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早籼恢复系明恢2155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恢复系的配合力表现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育种实践证明,应用高配合力的优良恢复系进行测交配组,是选育强优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一条重要途径。明恢2155是三明市农科所通过利用籼粳杂交选育的中间材料K59与抗稻瘟病亲本多系一号杂交,导入部分粳稻优势基因,选育成的早熟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具有适应性广、恢复力强、配合力强、  相似文献   

2.
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是探讨小麦高产的又一新途径。选育恢复力高,农艺性状优良的恢复系是配制强优势杂种组合的关键。丰富的恢复源又是选育优良恢复系的基础。因此,我们把发现恢复源列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1971年,我们利用国内外搜集的大量小麦品种资源,采用测交筛选法,鉴定出 L344/5等几个普通小麦品种对 T 型不育系具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力。1972年分株成对测交鉴定出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测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杂交水稻恢复系制恢育种过程中,测交与杂种优势鉴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筛选程序。目前育种工作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不育系与被测恢复系成对套袋,获得一定数量的杂交种,然后将杂交种子与被测恢复系成对种植。成熟前通过对杂交种田间综合性状的优劣表现观察,  相似文献   

4.
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是大幅度提高谷子产量的重要途径.谷子属自花授粉作物,在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不育系选育是关键.针对现有谷子不育系存在的早熟、高杆、制种困难、杂交种早衰、品质较差等问题,笔者在晋汾1A、晋汾21A等不育材料的基础上,采用杂交转育、诱变等育种方法选育出植株较矮、中晚熟、异交结实率高的优良不育系:晋汾21A-6、汾57A-3、汾92-22A;同时,筛选抗拿捕净除草剂优良恢复系K27-10、K15-4等53个.并利用新优质不育系与优质恢复系大量测配,选育出3个优质杂交种汾杂16-3、汾杂16-8、汾杂16-11,通过适应性鉴定,可作为山西省中晚熟区种植的优质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人工转育不育系是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的主要方法,为实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三系同型,以期选育出更多优良的辣椒三系杂交品种,在测交后代群体育性分离的前提下,研究总结出了转育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同型保持系和同型恢复系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转育辣椒雄性不育系,而且可选育出同型恢复系,大大扩展了其他同源不育系恢复父本的...  相似文献   

6.
云南两系杂交稻优势生态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作物杂种优势群或杂种优势生态型研究可有效地指导杂种优势亲本组配和利用。本研究用4个云南不同籼粳生态型恢复系,分别与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测交,通过对父本和F1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在12种杂种优势组配模式中筛选出2个云南两系杂交稻的杂优配组模式:云南偏籼生态型恢复系与籼型蜀光612s组配,即籼×偏籼配组模式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云南粳生态型恢复系与95076s组配,即粳×粳配组模式,在云南高原稻区由于双亲皆为粳稻,抗寒性强,结实率高,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籼生态型的亚型内杂种优势表现不相同,培矮64s和蜀光612s与籼生态型测交F1的单株产量无明显竞争优势,但是它们与两系籼型恢复系亚生态型测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说明云南两系籼型恢复系亚生态型都是培矮64s、蜀光612s的优势生态型。  相似文献   

7.
利用本所新育成的3个不育系京福1A、2A、5A与8个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优良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了24个组合,估算了11个亲本的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24个组合主要性状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的相对效应值及遗传力。结果表明:杂交水稻京福优组合的杂种产量和相关性状的效应,同时受不育系、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共同作用,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效应所占的份量比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在杂种优势中,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在某些组合上,非加性效应表现非常突出,目前在其遗传原因尚未清楚前,大量配组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可根据总配合力的效应值,粗略预测杂种优势。遗传力结果表明:播始历期、千粒重、穗长、株高遗传力较高,结实率的遗传力较低,这对不育系、恢复系选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粳型杂交水稻“黎优57”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六十年代日本新城长友以籼稻“钦苏拉包罗Ⅱ”为母本,以“台中65”为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选育出包台型不育系、保持系及相应恢复系,实现粳型三系配套,为利用杂种优势提供了方法。但由于包台型三系遗传背景类同,杂种一代优势不显著,不能用于生产。七十年代以来,国内粳型三系进行了广泛测恢,结果证明粳稻恢复系资源  相似文献   

9.
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是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技术。比较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选育,恢复系选育以及杂交水稻组合选育,对于正确认识三系两系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三系两系不育系遗传和选育、三系两系恢复系选育、三系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展,并比较了中国水稻数据中心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产量差异。笔者认为三系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不同,但两系三系杂交水稻不存在优劣之分。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包括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三系两系杂交水稻材料创新与育种技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进一步研究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机理;加强三系两系亲本改良,聚合更多的优良基因,有更强的配合力;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分子育种,提高三系两系亲本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三系选育中,恢复系是提高杂交水稻抗性和杂种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多年来要交稻发展的主要方向,多恢用复系蜀恢162的育成及推广应用,基本能满足杂交稻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该恢复系同多相不同类型的天系,两用核不育系测定,能组配出不同熟期的组合;同恢复系测64,明恢63相比,蜀恢162不仅恢复力较强,且在米质和抗性上也有较大改进,所配的D优,162,Ⅱ优162分别于1996年和1996年通过四川  相似文献   

