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定量描述放牧日期和频率对草原砂芦(Calamovilfa logifolia)和砂生须芒草(An-dropogon hallii)总有机物贮藏量的影响,从1988年起至1992年止进行了5年试验研究。处理包括8种月中放牧期。各处理季节放牧率相等,并均分于各个放牧期内。在连续4年期间,各放牧处理均在相同草场饲喂一龄牛,且放牧时间均为4~7d。到第5年黄化初春生长产生分蘖技的平均重量可用来估测其有机质总贮备量。试验结果表明,当放牧率与本研究相同时,为避免6月份放牧导致这两种草贮备物的下降,就须使其放牧期延迟长达60d。另外,为使这两种草贮备物的量同时达到高水平,就须延迟放牧至8月中旬或更晚。  相似文献   

2.
1988~1992年经过5年的研究确定放牧日和放牧频率对北美长叶沙茅「Calamovilfa longifolia(Hook.)Scribn.」和胡生须芒草(And#颍铮穑铮纾铮? hallii Hack.)总有机物质储藏的影响。处理由6月,7月,8月10月,6月和7月,6月和8月或者6月,7月和8月的月中放牧周期组成。各处理间季节载畜量相同且均等地分成多个放牧周期。用一岁牛在同一草地上进行了连续  相似文献   

3.
1988~1992年经过5年的研究确定放牧日和放牧频率对北美长叶沙茅[Calamovilfalongifolia(Hook.)Scribn.]和砂生须芒草(Andropogon hallii Hack.)总有机物质储藏的影响。处理由6月,7月,8月,10月,6月和7月,6月和8月,7月和8月或者6月,7月和8月的月中放牧周期组成。各处理间季节载畜量相同且均等地分成多个放牧周期。用一岁牛在同一草地上进行了连续4年的放牧试验。放牧周期为4~7d。早春黄化生长的分蘖枝平均重量常用于估计5年总有机物质储藏。每种牧草在10月份休眠期放牧和休闲,4年间无显著差异。在6月份或7月份分区进行放牧时,尽管每个试验放牧周期长短不同,长叶沙茅总有机物质储藏均降低。在6月或者8月份放牧一次能维持砂生须芒草的储藏。在6~8月份草地轮牧2次或多次至少维持或者增加每种牧草的总有机物质储藏。6月初混合放牧周期能减少大约38%的长叶沙茅有机物储藏和30%的砂生须芒草的储藏。在载畜量相同情况下,6月份放牧可推迟放牧周期60d以上,避免了两种牧草的总有机物质储藏的减少。放牧周期推迟到8月中旬或者下旬将会获得维持长叶沙茅和砂生须芒草储藏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Sonora研究站做了为期4年的试验。旨在测定两个放牧系统对草地的影响。每个放 有7个牧场手1群家畜。放牧设计为短时期的(SDG)和高强度、低频率(HILF)两上处理。两个处理的放牧率均为10.4hm^2/any。结果表明:1.草地地上部分净初级产量(ANPP)年间相差较多,而在不同处理间没有差异。2.两个处理中草地植被成分在4年之后发生明显的变化。在SOG处理短草产量经1年占总ANPP45%,到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绵羊体增重与放牧率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汪诗平 《草业学报》2000,9(2):10-16
实验于1990-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实验设计为不同放牧率下的划区轮牧,包括1.33、2.67、4.00、5.33和6.67羊/hm^2(1990年为1.33、2.00、2.67、3.33和4.00羊/hm^2)5个放牧率等级和3个轮牧小区,轮牧周期为45天或46天,工放牧138天。结果表明,整个暖季放牧期间,相邻3种放牧率间体重差异很少达显著性水平,间隔2个放牧  相似文献   

