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自然条件下奶牛公、母比例接近。但饲养奶牛主要以产奶为目的,母犊率直接影响着奶牛生产效益。因此,通过人为干预或操作提高母犊比例的性别控制技术,在奶牛生产中具有特殊意义,许多科研工作者对这项技术进行广泛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终生产公犊(n=3)、终生产母犊(n=3)的奶牛和普通奶牛(n=4)在排卵日和排卵后第10天血清中睾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显示,在排卵日终生产公犊奶牛血清中的FSH含量(2.42±0.35mIU/mL)均显著高于终生产母犊奶牛(0.96±0.50 mIU/mL,P<0.05)和普通奶牛(1.30±0.14mIU/mL,P<0.05);终生产母犊奶牛血清中的T含量(1.20±0.12mIU/mL)显著低于终生产公犊(2.21±0.12mIU/mL,P<0.05)和普通奶牛(1.98±0.04mIU/mL,P<0.05),而3类奶牛之间的E2、LH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排卵后第10天,3类奶牛之间的T、FSH、LH和E2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奶牛后代性别决定与T和FSH含量有密切关系,排卵日FSH含量明显升高是终生产公犊奶牛的显著特征,排卵日T含量明显下降是终身产母犊奶牛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奶牛一胎双犊可说是有利有弊,一般认为,奶牛一胎双犊,对增加优良种牛后裔有利,应当提倡。也有人认为,奶牛产双犊,如果是异性双犊,母犊大多不孕,而同性双犊,又因出生重偏低,而影响日后生产,应当避免。本文旨在通过对呼图壁种牛场1995-2001年西门塔尔奶牛(荷斯坦奶牛报告较多)一胎双犊有关资料的整理分析,反映一胎双犊在西门塔尔奶牛的胎次分布、双胎率、双胎犊初生重,并重点比较产单胎母牛及产双胎母牛的生产性能,对奶牛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1 母犊素在生产推广上的使用方法 我区利用新疆农业大学科研成果母犊素广泛用在奶牛的繁殖上,以提高母犊80%左右的比例。作用机理是,本品可激活带X染色体精子,促进带X染色体精子的运动,使带X染色体精子的活动能力增强,提高X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率,从而达到调整性别,提高产母犊的比例。使用方法是,发情母牛每次输精前半小时用输精器将2毫升一支的母犊素准确输人到子宫颈内3~4厘米处,然后缓慢撤出输精器,隔半小时后,  相似文献   

5.
对于奶牛养殖者来说,牛奶是他们实现利润的主要产品,母牛是他们实现生产效益的主体。由于母牛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公牛(不包括种公牛),多产母犊,少产公犊或不产公犊就成了奶牛饲养者的一个共同愿望,多生一头母犊,就多一份经济收益。另外,连续生母犊,对加快牛群繁殖速度、缩短世代间隔、加速改良步伐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奶牛饲养者的经营动机推动了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诞生了奶牛性别控制冻精。  相似文献   

6.
性别控制是根据动物生产性能进行人为的选择性生产,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珍贵的遗传资源,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乳产品。由于性别对奶牛生产的特殊作用,利用性别控制技术提高母牛生产母犊的比例,是奶牛繁殖育种领域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7.
家畜胚胎的性别鉴定和后代性比例的控制,是现代畜牧科学研究和生产的重大课题之一,它对提高畜牧生产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对不同用途(品种)的牛,有着不同的要求。由于性别不同,牛的生产性能和特点也不相同,性别之间的经济价值也相差悬殊。对奶牛来说,产奶母牛的经济效益较高,因此人们都希望它多产母犊。但在自然条件下,奶牛产雌雄比例接近1:1,所以人为的控制出生犊牛的性别,一直是奶牛业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8.
奶牛养殖场(户)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母牛能多产母犊,因为只有母牛才能繁殖后代和产奶。现在一头公牛犊只能卖几百元,而一头母牛犊落地就能卖几千元。两者经济效益相差十几倍。目前奶牛养殖中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冷冻精液配种后,奶牛产母犊的比例下降。据统计农牧区母犊率为40%左右,大型养殖场在40%——47%之间,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牛是单胎动物,繁殖周期长,为了提高产母犊比例,可采用性别控制技术,增加母牛数量.目前国内在奶牛生产中采用的性控技术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受精前的控制技术:①改变奶牛子宫生理生化环境,以有利于X精子与卵子结合;②用分离X精子冷冻精液对奶牛进行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0.
奶牛性控繁育技术,近年来在我县普遍推广,由于配种成本大,受胎率相对低,推广难度大.但是,对于奶牛养殖者来说,牛奶是他们实现利润的主要产品,母牛是他们实现生产效益的主体.由于母牛犊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公牛犊(不包括种公牛),多产母犊,少产公犊或者不产公犊就成了奶牛饲养者的一个共同愿望,多生一头母犊,就多一份经济收益.另外,连续生母犊,对加快牛群繁殖速度、缩短世代间隔、加快改良步伐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奶牛业的发展助推了奶牛性控繁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诞生了奶牛性控冻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