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选取16个不同倍性的芍药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试验,分析不同倍性芍药杂交的亲和性,并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部分子代的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倍性芍药品种间杂交亲和性存在显著差异,亲和性由大到小为二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四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相同倍性品种杂交获得子代倍性保持不变,也未发现非整倍体.而不同倍性芍药品种间杂交子代可能出现二倍体至四倍体的倍性变化,甚至得到非整倍体.四倍体芍药品种不仅表型丰富,而且与其他倍性品种的亲和性都比较高,说明其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单胚性的二倍体柑橘品种为母本与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杂交培育三倍体植株。【方法】选择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70—100 d采幼果进行胚挽救,以流式细胞仪结合根尖染色体压片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检测,最后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2009—2012连续4年,以8个二倍体为母本、以4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共配置14个倍性杂交组合,授粉花数3 347朵,坐果数678个,平均坐果率20.26%。实施胚挽救的果实数505个,培养种子12 357粒,经生芽、生根诱导培养共获得1 022个株系。通过对再生植株的倍性检测,共获得三倍体植株755个株系,四倍体19个株系。对华农红柚 × NH组合的三倍体、四倍体后代进行分子鉴定,表明三倍体和四倍体全部为双亲的有性杂种后代。【结论】本研究通过杂交获得的三倍体为我国无籽柑橘品种选育奠定了材料基础;同时获得的四倍体后代也为未来的柑橘三倍体育种提供了优良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二倍体与四倍体倍性杂交策略创制柑橘三倍体新种质。【方法】以二倍体为母本,四倍体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85 d采摘幼果并对未成熟种子实施幼胚离体挽救培养;再生植株后,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计数法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并用SSR标记对三倍体后代进行分子鉴定。【结果】以本地早橘和槾橘为母本,8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和1个双二倍体为父本,配置9个倍性杂交组合,共授粉2 749朵花,坐果489个,平均坐果率17.8%;培养幼嫩种子2 239粒,经幼胚离体挽救培养,共再生植株260株;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染色体计数检测再生植株倍性,获得三倍体141株;SSR分子鉴定表明从槾橘×NS组合随机选取的50株三倍体后代全部为双亲的有性后代;三倍体后代在温室生长一年后,采用嫁接(枳砧)将这些三倍体定植于田间。【结论】这些三倍体新种质为本地早橘和槾橘无核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宝贵的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产上栽培的无籽西瓜均是三倍体西瓜,该瓜是以四倍体西瓜为母本,普通二倍体西瓜为父本,杂交配制成三倍体种子,经播种而获得的果实。由于三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是畸形的,不能形成正常配子,具有高度的不孕性,子房在父本花粉刺激下发育成正常的果实,而胚珠却不能发育成成熟的种子,从而形成无籽西瓜。  相似文献   

5.
以四倍体皱缩叶类病毒病变突变体为母本,以不同的2x正常叶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能够获得少量三倍体种子.三倍体自交,其后代会出现非整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的倍性分离,以及正常叶与皱缩叶基因型的分离,其分离比例未呈现明显规律性.再以2x系为亲本,对分离群体中二倍体和四倍体皱缩叶株进行杂交选择,可以在不同世代选育获得二倍体和四倍体皱缩叶及正常叶型新种质,现已获得了熟性超亲和双亲未表现的白色果实等5个二倍体选系.以同一2x系为轮回亲本经多代回交选择,还可以获得具有二倍体轮回亲本农艺性状的二倍体和四倍体皱缩叶近等基因系.  相似文献   

6.
<正>无籽西瓜,又称无核西瓜。无籽西瓜是用种子种出来的,但这个种子不是无籽西瓜里的种子,而是自然的二倍体西瓜跟经过诱变产生的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里的种子,即用秋水限速处理普通西瓜二倍体植物的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四倍体。将四倍体作为母本,与父本二倍体西瓜杂交后,产生三倍体种子,再种下三倍体西瓜的种子;由于三倍体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出现染色体絮乱的情况,所以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种子。  相似文献   

