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运用沙、水、土培盆栽及田间调查方法,进行了H.11648麻营养生理病的研究。叙述了H.11648麻缺乏氮、磷、钾、钙、镁、硫及硼、铁、铜、锌、锰、钼、氯等营养所出现的营养生理病症状。试验结果表明:H.11648麻叶片含N<0.6%、P<0.05%、K<0.7%、Ca<0.6%、Mg<0.15%S<0.05%、B<12ppm、Fe<17ppm、Mn<6.5ppm、Zn<7.2ppm、Cu<1.7ppm,Mo<0.1ppm、C1<0.06%时,在一定时间内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生理病症状。  相似文献   

2.
苎麻夜蛾是我区苎麻生产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麻叶,严重时麻叶蚕食一空。造成麻株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影响产量和品质。其幼虫发生时期是:第一代于4月下旬初发,5月上中旬盛发,5月下旬为末期(为害头麻);第二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初发,7月上中旬盛发,7  相似文献   

3.
苎麻夜蛾是我区苎麻生产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麻叶,严重时麻叶蚕食一空。造成麻株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影响产量和品质。其幼虫发生时期是:第一代于4月下旬初发,5月上中旬盛发,5月下旬为末期(为害头麻);第二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初发,7月上中旬盛发,7月下旬为末期(为害二麻)。主要是防治幼虫,把幼虫杀死在初发阶段。其防治措施是:  相似文献   

4.
采取打孔法测定叶片养分,并结合测定土壤肥力进行新麻当年丰产综合营养诊断,初步得出叶片N/KO_2值是一项重要的营养诊断指标;丰产新麻齐苗一封行期短(约9天),为麻株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消耗土壤养分较大。而封行期以后对钾素的吸收强度增大,因此封行——黑杆期是营养诊断的关键时期。此时土壤水解氮和速效钾应分别在244ppm左右和200ppm以上;同时反映植株N/KO_2值的叶色变化可作为形态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对25份苎麻种质资源叶片绿原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3个主栽品种不同部位、不同收获季节麻叶和不同麻龄麻蔸的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25份苎麻种质叶片绿原酸含量变幅在0.059%~0.731%。3个主栽品种不同部位、不同收获季节麻叶和不同麻龄麻蔸的绿原酸含量变幅分别在0.155%~0.719%、0.143%~0.719%和0.311%~0.669%。部位间、收获季节间和麻龄间绿原酸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湘苎三号三麻的麻叶和中苎一号新栽麻的麻蔸适合作为绿原酸提取原料。  相似文献   

6.
采取打孔法测定叶片养分,并结合测定土壤肥力进行新麻当年丰产综合营养诊断,初步得出叶片N/KO2值是一项重要的营养诊断指标;丰产新麻齐苗一封行期短(约9天),为麻株氮素营养最大效率期,消耗土壤养分较大。而封行期以后对钾素的吸收强度增大,因此封行——黑杆期是营养诊断的关健时期。此时土壤水解氮和速效钾应分别在244ppm左右和200ppm以上,同时反映植株N/KO2值的叶色变化可作为形态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苎麻不同产量水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强度变化基本一致,除二麻中期受干旱影响外,头、三麻均以封行至黑脚期最大。吸收养分量均以氮、钾多,磷少。生产等量纤维所吸收的氮、磷、钾量,三麻>头麻>二麻,丰产>大田水平。氮、磷、钾在各营养器管中的分配量均为叶中多,皮、骨中较少;其百分含量随生长而有变化,后期叶、皮、骨中以叶中氮、磷百分含量最高,皮中则以钾百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钾素可提高苎麻植株生长速度,显著增加株高和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施钾肥可改变麻株营养状况,提高氮、钾、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钾有促进苎麻增加光合产物积累和调节地上部各器官组织分配比例的作用;钾可以显著影响苎麻经济性状和产量,亩施 K_2SO_45—15公斤,每季麻原麻产量与施肥量呈显著正相关,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植物钾、钙、镁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娟 《福建稻麦科技》2007,25(1):39-42,30
总结了近年来植物钾、钙、镁素营养方面的研究应用,综述了植物对钾、钙、镁素营养的吸收、互作关系及其生理作用,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麻夜蛾(Anomis Subulifero Gue-nee)属鳞翅目,夜蛾科,是黄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除取食麻叶外,还危害花、果,影响麻株纤维生长和种子的产量,为了掌握该虫的发生规律,给测报提供资料,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和人工饲养观察,现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六十年代,我县大部分产麻社队利用自然池塘、河滨等水源沤麻。由于池塘、河滨等水源的水深不同,水温不一,麻皮发酵不匀,沤洗的纤维品质较差,且大量的麻叶和胶杂物质溶于水中,随水流失而污染水质,给群众饮水和发展养鱼业带来困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1972年起,我们采取就地收麻、就地沤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黄麻夜蛾(Anomis Subulifero Guenee)属鳞翅目,夜蛾科,是黄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除取食麻叶外,还危害花、果,影响麻株纤维生长和种子的产量,为了掌握该虫的发生规律,给测报提供资料,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和人工饲养观察,现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胡椒干物质产量和主要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测定2一8龄胡椒植株总生长量和干物质产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5一8龄胡椒植株营养组织每株干物质产量为7.91kg。生殖组织即果穗每株干物质产量 为.41kg。果粒占果穗干重的93.3%,果梗占6.7%、植株营养组织中不同器官干物质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枝条>叶片> 蔓 > 骨干根 > 细根。营养组织中的养分 含量氮最高,钾次之,再次为钙、镁、磷。各主要元素氮、磷、钾、钙、镁之间的比值为15.6 : l : 12.8 : 10.6 : 2.1。果实中氮含量最高,钾次之.再次为钙、镁、磷。它们之间的比值为13.3 : 1 : 9.7 : 3.1 : 1.2。以每年每公顷产黑胡椒7500kg计,则每年每公顷消耗的氮172.65kg,磷13.35吨.钾122.7kg, 钙40.8吨,镁 15. 15 吨  相似文献   

