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眼昭通农业发展,全面分析昭通市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为昭通种业“十四五”期间从种子管理机构建设、种业基础性研究、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种子市场监管、种子基地建设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现代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甘肃农作物和畜禽种业,重点就“十三五”甘肃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农作物品种培育、畜禽改良、种群建设、种业基地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甘肃今后提升种业创新、基地建设、企业竞争力和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建议,旨在为确保甘肃乃至全国种业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助力新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转型升级,推进种业振兴和乡村振兴进程,对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发展现状、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剖析探讨,分析发现:种子企业为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选育的主体;内蒙古自治区众多育种单位在特色玉米品种选育、育繁基地建设、资金政策支持、团体协会协作等方面存在明显发展优势;但在企业管理营销、育种模式创新、科研资金投入等方面协调性较差。未来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子企业发展应围绕企业管理及科研人才引培、种质资源与核心技术创新利用、科研平台与育繁基地建设优化、种业发展模式多元化创新、相关政策法规宣传落实及扩大特色科研育种优势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灿红  赵良侠  陈爽  张文明 《种子》2013,32(1):63-69
对《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育种机构科研成果和种业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水稻等作物育种上可能实现突破的有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和大型种业公司;完成种子经营目标的企业可能是合肥丰乐种业、安徽荃银高科等10余家;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面积偏少;落实措施具体,部分富有独创性;种业发展目标比较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高粱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粱以其抗旱、耐盐碱、产量高等栽培特点,成为内蒙古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蒙古自治区高粱育种研发现状及高粱种业发展潜力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在高粱品种选育、专属品种研发、种子科研主体和育种平台等方面的困境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创新生物育种平台、提高育种技术、引进科研人才、建设高粱种子生产繁育基地、打造高粱育种核心企业等对策,为推动高粱种业快速发展、推进种业振兴建设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6.
伊江山 《种子世界》2005,(12):76-77
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屯玉种业”)是一个以玉米种子育、繁、销一体化为核心产业,以瓜菜、棉花、小麦、水稻等种子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种子企业集团。屯玉种业是山西种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位居全国种业五十强第二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屯玉”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屯玉”牌玉米杂交种被评为“山西标志性名牌产品”;屯玉公司是国家科技部“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航天部“长治玉米航天育种基地”,  相似文献   

7.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宁津县现代种业品种研发数量与良种繁育面积居山东省各区县前列,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宁津县从现代种业发展优势、现状、问题等因素分析研究,提出了“一核三区五提升”的现代种业发展“宁津路径”,其中,“一核”即宁津县国家级(小麦)制种基地,“三区”即优质品种展示区、标准化繁育种植区、种子产业集聚区,“五提升”即育种创新能力提升、良种繁育面积提升、数字赋能提升、种业振兴环境提升、产业集群加工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定西市是国家级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种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面对“十四五”时期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分析定西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进一步发挥国家区域性良种基地优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当前定西现代种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育种创新能力不足、质量监管有待提升、市场研判不深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思路和措施,通过建立育种创新体系、健全繁育推广体系、补齐仓储加工体系、强化市场营销体系、提升质量监管体系、完善产业支持体系、提升品牌标准体系、加强科技支撑体系,推进甘肃省定西市现代种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马鞍山市现代种业发展的成果、特点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根据国家及安徽省种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结合马鞍山市实际,提出了重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大育种创新力度、努力推动良种基地(场)建设、强化良种质量全程监管、夯实种业监管服务体系 5 个方面的推进着力点,旨在提升马鞍山市“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斌 《中国种业》2020,(11):46-48
南繁基地是我国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是种业科技创新的特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培育科研育种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种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驶入快车道,在新要求、新形势下江苏紧围绕种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为目标,加快建设省级南繁公共服务平台。本文总结了江苏南繁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南繁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种业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通过对上海市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从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科研育种创新、加大种业企业扶持、加大种业基地建设、强化种子质量检验能力等方面提出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围绕菏泽种业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推广、经营等重点领域开展调研,通过对菏泽市种业现状的梳理,指出了种业发展中存在育种创新能力缺乏、种业企业实力不强、商业化育种能力薄弱、良繁基地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商业化育种能力建设;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种子企业竞争力;加强新品种展示评价中心建设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菏泽市育种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加快菏泽市由用种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化,推动种业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前期调研聊城市种业企业情况,总结聊城市中、小种业企业在科研育种、品种试验、基地建设、经营规模和企业宣传 5 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和科研育种工作,培育企业自有的品种;加强对品种(系)的试验,提高试验管理水平;加强对品种展示示范及宣传,建立稳固的繁种基地;加强繁种过程管理;信守合约,做好种子销售;注册商标,做好产品包装等一系列应对策略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总结近年来云南种业在品种选育、繁种基地建设、市场监管能力建设、种子企业扶持和发展、种业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云南种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对如何推动云南种业发展提出了思路、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宁波市高度重视种业发展,把种业作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创新育种机制、加强基地建设、着力提升产业效益、切实提高供种保障能力,种子品牌效应逐步凸显,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种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1宁波市种业发展现状1.1创新育种成效显著立足自主创新,选育优良品种,是宁波市种业的立身之本。2014年全市杂交水稻、瓜菜、畜禽等育种力量持续发力,在优势农作物良种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在水稻基础研究和水稻品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水稻基础研究和育种技术的全面提升.Peleman等提出了水稻“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l的育种理念,即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水稻生物体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以达到育种目标.最大化满足人类对水稻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北省中药材资源及种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中药材品种、质量和种子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品种培育、良繁基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和完善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推进中药材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肃州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属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光能资源丰富,空气纯净,植物疫情少,发展现代种业的条件优越,被誉为全球种子生产“黄金区”,是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从资源条件、繁育规模、产业链条、研发体系等方面分析了肃州区种业发展现状,从制种企业加工能力、制种基地标准化、育种研发能力分析了肃州区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此提出实施好基地质量提升、龙头企业扶优、产业链创新攻关、种业市场净化“四大行动”。  相似文献   

19.
《种子世界》2014,(1):53-53
<正>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大种业扶持力度,加快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构建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与骨干企业开展紧密科企合作,推动隆平高科和垦丰种业等20家企业分别组建了水稻、玉米分子育种平台。国  相似文献   

20.
邓岩  陈燕娟 《种子》2020,(1):59-63
巴基斯坦种子立法起步较早,却未能根据产业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尤其是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缺失,导致种业创新原动力严重不足。中国企业利用品种优势打开了巴基斯坦种子市场,深化发展则要面对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性问题。在继续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中国种业要着力布局资源、生产和育种合作,力争把巴基斯坦打造成为中国种业“走出去”的样板和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