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臭豆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臭豆碱毒物浓度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研究臭豆碱的毒代动力学。在碱性条件下三氯甲烷萃取臭豆碱,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臭豆碱血浆浓度。结果表明,臭豆碱在60-200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1.03%,臭豆碱最低检出限为5μg/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6.5%。该分离条件也适用于肝、肾、脑组织中的臭豆碱浓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假臭草幼苗生长对水氮耦合效应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军弟  莫小云  刘金祥 《草业科学》2018,35(7):1670-1678
为揭示入侵植物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幼苗生长对不同水、氮养分耦合模式的响应机制,探讨其与入侵性的关系,以假臭草为供试材料,设计3个供水量水平、4个供氮量水平共12个处理,比较假臭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叶绿素含量等生长指标对不同水氮耦合效应的可塑性反应。结果显示,假臭草幼苗生长受水氮耦合影响显著(P0.05),在适宜水分和养分条件,如中水中氮处理(沙土饱和含水量60%~70%,供水量60 mL·kg~(-1),供氮量0.30g·kg~(-1))处理下,假臭草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总根长度和根表面积等根、茎、叶形态指标表现较好,生物量积累较多,植株生长较好。低水处理(沙土饱和含水量30%~40%,供水量30 mL·kg~(-1))和高水处理(沙土饱和含水量90%~100%,供水量90mL·kg~(-1))的各个氮含量处理的假臭草植株的各项根、茎、叶形态及生物量指标均差于中水处理。假臭草叶绿素对氮素较为敏感,随着氮素增加其积累量也相应增多。研究结果表明,假臭草入侵植物喜好一定的水、氮环境,过多或不足的水分或养分则不利于假臭草的生长发育,但仍有一定的分布,这与其入侵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臭豆碱在大鼠组织中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按6.82mg/kg单剂量口服臭豆碱;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攻毒后不同时间肝脏、肾脏、脑组织中臭豆碱的质量浓度,数据经DASver1.0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结果表明,臭豆碱在肝脏、肾脏、脑组织符合一室模型,其动力学参数分别为:(1)肝脏组织:Tmax2.5 min,Cmax12095.84μg/l,T1/2 118.55 min,T1/2ka0.000 min,AUC 1807361.08μg/l·min,Vd/F15.256 l/kg,CL/F 0.009l/min/kg;(2)肾脏组织:Tmax60 min,Cmax13747.80μg/l,T1/2 113.34 min,T1/2ka 16.19 min,AUC 3033978μg/l·min,Vd/F 16.193l/kg,CL/F 0.005l/min/kg.(3)脑组织:Tmax20 min,Cmax 1260.09μg/l,T1/2 142.05 min,T1/2 ka 16.90 min,AUC 319068.95μg/l·min,Vd/F9.82 l/kg,CL/F0.048 l/min·kg-1.臭豆碱灌服后,具有吸收快、分布迅速、消除快、蓄积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臭碱豆在大鼠体内的毒动学及组织分布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臭豆碱在血浆、组织中的含量。结果:大鼠一次性灌胃臭豆碱6.82mg/kg后,体内呈单室模型,其肝、肾、脑中有较高浓度的分布。结论:臭豆碱灌服后,具有吸收快、分布迅速、消除快、蓄积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按6.82㎎/㎏obow大鼠单剂量口服臭豆碱,用RP-HPLC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不同时间点臭豆碱的浓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大连产HYP-ODS柱(200mm×4.6mm,5mm),柱温30℃;流动相由水相-异丙醇-乙腈(150:15:20体积比)组成。水相部分每1000mL中含SDS 0.5g,三乙胺3.5mL,85%磷酸2mL(用三乙胺调至pH3.0);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09nm。结果:经DASver1.0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表明,臭豆碱在肝组织符合一室模型,其动力学参数为:Tmax(2.5)min,Cmax(12095.84)·g/L,T1/2(118.55)min,T1/2ka(0.000)min,AUC(1807361.08)·g/L.min,Vd/F(15.256)L/㎏,CL/F(0.009)L/min/㎏。结论:口服给药臭豆碱后通过血管很快扩散到肝脏,具有消除快、无残留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母猪臭鸭蛋中毒病例较为少见,笔者在临床上曾经遇见过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甘肃臭草入侵对亚高山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臭草(Melica przewalskyi)型退化草地是祁连山北坡常见的一种毒杂草草地退化类型。以臭草型退化草地和其周边未遭受臭草入侵的未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臭草入侵对草地植被群落结构和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结果表明,臭草入侵导致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甘肃臭草代替针茅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物种。土壤含水量、容重、pH、电导率等土壤指标在两样地间也存在差异。臭草入侵并形成杂草群落后,增加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但与未退化草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臭草型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氮储量(0~30 cm)显著高于未退化草地(P0.05)。说明甘肃臭草的侵入只改变了亚高山草地的植被群落结构,没有导致草地固碳、固氮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罗炘武  刘吉峰  刘强  阮长林 《草地学报》2015,23(6):1167-1177
通过调查海南岛及粤西热带地区8个样区3种生境(荒地、林缘、林中)的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群落物种、群落特征、环境条件,研究了不同样区及不同生境类型下假臭草群落的组成、群落特征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假臭草群落中共有50科117属132种植物,以禾本科、菊科居多;其中外来入侵植物有27种,占总物种数的20.45%,以菊科最多达到9种。不同样区假臭草的重要值均为最大,大多数样区之间盖度没有差异,仅儋州显著大于鹤山,高度差异显著。不同生境之间的假臭草重要值大小为:荒地 >林中 >林缘,盖度为:荒地 >(林中、林缘),高度为:荒地 >林缘 >林中。同一样区不同生境之间的比较中,假臭草盖度除阳江、徐闻、琼海无差异外,其余样区均差异显著;高度除海口、琼中、三亚无差异外,其余样区均差异显著。不同样区中假臭草的高度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重要值与年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生境下,荒地和林缘生境下的假臭草高度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荒地生境下盖度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林中生境下其盖度与土壤NaCl含量呈负相关,重要值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假臭草容易入侵气温以及降雨量适宜的样区和强光照及水分充足的生境。  相似文献   

9.
