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超级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吉林省超级稻育种3个发展阶段,即高产育种目标及技术的困惑——超级稻研究起步阶段、超级稻育种研究阶段、超级稻品种普及与育种技术发展阶段的研究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经验、教训.在杨守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理论指导下,以株型改良为契入点,提出吉林省优质超级稻育种目标,旨在为吉林省超级稻突破12000kg·hm-2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超级稻育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重大技术,自1996年以来,全国超级稻研究协作组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确立、理论体系的建立、育种材料的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之所以能创新与发展,首先,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是超级稻发展的根本目标,第二是创新了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第三是良种良法配套使中国超级稻得以大面积应用,第四联合协作攻关是中国超级稻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沿黄地区是我国优质米产区之一,以"原阳大米"为代表的沿黄优质大米誉满全国。近几年来,随着育种基础材料研究的深入和育种技术的创新,河南省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我们就我国及沿黄地区超级稻育种概况展开论述,并详细阐述了河南省首个超级稻的选育经过及推广力度,提出了沿黄优质稻米产业科学、健康、快速发展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合评述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水稻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两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这些超级稻新品种、新组合已广泛地应用于水稻生产实践,并已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30年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中国在常规超级稻育种和超级杂交稻育种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地创造出一批新株型优异种质,培育出105个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新品种和新组合.在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的同时,高度重视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努力构建产学研紧密衔接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机制.通过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广适、抗逆的超级稻,中国再次实现了水稻单产水平的新突破,综合生产能力继株型改良和杂交稻育种之后有了进一步提高,为中国稻作科学的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超级稻发展的历程,由于育种技术和栽培方法不断开拓创新,中国水稻最高单产屡屡突破世界纪录,超级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在综观国内外超级稻育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水稻产量的理论极限及超级稻育种技术,并提出了对今后超级稻育种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的分子设计育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级稻育种的目标是在水稻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取得突破的基础上,通过理想株型的构建结合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来实现寻求水稻单产、品质、适应性的新突破。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与集成,对作物从基因(分子)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和操作。将分子设计育种的知识和手段应用于超级稻育种,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培育出更多、更好的超级稻品种或杂交组合。因此,对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理论和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分子设计育种对提升传统育种效率和培育超级稻新品种的前景,指出了未来超级稻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对国内外超级稻(超高产)育种研究作了回顾,简述了广东省超级稻育种研究取得的进展:育成了10个达到(基本达到)超级稻(准超级稻)产量指标的新品种(组合),并逐步进入生产示范和推广;初步创立了华南超级稻"半矮秆、早长根深"育种模式和华南双季超级稻"动态株型结构"育种模式两种理论。提出广东省今后超级稻育种与应用研究的课题是:提高超级稻品质和综合抗性;加强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改进超级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的方法,加快超级稻推广。  相似文献   

9.
1981年日本首次提出水稻超高产育种,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正式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计划至2005年育成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800公斤的水稻新品种,但由于技术路线欠妥,至今尚未大面积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在着力提高产量潜力的同  相似文献   

