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对玉米新品种进行综合性状比较,筛选出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熟期适中的杂交玉米新品种。通过10个参试玉米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室内考种和田间产量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泰玉3号、迪卡008、亚航639产量比对照正大619高,综合抗病性强,果穗外观品质优,可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太平洋98、瑞恒666产量虽比对照正大619低,但差异不显著,综合抗病性强,果穗外观品质优,也可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玉米新品种迪卡008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迪卡008适宜的种植密度,进行了4个不同种植密度对迪卡008的生育期、抗病性、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迪卡008的生育期、抗病性影响不大;对产量影响显著,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a,最佳种植密度为5.70万株/ha,种植密度超过6.00万株/ha时产量下降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选用10个玉米新品种为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重点研究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以判断其是否适合在鲁西南地区种植。结果表明:迪卡517、迪卡667和鲁单818三个品种较对照增产显著,且主要农艺性状均表现优良,适宜在鲁西南地区示范种植。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以西南生态区34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比法设计,通过不同生态区9个点的试验,在5 000株/667 m~2种植密度下,分析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青贮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筛选出产量超过对照雅玉青贮8号8%以上的品种5个,分别是渝青506、渝青386、雅玉青贮988、迪卡008和北农青贮368,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且抗病抗倒性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西南地区作为青贮玉米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筛选杂交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正大808、黔兴814、迪卡008、贵单1016、盘2009-8分别比正大619增产20.91%、14.64%、11.82%、9.00%、0.41%,其他各品种与正大619相比都有不同程度减产。正大808与正大619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黔兴814与正大619间产量差异显著;迪卡008、贵单1016、盘2009-8与正大619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引进迪卡008等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试验对比,观察这些玉米品种在百色市适应性、抗性和产量表现。结果显示,迪卡008、迪卡007、30N 34、30B 80等品种生长旺盛,适应性强,是未来推广的最好品种;川单29号产最高、品质好、抗性强,很适宜推广;正大619适宜秋种。  相似文献   

7.
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北6号、遵玉3号2个品种单产较高,而且田间表现抗病性较强、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栗木乡各村推广种植;三北2号、迪卡008产量略低,但抗大斑病、小斑病,抗倒能力强,也适宜在栗木乡推广种植;黔兴4号比对照产量高,但在栗木乡已推广多年,宜少面积种植;东单60比对照产量略高,但纹枯病严重,不宜在栗木乡推广。  相似文献   

