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合板是由单板组成,旋切机在旋切单板时,要根据胶合板成品厚度来确定旋切单板的厚度。但在实际生产中对单板厚度的确定,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有错误理解,下面就此问题加以阐述。单板厚度可分为单板名义厚度、单板实际旋切厚度、干单板厚度、成品中单板的厚度。在对各个...  相似文献   

2.
中山杉旋切单板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杉是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经人工杂交培育出来的优良树种,在使用过程中易干裂、翘曲变形。本研究对中山杉旋切单板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中山杉单板类人造板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测试了单板的厚度偏差、背面裂隙,并用高分辨率三维扫描技术测定了单板的变形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山杉原木边材部分旋切单板厚度公差为-0.12~+0.15,单板背面裂隙率为49.22%,单板变形程度平均21.18%;心边材转化部分旋切单板厚度公差为-0.17~+0.17,单板背面裂隙率为53.69%,单板变形程度平均28.20%;心材近髓心部分旋切单板厚度公差为-0.38~+0.76,单板背面裂隙率为55.85%,单板变形程度平均40.88%;单板厚度公差、单板背面裂隙率及单板变形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边材部分单板、心边材转化部分单板、心材近髓心部分单板。采用无卡轴旋切机旋切出的中山杉单板,其边材至心边材转化部分的旋切单板厚度公差达到LY/T 1599—2011《旋切单板》的要求;单板背面裂隙率小于人工林杨木单板,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中山杉单板变形程度大于人工林杨木单板;高分辨率三维扫描技术评价单板变形程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3.00、4.50、6.00mm厚度小径柚木单板制备单板层积材(LVL),研究单板厚度对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板厚度对于层积材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随着单板厚度增加,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减小;强度均达到GB/T20241—2006《单板层积材》中不同等级要求。生产相同厚度单板层积材时应根据耗胶量与所需力学强度选择合适单板厚度,寻求成本与质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使用本单板剪板机,在同一操作下,能达到单板的剪切、木屑的排除和单板的分等的目的,使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单板剪板机的操作如图1、图2所示。单板T挟在滚筒6和滚筒7之间向前输送。滚筒6具有沟槽6′,用此转动刀架和传送单板。滚筒7为单板压滚,并用此探测单板的缺陷部位。当滚筒7探测出单板的缺陷部位时,使单板在受剪切的位置上停止。剪切刀5将单板的前面缺陷部分切除后,木屑排除构件S与单板托架3一齐下降,使木屑排除构件S的尖头部分S′插进单板T的剪切间隙A处,将切除部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总结单板干燥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单板干燥理论、干燥工艺和单板特性对单板干燥的影响,以及单板干燥中的能源消耗,提出了单板干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木材单板化利用受限于单板厚度的难题,提出采用4~10 mm厚度单板制备木质复合板材的技术方案,介绍厚单板旋切、展平和干燥等关键工序的技术和设备特点,以及采用厚单板制备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和竹木复合板材等3种木质复合板材的制备工艺和主要性能,为厚单板的产业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山杉单板单面涂胶,施胶量为260 g/m~2,以30°的倾角螺旋交错缠绕组坯、加压制备圆管,研究了圆管的轴压行为及环刚度。结果表明:轴压过程中,其破坏形式主要集中在圆管的端头、中部以及单板带拼缝处。单板横纹螺旋缠绕的圆管相对于单板顺纹横纹混合螺旋缠绕和单板顺纹螺旋缠绕的圆管,其端头及单板间接缝处易破坏,单板顺纹螺旋缠绕圆管外层对于端头及单板间接缝处有很好的约束作用。单板顺纹横纹混合螺旋缠绕圆管相对于单板横纹螺旋缠绕和单板顺纹螺旋缠绕的圆管,其轴压性能更好,内径110 mm的单板顺纹横纹混合缠绕圆管的轴压极限荷载可达22.2 k N。圆管的环向抗压能力可用环刚度评价,单板顺纹缠绕圆管的环刚度最大,单板横纹缠绕圆管的环刚度最小。  相似文献   

8.
在制作单板拼花制品时,通过单板自身的明度值来初步筛选单板拼花制品中各部分单板组成单元的种类,然后再通过人工目测的方式,依据单板的纹理等与单板拼花制品图案的吻合度,最终确定组成整个单板拼花制品中各组成单元所采用的单板种类。采用此方法,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家具、墙体板等表面单板拼花装饰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减少单纯依靠人工目测筛选单板所造成的各拼花制品间的色彩偏差,提高拼花制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胶合板和单板层积材的生产过程中,单板干燥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为了系统理解和改进单板的干燥工艺,文中从单板干燥机在干燥过程中的能量分析以及单板在干燥过程中所发生的传热传质现象2个方面对单板干燥过程中的热力学现象进行了综述,明确这2方面的热力学分析可以优化单板干燥机能量的利用、提高单板的干燥质量,并对单板干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单板含水率阵列式检测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胶合板生产过程中,单板干燥的终含水率及其分布直接关系到单板的胶合质量。在单板含水率的检测手段上,国内长期采用人工随机抽测单板表面数点的含水率,对检测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尚停留在凭经验评估的水平上。这种方法难以实现对单板含水率的实时在线检测,且无法进行单板表面含水率分布的分析。 实现单板含水率的在线检测,在单板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用杨木一类速生材生产单板类人造板,由于湿心材使树干的含水率差异悬殊,分布不均,要求单板的干燥时间不同。针对速生材单板干燥质量难题及国家科委、林业部于1996年组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导热油作载热体,采用高温(170℃)连续热压干燥的方法,干燥美洲黑杨厚单板。可在4min内,将3mm厚的生材单板干至5.1%的终含水率。干单板平整、光滑、终含水率均匀,无撕裂。单板厚度干缩率平均为6.8%,高于网带传送对流干燥的单板3.3%;横纹于缩率4.8%,低于对流干燥的单板7.9%。研究结果表明,此法干燥速生杨木单板是可行的,用此厚单板压制的单板层积材(LVL)已出日到日本。  相似文献   

