒,虽然加工方法越来越先进,但在加工过  相似文献   

10.
方丹  邢荣花  徐双娇  马磊 《中国棉花》2019,46(10):21-24
萜烯类物质是棉花中最重要的抗虫性次生物质之一,包括棉酚(G)及其相关物,如甲氧基半棉酚(DHG)、半棉酚酮(HGQ)、半棉酚(HG)、杀实夜蛾素(H1-4)等。选取不同的溶剂对棉叶样品进行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叶中棉酚的含量,同时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Smith-苯胺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建立了一套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分析方法,为棉花抗虫和棉花遗传育种工作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棉酚存在于锦葵科的棉族植物中,棉花的籽仁和根皮中,叶、茎、花、果中也有存在。但棉酚主要是浓集于茎叶组织与籽仁的  相似文献   

12.
我区今年引进无毒棉湘棉11号种子5400余斤,繁殖近400亩,为了今后更好地推广,兹将无毒棉的优越性介绍如下:一、无毒棉与有毒棉的区别现在生产广泛栽培的棉花品种都是有毒的,即含有棉酚有毒物质。动物少量吸入棉酚不致中毒,连续过量吸入,会导致积累中毒。棉酚的毒害作用是它和动物各部位的酶和蛋白质相结合,破坏蛋白质的可消化性。棉酚能影响动物的生育能力,严重者乃至不  相似文献   

13.
棉酚在棉花的抗性生理中起一定作用。项时康等对陆地棉有腺体和无腺体品种幼苗中棉酚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魏守军等对棉花幼苗感染枯萎病后组织的棉酚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一、无毒棉综合利用的意义和前景无毒棉从幼苗、成株到种子都不含棉酚及多种色素等有毒物质。无毒棉棉籽脱壳后的棉仁可直接食用,或提取蛋白质制造糕点等高级食品;它的棉籽油金黄清亮,不需精炼就可食用;它的枝叶、铃壳、嫩铃等可鲜喂或粉碎后直接做饲料;无毒棉棉籽蛋白中的各种氨基酸比较齐全,棉籽蛋白消化率可达90%以上,营养价值接近于大豆,且可弥补大豆某些营养成份的不足。可见无毒棉的  相似文献   

15.
降低陆地棉 ( 2 n=4x=52 ,2 ( AD) h)种子中棉酚的含量可作为食物和饲料 ,在棉株中保持高水平的棉酚含量可减少害虫的发生率。以斯特提棉 ( 2 n=2 x=2 6,2 C1)为父本 ,瑟伯氏棉 ( 2 n=2 x=2 6,2 D1)或雷蒙德氏棉 ( 2 n=2 x=2 6,2 D5)作为桥梁品种 ,获得两个雄性不育的三交种瑟伯氏棉 -斯特提棉 -陆地棉和陆地棉 -雷蒙德氏棉 -斯特提棉。陆地棉作为父本进行轮回回交和回交二代自交 ,将获得的种子进行离体培养。三交种和它们的回交后代共1 2 0 8朵花生产了 1 92粒种子 ,并成功获得 62个植株。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 ,染色体配对和交叉频率相对…  相似文献   

16.
浅谈棉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棉花的棉毒素及其含量棉毒素又叫棉酚或棉子醇,它是已醣经复杂的环构化而转变为芳香族化合物的次生物质,它可以多种形态存在。棉花的棉毒素含量因品种而异,一般有毒棉的种仁中棉毒素含0.2~2.39%。国际标准规定:凡高于0.02~0.04%的为有毒棉,低于此规定的为无毒棉。目前,高含棉毒素品系与无毒棉品系都被广泛用为杂交材料。棉毒素含量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因低温、高湿、重金  相似文献   

17.
棉酚简易快速目视比色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子饼(包括浸出粕)含有22~50%的粗蛋白质,是我国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由于其中含有棉酚等有毒物质,限制了它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棉子饼去毒的方法是在棉子饼中按游离棉酚比铁  相似文献   

18.
低棉酚高蛋白棉花新品种——中棉13号(原中151)是由美国的兰布莱特5号为低酚种质经复合杂交和连续选择育成。1982~1984年参加全国低酚棉联合试验,霜前皮棉产量55.9公斤/亩,为对照(鲁棉1号为主  相似文献   

19.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09,36(8):26-26
Scheffler J A等在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AOCS)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采用小量样品、易操作、低耗的棉酚测定方法。种子预处理采用湿去皮和AOCS的干去皮两种方法。然后采用一种改良的Hron等、Dowd和Pelitire的方法提取总棉酚。试验表明,湿去皮法获得的棉酚含量略高于干法,采用100mg棉子样最佳。若仅测定总棉酚,试验中可以3-氨基丙醇替代(R)-(-)-2-氨基-1-丙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0.
低酚夏棉新品种──中棉所20黄祯茂,喻树迅,姜瑞云,原日红中国河南农科院棉花所安阳455112中棉所20原系号中268,以(陕2942×中642)F1为母本与[(中607×辽4086)×PR80]F1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后代在海南连续加代选育而成。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