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田机械化深翻技术在13团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针对农田长期种植棉花,很少倒茬,棉花品种频繁更换,枯萎病、黄萎病危害日益加重,棉花苗期、蕾期死苗严重,长势弱小,结铃率少,影响棉花产量等情况。2007年,农一师13团研制了3台悬挂式翻转深翻犁用于棉田深翻,深翻面积200hm2。2008年又  相似文献   

2.
玉米关键生育期及全生育期沼液灌根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进行沼液灌根时,在玉米大、小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分别进行灌根,其增产作用最大,最高增幅可达27.0%,每667m^2最佳灌根量4050kg。在玉米关键生育期间单独进行灌根时,大喇叭口期的灌沼液效果高于小喇叭口期和灌浆期,三个时期增幅分别是21.2%,17.2%,14.2%;每667m^2最佳灌根量分别为900k,350k和1350k。  相似文献   

3.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三大病害之一。本试验利用3种不同的接种方法鉴定出2个对枯萎病的高抗自交系和2个感病自交系,确定灌根接种法是黄瓜苗期最佳的接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三大病害之一.本试验利用3种不同的接种方法鉴定出2个对枯萎病的高抗自交系和2个感病自交系,确定灌根接种法是黄瓜苗期最佳的接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醋醅中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是镇江香醋独特口感和风味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醋醅微生物的快速识别方法,有利于监控醋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保障发酵产品品质。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醋醅中5种形态相似的常见杆菌进行快速检测。首先采集5种杆菌菌落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并利用PCR方法对5种杆菌进行生物学鉴别(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然后利用K-最近邻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建立5种杆菌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当主成分为4时,LS-SVM模型对应的校正集识别率为100%,预测集识别率为97.50%。  相似文献   

6.
以自主分离的益生性地衣芽孢杆菌LB8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该菌株培养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时间20 h,葡萄糖2%,豆粕粉1.5%,硫酸镁0.025﹪,NaCl为0.6%。  相似文献   

7.
悬挂式单铧翻转深翻犁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随着南疆棉花作物的长期种植,因水资源的缺乏,使农田无法进行水稻、小麦等作物的倒茬种植,棉花品种又不断从疆外引进,增加了土地病菌的感染,枯萎病、黄萎病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日益加重,棉花苗期、蕾期死苗严重,长势弱小,结铃率少,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南疆地区灌溉和种植模式对无膜滴灌棉花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当地覆膜种植棉花为对照CK,设置T1(36 mm)、T2(45 mm)和T3(54 mm)3个灌水定额与I1(3.3万株/hm2)和I2(2.4万株/hm2)2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无膜滴灌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总根重、根平均直径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均随灌...  相似文献   

