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与国际接轨的棉花良种繁育的科学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发展经历的引种技术、基于群体混合选择的块选和片选技术、基于单株选择的“三年三圃制”及其衍生技术和基于重复繁殖为理论基础的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总结了中国棉花良种繁育规模化的3个发展阶段,从人工投入、资金投入和推广规模3个方面阐述了不同良种繁育体制的综合效益,提出了中国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认为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良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2.
自 1 990年以来 ,天津市推行四级棉种生产程序 ,实行棉种育、繁、销横向联合 ,解决了三圃制存在的许多弊端和育、繁、销脱节等问题 ,效果十分显著。1 棉种生产技术与良繁体系改革现状1 953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以改良混合选择法为基础的三圃制 ,并成为我国棉花良种繁育的核心技术。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该法已不适应生产的需要。三圃制的核心是“选”和“试” ,与良种繁育的本意有一定的偏悖。原品种的育种者 ,通过单株、株行和株系 ,选出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的后代并不难 ,但一般繁种单位很难…  相似文献   

3.
两条良种繁育技术路线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圃制和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简称四级程序)是两条不同的良种繁育技术路线,从作物与环境的关系,良种繁育过程中不同的选择方法及良繁种群的群体遗传学理论等方面,就三圃制和四级程序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通过这种讨论,能够对两条技术路线在良种繁育实践中的作用意义和地位有为全面深刻地认识,以进一步推动良种繁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偃师国营原种场 ,在良种繁育体系改革以前 ,良种繁育技术往往采用三圃制。由于种子生产技术落后 ,种子质量不过关 ,盈利较少 ,甚至亏损。自 1 988年开始 ,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代替三圃制 ,主动与育种单位、种子公司等结合 ,走育、繁、推一体化道路 ,改变了过去应用三圃制 3年才能出原种的局面。采用四级程序后 ,利用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原种 ,1年就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原种 ,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了 2年。由于品种对路 ,质量提高 ,生产的原种年年供不应求。而且 ,四级程序操作简便、经济省工 ,种子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我们场从 1 989年开始扭亏为盈 …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新乡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者提供原原种—县级原种场繁殖原种—乡级良种场繁殖良种的三级良种繁育新程序。除育种者外,县、乡两级场(站)只进行去杂去劣,不再进行三圃选择。改进后的棉花良种繁育程序科学、简便、省工省时,为育、繁、推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良繁“一圃制”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良繁“一圃制”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赵玉巧,赵英华(濮阳市种子管理站,濮阳 457000)(安阳市种子管理站)赵虹,范和君,曹锡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鹤壁市种子管理站)我国自50年代引进苏联良种繁育技术,采用“三圃制”生产原种,在农业生产上发...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新乡地区棉花生产特点和“三圃制”原种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育种者提供原原种-县有原种场繁殖原种-乡级良种场繁殖良种的三级良种繁育新程序。除育种者外,县、乡两级场只进行去杂去劣,不再进行三圃选择。改进后的棉花良种繁育程序科学,简便,省工省时,为育、繁、推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作物良种繁育体制和技术的改革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我国农作物良种繁育工作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作物良种繁育工作大体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 1阶段是前 3 0年 ,我国执行的是“自繁、自选、自留、自用 ,辅之以必要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 ,建立了以县农场为中心 ,公社为桥梁 ,队有种子田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在良种繁育技术上 ,学习前苏联 ,特别注意提纯复壮 ,推行了株行 (穗行 )、株系 (穗系 )、原种系列的三年三圃制。第 2阶段是后 2 0年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种子工作上执行的是“四化一供”的方向目标 ,即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 ,种子加工机械化 ,品种布局区…  相似文献   

9.
<正> 良种繁育任务,一是加速繁育种子,二是保持良种的种性。按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作物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繁育作物原种一般采取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三年三圃制。自1987年我场被定为省级种子基地后,小麦的提纯复壮一般采用穗行圃和原种圃二年二圃制。这样生产原种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1988年我场收获穗行圃556亩,除选部分优行进入穗系圃外,大部分经选择后进入原种圃。这样1989年收获原种圃1万亩,穗系圃559亩,穗行圃579亩。在二年中原种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增加了效益。但  相似文献   

10.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种子繁育是小麦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小麦种子繁育程序包括三圃制、二圃制、一圃制、四级种子生产、株系循环选择、一圃三级种子生产等六种。为了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化的需要,在分析现有种子繁育程序的基础上,根据小麦遗传特征,提出小麦种子繁育的一般原则和通用程序,供小麦育种、繁种、推广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搞好种子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种子生产中 ,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 ,不断进行技术改革 ,提高种子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其中 ,重要的改革是应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逐步代替了三圃制。1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应用1 988年前 ,我们进行良种繁育主要是采用三年三圃制。三年三圃制与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相比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是原种生产周期长 ,跟不上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 ;二是环节多 ,费工多 ,投资大 ;三是原种生产的种子量小 ,满足不了生产需要 ;四是株行、株系选择标准不容易掌握和统一 ,常因操作者对品种认识的局限性和偏爱 ,选出的原种不一样等。1 989年 ,…  相似文献   

