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抗病耐病品种匮乏等原因,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呈现出加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实现棉花生产提质增效、保持可持续发展,初步分析了阿拉尔垦区2018―2020年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病特点和原因,摸索总结出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棉花枯萎病是严重危害棉花生长,影响棉花产量的颃固性病害之一。3年试验结果表明:沼液对棉花枯萎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沼液浸棉种,沼液营养体育苗,沼液灌蔸等技术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区内棉花枯萎病的蔓延,对降低棉花枯萎病的发病率,减轻发病程度均有明显的效果,1年防效达50%,连续2年以上防效可达70%,提高棉花产量10%,沼液防治棉花枯萎病试验的成功,为沼气综合利用增加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赣北棉区棉花迟发问题,进一步挖掘棉花增产潜力,在全面普及营养钵双膜覆盖育苗、争早苗壮苗的基础上,引用了地膜移栽技术,以实现壮苗早发、优质高产。1地膜移栽在赣北棉区示范的反映从两年示范推广的情况看,棉花地膜移栽是一项优势明显、缺点突出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枯萎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平  李秀珍 《中国棉花》2008,35(1):40-41
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枯萎病发病早、发病重。在6月初开始零星发现。6月中下旬,各地严重发生,发病株率在5%~75%不等,少数发病重的棉田死苗率达50%以上。表现特点为老病地、早发棉发病重;露地棉比地膜棉发病重;常年单施化肥的地块比常施有机肥的地块发病重。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有些差异。2007年枯萎病以黄化型为主,表现为叶片黄化、皱缩、枯萎,伴有茎芯维管束发褐、发黑,部分棉花还混有茎枯病、角斑病、黑根病等病害。表1各品种枯萎病发病率调查(6月21-26日,%)地点湘杂棉X号湘杂棉Y号中棉所XHRX楚杂X太X鄂X杂号棉泗X杂号棉鲁X棉号研冀杂X…  相似文献   

5.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棉花育苗移栽是棉花夺取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关键技术包括培育壮苗、提高移栽质量和加强栽后管理3个重要环节。1培育壮苗1.1配土建床制钵。选用无病的砂壤土或轻粘壤土作苗床,施足有机肥,以充分腐熟的人粪尿和牲口粪最好。每667m2大田制钵...  相似文献   

6.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能使棉花产量提高1~2成,但苗床“三高”(水、肥、温)的环境条件,常常出现菌病暴发蔓延、杂草丛生、棉苗徒长、成钵率低、苗病苗弱,移栽后缓苗期长,早苗迟发,影响营养钵增产潜力的发挥。通过搬钵蹲苗等措施,虽能缓解菌病蔓延、清除杂草、培育壮苗,但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且受天气制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采用脱绒包衣棉种、苗床专用剂“床草净”“壮苗素”,连续三年对比试验,探索其简化管理技术。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鄂荆一号脱绒包衣棉床草净(江苏省农科院)壮苗素(江苏盐城新洋试验…  相似文献   

7.
泗棉3号在姜埝市高产栽培技术黄桂林,王如庆,吴茂平江苏省姜埝市农业局225500姜瑞芝,黄爱清,陈立本江苏省兴泰乡农技站225539,我市棉花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里下河地区,至80年代始,棉花枯萎病发病面积逐年扩大,苗床损苗和大田死苗严重影响了移栽密...  相似文献   

8.
肥促化调是当今棉花高产栽培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依据作者多项花科技成果,结合<<湖南省棉花栽培技术规范标准>>。<<安乡县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规范>>,产总结当地棉农高产栽培经验,将营养钵棉花肥促与化调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全程肥促化调栽培方法。肥促指巧施种肥,轻施苗肥,穴施肥泥浆,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普施叶面肥;化调指苗床期喷施壮苗素-壮苗,蕾期,花铃期喷施缩节胺-稳架,叶絮期喷施乙烯利-催熟。  相似文献   

9.
棉苗移栽是缩短棉花与前作物共生期,缓解棉苗与前作物争光的矛盾,培育壮苗,争取早发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棉苗根病及叶病的危害,限制了移栽棉的推广。以往多报道  相似文献   

