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题组通过三年四期饲养粗纤度蚕品种,对粗纤度蚕品种的饲养技术进行了总结,并考察了不同用桑量对粗纤度品种茧丝纤 度的影响,初步开发了新型有特色的粗纤度丝绸产品。  相似文献   

2.
通过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蚕蜂科学系已经育出适合织造重磅真丝绸产品的粗纤度蚕品种,为探索粗纤度品种在湖州饲养的可行性,有必要对粗纤度蚕品种的耐氟性作出测定,笔者根据杨明观教授提出的用“氟敏指数”作度量指标的家蚕耐氟性测定方法对引进的3对粗纤度蚕品种进行了耐氟性测定比较。氟敏指数越小,表示因氟污染导致五长发育不良而偏离对照区正常值的程度越小,耐氟性越强;反之,耐氟性越弱。  相似文献   

3.
通过国家“八五”和“九五”攻关,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已经选育出适合织造重磅真丝绸产品的粗纤度蚕品种。粗纤度丝的伸长弹性率、抗弯刚度等明显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品种的茧丝,突破了丝绸原料的茧丝纤度性状单一的瓶颈,为厚型粗扩、抗皱挺刮的真丝面料及其服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原料基础。这对于提升我国传统丝绸产业  相似文献   

4.
粗纤度蚕品种的农村试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蚕品种的茧丝纤度均在3dtex左右 ,适合于生产20~22规格的生丝。茧丝纤度性状的单一 ,限制了新规格生丝及其织物的开发 ,这已经成为丝绸制品创新的瓶颈之一。粗纤度蚕品种的育成 ,突破了茧丝纤度这一原料瓶颈 ,为新型真丝面料及其丝绸产品提供了新的原料基础。浙江大学蚕蜂科学系用新的育种理念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家蚕种质资源 ,采用新育种法 ,育成粗纤度蚕品种“新苗×明日” ,其一代杂交种的实验室成绩达到了茧丝纤度5.197dtex(4.725D) ,解舒丝长870m ;生丝和织物的伸长弹性率、抗弯刚度等明显优于普…  相似文献   

5.
苏豪蚕种有限公司引进日本的家蚕育种素材,育成了粗纤度蚕品种206×205,本试验调查结果显示养蚕过程中同样的蚕品种,同样的饲养数量,由于给桑量的不同,对蚕品种的经济性状的影响出现了随着给桑量的增加,龄期经过时间缩短、收茧量增加、茧丝长加长、茧丝纤度增粗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正> 1.丝绸工业所必需的原料茧今后,丝绸的用途在拓宽。作为养蚕部门,有责任向丝绸加工部门提供能生产不同规格丝绸的原料茧。如作西装那样厚衣料外套用的,就要求茧丝纤度尽量粗些;而生产高级丝织品或妇女内衣用的衣料,则要求不同程度的细纤度茧丝。总之,原料茧的纤度范围越大,加工的衣料品种规格也就越广。现有的蚕品种中,虽然有茧丝纤度在4~4.5D(D指旦尼尔、下同)的粗纤度品种和茧丝纤度为1.2~1.5D的细纤度三眠蚕,但若要投入大规模生产,还需对这些品种的丰产性能(包括饲料效率)和茧质进行充分的研究。总而言之,从养蚕方面尽量扩大茧丝纤度的幅度,向丝绸工业提供规格众多的原料,已是目前蚕丝行业的当务之急。在这里,充分利用蚕品种特性的重要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多样化、高档化,以及丝绸产品结构的调整,对茧丝绸品种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高品位生丝和超薄型丝织物就需要细纤度茧丝蚕品种,开发超细纤度茧丝不仅提高我国茧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也迎合了国内外的需求,为此需选育细纤度蚕品种.  相似文献   

8.
超细纤度茧丝可用于生产高档丝绸产品和特殊用途丝制品。将三眠蚕品种按常规的饲养方法饲养至2龄起蚕或3龄起蚕后添食不同浓度的抗保幼激素SM-Ⅰ,结果将三眠蚕品种的2龄起蚕或3龄起蚕全部诱导成为二眠蚕。二眠蚕的蚕茧可以缫制出平均纤度为0.7~0.9 dtex的极细蚕丝,最细纤度可达到0.4 dtex,蚕丝的横截面直径小于10μm。初步试验表明,用800 mg/L SM-Ⅰ的给药浓度连续添食2 d为最佳诱导二眠蚕的方法,其诱导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9.
江苏、浙江两省近十年来加强雄蚕品种、粗纤度蚕品种和细纤度蚕品种的选育,所生产生丝及其产品应用前景广阔,极具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三眠蚕品种853白×543B的性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阳春 《中国蚕业》2003,24(1):52-52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多样化、高档化.以及丝绸产品结构的调整,对茧丝绸品种提出了新的要求.生产高品位生丝和超薄型丝织物就需要细纤度茧丝蚕品种,开发超细纤度茧丝不仅提高我国茧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且也迎合了国内外的需求,为此需选育细纤度蚕品种。853白×543B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茧丝纤度1.87~2.10dtex,解舒丝长900~1000m,净度95~97分,综合性状达到实用水平。该品种具眠性稳定(三眠率在98%左右)、强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