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几年来,农电工队伍作为供电企业管理下的一支生力军,在山东省农村电力生产营销、优质服务和“两改-同价”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农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山东省目前情况看,农电工基本签订了劳动合同,逐步办理了社会保险,优秀农电工担当了供电所管理重任,全省已有19名农电工转为长期合同职工,167名担任供电所所长、副所长,2673名任职供电所管理岗位。但同时,农电工队伍建设也给供电企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农电工作新情况的出现,农电工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临朐县电业局近几年来,为适应农电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农电工队伍,进一步提高农电管理优质服务水平,他们结合单位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农电工素质工程”为契机,以实现供电所、电工组的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努力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三三制”管理,全局农电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农电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起色,并涌现出了全国“农电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王运福等一大批优秀电工。一、推行制度、情感、监督“三项管理”1. 实施制度管理。农电体制改革后,针对农电工素质参…  相似文献   

3.
为巩固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成果,加强农村供电管理及优质服务工作,2000年.全系统开展了以加强供电服务窗口建设为重点的“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活动,2002年.又针对供电所成立后普遍存在的基础薄弱,管理粗放等突出问题,适时提出了开展“供电所管理年”活动。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又提出开展农村供电所标准化作业工作,进一步巩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也适时开展了农电基础管理达标创建工作,促进了供电所的规范化建设。 为及时展现基层供电所在规范化建设中涌现出的新点子、新做法,本刊将在供电所栏目以短信息的形式不定期地集中编发各地农电企业的创新尝试和经验做法,并结合有关农电政策和导向加以点评和解读,以便给基层农电工作者以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农电工队伍现状分析江苏省电力公司有58个县(市)供电公司,均由省电力公司直供直管。农村供电所1728个,农电工5.4万人,目前农电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农电工思想不稳定,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经过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工较以前减少了25%,某种意义上讲农电工队伍更精干、更优化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电工的业务素质整体下降;二是整个农电系统工作量较以往有了大的增加,农电工工作压力增大;三是农村用电管理难度加大,造成农电工畏难情绪的滋长。农电工待遇较低。农村供电所统一实行由省电力公司统一制订的劳资用工分配制度,人员工资按照省公司…  相似文献   

5.
张晓英 《农村电工》2006,14(4):12-13
西部落后地区农电企业现有的农电工大部分是在原村电工的基础上招聘到基层供电所工作的。因农电工身份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粗放型的管理方法,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面对农电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电企业应不断加强农电管理和农电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解决农电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农电工的素质,对农电工的管理应力求做到人性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农电体制改革后.政府和客户对农村供电所的生产、安全、营销、服务水平的期望和要求迅速提高。农电工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农电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农电工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农电工作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农电工作经验,就农电企业怎样加强农电工管理提出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济南供电公司农电系统包括4个供电部和6个趸售县供电企业,拥有供电所82个,农电工2338人,负责全市314万农村人口的供电任务。2005年4月,济南供电公司农电系统率先在全省全面实现了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实施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体现了“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于促进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电管理》2005,(1):45-46
规范化管理农村供电所活动中,江苏省电力公司制定了创建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重点抓了“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农村供电所统一管理,着重加强人员统一管理、财务统一管理和规章制度的统一;二是加强农电专业管理,着重加强农电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农电营销管理;三是加强农电队伍建设,着重加强农电职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四是加强农电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着重抓党群组织建设、优质服务常态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电工是农村供用电管理的重要力量,队伍建设和管理是农村供电所科学管理的核心。为了提升供电所绩效管理水平,有必要实行KPI管理,使供电所及农电工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农网改造和农电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已贯穿于农电管理中,减少了农村供电中间环节,规范了农村用电秩序,彻底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1存在的问题1.1电力企业职工与聘用农电工之间还存在着一道鸿沟。在思想认识、工作态度、作风建设、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农电工缺乏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在农电管理中不能够尽职尽责、积极主动。1.2乡镇供电所成为电业部门的派出机构,但由于供电所多数以乡镇区域而设,在农电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叫雷兴国,今年34岁.我是在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农村供电所后的2001年5月步入农电队伍的,现在四川省广安市天池供电所当一名基层农电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步伐的加快,江苏省部州市供电局徐楼供电所2!名农电工深感自己的业务知识急需提高,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将农电政策及时宣传给用户,近日,该所农电工自费订阅《农电管理》做到人手1份。目前,把自费订阅行业报刊作为自己“充电”的重要手段,已成为该所农电工的共识。徐楼所农电工自费订阅《农电管理》@郑金伟$江苏省邳州市供电局徐楼供电所!526060  相似文献   