张颖  黎丽倩  刘强 《草地学报》2019,27(1):274-278
对海南岛及粤西地区8个样区,3种生境(旷野、林缘和林中)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28。染色体核型表现为2A,2B,3B和3A。核型属较不对称类型,不同居群假臭草的居群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不完全一致,说明假臭草在入侵和传播过程中受到环境因子和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70℃干热处理德兰臭草种子内生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宠  鲁益  黄长福  张蕊思  安沙舟 《草地学报》2016,24(6):1318-1322
为了更好地研究内生真菌与德兰臭草(Melica transsilvanica)的互作关系,需获得内生真菌种群已失活的德兰臭草种子。本试验采用70℃干热的方法对德兰臭草带菌种子分别处理5 d,10 d,15 d,20 d,25 d和30 d,以不作处理的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指标、生长指标和植株内生真菌数量等综合评价内生真菌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70℃干热处理能有效杀灭德兰臭草种子中的内生真菌;70℃处理5 d后,与对照相比,宿主染菌率下降为50%;处理25 d时,种子和植株中均未分离出内生真菌。同时,70℃处理25 d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植株鲜重和胚根、胚芽长度以及植株株高、叶片数、分蘖数、叶宽和茎粗与对照相比均没有显著影响。值得一提的是,70℃干热处理种子可促进植株须根数的增多和根长的增加。综合比较得出,70℃干热处理25 d能使德兰臭草种子中全部内生真菌失活,是一种简单、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臭参水提物通过miRNA对小鼠结肠癌的调控效果,试验首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结肠癌模型小鼠的结肠组织中miRNA表达水平,通过GO注释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功能预测,以筛选出的表达差异较显著且尚无相关报道的miR-3081-3p为研究对象并预测其靶基因;然后在NIH-3T3细胞中转染miR-3081-3p模拟物(mimics)并添加臭参水提物进行孵育,通过Western-blot检测其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在结肠癌模型小鼠的结肠组织中共发现117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其靶基因主要富集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Ras、泛素化及NF-κB等信号通路中;其中miR-3081-3p在结肠癌模型小鼠中表达量显著下降54%,其靶基因Ubn2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在NIH-3T3细胞中,臭参水提物孵育和转染miR-3081-3p模拟物(mimics)均可以提高miR-3081-3p的表达量并降低靶基因Ubn2的表达量,还可降低NIH-3T3细胞凋亡水平。说明臭参...  相似文献   

12.
通过温室盆栽实验,观察分析了臭柏幼苗在干旱条件下生长状况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降至0.7%时,臭柏幼苗开始出现初始萎蔫,该含水量是臭柏幼苗生长的临界值。土壤含水量降至0.4%以下,会导致臭柏幼苗死亡,土壤含水量0.4%是臭柏幼苗生长的极限值。  相似文献   

13.