7.
葡萄花粉育性和交配亲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个品种16个组合杂交试验研究了葡萄花粉育性和交配亲和性,结果表明,葡萄品种间花粉生活力明显不同,且易受培养条件影响,但与染色体倍性无明显相关。葡萄花粉柱头萌发率高于人工培养萌发率,不同组合和同一组合正反交间花粉柱头萌发率明显不同,但与双亲染色体倍性无显著相关。组合间座果率、杂种果有籽率和果均种子数均与母本自交呈正相关,且易受母本单性结实能力的影响。杂交育种时选择自交结实率高,果均种子数多的亲本作母本,与母本交配亲和性好,特殊配合力高的亲本为父本配组杂交才能获得更多的杂交种子,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8.
大花萱草品种染色体倍性鉴定及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14个大花萱草品种染色体的数目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倍性大花萱草间的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摩洛歌之夏、光辉路线等5个品种为二倍体,2n=2x=22;新西兰I为三倍体,2n=3x=33;火绒、新西兰B等8个品种为四倍体,2n=4x=44;萱草相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亲和性较差,难以获得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9.
苎麻多倍体及其杂交后代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苎麻经秋水仙素处理,再经不定芽诱导和继代培养后,获得的变异株染色体数目出现多样性,其中包括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和多种非整倍体细胞。以四倍体和三倍体水平的植株为母本与二倍体栽培品种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倍性观察,发现染色体数目变化在12-84之间。不同植株甚至同一植株染色体数目也不一致。从251个杂交后代中获得的三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超过50%的植株有35个。还对多倍体水平的植株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萌发特性,为多倍体甜瓜的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二倍体甜瓜品种及其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变化趋势。【结果】甜瓜二倍体种子发芽率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种子发芽率高;不同倍性甜瓜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小依次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厚皮甜瓜种子的活力指数较薄皮甜瓜高;胚根长、下胚轴长度和侧根数均表现为随着催芽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下降的总趋势。【结论】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的萌发特性存在差异,甜瓜种子的萌发力并不都是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大,甜瓜二倍体种子萌发力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种子的萌发力。  相似文献   

11.
钟声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034-1038
利用云南野生二倍体鸭茅与四倍体栽培种杂交,获得了杂交三倍体。三倍体具有双亲的形态特征,但高度不孕,结实率仅0.12%。与双亲相比:三倍体苗期生长速度比双亲都快;刈后再生速度与四倍体相近,比二倍体快(P<0.01);开花期与二倍体相似,比四倍体早29 d;全生育期比二倍体长30 d,比四倍体短51 d;分蘖能力强于二倍体,但不如四倍体。鸭茅三倍体后代染色体倍性特征复杂,混倍体、四倍体和五倍体等类型都存在。因此,尽管三倍体没有直接栽培利用价值,但是一种宝贵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萌发特性,为多倍体甜瓜的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二倍体甜瓜品种及其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和侧根数变化趋势。【结果】甜瓜二倍体种子发芽率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薄皮甜瓜比厚皮甜瓜种子发芽率高;不同倍性甜瓜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大小依次为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厚皮甜瓜种子的活力指数较薄皮甜瓜高;胚根长、下胚轴长度和侧根数均表现为随着催芽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下降的总趋势。【结论】不同染色体倍性甜瓜种子的萌发特性存在差异,甜瓜种子的萌发力并不都是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大,甜瓜二倍体种子萌发力高于三倍体和四倍体种子的萌发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红细胞核体积测量法检测虹鳟多倍体的倍性,并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统计二倍体、三倍体与四倍体的核质比和微核率。结果显示,红细胞核体积测量法检测的三倍体诱导组(109尾)中有81尾三倍体,四倍体诱导组(154尾)中有26尾四倍体;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显示,三倍体诱导组(109尾)中有79尾三倍体,四倍体诱导组(154尾)中有25尾四倍体,并且全部是红细胞核体积测量法所确定的三倍体和四倍体,测量法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7.5%和96.2%;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的核体积分别为51.87±6.79,78.32±2.72,99.07±9.85μm3,质体积分别为614.88±50.77、1 088.33±93.97、1 415.72±507.55!m3,核质比分别为0.084±0.024、0.072±0.014、0.070±0.010,统计表明三者的核质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个倍性红细胞均未发现微核现象;三倍体和四倍体血液中有细胞核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其出现率分别为0.07%和0.08%,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葡萄三倍体育种初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二倍体无核葡萄作母本与四倍体有核葡萄作父本进行杂交,用常规育种法去雄授粉,授粉后35d至55d期间,采用胚挽救技术,将各杂交组合的幼胚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在设置的7个不同处理的杂交组合中,经系列培养后获5个杂交组合的胚培养苗19株。经根尖染色体鉴定,有一杂交组合的两组试管苗为三倍体。经3年继代培养,目前已形成两个葡萄三倍体新品系。  相似文献   

15.
以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和一粒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倍性小麦种间杂交的结实率、F1的细胞学行为,为挖掘其有利基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倍性高的小麦作母本杂交结实率低,反之结实率高.用中国春作母本与圆锥小麦杂交,结实率为19.1%,反交结实率为35.2%;以河东乌麦作母本与圆锥小麦杂交,结实率为33.1%,其反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