13.
农电工是指在农村从事10 kV以下配电网运行维护、农村供电所营销服务,由农村低压电网维护管理费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他们面对广大农村用户,工作区域广、服务对象分散,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农电事业发展和供电企业形象.笔者认为,要有效提升农电综合管理水平,必须进一步规范农电工管理,建立健全农电工队伍的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加强并规范供电所建设是推动农电管理走向规范化、精益化的必由之路。大英县供电公司以强化队伍、提升管理为抓手,促进了供电所建设的全面提升国网四川省大英县供电公司辖区内共设农村供电所6个,共有正式职工48人,农电职工86人,服务11个乡镇、300个行政村、51万农村客户。为进一步夯实农电管理基础,加强并规范农村供电所建设,推动农电管理走向规范化、精益化、专业化,大英县供电公司以抓安全、抓管理、抓创建为手段,以强队伍、建机制、增效益为目标,促进了整个农村供电所建设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宿州供电局郊区供电所担负着16个乡(镇)的供电任务,下辖14个供电所。该所以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制定了一系列强化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农电工管理正规化宿州供电局郊区供电所主要面向农村,有农电工450多人,在农电体制改革时,该所一是按定员定编要求,按“三公”的原则进行队伍整合,与所聘人员签订符合法律手续的劳动合同;二是对为农电工作辛苦几十年做出较大贡献的原乡站老职工,不是一脚踢开、撒手不管,而是以办“三产”的形式把他们安顿下来。针对农电工属于游勇散兵,缺乏约束的实际,该所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从所部机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电力公司紧紧围绕“职责到位、管理规范、工作高效、服务真诚”的工作目标,强化领导,加大力度,持续开展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1727个农村供电所建成规范化管理供电所,占总数的99%。一、定岗定责,制度建设,实现农村供电所基础管理规范化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农电队伍综合素质是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章立制,完善供电所制度管理是规范性建设的关键手段。省公司农电系统将加强农电人员管理,推进制度建设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基础。1. 定岗定责,动态考核,为供电所规范化建设提供基础保证以人为本是提高供电…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泰州供电公司为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稳定农电队伍,解决农村电工的后顾之忧,日前,给市区201名农电人员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计划生育保险卡,使他们多年的期盼变成了现实。图为:江苏泰州供电公司九龙供电所部分农电工喜获医疗保险卡的场景。农电工吃下定心丸  相似文献   

18.
农电工处在农电工作的最前沿,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反映着农电管理水平,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01年以来,山东省高密市供电局大力实施“农电工素质工程”,对深化农电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明确存在的问题,适应改革大势高密供电局辖19处供电所,76个电工组,656名农电工  相似文献   

19.
姜乐平  杨卫 《农电管理》2004,(12):26-28
农电工是农电企业的“重要资源”。如何提高农电工队伍素质,实施绩效考核与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农电公司已经把岗位绩效考核向供电所延伸,旨在通过加强供电所员工的绩效考核,把公司各项管理的目标与压力延伸并传递到每个农电工身上,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奉献、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电体制改革之后,农村电工队伍已经成为我国农电事业的中坚力量。由于当前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的农村电工管理模式,形成了当前农村电工的管理客观存在着“政出多门、各有所长”的现象。笔者以为,为适应新时期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农电工队伍迫切需要走职业化管理之路,亟需格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