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广西农牧渔业厅下达的三项淡水渔业标准——“鲮鱼亲鱼标准”、“鱼苗鱼种池塘培育技术规程”、“淡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防治技术规程”,经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于1987年9月宅成了“征求意见稿”,发送到广西区直及各地市18个有关的水产科技单位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
《广西水产科技》1977,(1):31-31
水产研究所资源捕捞组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脊椎动物研究室鱼类组.共同协作于1974-1976年对广西淡水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目的:一是为广西淡水渔业引种驯化提供基础资料;二是编写《广西淡水鱼类志》。  相似文献   

3.
<正>2007年上半年,广西玉林市生猪生产和市场供给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形势,给养殖户和市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成为全社会关心和关注的热点行业。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玉林市生猪生产情况,更好更快恢复和发展全市的生猪生产,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对当前生猪产供销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金雨 《内陆水产》2006,31(6):33-35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在我县1989年首次发现,之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水体普及水塘、鱼池、水库、湖泊;发病种类由鲢鱼扩充到鳙鱼、鲤鱼、鲫鱼、鳊鱼、银鲴等10多个品种;死亡数量和经济损失呈直线上升。笔者于2001~2003年对全县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  相似文献   

5.
方宗丁 《内陆水产》2007,32(4):8-10
2006年10月 ̄12月,娄底市畜牧水产局组织对全市渔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研,共调查了32个乡镇560个水产养殖户、名特优水产科技示范基地及20多个渔业休闲场所,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罗非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罗非鱼,涵盖各大洲,从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中东到非洲,即使在德国、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都可以看到它的踪迹,现在养殖罗非鱼已取代了野生罗非鱼,成为主流产品。2010年世界罗非鱼总产量约300万吨。2008-2009年,笔者对广东(高要、茂名、湛江)、海南(文昌)、广西(南宁)等主产地进行了调查,也考察了许多城市的水产品市场。本文分析的许  相似文献   

7.
1982年试点1985年全面发展的渔业经济调查是渔业经济研究的基础工作。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88个县、200多个自然村建立了长期稳定到1990年的抽样记帐调查户、船。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花时间、下力气去搞好。  相似文献   

8.
广西百色地区澄碧河水库大面积网箱养鱼,始于1995年,现已发展到2400多箱,这些网箱大多数是放养罗非鱼。1996年3月份以来,该库网箱养殖的罗非自发生暴发性流行病,造成严重损失。从3月17日至4月14日之间,每天少者死几十公斤,多则数百公斤,有些网箱的鱼已全部死光,损失十分惨重。1996年4月12~14日,笔者受广西区水产局和本所领导的委托,对该库网箱养殖的罗非包流行病进行调查和诊断。现将调查情况与防治方法报道如下。l主要症状从外观看,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出血,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腹部膨大、肛门发红…  相似文献   