6.
短花针茅草原上放牧强度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85~1989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哈雅教学牧场选用杂种羯羊在短花针茅草原上进行放牧强度试验,分析各处理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旨在探讨放牧强度与绵羊生产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宜的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轻度放牧的绵羊体重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P<0.01);放牧期间轻度放牧绵羊的总增重量显著高于重度放牧(P<0.01),各处理间绵羊掉源量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放牧绵羊净毛量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放牧(P<0.01),而两者之间净毛量无显著差异(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载畜率为1.07ha/只·年的中度放牧是最为经济合理的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7.
刘海泉  黄文惠 《草地学报》1991,1(1):100-105
在南方业热带海拔1200米左右的中山区,在以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的草地上进行了研究,试验分模拟放牧和直接放牧两种处理。放牧试验为放牧强度的单因子试验,选择了三个水平的放牧强度,即放牧后草地牧草留槎高度为3cm、5cm 及7cm。模拟放牧试验为放牧强度与放牧草丛高度的两因子试验,各选三个水平,即强度为牧草留槎高为3cm、5cm、7cm,放牧草丛高度为15cm、20cm、25cm。通过三年(1987—1989)的试验表明,不同放牧强度、放牧草丛高度对草地组成、牧草产量的影响明显,在当地生态条件下,适宜的放牧强度是放牧后草地留槎在5cm 左右,放牧草丛高度在20cm 左右,这时的牧草采食率在55%右左。  相似文献   

8.
在青草期进行88天放牦牛放牧加补饲精料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混合群牦牛103头,62头,试验每日每头补饲混合精料0.25kg。试验结果:2岁牦牛增重效果最好,增重率提高20.1个百分点,3岁牦牛次之,增重率提高14.5个分点,4岁牦牛最差,增重率4.0个百分点;在同,4岁牦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于1993年6月8~9日,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5岁阉割绵羊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牧食行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率1.33和2.67羊/hm2(放牧138d)对绵羊的牧食行为有明显地影响:(1)放牧率较低时,能明显缩短采食时间,提高采食速率、每步采食口数和每口采食量及日采食量;(2)明显延长反刍时间,增加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总食团数,对其它牧食行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在春末夏初,放牧率1.33羊/hm2比2.67羊/hm2更适宜于当地退化草场的放牧标准  相似文献   

10.
汪诗平 《草业学报》1999,8(3):22-30
实验结果表明;夏秋季不同放牧率的绵羊轮牧期间,羊毛生产性能各指标差异不显著,但对以后各季节有明显的影响,放牧率较轻的组差异不显著,放牧率较重的组差异也不显著,而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不同放牧方式间季节性差异均不显著。各放牧率和各放牧方式下全年羊毛生长均具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生长最快,冬有余蕞慢,冬春季羊毛生长速度和净毛生长率分别只有夏秋的1/2-3/4和1/3左右;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放牧率条件下,采食时间、进食速率和采食量相对稳定;采食口数和采食速度随放牧时期的推移而减少,每口采食量有所增大;采食口数、采食速度和每步采食口数均与每口采食量呈负相关;每步采食口数与采食速度呈高度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6.1181+4.5521x(r2=0.81**);各放牧时期基本上都有3个进食率峰值,且上午进食量只占全天采食量的1/3~1/2,所占比例随放牧时期推移而增大;不同放牧率的研究结果也有类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放牧对青海湖北岸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海湖北岸高寒草原连续3年放牧控制试验,研究了暖季和冷季放牧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暖季和冷季放牧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均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禾本科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与群落地上生物量的一致;中度放牧对暖季放牧草地植被的影响程度高于冷季放牧草地;围栏封育区和冷季重度放牧草地的优势种均为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和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暖季放牧各放牧小区和冷季放牧草地轻度和中度放牧处理优势种均为紫花针茅和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暖季放牧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冷季放牧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但是多样性指数在暖、冷季放牧草地均以重度放牧区最高。  相似文献   

13.
江河源区2龄和3龄混播草地(垂穗披碱草+星星草)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在两个放牧季内,不同处理组的地上生物量开始阶段逐渐增加。之后逐渐下降。且随放牧率的增加同一时期地上生物量减小;2003年从7月20日开始、2004年从8月5日开始至9月20日,不同放牧率下同一时期的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各放牧处理区2003年同一时期的地上生物量均高于2004年。且牧草生长季节地上平均生物量及其年度变化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此外,不同放牧率下同一时期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及其百分比组成、相同放牧强度下不同时期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及其百分比组成均没有明显的趋向性变化;牧草生长季节地上平均生物量与放牧强度之间呈线性回归关系。0~30cm的地下生物量(包括活根和死根)与放牧强度之间呈二次回归关系;牧草生长季节地上与地下平均生物量之间呈二次回归关系,说明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能刺激牧草的生长,具有补偿或超补偿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组合排列方法分为5个处理组,每处理重复了3次,共15个试验小区,每小区放养婆罗门杂交断阉牛4头,试验期126天,每隔21天称重1次。结果表明:除仅在自然草地放牧,不补饲的阉牛在全试验期减重4kg外,其他4组试验牛分别增重19,15,65和52kg,与第一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绵羊放牧与割草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淑强  李兆方 《草地学报》1996,4(3):221-227
通过放牧试验,对决定畜牧业生产效率的放牧管理体系的主要因子(绵羊品种,载畜量和放牧制度)进行评价和研究。结果表明,适合于红地池坝工人草地的放牧绵羊品种为内蒙古中国美利奴羊,放牧方法为划区轮牧;载畜量为7.5个绵羊单位/公顷,各个牧草和长阶段的放牧强度主:=179.5+5.48X(X为牧草生长速度)放牧小工面积,割草小区面积与机动小区面积的百分比组成为66.7:20:13.3,不适放牧起止时间为:一  相似文献   

