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建礼  李聚泉 《油气储运》2000,19(11):16-18
阐述了我国石油资源短缺,东部原油管网流向不尽合理及进口原油由黄岛上岸的迫切性等战略方案提出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建设投运东临复线、启用东黄老线、东黄复线改输黄岛上岸的进口原油,利用东临老线输送进口原油北上至华北地区各炼化企业等战略方案的具体分步分期实施情况。指出战略方案的实施对于扭转部分管道经营亏损,改变部分炼化企业资源短缺状况,缓解我国东部及华中地区原油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国家整体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原油进口海运网络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超  李霏 《油气储运》2011,30(2):97-100,76
海上运输网络优化设计的关键是中转港口的选择和各航段运输船舶最佳吨级区间的确定。针对我国原油进口运送批量大、接收批量小且接收地分散等特点,基于网络结构构建和运行控制综合一体化解决的思路,根据我国原油港口的建设、原油需求量与分布,以及原油战略储备规模和分布等情况,以实现进口运输总成本最小为网络优化的目标,以网络的挂靠港口选择、港口级别配置、港口间货物流量安排和运送批量选择为网络优化的决策变量,设计了我国原油进口海运网络优化模型。该模型在降低总成本和运行控制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可对网络中各航段货物的流量分布和运送批量进行优化,从而为优化船型提供依据;并对网络的运行控制提出实际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原油流变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劲军 《油气储运》2003,22(9):11-17
我国生产的原油大多为流变性复杂的易凝高粘原油,原油流变学及其应用一直是我国输油管道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我国原油流变学及其应用研究的成果,论述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原油流变学研究的必要性。提出我国原油流变学研究的发展和突破需要加强创新,大力进行系统和扎实的基础研究,流变学研究应与相关的基础科学及工程科学密切结合。指出了未来5~10年我国原油流变学发展方向及其应用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仪长原油管道工程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平 《油气储运》2005,24(10):50-52
叙述了仪长原油管道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重要性.针对江运原油不足,分析比较了仪长原油管道的技术经济优势,认为采用适用的先进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原油供应的连续可靠性,发挥仪长原油管道的经济优势,解决长江沿岸石化企业原油加工增长和原油运输问题.  相似文献   

5.
地下洞库作为国家原油储备库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原油储备库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其选址和所采用的方式对整个设计方案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黄岛地区岩石地质构造分析及300 ×104m3原油地上钢制罐库与地下洞库的比较,认为利用地下洞库储备原油,在战略安全、经济、环保等方面均具有地上库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油气储运》2014,(1):19-19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第一条跨国长距离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累计向国内输油6360万吨,保障了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的平稳供应,满足了独山子炼厂原油加工需求。  相似文献   

7.
结合多年原油储运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管输原油损耗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取密闭输油流程、合理安排储量、减少倒罐次数等方式降低蒸发损耗,并就进一步降低我国管输原油损耗提出了应加强原油储运的安全监控和对我国管输原油进行科学界定等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鹏举  张澍 《油气储运》1990,9(1):74-77
由于原油的组成非常复杂,建立一个科学的分类标准是很困难的。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国际通用的原油分类标准。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较晚,60年代原油的产地还较少,还没有意识到要对原油进行分类。70年代初,国内输油部门曾有人称大庆原油为“三高(高含蜡量、高凝点、高粘度)”原油。这在当时还是可以的,因为没有更多的原油可资比较。近20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从陆上到海上,新油田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原油输送多采用加热输送方式。当输量减少时,将出现原油沿途热损耗增大及进站温度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在几条长输管道上使用了降凝剂,原油凝点一般可降低10C左右,这使长输管道在某一低输量下安全运行有了保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随着降凝剂合成工艺的改进及对降凝效果与稀释浓度的进一步认识,降凝剂注入系统也随之完善,本文介绍的这套降凝剂注入系统于1992年设计,一  相似文献   

