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益微增产菌对燕麦的增产效果较明显。其中,叶面喷施在拔节期效果最为明显,增产率达16.35%,增产菌液浓度4000ml/m~3为宜;拌种时增产菌固体菌剂用量为0.3kg/hm~2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增产率达14.58%。  相似文献   

2.
姬万忠  曹永林 《草业科学》1997,14(4):33-34,37
利用不同施用量的增产菌,在牧草各生育期分别进行1次,2次,3次叶面喷施,对其增产效应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增产菌对高山禾草型草地牧草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最佳施用量为150g/hm^2,施用期为禾草拔节期,施用次数为1 ̄2次,增产幅度为16.75% ̄24.9%。  相似文献   

3.
杨珍  何为平 《中国草地》1994,(4):36-38,32
试验分别在内蒙古敖汉旗,东胜市和清水河县进行,设增产菌亩用量5克、7.5克和10克三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增产菌对供试牧草和饲料作物均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以亩喷施10克为最好,其增产率在敖汉点沙打旺为28.66%,紫花苜蓿为23.44%;在东胜点沙打旺为31.67%,柠条为17.21%,青贮玉米和甜菜分别为35.26%和16.16%;在清水河点增产幅度最大,羊柴+苜蓿人工混播草 增产达到3  相似文献   

4.
侯丰  刘润海 《草业科学》1998,15(6):29-30,35
应用动物动力2003试验结果表明,该植物微量元素营养液对天然草地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平均增产幅度在500ml/hm^2、1000ml/hm^2,1500ml/hm^2剂量下依次为21.52%、18.41%和21.52%,适宜用量为500ml/hm^2;分1次、2次、3次喷施,分别增产2.43%、25.79%和35.60%,以3次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柴鸿生  乌恩奇 《草业科学》1998,15(4):27-28,32
增产菌对饲草、饲料在哲盟已连续应用4年,增产菌剂量为150-300g/hm^2,产量提高15.07-21.65%。1997年对青贮玉米重复应用增产菌300-1650g/hm^2,收到了不同的效果,产量提高17.22-36.87%。  相似文献   

6.
邹华  贾德志 《草业科学》1999,16(4):14-16
采用增产菌拌种,喷施2种方法的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燕麦草的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增产菌对燕麦的增产效果显著(P〈0.01),最佳拌种量300g/hm^2,最佳喷施量为300kg/hm^2拌种和喷施增产菌对燕麦的增产效果是相互独立的,拌种与喷施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两者的增产效应是可加效应,最佳处理组合为300g/hm^2拌种量+300g/hm^2喷施量。  相似文献   

7.
增产菌是一种保健益菌,经多年来在乌兰察布市的试验研究表明:多年生牧草羊柴,紫花苜蓿经增产菌学种后,出苗株数约可增加20%~23%,株高约可增加16%~40%,以150g/hm^2剂量增产最好。多年生牧草沙打旺叶面喷施的最佳浓度为150g/hm^2,增产幅度可达25%左右。试验数据证明,增产菌在干旱地区应用,牧草各方面性状均得以提高,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8.
1937—1988年,在万源县油菜规范化高产栽培中,施用了“增产菌”,其增产率达10%以上。不同处理之间略有差异,其中以拌种、移栽时浸根、现蕾期喷雾三者组合一起的增产率为最高,达19.8%。每亩增收一般达12.16元。增产的原因是该菌促进了油菜植株生长,株高、茎粗等经济性状都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秋播箭舌豌豆喷施“益微”增产菌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种箭舌豌豆上用225g/hm^2、300g/hm^2的剂量进行2次叶面喷施,其鲜草产量分别达28001.4kg/hm^2、29668.2kg/hm^2,比不喷施赠草量13.5%和20.3%。  相似文献   

10.
对退化赖草地采取施肥、灌溉、耕翻及划破草皮等综合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措施可明显提高草地生产量,连续灌溉数年的退化赖草地,施450kg/hm^2硝酸铵或390kg/hm^2尿 获得最佳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间隔耕翻松土或划破草皮,增幅度可达128%-193%;年内灌溉2次,灌溉量达3000m^3/hm^2,即可满足当地牧草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相似文献   