12.
良种繁育是种子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整个种子工作的基础。"三圃田"建设是青稞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措施之一。所谓三圃田,是指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和原种圃,即采用单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程序生产原种的一种繁育方法。通过青稞"三圃田"建设,可有效保持和提高现有青稞品种的纯度和良好品质,并对防止品种混杂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兰珍 《农村科技》2007,(12):15-15
任何一个良种,都不会永久地保持其优良的种性,在生产应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混杂、生物混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混杂退化现象.为防止良种混杂混化,稳定与提高种性,使良种在生产中充分发挥增产作用,应建立建全良种繁育体系与良种更换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种子.自1973年以来,我站采用三圃制(穗行圃、行系圃、原种圃)生产正规的小麦原种,小麦产量逐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在小麦良种繁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种子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小麦种子生产中,迫切需要与之配套的种子生产程序,过去长期应用的三圃制存在着许多弊端,已与当前种子生产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从1988年开始,河南省的教学、科研、种子部门的科技人员共同协作,首先在小麦良种繁育中总结出了“四级...  相似文献   

15.
洛麦23通过建立穗行圃或穗系圃,与“三圃制”结合,形成了4个级别的种子生产程序:先建立穗行圃,再建立穗系圃;穗行圃和穗系圃,隔年交替进行;穗行圃混合收获种子或穗系圃收获种子,再加繁一代即为育种家种子;育种家种子繁殖原原种,原原种繁殖原种。原种即应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和种子企业、农场、种子生产专业村合作,采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农场+生产基地”联合体,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至2013年,洛麦23在黄淮麦区南片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利用,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在100万hm2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13.7亿元。  相似文献   

16.
小麦"三圃田"是指小麦穗行圃、穗系圃、原种圃。目前普遍采用三年三圃制,供应小麦大田生产。通过小麦"三圃田"建设,保持现有小麦品种的优良性状,加快小麦良种推广,从而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本人根据小麦良种繁育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三圃田"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盐城市是全国全省著名的集中产棉市之一。棉花良种繁育工作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环节,50年代我市东台、大丰、射阳三个产棉大县和地区所属的新洋农业试验站、上冈粮棉良种场先后建立了棉花原种场。70年代盐城、滨海、阜宁等县相继建立了棉花原种场。随着值棉事业的发展,逐步扩充了场带队,并配备了棉花轧花场,进行棉种的三圃提纯复壮和种子加工,多数乡还建立了种子队(场),形成了以县原种场为核心的良种繁育体系,对当前的棉种更新,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来,这种良种繁育体系不能适应农民对棉花良种的迫切需要和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新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市种子公司和沿海地区农科所、市经作站联合牵头,大胆设想,提出“四化一供”的新型育、繁、推联合体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体系已显示出显著的优越性,加快了我市良种更新速度,促进了我市的棉花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燕麦是晋、冀、蒙三省(自治区)高寒贫困山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是产区农民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燕麦食品消费与饲草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为大规模扩大燕麦生产提供了契机,加强燕麦良种繁育工作成为了关键。本文阐述了冀北坝上地区燕麦良种"一圃三田"制的四级繁育推广体系模式(原种圃繁殖基地—一级种子田—二级种子田—三级种子田)及其技术保障措施,对加速燕麦种子产业化进程,保障燕麦产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玉国(新疆麦盖提县种子管理站,麦盖提 844600)多年来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一直采用“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生产原种,国家于1982年颁布了至今为止唯一的GB242 82棉花原种技术操作规程,确定了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源于原苏联的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为棉花原种生产做出了应有贡献;但这个方法工作量大、繁殖系数小、原种生产周期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不适应棉花品种频繁更换形势。1997年起,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先后又应用了“自交混繁法”、“简易二圃法”等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应用中,发现用“自交混繁法”生产棉花原种选自交铃数量少,自交需人工多、脱落率高、淘汰率高、保种圃面积小、原种生产周期长;而应用“简易二圃法”生产棉花原种,省工省事、能及时的为棉花生产提供足量、优质棉种,适应当前棉花品种频繁更换的形势。1 不同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麦盖提县的应用麦盖提县自1975年应用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技术,到1980年底完成了108 夫的“三圃”配套、二田对口工作,到1985年实现了年年用108 夫原种三代更新大田种子,其纯度由原来的54%提高到了87%,198...  相似文献   

20.
1987~1994年,对中喷花混选棉花良种繁育技术和“育供、场繁、县用”良繁新体制进行了多年、不同品种的试验示范。结果证明,该方法科学,技术先进,简便易行,省工省时,适合我国国情,应用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是优于“三圃制”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