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勇 《小麦研究》2003,24(4):12-18
本文从小麦品质的基本概念、小麦品质性状、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小麦品质遗传特点及其品质改良的主要方法,以期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米品质研究进展及其改良设想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简述了小米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品质的评价标准;综述了直链淀粉、生态环境对小米品质的影响,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及谷子品质育种等研究进展;提出了以RVA分析为主的小米品质改良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小麦受谷蠹危害后储藏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受谷蠹危害后的品质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储粮害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程度、粮食品质劣变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食用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及其改良策略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简述了食用稻米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品质评价标准,综述了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 环境生态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品质遗传及品质 成的动态生理基础等研究进展;提出了品质改良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包和面条品质关系分析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62  
改良面包和面条品质是北方冬麦区的主要育种目标,了解二者的品质异同有助于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以81份冬小麦品种品系为材料,比较了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包和面条品质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抗延阻力是影响面包和面条品质的共同性状,但它们对面包、面条品质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质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一  吴瑜 《种子》2005,24(9):35-38,40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各种自然生态因素和人为因素.小麦品质的环境间差异大于品种间的差异.气候条件是影响小麦品质最重要的因子.小麦品质的地域间差异反映出了小麦的品质分布规律.为了满足对不同品质小麦的市场需求,对小麦进行区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质控制与粮食储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伟  于素平  管超 《粮食储藏》2004,33(5):39-41
本文通过对小麦品质控制指标的研究,研制了电子式粉质仪和拉伸仪用于评价小麦品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北方冬麦区新育成优质品种的面包和馒头品质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了解近年北方冬麦区育成优质小麦品种的品质状况, 为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重要信息。2013—2014和2014—2015年度将52份国内及6份国外代表性优质品种种植于河北高邑和山东济宁, 测定粉质仪和拉伸仪参数及面包和馒头品质性状, 并分析蛋白质组分含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包和馒头成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部分参试品种的粉质仪稳定时间在7 min以上, 品种间面筋强度、面包和馒头成品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CA0493、师栾02-1、12品404、新麦26和Karl 5个品种面包品质好, 其中师栾02-1和Karl的馒头品质也较好, 可以作为兼用型品种在品质育种中应用。拉伸仪品质特性是反映强筋品种面包品质的重要指标, 建议在进行面包品质改良时, 重视拉伸特性。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含量与面筋强度和面包品质呈显著正相关, 可作为品质育种的选种指标。  相似文献   

9.
北方冬麦区主要小麦亲本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小麦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质改良已成为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面积的一半以上,其气候适宜优质小麦生产,应当成为我国优质小麦的主要生产基地。了解现有亲本品质状况,选择优质...  相似文献   

10.
国产优质麦品质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近几年从事小麦品质检验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影响国产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国产优质麦品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稻品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稻米品质的内涵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品质改良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息息相关。水稻品质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品质主要包括籽粒长度、宽度、长宽比、垩白和透明度等;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分析及品质区划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湖北省“九五”以来育成的16个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棉花纤维长度较好,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偏高。湖北省生产的原棉品质居全国中上等水平,纤维色特征相比较差。在分析湖北省三大棉区的纤维品质特征基础上,提出将鄂东、鄂北、江汉平原棉区分别建成中长绒、中短绒和中绒三种类型原棉生产基地。对如何提高湖北省原棉质量,从改良棉花遗传品质、提高生产品质、实施品质区划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北方小麦的烘焙品质、蒸煮品质、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沉降值、粉质仪图和拉伸仪图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它们的相关系数.蛋白质、面筋、沉降值、粉质仪图和拉伸仪图是反映小麦烘焙品质的指标,提出了强力麦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几个特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辉  李栒  郑贤陆 《种子》2005,24(8):62-64
本试验对湘农黄皮、川山紫等10个特色甘薯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表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特色甘薯品种的品质性状差异较大.83-2146、日引2号总糖分含量明显优于其他供试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川山紫鲜薯淀粉率达20.67%,明显优于其他供试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徐薯18号切干率达32.13%,极显著优于其他供试品种.特色甘薯品种薯块鲜食品质、熟食品质的专家品尝评定结果显示:鲜食品质较好的是83-2146,其次是日引2号和湘菜薯1号、江永紫晕;而熟食品质较好的是83-2146、湘菜薯1号和川山紫.  相似文献   

15.
对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的1018份辣椒品种的维生素C、干物质及辣椒素进行了测定,分别对其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作出评价。筛选出一批品质优异的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16.
稻米品质遗传研究进展与改良策略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系统总结前人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成就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品质改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北方粳稻品质改良中,应放弃过分强调低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的目标,把选育直链淀粉含量中等、胶稠度中、碱消值高作为品质改良的目标;北方粳米应把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作为全面改善稻米品质的重要手段;在早籼稻品质改良中主要的目标并不是一味的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育种家应把重点放在提高胶稠度和碱消值上,应重视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在改善早籼稻品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普通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16个品质性状不同的普通小麦品种及其双列杂交的F1为材料,利用亲本品质性状分组的方法研究了普通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规律,结果表明:各品质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不完全一致,多随双亲性状水平的提高而减少,以品质性状表现值均为中等的双亲进行杂交的杂交类型为最高,干面筋含量可通过高双亲杂交而使杂种F1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稻米品质可分为贮藏品质、碾米品质、市场品质、蒸煮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等。贮藏品质即稻米的耐贮藏性。碾米品质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粒精米率等。市场品质即稻米的外观,包括稻米的长度、形状、胚乳透明度和垩白等。蒸煮食用品质是由其理化性质决定的,主要包括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米粒延长性和香味等。营养品质即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等。稻米的加工品质即稻米酿酒、加工成各种副食品的品……  相似文献   

19.
模糊数学在粮食品质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聚元 《粮食储藏》1989,18(6):3-10
本文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和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模糊特性,旨在探讨模糊数学在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应用.文中阐述了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模糊性,指出了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数学化趋向,研究了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诸因子选择及其量化,并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模糊综合评判在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可以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西省小麦品质生产和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小麦品质的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提出了提高小麦品质的六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