14.
施钾对直播油菜产量及钾钙镁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直播冬油菜由于个体植株小、抗病性差等特点对钾、钙、镁养分的缺乏尤为敏感。通过研究不同施钾水平对直播油菜钾、钙、镁的吸收和积累的影响,为直播油菜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011/2012年在湖北蕲春开展田间试验,分析施钾量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各部位生物量,钾、钙、镁养分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各部分生物量以及油菜根、茎、叶钾素含量和积累量,但是K120(施钾120kg/hm2K2O)和K160(施钾160kg/hm2K2O)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施钾尤其是高量施钾降低了叶片和茎秆钙、镁的含量,而对油菜根的钙和籽粒的钙、镁含量影响较小。施钾能够显著提高油菜钾、钙、镁总积累量。从整株油菜养分平衡的角度分析,越冬期施钾(尤其是高量施钾)显著增加了油菜对钾的吸收而抑制了钙、镁的吸收。为了能实现钾、钙、镁三种养分的吸收平衡,建议当前生产条件下最佳钾肥施用量为120kg/hm2。  相似文献   

15.
黄麻是需钾较多的作物,它从土壤中吸收钾素多,体内器官含钾也多。湛江麻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麻田分布在沿江河冲积平原,由于高温多雨,土壤养分分解决,流失大.成了贫钾麻区。多年来,麻农种麻偏施氮磷,施钾少,使麻田含钾量越来越低。据土壤普查化验测定,速效钾含量一般只有70PPm左右,个别30PPm以下。由于麻田缺钾日势严重,直接影响麻株的生长发育,单产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苎麻山坡地"248"测产达标为目的,在湖北咸宁嘉鱼县高铁镇八斗村山坡地种植苎麻,简述了山坡地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测产验收程序及测产结果等。2014年经三季麻现场测产,测产结果为原麻259 kg/667 m~2、干麻叶557.6 kg/667 m~2和干麻骨895.2 kg/667 m~2,苎麻纤维、麻叶与麻骨的含水量分别为75.0%、75.7%和77.3%,完成了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下达的任务要求。结果表明苎麻适合在山坡地种植,特形成测产报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H.11648麻盆栽施用白云石石灰、白云石石粉、氯化钙的试验,探讨它们对剑麻叶片生长量、叶片营养成份含量以及改良土壤酸性的作用。白云石石粉是剑麻增产效益高、改良土壤酸性效果好、成本较低的优良钙肥。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淹水条件下红麻生长发育及营养吸收特点.结果表明淹水影响红麻根系的发育和生活力,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受阻而富集于麻株茎部,从而导致红麻叶片大量脱落,麻株生长停滞,光合强度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茎杆木质素含量增加,纤维素合量减少。播种早的麻株耐淹能力明显大于播种迟的麻株。  相似文献   

19.
苎麻是一种生物产量高而经济产量(原麻产量)较低的经济作物。一般每公顷出产2250kg的麻园,其副产物(麻骨、麻叶、麻壳)就有15t左右,相当于原麻产量的7倍,其中刮制下的苎麻壳占原麻产量的80%~85%,有1800kg之多。这一丰富的有机碳、氮资源,含纤维素65%~70%,半纤维素15%~17%,木质素1.5%左右,及果胶质、脂腊质、鞣质、多种色素和磷、钙、  相似文献   

20.
淹水红麻生长发育及营养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淹水条件下红麻生长发育及营养吸收特点。结果表明淹水影响红麻根系的发育和生活力,养分的吸收与运输受阻而富集于麻株茎部,从而导致红麻叶片大量脱落,麻株生长停滞。光合强度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茎杆木质素含量增加,纤维素含量减少。播种早的麻株耐淹能力明显大于播种迟的麻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