9.
临猗县是山西省的棉花生产大县,每年棉花播种面积在1.33万hm2以上。由于棉花栽植时间长,受气候条件及耕作制度的影响,棉花枯黄萎病在各棉区发病普遍,已成为制约棉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2001年至2010年,通过对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0.
外来植物入侵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可培养方法,从入侵植物刺萼龙葵及其近缘非入侵植物少花龙葵体内分别分离出11株和5株内生细菌,其中芽孢杆菌种类居多,两者共有的种类包括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3种;不同内生菌在两类植物体内根、茎、叶不同部位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结果为阐明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入侵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南疆棉区因连作、重茬、化肥用量大等因素,造成棉花枯黄萎病田间多有发生,只是轻重不一,基于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由多种因素引起,防治较困难,俗称棉花的“癌症”,给南疆棉花规模化生产带来不小的影响,现将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措施综述如下,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空间电场在预防植物气传病害方面可以达到100%的预防效果。在高秆植物的土传病害预防方面,特别是在黄瓜、甜瓜、辣椒的枯萎病以及茄子的黄萎病方面,效果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沼液叶面喷施和灌根对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沼液在白银引黄灌区地膜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及最佳施肥方式,设计纯沼液喷叶 纯沼液灌根、清水喷叶 纯沼液灌根、纯沼液喷叶 清水灌根处理,分别在马铃薯现蕾期、膨大初期和膨大盛期对大田马铃薯进行叶面喷洒和灌根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沼液叶面喷施和灌根可促进与玉米套作的地膜马铃薯性状的改善,提高产量和抗晚疫病性能,马铃薯单株薯重、商品薯率、商品薯重、生物产量等都较对照明显增加,各处理效果依次为:纯沼液喷 纯沼液灌>清水喷 纯沼液灌>纯沼液喷 清水灌处理.对晚疫病的抗病效果沼液叶喷好于灌根.纯沼液叶喷 纯沼液灌根比清水喷灌增产28.6%,与纯沼液单独灌根或叶喷的产量也有极显著差异.灌根量应掌握在54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传统土质边坡固化方法操作复杂、维修维护困难问题,开展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及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技术的土壤固化研究,为农田土质排水沟边坡生态防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基于MICP及EICP技术的土壤固化研究,使用巴氏芽孢杆菌和脲酶进行土壤固化试验,设置巴氏芽孢杆菌(菌组)、脲酶(脲酶组)处理,通过溶液试验,对比研究巴氏芽孢杆菌菌液、脲酶溶液分别与固结液(尿素/氯化钙混合液)以不同配比(1∶3、2∶3、1∶1、4∶3、5∶3)混合下的碳酸钙生成量,并进行土壤多轮次喷洒试验,分析不同固化轮次下土壤表面形态、碳酸钙量和微观结构特征,探讨巴氏芽孢杆菌、脲酶对土壤的固化效果。【结果】巴氏芽孢杆菌、脲酶作为MICP和EICP过程的催化剂水解尿素,然后与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晶体,不同催化剂与固结液的最佳配比为菌组2∶3、脲酶组5∶3,其碳酸钙产率分别为86.7%、84.1%;2个处理以2∶3配比对土壤进行多轮次喷洒,生成的碳酸钙可有效修复土壤表层裂缝,菌组碳酸钙量比脲酶组高,但其差距在后期逐渐减小;巴氏芽孢杆菌和脲酶诱导产生的碳酸钙晶体形态不同。【结论】巴氏芽孢杆菌、脲酶诱导沉积的碳酸钙晶体填充在土颗粒之间,可达到良好的土壤固化效果,本研究条件下,巴氏芽孢杆菌处理效果比脲酶处理好。  相似文献   

15.
高锰酸钾在蔬菜上的应用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多作化学消毒剂使用,但在蔬菜生产上也有其妙用。一、防治黄瓜枯萎病有特效在黄瓜定植一周后,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每株用药液1009,每隔一周灌根一次,共灌3次,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显著,而且成本低,无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干旱区棉花畦灌非充分灌溉技术应用的模式,通过新疆尉犁县实验资料,对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各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定额为3 000m3/hm2时,棉花苗期不进行灌溉,蕾期灌1次,花铃期灌水2次,吐絮期适当进行灌溉,可有效提高产量;灌水量的大小与灌水次数影响着棉花的生长变化及产量,适量的灌溉对于促进棉花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为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被棉农称为棉花的“癌症”,具有传播迅速,损失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据调查,河北省各棉区棉花枯、黄萎病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如不及时控制将对棉农的经济收人造成很大影响。棉花枯、黄萎病可以引起棉花叶片和蕾铃的大量脱落,轻的可减产10%,重则可达30%~50%,且棉花的品质明显下降,影响商品率。  相似文献   

18.
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种植物根际促生细菌。通过响应面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分离筛选得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的最大活菌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发酵工艺最佳参数。在黄瓜育苗期施用高活性固态菌剂,进行实际效果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即由1∶2.8的麦麸和豆粕组成固态基质,外加20%的稻谷壳,0.2%乳糖,0.38%大豆蛋白胨,并用0.4 mL/g的液料比混合均匀;装瓶量46%,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活菌数高达1.68×10~(10)CFU/g;L-H15固态发酵菌剂能明显促进黄瓜幼苗的茎粗、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的累积(P0.05),根系活力增强,矿质元素含量也有显著性提高。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L-H15能够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固态菌剂的研发为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是一种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新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毁灭性病害。自20世纪60年代Carpenter首次报道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发现黄萎病以来,这一病害目前已遍布世界各棉花主产区。  相似文献   

20.
接种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混合发酵制备臭鳜鱼,考察加盐量、根霉菌液接种量、乳酸菌粉添加量、发酵时间对臭鳜鱼感官评分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优加工工艺条件为:加盐量1.4%,辅料添加量0.5%,根霉菌液接种量2%,乳酸菌粉添加量1.4%,15℃发酵8 d。此条件下得到的臭鳜鱼感官评分9.4,属于优良级别。相比臭味刺鼻的自然发酵臭鳜鱼,接种发酵的臭鳜鱼风味和滋味上增加了酸味,更有利于蒜瓣状肉质的形成,酸臭味丰富浓郁而柔和、富有层次感。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可应用于臭鳜鱼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