11.
分析黑龙江寒地杂交水稻选育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指出其核心技术难点是耐冷性恢复系的选育。介绍自2006年起,耐冷性恢复系选育、高异交率不育系转育和强优势杂交组合配组的研究过程。针对在育种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设计黑龙江寒地三系杂交粳稻的穗粒结构指标,提出理想株叶形态的要求,并对黑龙江寒地杂交粳稻的耐冷性和稻瘟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约黑龙江杂交水稻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已得到较好的解决,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新组合五丰优56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耕地单产,适应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现状,利用同质恢渗粳的部分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杂交模式,聚合了强优势、耐冷等多个优异性状,通过异地穿梭育种,定向选择育成了杂交水稻三系恢复系G569,利用G569与不育系五丰A配组育成的五丰优569丰产性好,耐冷性强,稻瘟病抗性较好,食味佳,株型适中,生长势强,于2011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11034号).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培后代中粳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测交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广亲和品种02428、CPSLO17等与恢复系杂交的花培后代中粳型和偏粳型株系,与多个籼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两用核不育系测交,筛选出20个广亲和恢复系和3个强优势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发现以狭谱型广亲和品种02428作广亲和基因供体较广谱型广亲和基因供体CPSLO17好;含两个恢复系的三交组合较单交组合更易重组出配合力强的广亲和恢复系。对广亲和恢复系的花培选育效果和广亲和基因的等位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实用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概念及其选育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其杂交种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红麻杂交种根系生长对盐胁迫的抗性优势表现。揭示不同程度盐胁迫对红麻杂交种根系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红麻杂种优势利用及耐盐红麻杂交种的培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对盐胁迫的耐性存在明显差异;红麻杂交种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等均优于亲本,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表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随着盐浓度的提高,杂交种与亲本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在一定阈值内,红麻杂交种根系生长在盐胁迫下明显表现出比亲本较强的耐性,红麻杂交种在耐盐性方面具有杂种优势。同时盐胁迫改变了红麻根系的形态构型,使根系趋于简单化,可以有效增加根系生长形成更多的粗根,提高其耐盐能力。研究结果为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更加耐盐的红麻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优质水稻恢复系万恢88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高配合力、强恢复力、强优势和强适应性的三系杂交稻恢复系。[方法]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的复交辅以辐射育种构建2个基础群体,将云南粳稻704与IR1544杂交,经4年7代稳定后,再与基础群体万中3号杂交,采用系谱选育、配合力育种、稻瘟病自然诱发和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万恢88,并对其品种特征特性进行测定。[结果]万恢88具有配合力高、产量水平突出、恢复力强、抗逆性突出和制种性状好等特性。配组育成的6个杂交稻新组合冈优88、K优88、万香1号、万优6号、陵优1号和万优9号已通过重庆市审定,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面积达55万hm^2以上。[结论]籼粳优质恢复系万恢88具有杂种优势强,高产、稳产、广适的特点,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主成分、遗传距离和聚类的方法对滇型杂交粳稻恢复系、保持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恢保间的遗传差异不大;但不同恢保组配间的遗传距离有很大的不同。非经济性状对供试材料间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贡献较大,经济性状的贡献较小。模糊聚类的结果与多元分析的结果大同小异。文章对今后选育恢复系的工作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Super hybrid rice breeding is a new breeding method combining semi-dwarf breeding and heterosis breeding using germplasm and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reeding strategies of super hybrid rice breeding in China, focusing on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of indica and japonica subspecies, construction of 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and pyramiding of disease resistant genes in restorer lines. To develop super hybrid rice, considerable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explore genes related with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resistance to pests and diseases, tolerance to stresses. Molecular breeding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crossing techniques should be adopted in super hybrid rice breeding.  相似文献   

18.
Chunyou 59 is a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developed from Chunjiang 16A(a late japonica CMS line with dwarfness and early anthesis time)and CH59(an indicaclinous wide compatibility restorer line).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heterosis,strong stem,good lodging resistance,large panicles,good cold tolerance,high yield and wide adaptability.It was registered and released by Jiangxi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Appraisal Committee in March 2009.The breeding procedure,characteristics,major techniques of cultivation and seed production of Chunyou 59 we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广西杂交水稻亲本进行亲和性改良,使之携带广亲和基因,为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奠定理论依据,为水稻育种提供种质资源.[方法]通过杂交把强广亲和基因S5n或f5导入广西主栽杂交水稻亲本中,经过复交、回交和连续多年自交获得一批亲和性改良株系.利用籼稻和粳稻对改良株系进行亲和性鉴定.将亲和性改良株系与目前生产上常用的不育系测交,测定其育性及其配合力.[结果]10份亲和性改良株系均具有广亲和性,其中NL3和NL4属于广亲和保持株系,NL1、NL2、NL5和NL7属于广亲和恢复株系,NL1和NL2的恢复力较强,各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NL6、NL9和NL10对不育系盟A保持不育,但可以恢复龙特浦A、博A和广信A的育性,恢复力较弱;NL8对不育系广信A保持,但可恢复盟A、博A和龙特浦A的育性,恢复力较弱.[结论]广亲和保持株系NL3和NL4可转育出广亲和不育系,广亲和恢复株系NL1和NL2可与本课题组培育的有粳稻血缘的不育系组配,有望获得杂种优势强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三香优516是用湖南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亚华种业衡阳育种中心合作育成的水稻优质三系不育系三香A作母本,以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良三系恢复系R516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一季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