10.
赵建军 《中国棉花》2005,32(3):14-15
对棉花感、抗病品种不同病级产量和经济性状考种和纤维品质检测结果分析表明 ;枯萎病指越高对棉花各性状和棉纤维品质影响和危害越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单铃重、衣分、衣指、子指、麦克隆值、比强度、纤维长度不同病指之间存在着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11.
高效麦饭石壮苗素拌种好推广棉花育苗移栽,在育苗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苗床死苗日趋严重,高脚苗、假大苗、弱苗发生普遍,导致棉苗素质差,移栽后返苗慢。主要原因是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根腐病和叶病严重;二是床土营养不足,严重缺乏微量、常量和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12.
棉花育苗移栽经历了3叶以下的小苗移栽,4叶左右的中苗移栽,发展到5~7叶的大壮苗移栽。据18个点的调查,大壮苗移栽增产显著,一般比中苗增产9~16%,比  相似文献   

13.
一、苗期病害是全苗壮苗的主要障碍我国各主要棉区在四、五月正当棉花播种出苗期间,常有轻重不同的低温期。棉苗初期抗逆力较弱,一遇到低温阴雨,就会出现大批烂种、病苗和死苗。历年以来各个棉区苗期病害是普遍而严重的;苗期病害成了全苗壮苗的主要障碍。例如,山东省苗期发病率一般都是30—50%;1956年全省发病棉田达800万亩。江浙棉区苗期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14.
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等,4片真叶后有枯萎病,统称为棉苗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土壤带菌,为土传病害,遇低温高湿天气发病重。对于棉花苗期病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春安 《江西棉花》2006,28(2):18-20
湘北湖区棉花常年因移栽后低温阴雨而迟发,造成霜前花率低,晚秋桃比例大,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一难题。进一步挖掘棉花增产潜力,引用地膜移栽新技术,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以大通湖试验站为基点。通过田间调查对比分析,阐述移栽地膜棉可实现壮苗早发,改善群体结构,确保棉花高产优质,同时提出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两无栽培即无土育苗无载体移栽是国内外棉业界具革命性划时代意义的实用型农业高新技术,打破了中国几十年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旧栽培体系。关键技术是根据苗期各生长阶段的营养特点,科学配方制成工业化营养液来满足棉花生长需要,使棉花壮苗早发,二叶一心期适于移栽时配以专利技术生根剂处理,使棉花移栽后快速生根、快速成活、根系发达。为了推广应用,2005年在彭泽县进行试种示范,以观察其高产、稳产等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选用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系新洋76—75与高产、优质新品系泗阳791进行杂交,杂交后代在枯萎病发病率重且均匀的人工接菌的枯萎病圃进行多年连续选择、鉴定。抗病性等遗传性状基本稳定以后,转入自然病圃继续选择、鉴定,于1989年选育而成。1990年至1991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92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与全国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同时进行大面积示范种植。均  相似文献   

18.
棉花是河南省周口市主要经济作物 ,植棉历史长 ,种植面积大 ,轮作制度难以实施 ,致使棉花枯萎病危害严重 ,发病率高 ,一般年份发病 1 0 %~ 30 % ,阴雨低温较多的年份发病 80 %以上 ,造成棉花大量死亡 ,严重危害棉花生产。目前 ,枯萎病的防治措施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 ,但由于长期大面积连续使用产生抗药性 ,防效逐年降低 ,2 0 0 1— 2 0 0 2年 ,利用薄荷油防治棉花枯萎病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试验方法1 .1薄荷油抑菌测定。枯萎病菌采用周口市农科所枯萎病菌系、薄荷油人工提取 ,用菌饼法测定。试验设 6个处理 ,分别为 :薄荷油 2 0倍液、5 0…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萎病刀刺治疗研究及其机理初探王家军,常彭阳,骆贵澄(临川县植保站临川1344100)棉花枯萎病是危害棉花的严重传染性病害之一,也是我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我国常年发病面积在670kh2以上,发病田一般减产10%~30%,重病田减产高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20.
JZ0919是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高产棉花新组合,该组合母本湘B-98为丰产性好、抗病的优良品系,父本JX06107为大桃、抗病的优良品系。JZ0919在F1代组合比较试验和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均表现突出,一般皮棉产量为1800 kg/hm2,霜前花率92.5%;上半部平均长度30.36 mm,断裂比强度30.79 c N/tex,马克隆值4.9~5.2;枯萎病相对病指(IR)19.9,黄萎病相对病指(IR)34.1,枯萎病和黄萎病平均抗级均为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