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比较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以红鳍东方鲀雌、雄群体的17个比例性状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贡献率分别为46.776%、27.668%和7.122%,3个主成分累积的贡献率为81.566%,两个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各变量对判别函数的贡献大小,筛选出两个比例性状,即体宽/体长、体周长2/体长,利用这两个性状建立起红鳍东方鲀的雌、雄判别模型,对雌、雄共72个个体的判别准确率为81.9%;T检验结果显示,体宽/体长在红鳍东方鲀两性群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体周长2/体长在红鳍东方鲀两性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雄性与雌性相比,体形较宽,体周长2较长。红鳍东方鲀雌、雄的形态差异为繁育和选育过程中的性别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以红鳍东方鲀雌、雄群体的17个比例性状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贡献率分别为46.776%、27.668%和7.122%,3个主成分累积的贡献率为81.566%,两个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各变量对判别函数的贡献大小,筛选出两个比例性状,即体宽/体长、体周长2/体长,利用这两个性状建立起红鳍东方鲍的雌、雄判别模型,对雌、雄共72个个体的判别准确率为81.9%;T检验结果显示,体宽/体长在红鳍东方鲍两性群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体周长2/体长在红鳍东方鲍两性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雄性与雌性相比,体形较宽,体周长2较长.红鳍东方鲀雌、雄的形态差异为繁育和选育过程中的性别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人工受精的方法获得红鳍东方鲀8个半同胞家系(16个全同胞家系),共测量了790尾红鳍东方鲀8个半同胞家系(16个全同胞家系)135日龄和200日龄的体质量和体长。将135日龄生长性状作为协变量构建3个动物模型,模型(1)包含加性遗传效应、母本遗传效应和全同胞效应;模型(2)包含加性遗传效应和母本遗传效应;模型(3)包含加性遗传效应和全同胞效应。利用DMU软件,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极大似然法估计各模型中性状的方差组分,用似然比检验法进行不同模型的差异检验。选择最优模型估计红鳍东方鲀200日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母本遗传效应对200日龄红鳍东方鲀生长性状无显著影响,确定模型(3)为最优模型。200日龄红鳍东方鲀,体质量和体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16和0.14,全同胞效应比率分别为0.12和0.13。研究表明,红鳍东方鲀生长性状具备一定的选择潜力,应用家系选育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人工受精的方法获得红鳍东方鲀8个半同胞家系(16个全同胞家系),共测量了790尾红鳍东方鲀8个半同胞家系(16个全同胞家系)135日龄和200日龄的体质量和体长。将135日龄生长性状作为协变量构建3个动物模型,模型(1)包含加性遗传效应、母本遗传效应和全同胞效应;模型(2)包含加性遗传效应和母本遗传效应;模型(3)包含加性遗传效应和全同胞效应。利用DMU软件,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极大似然法估计各模型中性状的方差组分,用似然比检验法进行不同模型的差异检验。选择最优模型估计红鳍东方鲀200日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母本遗传效应对200日龄红鳍东方鲀生长性状无显著影响,确定模型(3)为最优模型。200日龄红鳍东方鲀,体质量和体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16和0.14,全同胞效应比率分别为0.12和0.13。研究表明,红鳍东方鲀生长性状具备一定的选择潜力,应用家系选育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5.
<正>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属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俗称黑艇巴、黑腊头、河豚。红鳍东方鲀体型肥大,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历来有"鱼中之王"之美称。日本、韩国人最为喜食,我国沿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食用红鳍东方鲀的习惯。为探索红鳍东方鲀在我国北方池塘的生态养殖技术,笔  相似文献   

6.