李柯  施宠  何飞焱  李昊宇 《草业学报》2020,29(3):112-120
采用盆栽试验,对带菌(E+)和不带菌(E-)的德兰臭草进行不同浓度的铅(Pb)胁迫处理,探究Pb胁迫下内生真菌侵染对德兰臭草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浓度的升高,德兰臭草的株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胁迫浓度达到1500 mg·L-1时,德兰臭草的株高受到了显著的抑制,且根鲜重的下降幅度最大,显著低于对照82.5%(P<0.05);德兰臭草叶片中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胁迫浓度为2000 mg·L-1时,E+植株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87.3%(P<0.05);德兰臭草体内的脯氨酸含量也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胁迫浓度达到500 mg·L-1时,E+植株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35.2%(P<0.05)。与不带菌植株相比,E+植株地上和地下的生物量均高于E-植株;E+德兰臭草的MDA显著低于E-(P<0.05),在Pb浓度为2000 mg·L-1时,E+植株的MDA含量显著低于E-25.0%(P<0.05);E+植株的脯氨酸含量在Pb浓度为1500 mg·L-1时显著高于E-植株84.1%(P<0.05)。总的来说,感染内生真菌的德兰臭草减轻了Pb对宿主的毒害,增强其对重金属Pb胁迫的生理生化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宁  汤丽昌  杨先会  邓世明 《草业科学》2011,28(10):1882-1887
外来入侵杂草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对我国生态和经济的影响已备受关注,国内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还比较少。通过对假臭草化学成分的分析,为资源化利用该外来入侵植物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柱色谱从外来入侵植物假臭草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经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槲皮素(Ⅰ)、3 甲氧基槲皮素(Ⅱ)、木犀草素(Ⅲ)、芹菜素(Ⅳ)、7,4′ 二羟基 5,6 二甲氧基黄酮(Ⅴ)、咖啡酸(Ⅵ)、木栓酮(Ⅶ)、24 乙基 Δ7,22 胆甾二烯 3 酮(Ⅷ)、豆甾醇(Ⅸ)、β 谷甾醇(Ⅹ)。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Ⅳ、Ⅴ、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Ⅴ和Ⅷ外其他8种化合物,均具有医学和农业等方面利用价值。这为假臭草开发成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5.
花臭蛙皮肤分泌物中抗菌肽Odorranin的分离纯化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皮肤分泌液中分离得到一类(包含三种)新型的抗菌肽.经过一级结构解析和抗菌活性表征后,命名为Odorranin(1,2,3).该类抗菌肽由21个氨基酸组成.Odorran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Odorranin 3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2 、6.06 μg/mL.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5,(3):36-38
蜜粉源植物资源是养蜂业的重要基础,没有充足优良的蜜粉源植物,养蜂业就难以健康发展,蜜粉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养蜂业的命运。在晋中种蜂场、左权县科委、左权县畜牧兽医局、左权县蜂业协会的大力配合下,对左权县境内臭荆芥生长、分布及对其利用价值做了调查。山西省左权县地处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太行山主脉中段西侧,在该县臭荆芥分布面积十分广泛,以该县的麻田镇、石匣乡、桐峪镇、粟城乡、拐儿镇、芹泉镇、羊角乡分布较为集中,泌蜜量高。通过我们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左权县臭荆芥的生长形态、分布情况及开花习性,流蜜期预测、蜂群管理及场地选择及病虫害防治,蜂群管理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813-1816
臭豆碱是小花棘豆的主要有毒成分之一,本试验目的是证明臭豆碱通过作用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调控谷氨酸代谢的毒理作用。结果显示,9 mg/kg和18 mg/kg臭豆碱口服剂量可激动小鼠海马组织α7-nAChR,促进谷氨酸释放及上调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表达,该效应可被α7-nAChR抗激动剂MLA抑制。但是,36 mg/kg臭豆碱口服剂量却增加小鼠海马谷氨酸浓度及下调GLAST表达。结果表明,超过36 mg/kg臭豆碱剂量则通过抑制α7-nAChR降低GLAST表达,导致谷氨酸代谢障碍从而具有潜在的谷氨酸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8.
一鸡群发生臭鼻克雷伯氏菌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4月庆安县某户饲养的肉鸡群发生疫病,一周之内发病率高达93.4%,死亡率高4.6%。经综合诊断,确诊为臭鼻克雷伯氏杆菌病。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制止了疫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猪粪水对两种植物重金属富集及迁移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粪便是农田有机肥料主要来源之一,由于畜禽粪便中重金属超标与不合理施用,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浓度猪粪便废水处理对2种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土壤pH、电导率、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植物对重金属富集与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猪粪便废水浓度增加,土壤pH和电导率随之升高(P0.05);猪粪的施入抑制2种植物对Cd有效态的吸收;臭草在A3处理时对Cr、Cu的富集能力最强, Cr含量为28.24 mg·kg~(-1)(地上部)和107.3 mg·kg~(-1)(地下部),Cu的含量为6.23 mg·kg~(-1)(地上部)和16.99 mg·kg~(-1)(地下部);虎尾草在A2处理时最强,Cr含量为20.24 mg·kg~(-1)(地上部)和90.71 mg·kg~(-1)(地下部),Cu的含量为2.55 mg·kg~(-1)(地上部)和9.26 mg·kg~(-1)(地下部);臭草和虎尾草对重金属的最大迁移总量分别为Cd 0.45 mg和0.83 mg,Cr 141.2 mg和346.13 mg,Cu 30.15 mg和47.2 mg。研究表明,2种植物对重金属Cr和Cu的富集能力较强,但不利于Cd的富集,地下部重金属富集系数大于地上部,地下部对Cr的富集系数大于1(除虎尾草CK),但转移系数都小于1。该研究结果为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畜禽粪便不仅含有较多的水分,而且还含有各种细菌。只有进行去臭、脱水才能达到提高利用价值且便于贮藏之目的。现将常用畜禽粪便加工处理与利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