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遮阴对青蒿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取盆栽,3次重复,以2个不同青蒿为材料,在遮阴和正常两个条件下,研究遮阴条件下青蒿叶片青蒿素含量、地上部鲜重、可溶蛋白质含量和可溶糖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和丙二醛含量(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遮阴条件下,青蒿叶片青蒿素含量、地上部鲜重、可溶蛋白质含量和可溶糖含量均减少,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和丙二醛含量(MDA)含量均增加,经过方差分析,2个青蒿材料各项指标遮阴和正常两个条件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CYP71AV1和CPR基因在转基因青蒿后代中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CYP71AV1和CPR基因在转基因青蒿后代中的遗传及表达特性,在获得共转CYP71AV1和CPR基因青蒿(GYR)T0代的基础上,对其T2代用普通PCR和Southern Blot分别检测了目标基因分离比及部分植株中目标基因拷贝数;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部分植株中目标基因的转录水平;利用HPLC-ELSD测定了其青蒿素含量;对其关键农艺性状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虽然目标基因在世代间可以顺利遗传,但其拷贝数则有一些不规则的变化,转基因位点的纯合较难实现;目标基因的表达也受到基因组的修饰限制系统影响。T2代青蒿素含量最高的一组平均含量比对照提高46.9%,植株鲜重和叶片干重则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基因青蒿株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比较菜心细胞质和白菜细胞质对油青49菜心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各转育世代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逐渐接近轮回亲本油青49菜心.F1材料农艺性状与大白菜亲本相似.与菜心差异较,Vc含量分别是油青49菜心的3倍和3.5倍,干物质含量是菜心干物质含量的59%;BC1材料多数农艺和品质性状与油青49菜心差异减小,只有少数性状与油青49菜心仍有较大的差异,Vc含量分别是油青49菜心的2.25倍和2.5倍.BC2材料多数农艺和品质性状与油青49菜心相近.各同交世代菜心细胞质材料叶面比白菜细胞质材料油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海拔和采集时间的重庆产酉阳青蒿药材中8种微量元素与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 探讨青蒿药材中物质成分间的关系,为道地青蒿药材的质量评价和种植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测定青蒿中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青蒿素的含量测定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生长不同海拔的青 蒿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采集时间的青蒿中青蒿素差异极显著(p<0.01),青蒿中的有 效成分与微量元素 Fe和 Cu/Zn等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药材中的微量元素和有效成分作为道地药材的药效学基 础,二者之间的联系可能是中药材在体内发挥作用的原因,可以作为药材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选取三峡库区36个不同来源地的野生青蒿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相关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碱解N和P含量是影响三峡库区野生青蒿的青蒿素含量的最主要最明显的因素.三峡库区野生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主要受土壤营养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离子束诱变和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离子束介导外源基因组DNA转化选育出一些特殊的小麦变异材料,研究在常温水培、4℃冷胁迫、聚乙二醇(PEG)逆境条件下变异材料2叶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含量,以及成熟期株高、千粒重、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离子束介导转化处理后的小麦变异系材料在各种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指标都有变化,并且一些材料相比对照表现出良好的优越性;小麦变异系材料各农艺性状相比对照均有明显差异。[结论]离子束介导转基因技术能创造丰富的小麦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7.
过量表达cyp71avl和cpr基因提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蒿素是从青蒿植株地上部分提取的一种含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为了提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根据GenBank中青蒿紫穗槐二烯氧化酶(CYP71AVl)和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青蒿cDNA中扩增出了cyp71avl和cpr基因片段,分别连上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然后将cyp71avl和cpr基因的表达盒依次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00中,获得含有cyp71avl和cp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2300-GYR.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青蒿,获得了20株转基因植株,PCR检测以及Southern杂交分析证实外源基因已被成功地导入青蒿基因组中.采用HPLC-ELSD测定转基因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转基因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对照植株,其中,转基因青蒿中青蒿素含量最高约为对照的2.4倍.该研究证明过量表达cyp71avl和cpr基因是提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超  林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82-5683,5685
通过对转基因脆茎水稻收获指数的统计,研究了转基因脆茎水稻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技术对于脆茎水稻原有农艺性状存在影响,说明可以筛选出比亲本农艺性状更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对其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个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恢复系,与3个不育系按8×3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4个组合,分析了转基因恢复系对其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在10个研究性状中均对杂种F1存在极显著效应;转基因恢复系所配杂种F1优势普遍存在,但组合间和性状间有所变化,不同受体亲本的转基因恢复系对杂种F1的优势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杂种F1的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长、有效穗数及千粒重与转基因恢复系对应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与恢复系关系甚微,对转基因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合理选择可提高其杂种F1的遗传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常规回交转育技术,将带有GP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材料与宁夏育成的春小麦进行杂交、回交,其后代材料F1代在农艺性状和子粒饱满度上表现与亲本差异不大,回交BC2代在农艺性状上与亲本差异不大,但穗粒重和子粒饱满度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差异,穗粒数、单穗粒重呈累加正向杂种优势,农艺亲本/GPP//农艺亲本BC2代平均穗粒数41.8~45.3粒、单穗粒重1.51~2.34g.通过PCR技术对亲本及其后代材料进行遗传背景的标记分析,GPP/宁春32号//宁春32号、GPP/宁春39号//宁春39号与亲本多态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