基于标记系谱的红鳍东方鲀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家系选育进行红鳍东方鲀生长性状的遗传评估,由红鳍东方鲀基础群体中选择性腺发育良好的雌雄亲本各11尾建立全同胞家系11个,每个全同胞家系随机采集10尾个体组建全同胞家系群体,从混合培育的家系中选择相对较大的个体400尾组建混合选育群体。在红鳍东方鲀遗传连锁图谱上挑选44个均匀分布于22个连锁群上的微卫星DNA标记,每个连锁群有2个标记。全同胞家系群体的遗传分析结果显示,10个高亲本排除概率微卫星标记的Excl(1)和Excl(2)为0.58~0.662和0.736~0.797,14个低亲本排除概率标记的Excl(1)和Excl(2)为0.054~0.43和0.177~0.608,剩余20个中等亲本排除概率标记的Excl(1)和Excl(2)为0.467~0.575和0.641~0.732。利用拥有高亲本排除概率的微卫星DNA标记进行混合选育群体的亲权鉴定,结果显示:不同父母本繁殖产生的子代数量存在明显差异,父本M2和母本F4产生了124个子代,占子代个体总数的32.89%。根据亲权鉴定结果建立的系谱估计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不同日龄的体质量和体长遗传力估计值为0.17~0.21和0.15~0.18。研究表明,利用具有高亲本排除概率的微卫星DNA标记能够有效建立红鳍东方鲀系谱,进行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分子标记辅助家系选育可以作为红鳍东方鲀目标性状遗传改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的早期形态特征和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在全长5 cm和10 cm时,形态上的主要差异是:(1) 菊黄东方鲀的尾鳍为浅黄色,无黑杂色;红鳍东方鲀的尾鳍为黑色,其杂交后代与菊黄东方鲀相似,尾鳍浅黄色,略带黑色;(2) 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无或极少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体背黑斑不相交;红鳍东方鲀背部皮刺超出侧线,超出部分与黑斑相交,向下延伸至腹部,其杂交后代背部皮刺超出侧线,与体背黑斑部分相交,向下未能延伸至腹部;(3) 菊黄东方鲀背部皮刺向前延伸至两眼连接线,红鳍东方鲀向前延伸至两鼻孔连接线,其杂交后代超过两眼连接线而未达鼻孔连接线。以尾鳍颜色和皮刺的分布特征可以区分幼鱼阶段的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后代。在体长为5 cm及10 cm时分别选取了2个和4个框架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判别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及其杂交种的准确率达到96.8%和100%。经过110 d的饲养,红鳍东方鲀、杂交东方鲀以及菊黄东方鲀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110.24±3.78)、(101.16±6.56)和(82.92±4.29) mm,体质量分别为(35.68±5.04)、(33.00±6.24)和(20.99±3.00) g,无论体长还是体质量,都是红鳍东方鲀>杂交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差异极显著。研究表明,菊黄东方鲀♀与红鳍东方鲀杂交,其后代早期形态与母本菊黄东方鲀相似,生长比红鳍东方鲀慢,而比菊黄东方鲀快,具有显著的经济杂交价值。  相似文献   

8.
严美姣  吴旭  黄军 《水利渔业》2008,28(1):38-42
根据红鳍东方鲀生长激素基因全序列,设计13对引物,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和克隆测序技术对野生红鳍东方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东方鲀整个生长激素基因的6个外显子中没有多态性,在其内含子2、内含子5以及3′侧翼区发现有多处序列变异位点,包括碱基的缺失、插入和一些单核苷酸突变.这些遗传多态性的存在为从分子水平上对东方鲀的鉴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的一些等位基因丧失,造成其遗传多样性显著下降,应及早加强对其种质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海洋渔业》2021,43(5)
为比较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雌雄个体之间的主要形态指标及形态差异,对296尾暗纹东方鲀的11项计量性状及11项比例性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暗纹东方鲀22项形态指标可以划分为整体轮廓、整体及尾部的浑圆程度、头部特征、尾部长度比例4个方面,累积贡献率达72.31%。逐步判别分析最终筛选出眼径、肥满度、头长/体长、尾柄高/体长和体宽/体长5个相关变量,并建立了该鱼的性别判别函数。通过数据回代方程检验可得出暗纹东方鲀雌雄判别的综合正确率为81.1%。同时对筛选出用于建立判别函数的5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尾柄高/体长、体宽/体长两个比例性状在雌雄个体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雌性个体较雄性个体尾柄处较厚,体型较宽。上述差异性状和雌雄判别函数可为暗纹东方鲀性别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红鳍东方鲀体质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表型性状预测红鳍东方鲀体重时,由于不同表型性状间的自相关、部分性状和体重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线性回归方法自变量间的共线性,结果导致预测误差过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建模原理,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模型,利用72个红鳍东方鲀样品的生长数据, 通过最近邻聚类算法, 构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红鳍东方鲀体重预测模型,并采用线性回归检验法对所构建模型的可信度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基于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92,接近于1,而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为0.949。