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田间试验中,正交设计有时会遇到因试验小区条件不一致而需要划分为若干区组来安排试验,使每个区组只包含正交设计的部分试验小区.本文讨论了正交设计中试验小区存在一种差异时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和存在两种差异时采用拉丁方排列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试验环境的两个方向上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双因素双向随机区组试验,并作了实例分析,这种设计可以控制两个方向上的环境差异,其精度比双因素随机区组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1.水稻区试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1.1试验设计不规范一般区域试验设计,大多数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m^2。如区试点不是按照实施方案执行,可采用按顺序编号:或试验点随意增加品系数目,就必然扩大了试验误差,影响试验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示范地点试验安排在184团6连,土壤类型为灰漠土。2.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A为盐碱土壤改良剂处理,667米2用量1500毫升;处理B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500米2。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在试验环境的两个方向上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双因素双向随机区组试验,并作了实例分析。这种设计可以控制两个方向上的环境差异,其精度比双因素随机区组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小区试验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小区采用6垄区,垄长lOm,小区面积40.8m2. 处理1:常规施肥(对照),普通尿素3公斤/亩+磷酸二铵12公斤/亩+硫酸钾5公斤/亩,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相似文献   

7.
1试验目的 验证供试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 2材料和方法2.1试验设计和小区安排试验设在秦州区牡丹镇大柳树村的上川地,供试作物品种为陇薯3号,前茬为小麦,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个处理、3次重复、1个清水对照,小区面积60m^2。  相似文献   

8.
孙昕路  张莉 《农村科技》2014,(12):13-13
<正>通过不同播量比较试验,确定滴灌花生最适宜的播种量,为实现滴灌花生的高产高效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鲁花花生。2.试验设计花生采用滴灌膜上点种方式,2米宽膜,1膜6小行,30厘米等行距,株距20厘米,理论穴数为8 810株,滴灌带铺设为1膜3管,1管2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小区1膜,行长5米,每小区面积11.25米2,在收获前后每小区连续10穴,调查不同穴粒数植株生长特性及产量。3.试验处理设置3个播量处理:处理1,每穴1粒种,667米2播量8.5千克;处理2,每穴2粒种,667米2播量17.0千克;处理3,每穴3粒种,667米2播量25.5千克。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田块面积1066.7m~2,其中试验规划区面积266.7m~2。试验小区5m×6m,小区分3行排列。试验小区设厢沟(沟宽0.5m,沟深0.2m)相隔,小区四周设排水沟(沟宽0.5m,沟深0.25m)。通过此次锌肥试验表明,关岭县黄沙泥土种植玉米时增施锌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施用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但考虑到锌肥利用率低,2水平比1水平产量减少3.7kg,减产0.57%,建议最高施用量为1kg。  相似文献   

10.
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1.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次,设3个处理。处理1,7月12日施用棉花打顶剂;处理2,7月18日施用棉花打顶剂;处理3,人工打顶为对照,打顶时间7月12日。小区面积42米2。  相似文献   

11.
尹飞  杨建伟 《河南农业》2019,(25):47-47
一、试验田基本概况试验田位于信阳市平桥区二郎村,试验田土质为稻田土,土质较黏,肥力水平较高。前茬作物为小麦,每667m^2产量350kg。二、试验方法试验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0.01hm^2,重复3次,共15个小区。小区间走道1m,重复间走道1m,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播种同品种信阳农家种紫云英种。  相似文献   

12.
正南乐县是农业大县,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和红薯。为摸清南乐县红薯肥效及建立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特安排红薯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如下。一、试验设计(一)试验处理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处理1:无氮区(空白对照);处理2:优化氮区(适宜用量);处理3:70%优化氮区(适宜用量的70%);处理4:130%优化氮区(适宜用量的130%)。(二)试验小区排列试验不设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试验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作成完全区组试验时,为得到较精确的试验结果,可使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试验设计(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简称BIB设计。其最大优点在于可使区组不完全,因而,当每个区组实际可能安排的处理数(或品种数)少于供试处理时,仍可作出各处理间的正确比较,BIB设计的缺点是区组数必须严格按规定数目设立,缺一不可,否则各处理之间的比较将失去均衡性。  相似文献   

14.
冬油菜陇油7号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试验目的为准确把握油菜生产技术关键点,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确定冬油菜科学种植密度,特设置本试验。二、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冬油菜,品种为陇油7号。2.试验设计试验设7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8米2。处理1,667米2保苗2万株,株距为13.4厘米;处理2,667米2保苗3万株,株距为9.0厘米;处理3,667米2保苗4万株,株距为6.5厘米;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配方施肥肥料效应函数法的研究中,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研究者发现,无论采用何种试验设计进行的二次回归肥料试验,均会产生相当比例的非典型效应函数,无法用于最佳施肥量的确定,针对这一学术和实践问题,作者依据采用D-最优设计进行的水稻、玉米试验,通过设置重复,采用试验小区多向优化组合排列法,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回归统计,误差数据的统计校正等多种措施优化试验结果,使2006-2008年的96个水稻、玉米试验成功率达60%。  相似文献   

16.
刘雪平 《河南农业》2008,(17):38-38
一、材料与方法 实验以自育玉米新品种金赛29为材料,2005年在郑州西开发区西连河买验站进行。实验地土壤偏黏,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含有机质0.71%,速效N、P、K分别为80.7mg/kg、16.35mg/kg、98.1mg/kg。试验采用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表1),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次,小区面积24m^2,  相似文献   

17.
适用于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的组平衡区组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omez介绍的组平衡区组设计,并作了一些改进,用于一个Griffing 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2的田间试验设计分析.结果证实,在这种情况下组平衡区组设计优于随机区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与试验设计试验在新疆农业大学实验农场进行,前茬作物为保护性耕作小麦。供试作物为8个新疆春小麦品种:新春15号、新春12号、Y20、新春17号、新春26号、新春13号、98-8、新春6号。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10米2,共设2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在整个生育期内,共浇水4次,5  相似文献   

19.
<正> 第五讲: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正交试验法是一种解决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方法,是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的。它首先用于农业试验,目前在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林业方面还是初步应用,希望今后林业工作者作试验时,要广泛采用正交试验法。因为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季节比较长,并能做较少的试验,找出试验范围内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水闸的规划设计进行优化,正交试验时各因素对应水平的选择采用层次分析法。该方法为水闸规化设计优化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