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牛肋间皮下嵌闭疝为牛之罕见病例。究其原因,为牛之犄角尖锐,相互抵斗,有的伤及皮肤及皮下各层组织,有的损伤了内脏器官,故发病。病因大多数明显,惟表现各异,症状不同。本病例系左侧肋间皮下陈旧性破口,分娩努责造成肠嵌闭,这种肠管嵌闭于左侧肋间的病例颇不多见。现将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2.
腹内组织及脏器通过脐孔、腹股沟和腹肌破口进入皮下而腹膜完整者,称为“疝”。而腹膜破裂,腹内组织及脏器脱出至皮下者,称之为“皮下脱出”,亦称为“假疝”。现时人们习惯上将疝和假疝通称为“疝气”。脱出之内容物用外力推压可送回腹腔者,这称为“能  相似文献   

3.
山羊腹壁疝是腹壁、腹膜受损伤、糜烂,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孔,以至肠管脱出。从而使脱出的肠管在皮下与腹膜之间发炎、糜烂,造成腹膜大面积粘连,继发肠炎、肠阻塞、肠坏死,导致山羊死亡。此病主要是由于山羊相互剧烈打斗造成腹壁、腹膜损伤及穿孔,伤孔发炎糜烂,孔径增大造成肠管脱  相似文献   

4.
正猪肚脐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从自然形成闭合不全孔道脱出到皮下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它由疝孔、疝囊和疝内容物构成。危害性:因仔猪生长速度快、食量大,由于重力原因,如果不做手术或手术不成功,肠管脱出疝孔积于腹下,轻则影响猪采食量生长缓慢,重则疝囊破裂肠管脱出导致死亡,影响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腹腔脏器连同腹膜从破裂的腹膜孔脱出于皮下称为疝。本病可导致病猪腹壁半球形肿胀,致病猪出现消化不畅、生长不良、肠管堵塞、肠管嵌闭、肠管坏死等病症,严重者可致死亡。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遇 4例公兔有血去势引起肠管脱出 ,报告如下。我县城关孙某于 1 998年 6月带来 6只小公兔要求去势。方法是 :将兔仰卧保定 ,术部常规消毒后用 0 .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1 0 ml分别在阴囊术部皮下浸润麻醉 ,2 min后纵向切开阴囊及鞘膜 ,挤出睾丸 ,旋转后摘除。同法摘除另侧睾丸。由于切口较小 ,未缝合 ,只撒一些消炎粉防止感染。下午 ,畜主发现 4只去势公兔发生肠管脱出 ,要求治疗。我们首先将脱出的肠管用 0 .1 %高锰酸钾液彻底清洗 ;为方便脱出的肠管还纳腹腔 ,先将阴囊切口及腹股沟管扩大后再将脱出肠管送入腹腔 ;然后缝合腹股沟管…  相似文献   

7.
脐疝是兽医界的一个专业名词,通俗来说就是广大养猪户所说的"大肚脐子"。笔者经过近20年的兽医临床观察发现,在养猪业日益发展的今天,仔猪脐疝有增多的趋势。腹腔的内脏器官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出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内,称为疝,又称赫尔尼亚(Hernia)或赫尼亚。疝以幼畜多发,猪、马、牛、羊比较多见。仔猪脐疝是猪疝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指腹腔内的肠管经脐孔脱出于皮下,形成小如鸡蛋黄,大如皮球的脐疝(见图1~3)。仔猪脐疝在兽医临床上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脐疝发生  相似文献   

8.
1阴道脱整复术 1.1手术方法一是外阴缝合法;二是坐骨小孔缝合固定法。(1)外阴缝合法。①整复:将牛保定在前低后高的床栏内,怒责剧烈者,施以后海穴麻醉。裹扎尾巴并拉向体侧,先以0.1%高锰酸钾清洗脱出局部,有破口的先缝合破口,充血肿胀严重者可用冷敷,水肿厉害者可用热敷挤揉或针刺,使水肿液流出。然后在脱出的阴道上包盖浸有消毒抗菌药物的沙布。  相似文献   

9.
母牛产后子宫脱出是生产实践中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但产后子宫全脱伴随结肠脱却是较少遇到。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却遇到一头六岁黑色母牛,产后不仅子宫全部翻出阴门之外,同时在脱出子宫体基部有一破裂口,结肠从破口脱出达2米长,形成子宫全脱伴随结肠脱的特殊例,经整复治疗恢复了健康。一、病因这头牛头胎时是顺产,2年后改用肉用牛(夏洛来公牛)配种怀孕,因母牛体型较小,胎儿过大,临产时造成难产,虽历经矫正胎位,仍产不出,由于拉力过猛,胎衣脱落不久,子宫全部脱出  相似文献   

10.
脐疝是腹腔脏器经脐孔脱出于皮下。本病常见于犊牛,一般为先天性,脱出脏器多为小肠或网膜。脐疝往往随着牛的生长而加重,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脐疝并发脓肿,其危害将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1.
脐疝是指腹腔内脏器官经脐孔脱出至皮下,常因犊牛脐先天性缺损、脐部发炎及其他脐部的损伤,造成脐孔的闭合不良、过大,在摔跌或强力挣扎时,腹内压剧增,致使腹腔内脏器官(如大网膜、肠管、胃等)通过脐孔脱出至皮下而形成疝。正常情况下,犊牛产后3天左右,脐轮即缩至正常大小,脐带开始脱落,7~8天脐轮即完全闭合。  相似文献   