这表明: 基于RBF神经网络方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消除了线性分析中自变量的共线性问题, 比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拟合度提高4.53%,预测精度高于线性回归方法。基于RBF神经网络体重预测模型的构建,为利用表型性状精确评估红鳍东方鲀的体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构建了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对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集中度和均衡度分析,从产业和区域两个角度进行测算,分析了全国的海洋产业布局情况,为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及优化产业布局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我国青蛤5个地理群体(福建、浙江、江苏、天津及辽宁)的形态差异。选择了14个可量性状和6个地区生态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天津和辽宁的形态较接近,其中福建群体的趋异差异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8.05%,主成分2为18.6%,主成分3为14.0%,累计贡献率为60.65%。逐步判别选入8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5个群体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5群体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35%~90%,P2为73.7%~86%。综合判别率为67.5%。青蛤形态学差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分子遗传学研究将更准确地描述青蛤5群体间的遗传特性,为今后种质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养殖技术、扩大产业化规模,本研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探究了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以体重为依据,将获得的绿鳍马面鲀样品划分为3个不同规格(小、中和大),分别测量了体重与全长(FL)、体长(BL)、体高(BH)、头长(HL)、吻长(SL)、眼径(ED)、尾柄长(CL)和尾柄高(CH)8个形态性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各个形态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个形态指标对于体重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最终建立依据形态性状估算体重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影响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体重的主要形态指标存在差异,小规格为体高、体长、眼径和尾柄长,中规格为体长、尾柄高、头长、体高、全长和尾柄长,大规格为体高、全长和尾柄高。小、中及大规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4.753+17.263X_(BH)+6.572X_(BL)–28.928X_(ED)–11.353X_(CL);Y=–325.824+20.321X_(BL)+94.047X_(CH)–11.425X_(HL)+15.713X_(BH)–7.218X_(FL)+15.744X_(CL);Y=–516.433+38.012X_(BH)+10.545X_(FL)+82.752X_(CH)。3个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之和均大于0.85,说明本研究得到的形态性状为影响绿鳍马面鲀体重的重点性状。本研究阐明了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体重和形态性状的相关关系,对全人工养殖技术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渔业实际种群分析(VPA)中调谐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种群分析法(VPA)是渔业资源评估的经典模型之一,也是总允许捕捞配额(TAC)计算的主要模型之一。由于VPA方法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单纯的分年龄组产量数据不能计算最末年的捕捞死亡系数(和种群数量),所以它通常需要分年龄组产量数据和附属数据。VPA的调谐方法发源于欧洲,它们简单、易于理解和不需要繁杂的计算,在实际的渔业资源评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研究了最具有典型性的3种VPA调谐方法,JAM(judicious average method)、LS(Laurec and Shepherd method)和Hybrid。应用模拟数据的研究表明,3种方法在捕捞死亡系数稳定时可以较准确地估计补充值。当捕捞死亡系数随时间增加时,LS方法相对于其它2种方法有较优的表现。当捕捞死亡系数随时间减少时,JAM方法有较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三个地理种群鲂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北江、钱塘江、金沙河水库3个地理种群的鲂(Megalobrama skolkovii)414尾样本,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法比较研究了37个形态比例性状。结果表明:3个种群的口裂长/头长、吻长/头长、口宽/头长、上颌厚/头长、全长/体长、体厚/体长、头长/体长、尾柄长/体长、尾柄高/体长、尾柄长/尾柄高、1—2/体长、1—3/体长、2—4/体长、2—5/体长、3—5/体长、4—5/体长、4—6/体长、4—7/体长、5—6/体长、6—8/体长、6—9/体长、7—8/体长,及7—9/体长23个性状差异显著(P〈0.05)(1:吻端;2:头部后缘;3:胸鳍起点;4:背鳍起点;5:腹鳍起点;6:背鳍基部末端;7:臀鳍起点;8:尾鳍背部起点;9:尾鳍腹部起点);聚类结果显示,北江与金沙河水库首先聚为一类,认为北江群体与金沙河水库群体形态最为相似;主成分分析构建了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0.26%;以Bayes逐步判别分析方法选用18个判别效果较好的比例性状建立了3个鲂地理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率为99.03%。结果显示,可以通过形态比例性状来判断鲂的3个地理群体的归属。