10.
李振奇 《油气储运》1989,8(2):56-59
目前我局原油管道年实际耗原油量超过32万t,为了改进热输工艺的能源结构,提出在有条件的热泵站逐步推行以渣油代替原油作燃料的设想。通过渣油和原油的物性对比,指出这一设想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鉴于燃烧渣油后换油方式多种,文中分析了三种换油方式(热泵站建拨头装置、等热值交换方式、原油代料加工方式)的利弊,按照不增加原油消耗计划指标为前提,指出等热值交换方式最好。考虑到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并以大庆原油为例,预测了这一技术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建立有效的石油储备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的现状,结合国外主要国家的石油供应保障机制,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储备保障体系的相关条件和要求进行了研究,指出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保障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工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陈俊  张劲军 《油气储运》2003,22(10):4-8
国际上普遍使用倾点作为评价原油和石油产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对国际上几个主要的倾点测定规范和测试原理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将其与我国目前采用的凝点测定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倾点和凝点测试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测试结果可靠性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油田外围未受污染的羊草作对照,分析了大庆油田开采区受落地原油污染的草原土壤及其上生长的羊草中的挥发酚、石油烃、芳烃和苯并[a]芘4种污染物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受到石油污染后,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质量分数可以达到土壤背景值的几十倍,污染的和清洁对照的羊草中4种污染物质量分数的差异极显著。在低背景值情况下,挥发酚和苯并[a]芘在羊草中的残留率分别达到13.54%和6.87%。污染羊草中的挥发酚、石油烃和苯并[a]芘3种污染物的残留量与土壤中的质量分数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磁处理对原油结蜡影响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磁处理对原油结蜡的影响因素,用石油胶体分散体系理论分析了原油结蜡过程,应用胶体化学中的"DLVO理论"解释了磁处理对原油结蜡的影响.分析认为,磁场通过对蜡晶分子间色散力的影响作用,致使蜡晶胶粒之间的范德华引力势能增大,从而促进了原油中蜡晶胶粒的聚结,这就是磁处理对原油凝胶结构产生影响从而降粘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任茂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94-11695
[目的]筛选具有杀螨活性的中药材。[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9种中药材不同溶剂的粗提物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触杀活性。[结果]粗提物浓度为2mg/ml时,木鳖子石油醚和氯仿粗提物、川楝子丙酮粗提物、马钱子甲醇、石油醚粗提物对朱砂叶螨成螨均有较高的杀螨活性,校正死亡率均大于70%,其中马钱子石油醚粗提物为最高(75.31%)。毒力测定表明,马钱子石油醚粗提物对朱砂叶螨成螨的杀螨毒力最高,其LJC。为0.70mg/ml。[结论]马钱子具有较好的杀螨活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原油的屈服应力,给出了修正的Moore触变流体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原油触变行为的初次裂解过程,预剪后的裂解过程,动态恢复过程,静态恢复过程以及结构的裂解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结果均与实际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曲丽娜  汪洋  梁彦涛  张丽霞  李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49-16051
[目的]筛选土著原油降解真菌,研究其与植物联合修复原油污染的效果。[方法]从大庆长期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原油降解真菌,通过菌落、菌丝形态及rDNA-ITS序列比对,确定种属,并且研究目标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单独接种于油污土壤和与玉米混合接种对土壤中总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分离出的4种真菌分别为以木霉菌、尖孢镰刀菌、禾生小从壳和玉米赤霉,分别命名为x3、x5、x7和x9,4种真菌在3种接种条件下均表现出高效的石油烃降解率。但是,4种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降解率高于土壤中的,其中x9号真菌在与玉米混合接种后达到最大降解率78.01%,并在玉米根系发现明显的根瘤。[结论]真菌与植物联合修复土壤污染物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有利于土壤生境恢复的治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混掺5%~10%俄罗斯原油的大庆原油,开展了铁大线和秦京线大庆原油触变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原油存在不完全可逆性结构的Houska修正触变模型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在特定测试温度、进站温度和多剪切速率条件下的大庆原油触变行为。试验获得了秦京线、铁大线实际管输条件下不同测试温度和进站温度的触变模型参数,对于准确计算管道停输再启动压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原油的金融资产属性出发,探讨了原油期货市场中的投机行为下价格泡沫的存在性,在实证中针对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报告中的不足进行修正,考察了多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投机是近一轮油价波动的原因,但却无法据此质疑原油期货市场的作用,原油期货市场仍在总量上对价格起到了稳定的负反馈作用.结论在肯定投机推高油价的同时,证明石油期货市场并非是价格波动的根源,相反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强调了石油期货市场监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