11.
对天然草地、燕麦和老芒麦人工草地每公顷喷施O(CK)、45、75、120、150、180和225克增产菌,试验结果表明,150克/公顷为最佳施用量,可使燕麦鲜草产量和株高分别提高20.93%、10.76%;老芒麦分别提高12.49%、10.66%;对天然草场增产效果不明显,但使其中的早熟禾株高提高11.26%,其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2.
增产菌对饲草、饲料在哲盟已连续应用4年,增产菌剂量为150~300g/hm2,产量提高15.07%~21.65%。1997年对青贮玉米重复应用增产菌300~1650g/hm2,收到了不同的效果,产量提高17.22%~36.87%。  相似文献   

13.
用150g/hm^2增产菌对三年生沙打旺进行喷施,增产效果明显,喷施一次的可提高产草量7.43%,喷施二次的可提高13.64%,喷施比对照区每公顷可增加纯收入111.45元-229.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0.6。增产菌是北京农业大学研制培育出来的植物保健益菌,是我国最新生物高技术产品,在农作物及果菜类推广应用中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牧草上应用则刚刚起步,本试验为今后在牧草上大面积应用增产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根瘤菌接种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种苜蓿根瘤菌剂在苜蓿上的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可以提高苜蓿鲜草产量,各处理三年总产鲜草较对照增产4.49~21.9t/hm^2,增产率为3.3%~16.3%,其中以富思德苜蓿根瘤菌进行土壤接种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NH565型方草捆捡拾打捆机引进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兴元 《草业科学》1995,12(6):57-60
本文对NH565型方草捆捡拾打捆机的机械性能,应用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通过3年的中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具有使用的可靠性达95%以上,成捆率为86.5%,草捆密度可达174.6kg/m^3,牧草损失率为8%~10%,经济效益显著,利用成本原理进行盈亏分析,年作业量只要达到32.3hm^2,即可盈亏平衡,通过对机具敏感度分析,表明机具的每公顷收费标准,使用寿命和年利用率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主  相似文献   

16.
草坪杂草化学防除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凤芝 《中国草地》1997,(1):49-52,66
防除草坪中双子叶杂草用72%的2,4-D丁酯0.75 ̄0.98kg/hm^2或72%的2甲4氯1.5kg/hm^2,株防效为86.2% ̄96.9%;防除草坪中单子叶杂草可根据草坪的建植年限及草坪草的高度选用12%的恶草灵3.6 ̄4.2kg/hm^2或12.5%的拿扑净0.9kg/hm^2,防效为86% ̄94.9%;同时防除单、双子叶杂草用恶草灵复配剂3.2 ̄4.0kg/hm^2或拿扑净复配剂1.7  相似文献   

17.
蜡状芽孢杆菌是新发现的一种杀虫效率高,杀虫速度快的杀蝗微生物,用4.4×10^6和4.4×10^7孢子/ml接种棉蝗大龄跳蝻及成虫,棉蝗的死亡率分别达到82.6%和80.8%。毒力测定结果LC50为2.7×10^8孢子/ml。林间大试验,杀虫效果达77.9%。  相似文献   

18.
增产菌是由北京农业大学筛选培育的有益于植物生长的高新生物菌剂,对植物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已在一些地区试验推广。为了了解增产菌在内蒙古乌盟后山地区高寒、干旱、无霜期短条件下的增产效益,我们从1984年以来,连续用牧草增产菌分别对天然草场、人工草地和饲草料作物进行了喷施、拌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增产菌是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监制,北京农业大学增产菌研究开发公司经绡的益微(牧草专用)增产菌,每袋包装为500克粉剂。2.试验区的自然环境及品种:试验区地处内蒙古中部高原的南缘,海拔1…  相似文献   

19.
免耕播种紫花苜蓿更新割草地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草甘膦清除割草地中扁穗雀等杂草后免耕播种与常规耕耙后播各紫花苜蓿的效果及效益比较分析,认为前者比后者成本低,效果好,前者观测结果极其与后者的比例为,播种牧草上对重量80.80%,高3.6倍,紫花苜蓿优势度69.83%,高3.1倍,植被率97.10%,高1.4倍,地面处理及播种所需成本为240元/hm^2低3.1倍。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促进肉兔生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3种组方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都对促进肉兔生长增重有明显的效果,其中以方3增重效果最为明显,增重率为106.72%,较对照组提高40.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