16.
在江河源区2龄混播禾草草地(垂穗披碱草 星星草)上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率的增加,在生长期内不同功能群地上净初级生产量和总地上初级生产量均出现了单峰曲线变化,即“S”型变化趋势;总的地上净初级生产量和垂穗披碱草地上净初级生产量对放牧率的变化很敏感,且随着放牧率的增加,峰值出现日期提前;其它禾草和星星草的峰值对放牧率的变化不很敏感;莎草类和杂草类对放牧率的变化比较敏感。随放牧率的增加,地上现存量和总地上初级生产量的峰值下降,且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在整个放牧期(植物生长期),重度放牧的RYT值均小于1,表明重度放牧使垂穗披碱草和星星草一直处于拮抗状态,其它各处理组在生长中后期也处于拮抗状态;不同放牧率(包括对照)下垂穗披碱草的竞争力强于星星草,垂穗披碱草因其高度和发达而较深的根系成为竞争的优胜者。  相似文献   

17.
李永宏  陈佐忠 《草地学报》1999,7(3):173-182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定位站研究不同放牧率,放牧方式和放牧季节对草原植物和家畜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现存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降低,但达到峰值的日前提前了。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无明显趋向性变化。家畜增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下降,公顷总增重与放牧率成二次曲本关系。  相似文献   

18.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初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莎草、禾草地上生物量和总地上生物量在不同放牧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放牧率的降低,禾草和莎草的比例增加,可食杂草和毒杂草比例下降;两季草场优良牧草生物量组成的年度变化与放牧率均呈负相关(P<0.01),与杂类草均呈正相关(P<0.01)。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达到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对照和轻牧在7月份最大,而中轻和重牧在8月份最大。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随放牧率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暖季草场各放牧处理0~10 cm地下生物量占0~30 cm总地下生物量的88.04%~89.37%,10~20 cm占7.14%~9.34%,20~30 cm占2.25%~3.5%;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0~10 cm地下生物量占0~30 cm总地下生物量的88.01%~91.14%,10~20 cm占5.44%~8.04%,20~30 cm占3.42%~3.94%。地上生物量、各土壤层的地下生物量(包括活根和死根)与放牧率之间呈负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b>0)。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b>0).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表明,绵羊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鲜粪量有所减少,粪中干物质含量有所增大,但只有处理1.33羊/hm2·138天与6.67羊/hm2·138天问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放牧率条件下,不同放牧时期相比,以8月份粪中干物质含量最低;在各种处理之间,放牧绵羊全天干粪量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日采食量显著减少,而同一放牧率不同放牧时期的日采食量保持相对稳定。粪便的干重与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很小,与干物质消化率呈负相关。放牧绵羊白天排粪量为晚上的2倍,但粪中干物质含量几乎没有差异,同时,不同放牧率和不同放牧时期对粪便的颜色和形状等均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汪诗平  李永宏 《草地学报》1999,7(3):182-182
(1)绵羊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呈线性负相关,个体最大增重临界放牧率,因季节不同而变化,随着个体增重与放牧率回归系数b绝对值的增大而降低,以始,终放牧期间所得临界放牧率最小。(2)公顷增重与放牧率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达到公顷最大增重以前,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增大,之后则随着放牧率增大而下降,平均5.43羊/hm^2。(3)公顷最大增重并不一定获取公顷最大利润,主要视买卖价格及其差值而定。(4)以冷蒿小禾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