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季露地栽培的苦瓜品种,以本地主栽苦瓜品种蓝山苦瓜为对照,引进17个苦瓜新品种,调查各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商品果实性状、产量、抗热性、枯萎病和白粉病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粒条相间瘤类型品种中,闽研6号苦瓜生长势最强,抗热性好,田间表现抗白粉病,枯萎病抗性较好,折合每667 m^(2)产量2800.0 kg,比对照蓝山苦瓜(1427.0 kg/667 m^(2))增产96.2%,商品瓜颜色及果型等外观性状符合本地种植和消费习惯;条状瘤类型品种中,碧绿三号苦瓜折合每667 m^(2)产量2522.0 kg,比对照蓝山苦瓜(1427.0 kg/667 m^(2))增产76.7%,条状瘤苦瓜在湘南地区有部分消费市场,同时可作为外向型蔬菜供应粤港澳大湾区。闽研6号和碧绿三号苦瓜适合在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露地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大忠 《长江蔬菜》2010,(15):10-10
闽研2号苦瓜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苦瓜新品种,已在福建省大面积推广,在浙江、安徽、湖北、广东等地示范推广。2010年3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闽认菜20100013)。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苦瓜品种更新换代,增强菜农对苦瓜品种的可选择性,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苦瓜新品种闽研6号,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坐瓜多,节成性好,肉质脆嫩微苦,品质好,单瓜质量约500 g,一般667 m2产量为3000 kg左右,高产时可达5000 kg.闽研6号可在福建省各地周年栽培生产,各栽培茬口667...  相似文献   

4.
李大忠 《长江蔬菜》2016,(23):12-14
介绍了福建省苦瓜品种历史应用概况及2种苦瓜与其他蔬菜间套作栽培模式,分析了福建省苦瓜栽培中存在的受冻害为害等5个主要问题及预防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新翠、闽研3号、龙玉、如玉53号4个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苦瓜品种。  相似文献   

5.
闽研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优良苦瓜杂交组合,2005年6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蔬菜专业组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闽研3号’苦瓜是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高代稳定自交系k-48为母本、以高代稳定自交系k-43为父本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肉质甘脆微苦,品质好,适合福建省及周边省份种植。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南屿苦瓜为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附近主栽的地方优良苦瓜常规品种,主产地为福州、南平、宁德和莆田等地。该品种性状优良,商品性状好,还可作为配制杂交组合的亲本。近年福建省农科院选育的“闽研一号”、“翠玉”等杂交苦瓜新品种,其亲本之一就是该品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福莓1 号草莓、榕瓠1 号瓠瓜、榕菠1 号菠菜(原名绿秀)、寒育6 号黄瓜、中厦6 号黄瓜(原名丰田6 号)、中厦16 号黄瓜(原名丰田16 号)、倍盈番茄、迅驰辣椒、春葳线椒1 号(原名超研1 号)、助农大根胡萝卜、金玉3 号萝卜、如玉33 号苦瓜、闽研3 号苦瓜、奇胜16 号苦瓜、漳绿1 号苦瓜、莆莱1 号莱豆、金品1 夏小白菜、桂瑶早茭白、新大美人西瓜、丽玲西瓜品种介绍。  相似文献   

9.
闽研3 号是以k-48 为母本,以k-43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坐果能力强,瓜呈长纺锤状,瓜皮绿色有光泽,瓜长28~37 cm,横径6~7 cm,肉厚0.8~1.1 cm,平均单瓜质量500 g。肉质甘脆微苦,品质好。每667 m2 产量2 500~3 000 kg,适合福建省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闽研6号苦瓜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MA0361自交系为母本,ZK25-2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一代杂交品种,2018年7月通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的专家田间现场鉴评,已经在福建省内外示范推广约3000亩(200 hm2)。1特征特性植株生长旺盛,分枝能力强。主蔓第9-~15节着生第一雌花,雌花多,节成性好。瓜呈棒状,瓜皮绿白色有光泽,短棱平滑间断,瘤中圆、粒光滑。瓜长25~37 cm,瓜径6~7 cm,肉厚1 cm左右,单瓜质量约500g,肉脆微苦。  相似文献   