8.
选取登海618、津北288、迪卡517和中单509四个玉米品种为试验品种,以郑单958为对照,在生产田种植条件下对参试品种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比,登海618具有良好的丰产性;津北288籽粒容重高,品质好;中单509具有较好的稳产性;迪卡517各项性能处于中等水平。通过比较表明4个品种中登海618和津北288更适合在天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寻求最佳种植方式、提高普通株型玉米品种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两种密度和3种种植方式对玉米品种迪卡008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茎粗、穗长、秃尖、行粒数和百粒重呈下降趋势;穗位高、穗粗、行数和产量呈上升趋势.株高、穗长和行粒数在宽窄行方式下有较好的生长表现;行数和百粒重在0.75 m+0.55 m宽窄行下表现最好;茎粗和穗粗以0.80 m+0.40 m种植方式为佳.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方式下,叶绿素相对含量在4个不同生育时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叶面积指数在3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逐步升高的趋势.[结论]玉米品种迪卡008在密度为57000株/ha、行距为0.65 m+0.65 m的种植模式下产量最高,可达9677.35 kg/ha.应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可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寻求最佳种植方式、提高普通株型玉米品种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两种密度和3种种植方式对玉米品种迪卡008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茎粗、穗长、秃尖、行粒数和百粒重呈下降趋势;穗位高、穗粗、行数和产量呈上升趋势.株高、穗长和行粒数在宽窄行方式下有较好的生长表现;行数和百粒重在0.75 m+0.55 m宽窄行下表现最好;茎粗和穗粗以0.80 m+0.40 m种植方式为佳.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方式下,叶绿素相对含量在4个不同生育时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叶面积指数在3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逐步升高的趋势.[结论]玉米品种迪卡008在密度为57000株/ha、行距为0.65 m+0.65 m的种植模式下产量最高,可达9677.35 kg/ha.应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可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西不同玉米品种在抽雄期对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的响应,为玉米抗旱机理研究、抗旱品种选育及广西玉米秋播用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棚内采用桶栽法对桂单0810、迪卡008、正大619、琛玉969和桂单901等5个玉米品种在抽雄期进行4、8、12、16和20d的干旱胁迫处理及相应胁迫时间后的复水处理试验,每个品种均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结果]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的冠干重、根干重、次生根数、最长根长和绿叶数均比对照下降,且各指标与对照比值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复水后,各指标的恢复生长量随胁迫时问的增加而减少;除最长根长在干旱胁迫4 d后复水出现超补偿生长外,其他指标均未产生超补偿效应.桂单0810、迪卡008和正大619在干旱胁迫下各指标的降幅均小于琛玉969和桂单901;复水后,前者的恢复能力又高于后者桂单0810、迪卡008和正大619的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均高于琛玉969和桂单901,通过抗旱系数的聚类分析,可将5个玉米品种分为两大类,桂单0810、迪卡008和正大619归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桂单901和琛玉969归为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结论]桂单0810、迪卡008和正大619在抽雄期受干旱胁迫时根、冠生长所受影响较小,且在复水后能够有效地恢复生长,从而保证较高的生物量及产量,可作为广两秋播玉米抗旱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西不同玉米品种在抽雄期对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的响应,为玉米抗旱机理研究、抗旱品种选育及广西玉米秋播用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棚内采用桶栽法对桂单0810、迪卡008、正大619、琛玉969和桂单901等5个玉米品种在抽雄期进行4、8、12、16和20 d的干旱胁迫处理及相应胁迫时间后的复水处理试验,每个品种均以正常浇水为对照,分别于相应干旱胁迫时间后的第1 d及旱后复水15 d取样,统计次生根数、最长根长和绿叶数,测定各处理根、冠干物质量,计算各指标与对照的比值;成熟期计算单株果穗产量,以产量为基准计算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并对抗旱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的冠干重、根干重、次生根数、最长根长和绿叶数均比对照下降,且各指标与对照比值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复水后,各指标的恢复生长量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除最长根长在干旱胁迫4 d后复水出现超补偿生长外,其他指标均未产生超补偿效应.桂单0810、迪卡008和正大619在干旱胁迫下各指标的降幅均小于琛玉969和桂单901;复水后,前者的恢复能力又高于后者.桂单0810、迪卡008和正大619的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均高于琛玉969和桂单901,通过抗旱系数的聚类分析,可将5个玉米品种分为两大类,桂单0810、迪卡008和正大619归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桂单901和琛玉969归为抗旱性较弱的品种.[结论]桂单0810、迪卡008和正大619在抽雄期受干旱胁迫时根、冠生长所受影响较小,且在复水后能够有效地恢复生长,从而保证较高的生物量及产量,可作为广西秋播玉米抗旱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广西忻城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宜广西忻城县种植的高产、高抗玉米新品种,于2009年在忻城县城关镇畔水村进行不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正大999、瑞恒269、迪卡008、太平洋98、南校201表现生长势强、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等特点,可在忻城县推广种植;品种瑞恒666、玉美头168种植表现一般,且较对照迪卡007增产不明显,纹枯病发生较重,需进一步种植观察;东单80籽粒产量较低,抗病、抗逆性差,绿城133表现果穗短小、产量低,这2个品种均不宜在忻城县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吉林省玉米生产品种的选择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对24个主推品种进行1年4个地点的产量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地点内区组试验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地点间、品种间、品种×地点间互作效应差异均极显著;品种×地点间互作效应品种表现优良的为京科968、吉单50、农华101、迪卡159、天农9、先玉335和迪锋128,玉米产量-含水量关联分析以先玉335、雄玉581、迪卡159、迪锋128较优;公主岭的迪锋128和先玉335,农安试验点的迪锋128和吉农大988,松原试验点的迪锋128、雄玉581和先玉335,吉林试验点的迪锋128和迪卡159产量和含水量均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广西主栽玉米品种的耐低氮能力,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耐低氮型玉米品种,为当地山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进行10个主栽玉米品种氮胁迫试验。主处理设正常施氮(N 180 kg/ha,CK)与氮胁迫(N 0 kg/ha)2个处理,灌浆期测量株高与穗位高,成熟期测产并调查穗部性状。分析各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指标的耐低氮指数差异性及相关性,并采用模糊函数法五级制划分标准对各玉米品种的耐低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氮胁迫处理的株高、穗位、穗长、穗行、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低于CK,果穗秃尖长则较CK长。不同玉米品种在氮胁迫下各性状的耐低氮指数存在差异,其中以产量的耐低氮指数最小,氮胁迫对其影响最大;株高、穗长、穗行、百粒重等性状的耐低氮指数差异不明显;秃尖长的耐低氮指数变幅最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秃尖长呈显著负相关;氮胁迫条件下,玉米各性状对产量影响程度排序为穗粒数>百粒重>秃尖长>穗行>穗长>株高>穗位。以模糊函数法对各品种耐低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单0810、迪卡008、华优168和桂单162的耐低氮能力较强,先达901、亚航0919、兆丰788、桂单901和正大808种的耐低氮性属于中间类型,瑞特237的耐低氮能力较弱。【结论】产量、穗粒数、百粒重和秃尖长可作为大田生产中快速、简易筛选耐低氮玉米品种的指标;初步筛选出耐低氮能力较强的品种为桂单0810、迪卡008、华优168和桂单162。  相似文献   

16.
玉米内生细菌的动态分布及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及生育期玉米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差异,对分离到的内生细菌的拮抗作用进行鉴定。[方法]以桂单0810、迪卡008、正大619玉米品种苗期和穗期的不同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研磨匀浆方法分离培养内生细菌,结合形态生理特征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对菌株进行了分类,并测定了所分离的菌株对4种玉米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从桂单0810、迪卡008、正大619这3个玉米品种苗期和穗期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到82株内生细菌,归于4个属,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群,各菌群在不同生育期及组织的分布动态各有特点,其中有8株菌对4种玉米病原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结论]玉米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丰富,可作为玉米病害生防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曾春生  黄琳 《农技服务》2010,27(8):973-973,975
对大化县石山区种植玉米正大619出现早衰、弓背等现象进行了实地调查,综合分析认为,播种期不当、施肥、管理不科学和气候因素是造成早衰、弓背减产的直接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对策。  相似文献   

18.
覃霞 《现代农业科技》2013,(10):311+313
介绍大化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当地玉米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