12.
将玻璃纤维以玻璃纤维线的形态植入到杨木单板中,并对其进行高温塑化处理,探究浸渍塑化后玻纤复合杨木单板对单板层积材(LVL)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塑化后的玻纤复合杨木单板能够明显提高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静曲强度、表面硬度以及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3.
以杨木和桦木单板为试材,引入光谱反射曲线研究了室内自然光环境下染色单板的光变色过程,分析了树种、漂白处理、染料种类及浓度对染色单板耐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辐射后染色单板K/S曲线呈下降趋势,光谱反射率曲线向黄光方向移动,染色单板发生黄化。漂白处理加速了染色单板的光变色。染料品种对染色单板耐光性影响显著,酸性蓝染色单板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明显,而酸性大红的变化不大。利用光谱反射曲线可快速直观地评估染色单板耐光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胶合板生产中单板干燥是薄弱环节,单板干燥机生产效率和热效率普遍较低,影响这个问题的因素很多。下面就合理调整单板干燥时间、重视排湿管阻尼器(挡板)的调节及在干燥开始区段实行加速干燥等问题作一简要的讨论。一、合理调整单板干燥时间目前在单板干燥生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片面强调杜绝“过湿”单板的产生,因而导致单饭干燥时间普遍较长,干燥后的单板有相当数量“过干”。这不仅影响单板干燥的  相似文献   

15.
单板纵向刨切背面裂隙形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摄像机拍摄单板的刨切过程,及采用放大镜观察纵向刨切单板背面裂隙度。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单板刨切厚度、刃倾角和刨切速度对单板背面裂隙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板背面裂隙度随着刨切厚度、刃倾角和刨切速度的增加,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刨切厚度对单板背面裂隙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采用4~8 mm厚杨木、桉木单板,经展平处理后组坯热压制造单板层积材(LVL),分析单板厚度对LVL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范围内,试板的各项强度指标均随单板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仍达到GB/T 20241-2006《单板层积材》不同等级的要求;生产同等厚度的LVL,使用厚单板的耗胶量比常规单板降低约2/3。  相似文献   

17.
在单板旋切过程中,单板背面裂隙度是影响单板质量的最主要因子。裂隙的发生与单板在旋切过程中受到的应力密切相关。为了对单板旋切过程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优选出最佳工艺因子,提高单板质量,准确掌握单板旋切过程中的功率消耗,单板旋切作用力的分析和测定是至关重要的。单板旋切是一个正交的木材切削过程。由于木材的各向异性·测量单板旋切作用力比测量金属切削力更为复杂。但通过单板旋切过程分析可知,单板的旋切作用力可分为切向作用合力和径向作用合力两部分。而切向作用合力可通过单板旋切时的扭矩测试值经换算而求得。因此单…  相似文献   

18.
单板剪切机PC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动单板剪切机是单板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提高其剪切的速度和剪切单板的精度,对提高单板生产的效率、单板质量和出材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国产气动单板剪切机的单板宽度定尺装置,一般由限位开关或光电开关、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等组成,定尺通过调整限位开关或光电开关的位置,发出电信号,控制气动剪切的左右气缸的气动电磁阀的动作时间来实现。因为该装置电气回路为有触点回路,电气响应时间滞后,当干燥机单板干燥的线速度超过35m/min时,就会经常发生误动作,宽度尺寸误差超过15mm,并且单板宽度尺寸的调整也比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辊筒式单板干燥机对尾巨桉、柳叶桉、巨桉、大花序桉、邓恩桉、粗皮桉6种桉木单板进行干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对单板干燥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从单板终含水率及均匀性看,粗皮桉、尾巨桉和大花序桉较好,邓恩桉干燥速率低,终含水率未达到单板干燥质量要求;从干燥后单板的开裂数量及延长度看,树种间差异不显著;从干燥后单板的翘曲程度看,柳叶桉、粗皮桉和邓恩桉质量较好;从单板干燥过程中节子脱落造成的孔洞增加数看,尾巨桉、邓恩桉和柳叶桉质量较好。总体来看,粗皮桉、尾巨桉、大花序桉和柳叶桉的单板干燥质量较好,可以满足胶合板生产质量要求,邓恩桉和巨桉单板干燥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的表面耐磨性,采用浸渍方法,在常温、常压下用PF树脂胶液对杨木和马尾松单板进行了改性处理,对胶液种类、浸渍时间与单板增重率、表面磨耗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提高单板表面耐磨性的合适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单板经浸渍处理后,胶黏剂主要分布在单板表层,随浸渍时间延长,二种单板的增重率呈上升趋势,表面磨耗值呈下降趋势。当浸渍时间相同时,加入耐磨剂的PF树脂胶液,可显著提高单板的表面耐磨性,碳化硅的耐磨性比二氧化硅更明显,杨木单板的表面耐磨性优于马尾松单板。验证试验表明,PF树脂中加入0.4%的碳化硅、0.1%的海藻酸钠和3.5%的微晶纤维素,杨木单板浸渍3 h,马尾松单板浸渍5 h,二者的表面耐磨性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