12.
直肠脱 (ProlapsosRecti)是指直肠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向外翻出而脱垂于肛门外 ,而不能自行缩回的一种疾病。如脱出的组织仅为直肠末端的黏膜时 ,即称为脱肛。脱出的组织为直肠后段全层肠壁 ,则称为直肠脱 (在脱出的肠管与肛门之间向内不能插入手指为单纯性直肠脱 )。有的被腹膜覆盖的直肠起始部经肛门向外脱出 ,同时进入直肠后段内时称套叠性直肠脱(在脱出的肠管与肛门之间向内可插入手指为套叠性直肠脱 )。如果在脱出直肠之间有小肠进入时 ,则称为直肠疝。本病多发于猪和马 ,牛比较少见。直肠黏膜长时间显露在空气中 ,不断为尾毛、粪及垫草…  相似文献   

13.
小公猪去势后,肠管从阴囊脱出比较常见。因脱出的通道狭窄,进不了一个手指头,不易整复。若不能及时还纳,预后不良。笔者处治小公猪阴囊肠管脱出十数例,均获成功,现介绍如下:1症状小公猪去势后肠管脱出,一般脱出部分有一饭碗那样多。脱出后,因粘附泥砂、垫草和摩擦损伤等刺激,肠管充血潮红、出血,久则污秽晦暗。有的脱出之肠管充盈内容物或气体。脱出肠管量少者,尚能站立行走;脱出量多者,精神沉郁、伏卧呻吟。2处治2.1清洗首先用清水冲患猪全身体表,清除粘着在肠管上的泥沙、草屑等异物,然后用灭菌生理盐水把脱出肠管冼…  相似文献   

14.
1腹壁疝母猪阔割,腹壁切口靠前或过下,切口不缝合或腹壁肌层缝合不确实引起。肠管夹在腹壁肌层切口或径切口脱出在皮下,使局部突起或成囊状(疮、。治疗:按外科常规拆出缝合线打开腹壁切口,将脱出肠管送回腹腔;遇肠管与切口组织粘连,则分离后送回;若遇肠坏死,则切除坏死段吻合后送回腹腔。再缝合腹膜、值孔和皮肤。手术后注入青霉素80~160万单位,以防感染。2粪疾母猪阉割,肠管夹在切口肌肉内或误将肠管缝在切口引起。粪水不断从皮肤疾口流出,患猪减食或不食。治疗:术行常现消毒。在疾四套切开,钝性分粘连的肠管,肠管疾口较…  相似文献   

15.
<正> 在阉割公猪后,肠管从阴囊脱出,照理是一种医疗事故,至少是手术不高明的结果,但如发现早,肠管脱出时间较短,可从阴囊还纳肠管。否则即使采用推送法使之还纳,也无济  相似文献   

16.
<正>疝是腹腔内脏器官特别是肠管脱出于皮下或邻近解剖腔的一种常见病,疝各种家畜都可发生,临床上多见于猪。嵌闭性疝的疝孔小且内容物难以自行还纳。发生嵌闭性疝时,患猪肠壁血管受压迫,致使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嵌闭性疝可造成肠管坏死,导致猪只死亡。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切除坏死肠段并缝合的方法对嵌闭疝进行治疗,肠管缝合的要求较高,缝合不严极易导致手术失败。本次采用的肠管断端支撑缝合法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简化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将一例某牧场四岁经产妊娠黑白花奶牛,因一段肠管坠入后天性病理破口所致的肠嵌闭病例报告如下: 患牛为产后五个月的第二胎妊娠牛,泌乳性能一直很好,平均日产奶40斤,最高日产奶60斤。  相似文献   

18.
猪小肠多因小公猪去势、小母猪阉割后从机体脱出,脱出后受到其他猪咬断或脱出的肠管随猪走动被其他物体勾住扯断。其次,粘连性阴囊疝气、脐疝气脱出小肠长时间积蓄于疝内不畅或被疝环钳死,造成肠管坏死,需手术对肠管坏死部分进行切除和断端吻合。  相似文献   

19.
去势后肠管脱出的现象,多由群众自己阉割,对“通肠”没做任何处理或处理得不当所致。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处理是:将病猪倒吊保定,用消毒液将污染的肠管反复冲洗干净,对肠管粘连的进行剥离,对肠管已坏死的,可将坏死部分切除后进行肠管吻合处理,然后在股环外口处做切口,将脱出的肠管送回腹腔,为防  相似文献   

20.
母猪嵌顿性切口疝并发小肠外瘘是由于损伤发炎的肠管随脱出的小肠强行扩张切口而突入皮下,切口弹性收缩致小肠被卡住不能回纳而发生嵌顿,受损肠管破裂漏粪而形成小肠外瘘,该病在兽医临床上罕见,鲜有报道。文章介绍一例母猪嵌顿性切口疝并发小肠外瘘的手术治疗具体过程及术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其发病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术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