11.
正春晓四号苦瓜是福州春晓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苦瓜新品种,2015-2016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及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的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其产量和品质表现较为突出,尤其适合夏季栽培,较适宜在武汉地区推广种植。现将其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种植地点位于武汉西郊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基地,在单栋钢架大棚里实施,试验田地势平坦,灌溉较便利,黏性壤土,肥力中等。2015年2月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昭通地区苦瓜种植面积小、品种少、产量低,市场上的苦瓜多从外地运入,品种单一。为丰富当地的苦瓜栽培品种,提高苦瓜的种植效益,作者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4个苦瓜新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绿脆1号、青脆1号、青脆2号、玉美人苦瓜的田间表现均较好,表现为植株长势强、抗病性好、低温条件下出苗率较高,虽然瓜形各异,但果实的商品性较好,产量和种植效益较高,且符合云南昭通地区的消费习惯,适合在昭通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莆航苦瓜1 号系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精选莆田地方苦瓜优良单株莆0609 种子,搭乘“实
践八号”返回式航天育种卫星进行空间辐射处理,再
进行四年八季田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质苦瓜新
品种,2011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
定。莆田市及周边地区露地种植早熟莆航苦瓜1 号,
每667 m 2 产值1 万元以上。目前该品种在福建省各
地累计种植面积112 hm 2。  相似文献   

14.
导读:苦瓜是海南冬季“南菜北运”的主要瓜菜种类之一,2017年在三亚市种植面积为940hm2。介绍了2009-2017年三亚市苦瓜生产规模、区域布局、生产价格情况,并推荐了泰李、热研3号苦瓜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从农艺性状、抗病性以及产量等方面对8个苦瓜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海南冬种的优良苦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石头一号、中国鸿福抗病性强、果形好,折合产量分别为3 951.98、3 907.51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3.13%和11.85%,而其他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因此,石头一号和中国鸿福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海南冬季种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屯昌县地区种植的苦瓜优良新品种,通过引进国内7个优良苦瓜新品种,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砖、海研2号和热研3号苦瓜的综合性状表现好,产量分别为35 880.15、34 646.20、33 138.78 kg/hm2,比枫木苦瓜(CK)分别增产23.24%、18.99%和13.82%,适合海南屯昌冬季种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2013-2014年在设施大棚条件下,以玉云苦瓜为对照,对新翠、翠玉、雅秀、春晓1号、翡玉5个苦瓜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翠苦瓜早熟、商品性优、生长势强,产量达5 394.3 kg/667 m2,综合性状优于其他5个品种,是平和地区早春设施大棚大面积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8.
苦瓜新品种——赣苦瓜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苦瓜3号是以国外引进的黑籽苦瓜经多代连续自交分离、定向选择而成的强雌系黑3-2为母本,早熟高代自交系A13-5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经多年多点生产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果实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于2007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除用于春季早熟栽培,也可秋季种植,国庆前后上市.目前已在江西、四川、湖北等省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杭椒12号是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杂交一代杭椒品种,具有果形顺直、皮薄肉嫩、丰产性和商品性好等特点。连续3年的示范推广种植表明,杭椒12号的平均产量达2 150 kg/667 m~2、产值达1.4万元/667 m~2,目前已成为浙江建德地区辣椒的主推品种。针对大棚早春嫁接苦瓜-杭椒轮作模式,作者从闷棚整地、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杭椒12号秋季大棚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碧绿苦瓜是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苦瓜新品种,2010年全旺镇引进试种,田间表现生长势旺盛、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深受种植农户欢迎,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全镇种植面积达47.53hm2,产值超过600万元,成为全旺镇种植面积最大、生产效益最好的蔬菜品种。现将碧绿苦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特性碧绿苦瓜生长势强,茎基部粗壮,分枝旺盛,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