10.
专题导读:中国超级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多数亚洲国家将高产作为水稻育种的首要目标。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始了水稻新株型育种,后被媒体宣传为超级稻。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借鉴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及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新株型育种经验,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的“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目,明确超级稻是通过理想株型塑造与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培育的单产大幅度提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包括了超级常规稻和超级杂交稻。     中国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首先是产生强杂种优势。传统的籼籼交或粳粳交因亲本间遗传距离过窄,难以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因此,需要扩大双亲的遗传距离。但由于籼与粳属2个亚种,杂交子一代营养优势很强,株高和生育期超亲,存在部分生殖障碍,表现花粉部分败育,结实率低下,无法直接利用。大量的测交结果表明,用籼粳中间型作亲本能最大程度协调杂种产量潜力的提高与株型理想配置的统一。     在株型塑造方面,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生态各异,各地在实施超级稻育种计划时,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理想株型模式,如东北稻区的直立大穗型、华南稻区的早长根深型、西南稻区的稀植重穗型、长江中下游稻区的后期功能型。从狭义的株型概念看,株型主要指地上部的叶形和穗形,而从广义的株型概念来看,根系的形态及功能属于株型的一部分。由于根系生长环境的复杂性及根系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局限性使水稻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超级稻育种的深入,大穗早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根系的重要性及根系遗传育种的迫切性引起了育种家极大的关注,而且往往将其独立于地上部株型开展研究。     项目实施20年来,中国科学家已在超级稻技术创新、品种培育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5年农业部根据《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先后10批次确认了146个超级稻品种,其中,籼稻品种95个约占65%,粳稻品种51个约占35%。通过超级稻技术示范推广,实现了超级稻单产和效益“双增一百”的目标,并不断带动全国水稻单产和效益显著提高。据统计,超级稻迄今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7亿亩,带动水稻全国平均单产跃上新台阶,1996年超级稻项目启动年全国水稻平均亩产414.1 kg,2015年达到了459.5 kg,平均单产增加了45 kg,增幅达11%。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超级稻育种技术得到不断提升,有2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籼粳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从“籼不粳恢”向“粳不籼恢”发展;二是分子技术被广泛用于超级稻育种中。本专辑列入的论文,既有超级稻研究的历史回顾,又有超级稻育种技术研究的新进展。超级稻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赋予了超级稻在中国水稻生产中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华南型超级稻育种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农业部实施超级稻育种研究项目以来,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超级稻育种获得全面成功。在国内基本形成了北方粳稻、南方籼稻、长江流域杂交水稻三个研究格局,其中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经农业部确认的28个超级稻品种(组合)中,华南有5个,即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天优998和胜泰1号,这些品种(组合)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推广。华南型超级稻品种选育技术为三系超级杂交水稻和常规稻选育技术。三系超级杂交水稻主要通过"强恢×强恢"选育恢复系,加强抗性筛选,通过航天育种选育超级杂交水稻;常规稻选育技术则通过"半矮秆、早长、根深"、大穗型和多穗广适应型超级稻品种选育取得成功。今后华南型超级稻研究提出"丰产、抗病、优质、广适"的综合提高,引进新抗源,加强抗性,提高水稻生物学产量,加强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根系研究,提倡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近20年来从事超级稻育种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主线,从基本理论、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合评述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并讨论了与粳型超级稻有关的生理和遗传问题,指出开发推广超级稻是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寒地水稻产量潜力与超级稻育种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全省历年各阶段平均产量,理论推算产量以及各区域大面积高产典型和小面积试验论述了寒地水稻的产量潜力,并提出了寒地超级稻育种研究不同阶段的产量指标、各性状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超级稻育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利用籼粳亚种拓宽种质资源技术、理想株型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常规育种技术4个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土壤培肥技术、钵育壮秧技术、合理密植技术、井水提温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方面探讨了寒地优质超级稻品种的各种性状得以展现要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合理密植是寒地超级稻建立超高产经济结构的基础,是寒地超级稻株型更为理想、叶片更为直立的高光效的必然,是走以成熟为主的栽培技术路线"促早熟、高产、优质"并举的保证。寒地优质超级稻育成的品种有龙粳14、龙稻5号、松粳9号等。  相似文献   

15.
对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探讨了超级稻育种在产量指标、品种的广适性、区域试验方法及育种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育种研究中的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综观国内外超高产育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目标及技术方法等方面 ,提出笔者的新见解 .笔者认为 ,因地制宜的全面协调平衡达到圆满是超级稻育种的基本理论 .因此 ,必须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 ,确定适合于当地的超高产指标和理想株形 (包括根系的理想形 )模式 ,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和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方法 .这是超级稻育种获得成功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超级稻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中国超级稻研究的理论渊源和依据,品种特征特性,选育的技术路线,已育成的品种及其优化的栽培技术,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F0002-F0002
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沈阳农业大学杨守仁教授和陈温福博士在籼粳稻杂交和理想株型育种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并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在国际水稻大会上作了题为“Trends in Breeding Rice for Super High Yield”的大会报告。同年,论文发表在日本“育种学杂志”上。1996年,在杨守仁教授的倡导下,农业部在沈阳组织召开“中国超级稻研讨论证会”,正式拉开了全国“超级稻育种研究”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超级稻研究项目启动至今,对促进我国的粮食增产,提升我国水稻育种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自1996年以来,作为中国超级稻研究项目主要发起和承担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华南稻区超级稻选育研究工作。在开创水稻生态育种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经过10年攻关,再创华南超级稻育种新辉煌。先后构建出"早长、根深"超级稻株型模式和华南广适应型优质超级稻株型模式;在优质超级晚稻育种和广适型超级稻育种方面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育成一批达标优质超级稻,主要代表品种有:品质可与泰国优质香米相媲美的优质超级稻品种胜泰1号、我国超级晚稻育种取得突破的先锋品种桂农占和大穗高结实的广适型超级稻品种玉香油占等,这些超级稻正迅速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华南双季超级稻育种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保障21世纪的食物安全,我国于1996年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项目。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超级稻育种研究室承担了该项目的华南稻区早籼双季超级稻选育研究工作,经多年研究攻关,已先后育成胜泰1号、广超6号、桂农占、玉香油占等一系列达标的新品种。着重介绍了该研究室近年主攻的华南广适应型超级稻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并在该研究室超高产育种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华南稻区的稻作生态特点,阐述了华南双季超级稻育种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