9.
2006年6月到9月,广西横县西津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发病一周左右时间内就造成了大批斑点叉尾死亡,病害波及4000多口网箱,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万元。2007年6月5日,广西横县西津水库某养殖户300箱斑点叉尾中10箱出现死亡,3天后波及到80个网箱,死亡率高达90%,至12日死亡达10吨以上。与此同时,同一水域其他养殖户的斑点叉尾也相继发病,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当地斑点叉尾养殖业蒙上了阴影。本研究中心对该地区网箱养殖发病的斑点叉尾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海豚链球菌感染,本文就此病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期对今后斑点叉尾链球菌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龙山县库区网箱养鱼基本情况,2017年9~12月,笔者深入碗米坡、湾塘两个库区,采取"全面摸底、重点调查,典型分析"的方式,对库区从业人员、家庭人口、生活来源、生产效益,以及国家实施水质保护政策后的想法和打算进行了翔实的调查及分析,就库区渔业发展提出建设性见解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广西左江佛耳丽蚌自然保护区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对广西左江佛耳丽蚌自然保护区8个点的水质进行了2次调查监测,选择DO、CODMn、TN、TP4个污染物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应用灰色聚类法对其水质状况进行评价,计算出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结果表明:江州区内核心区河段水质为Ⅲ类,不符合自然保护区水质要求;龙州县内核心区河段水质为Ⅰ和Ⅱ类,符合自然保护区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受广西水产畜牧局委托,根据《广西银鱼移植产业化开发》项目管理责任书的要求,派员对岩滩库区、天生桥库区、西津库区、青狮潭水库、龟石水库、澄碧河水库、凤亭河水库、那板水库等有一定银鱼产量的一些大、中型水库进行全面的、有效的跟踪监测和生产指导。项目组成员一年来深入各库区产区村屯、山寨调查了解情况,基本掌握了2005年银鱼生产形势,总结了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并发现一些问题,现将各项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西沿海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2006年—2007年对广西沿海钦州茅岭近江牡蛎增养殖区、合浦廉州湾文蛤养殖区进行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在监测和评价的环境质量因子中,广西主要海水贝类养殖区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锌、砷等,这些监测指标在贝类养殖区局部出现超标情况;分析无机氮超标的原因来自养殖区外源污染而非贝类养殖的自身污染。  相似文献   

14.
曹妃甸港口建设和南堡油田开发在为滦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的同时.也给全县渔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掌握该影响的确切数据.全面了解全县渔业资源状况,滦南县水产服务中心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从相关科室抽调6名技术骨干,从2006年底开始.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对全县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及曹妃甸建设和南堡油田开发对我县渔业影响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中华鳖由于地域位置产生的差异,包括体型、肥满度、裙边、颜色、繁殖、生长及疾病感染等方面未见有报导。作者1987~1992年对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华鳖进行了调查,通过观察与试验,发现这些省份的中华鳖地域性差异甚小。1992~1994年,作者在广西扶绥县进行了鳖的人工繁殖、培育和饲养,结果表明,广西南部中华鳖与长江中下游内陆地区中华鳖存在着明显差异。1 形态差异 广西南部与内陆省份的中华鳖在体型、肥满度、裙边、体色上均有差异,同重量的中华鳖,广西南部的体型大而薄,肥满度小,具体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广西计有龟鳖6科18属28种,占全国龟鳖总种数的70.0 %。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广西龟鳖具有物种丰富、特有种类多、珍稀濒危物种多、生态类型多样等特点。文章对广西龟鳖的物种多样性特点及保护优先性进行了分析,对其遭受威胁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4项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该项目由广西区科委、广西区水产局分别下达,由广西区水产研究所承担。经1994年~1996年3年的实施,全面超额完成了项目合同所规定的经济、技术指标,于1997年3月28日通过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8.
广西区防城港市海洋科技开发中心,几年之前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固定资产不足100万元,年实现利税不到10万元。如今却发展成为广西水产业的“排头兵”:中心拥有2个公司和5个海水养殖场,养殖面积达5000多亩,固定资产总值1.7亿元,年实现产值突破2O00万元,利税超1000万元。1998年3月被农业部、科委。计委、海洋局和轻工总会联合命名为“全国集约化对虾养殖示范基地”。他们成功的秘诀何在?1993年,该中心领导班子经过广泛周密的市场调查了解后,针对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和海水养殖业产出快,效益…  相似文献   

19.
长丰鲢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在全国多个地区已推广。为了在我区推广优良水产品种和验证其生长性能及适应性,2011年在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武鸣基地进行了长丰鲢鱼苗池塘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20.
每月要闻     
《中国水产》2011,(7):2-2
6月1日 黄渤海海域和东海海域伏季休渔正式开始,至此,连同5月16日开始的南海海域伏季休渔,2011年海洋伏季休渔全面展开。 6月1日首次珠江禁渔结束。珠江禁渔从4月1日开始,时长两个月,涉及流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和江西六省(区)的38个市(州)200个县,禁渔渔船28573艘、渔民114874人,禁渔江段5365公里,湖库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