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机构知识库(IR)是基于开放获取理念的一种全新的无障碍学术交流机制。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民族学术情报机构与知识集散地,构建机构知识库形势逼人,意义重大。文章立足民族高校图书馆实际, 论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系统的设计目标和主要功能,分析了高校图书馆IR的基本结构及工作流程,介绍了以DSpace为基础的IR系统部分功能的实现途径和方法,提出基于Dspace的民族高校图书馆IR必须以促进少数民族科研与教学学术信息的广泛交流为目标,要强化民族文化的成果保存与繁荣推广。  相似文献   

2.
机构知识库作为科研成果的存储共享平台在高校应用广泛。建立机构知识库,助力于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文章从机构知识库建设的现状出发,以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基于学科服务的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阐述了机构知识库的总体设计目标、平台架构、功能模块及平台应用情况。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有助于教师的科研,提升了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谈大同大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机构知识库的含义及大学图书馆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了构建机构知识库给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构知识库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机构知识库的含义和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目标、内容的创建与获取及服务模式,重点介绍基于DSpace的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构知识库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机构知识库构建的特色资源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机构知识库进行阐述,介绍了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建设机构知识库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馆情况对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建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对香港地区各大学机构知识库的构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通过对比香港和大陆地区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现状,就内地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创建提出了可借鉴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机构知识库是开放获取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机构知识管理的有力工具。现从机构知识库的存缴、功能定位以及建设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国内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基本状况;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分析了高校知识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对高校知识库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及图书馆泛在服务特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意义,并从机构知识库建设、图书馆联盟、拓宽服务平台三个途径构建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机构知识库的概念,结合DSpace系统的特征,设计并实现了中医学机构知识库的平台,提出了有效开展高校机构知识库内容建设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分析了校企共建机构知识库的背景和意义。校企共建机构知识库应以高校特色重点学科为基础,以企业科研和生产实践为辅,结合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搭建校企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开展基于机构知识库的面向企业的知识服务。构建信息交流空间,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充分发挥学科馆员在知识服务中的作用,是实现为企业进行知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业高等院校机构知识库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农业高等院校构建机构知识库发展的现状,阐述发展农业高等院校机构知识库的意义,从方针政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望了农业高等院校构建机构知识库的模式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数据挖掘在图书馆的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SSAS构建ILASⅡ的数据挖掘解决方案的方法,然后利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实际借阅数据完成了一个使用SSAS构建ILASⅡ的数据挖掘解决方案的完整过程,并对挖掘结果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最后说明了使用SSAS可以构建的多类型ILASⅡ数据挖掘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很好改善ILASⅡ的数据挖掘功能,希望对图书馆数据挖掘的实际应用有益。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2005年以来中国机构知识库建设中法律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出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在解决各方利益冲突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国内运作中的三大机构知识库版权声明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机构知识库的含义和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目标、内容的创建与获取及服务模式,重点介绍基于DSpace的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构知识库的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电子环境下,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捐赠机制,明确捐赠制度及工作条例,梳理工作流程,建立捐赠管理信息系统,对捐赠工作实现全面的电子化系统管理。对捐赠资源进行深入揭示,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特藏数据库,提升捐赠的实际利用效果。实现高校图书馆捐赠工作的电子化、规范化和高效性,才能唤起更多读者对图书馆建设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