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表型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繁殖时期的南方群体北方养殖菲律宾蛤仔(SN)、北方土著品种(NN)和南方群体南方养殖蛤仔(SS),测量其壳长(SL)、壳高(SH)、壳宽(SW)、活体质量(mL)、软体质量(mM)和烘干后软体部干质量(mF),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理群体的菲律宾蛤仔表型性状对软体质量的作用效果,为菲律宾蛤仔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的形态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地理群体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决定系数分析表明,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影响软体质量的主要表型性状并不相同,南方群体北方养殖蛤仔群体的壳宽直接作用最大,壳宽通过壳高的间接作用是次要因素;北方土著品种群体壳长是主要因素,壳长通过壳高的间接作用是次要因素;南方群体南方养殖蛤仔群体壳高的直接作用是主要因素,壳长通过壳高的间接作用是次要因素。对通径系数检验不显著的自变量进行删除,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软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SN群体,mM1=-4.276+0.211SH+0.116SW;NN群体,mM2=-2.806+0.088SL+0.087SH;SS群体,mM3=-3.101+0.290SH。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7.
三疣梭子蟹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和舟山4个采样地点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12项形态性状的测量,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12个形态性状均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揭示了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依变量的真实关系。全甲宽、甲长、体高、第1侧齿间距、第2侧齿间距、大螯不动指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8826,说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全甲宽(X1)、甲长(X2)、体高(X4)、第一侧齿间距(X5)、大螯不动指长(X7)对体重(Y)的回归方程,为三疣梭子蟹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脊尾白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确定适于脊尾白虾人工选育的理想测度指标,实验以4月龄的池塘养殖脊尾白虾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77尾测定体长、全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高、第一腹节宽、腹部长、额剑上齿数目、额剑下齿数目和体质量共11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并定量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应.通径分析显示,脊尾白虾体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宽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指标,其中以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而其余指标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均较小,是影响体质量的次要因素,经逐步回归分析后均被剔除;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体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和第一腹节宽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其回归截距及相应的回归系数分别为-3.277、0.470、0.980、0.528和1.942.研究表明,体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和第一腹节宽与体质量的复相关系数(R2)为0.976,为影响体质量的主要自变量.  相似文献   

19.
以龙凤鲤、龙凤鲤杂交(第一组)和龙凤鲤、锦鲤杂交(第二组)的93尾子代为实验材料,对所有个体的全长、体高和尾鳍长等10个体型性状指标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均数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龙凤鲤的体厚均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相关分析表明,两组子代的尾鳍长都与体长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第二组子代的尾鳍长与体高、头长、尾柄高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程度最大的是体高(r=0.536),其它体尺间的相关关系因亲本不同而不同。聚类分析得到,第一组子代的体型指标可以聚为三类,第二组子代的体型指标可以聚为五类。两组龙凤鲤在体型性状上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20.
傅里叶分析在江鳕矢耳石形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傅里叶矢耳石分析在江鳕群体鉴别中的有效性,对3个江鳕群体矢耳石傅里叶描述子分别进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数据显示,3个群体的判别成功率为96%,判别函数散点图显示,3个群体分离较清晰,仅有少量重叠;主成分分析中,特征值大于1的1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4.354%,其中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0.718%;聚类分析中,多布库尔河群体和松叶湖群体关系较近,聚为一支。本研究的试验结果证实了傅里叶矢耳石分析进行江鳕群体鉴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