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是河南主要秋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4×106hm2,总产7.7×106t.近几年由于套种玉米病毒病发生严重,收麦后贴茬种植玉米面积不断扩大,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同植烟密度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烤烟最适宜的移栽密度,提高植烟经济效益。[方法]以云烟85为试材,设3个密度1.5×104、1.8×104、2.1×104株/hm2,观察记载烤烟的株高、叶片数、茎围、腰叶和顶叶的长、宽等农艺性状,并计算各处理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桔黄烟比例等。[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的有效叶数、茎围、腰叶长、宽呈递减趋势。平甫点1.8×104株/hm2处理产值、产量等经济性状最优。甘洞点,以2.1×104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以1.8×104株/hm2处理的产值最高。[结论]烤烟在高肥力土壤中的最适种植密度为1.5×104~1.8×104株/hm2。在肥力中等偏下土壤中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104~2.1×104株/hm2。  相似文献   

3.
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根系特性及经济效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根系特性及共栖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鸭鱼共栖能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在水稻分蘖始期、分蘖盛期、孕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稻-鸭-鱼区中的根系α-萘胺氧化力比不放鸭鱼区的分别高18.6%,18.3%,8.3%,13.7%,34.4%.稻-鱼区中的根系α-萘胺氧化力比不放鸭鱼区的分别高9.9%,8.8%,0.8%,7.0%,14.1%.根系总吸收表面积自移栽后迅速增加,到孕穗期前后达到最大值,稻-鸭-鱼、稻-鱼和不放鸭鱼区在孕穗期分别达到2.690 7×106,2.348 5×106和2.269 2×106m2/hm2,自此之后,增长缓慢或略有下降.根系吸收活跃表面积在齐穗期达到最高,稻-鸭-鱼、稻-鱼和不放鸭鱼区分别达到1.190 5×106,1.089 5×106和1.030 1×106 m2/hm2;稻鸭鱼共栖对水稻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比稻鱼处理增产231.9 kg/hm2,增产率为4.16%,比不放鸭鱼区增产761.5 kg/hm2,增产率达15.11%.经方差分析,稻鸭鱼区与不放鸭鱼区比较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和稻鱼区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处中原,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量适中,地下水资源充足,河流灌溉方便,特殊自然灾害相对较少,是夏玉米的适生区.常年玉米播种面积2.0×106~2.35×106hm2,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一般年份4 500~5 250kg/hm2,个别年份在4 500kg/hm2以下,可以说产量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山丹县种植的油菜品种,确定最佳的种植密度,2016年通过对引进的11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以及当地对照品种(青杂5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性状进行多重比较,筛选出各性状较优的油菜品种华协1号。2017年用华协1号进行密度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处理1:2.382×105穴/hm2;处理2:2.925×105穴/hm2;处理3:3.375×105穴/hm2;处理4:4.365×105穴/hm2),筛选出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华协1号产量为3776.7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2.47%,华协1号与对照品种成熟日期相同,且丰产性、稳定性较强,故华协1号为最优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品种的播种密度为3.375×105穴/hm2(6.75×105株/hm2)时,油菜产量较CK有大幅度的提高,产量可高达3784.5 kg/hm2。故在该地区华协1号播种密度为3.375×105穴/hm2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茶叶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防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采自福建宁德地区的大白毫和福云六号茶叶进行内生菌的分离和脂肪酸鉴定.从7份样品中共分离到16株细菌、1株真菌.老叶中均未检测到内生菌,芽叶中内生菌数量为26.5×106-139.5×106cfu.g-1.有机种植的福云六号芽叶含菌量是大白毫的1.94倍.常规种植的大白毫芽叶含菌量为97.5×106-139.5×106cfu.g-1,明显高于有机种植的26.5×106-28.3×106cfu.g-1.大白毫带有红杆菌属、微杆菌属、根瘤菌属和贪噬菌属的内生细菌,福云六号仅含有根瘤菌属和贪噬菌属.有11株茶叶内生菌对10种供试病原菌表现出拮抗活性,其中放射根瘤菌Eb659菌株抑菌谱最广,具有作为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的潜质.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境内地貌分成两大单元 ,一是低山丘陵区 ,一是平原和圩区 ,后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37.6%。在平原和圩区分布许多水面 ,对其重视不够 ,全市估计有低产水面 2 .47× 1 0 4 hm2 (不包括低产湖泊水面0 .64× 1 0 4 hm2 ) ,占总量的 1 0 .7%。其中低产池塘水面 1 .44× 1 0 4 hm2 ,占 5 8.4% ;低产河沟水面 0 .5 2×1 0 4 hm2 ,占 2 2 % ;低产水库水面 0 .5 1× 1 0 4 hm2 ,占 2 0 .6%。从以往改造不同类型水体增产水产品的实践看 ,池塘每公顷可增产 1 5 0 0kg ,河沟 45 0kg、水库 2 2 5kg,全市改造低产水面予测每年可新增水产品 2 .5× 1 0 4…  相似文献   

8.
程庄镇为沙质土壤是西瓜种植大镇,西瓜种植面积1000hm2以上,其中瓜套棉面积在666.7hm2左右,一般西瓜在5月中下旬成熟,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西瓜6.0×104kg/hm2左右,收入5.3×104元/hm2以上,棉花产籽棉3750kg/hm2左右,收入1.5×104元/hm2以上,合计产值在6.8×104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9.
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优质迟熟中粳稻"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N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施N量(0~450)kg/hm2范围内,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递减,当1hm2施N量≤337.5kg时,基本苗为13.5×106的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增至450kg时,降低基本苗则利于增产。生产收益在施N量(225~337.5)kg/hm2最高,当施N量225kg/hm2时,以基本苗9×106/hm2收益最大,施N量337.5kg/hm2时,以基本苗4.5×106/hm2收益最大。投N效益随施N量增加而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分蘖优势,降低杂交种的用种成本,对"云杂3号"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基本苗(30×104/hm2、60×104/hm2、90×104/hm2、120×104/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下降而延长.从平衡用种成本和生产应用的角度考虑,在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与昆明类似的生态区,"云杂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基本苗90×104/hm2;在灌溉条件较好、栽培水平较高的地区,60×104/hm2的基本苗更能充分发挥"云杂3号"的分蘖优势,进一步降低用种成本.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区域间因地形变化资源潜力差异较大 ,全市 1 1 6个乡镇按丘陵与平原圩区二大地类统计 ,72个丘陵乡镇“低、荒”资源 1 0 .3×1 0 4 hm2 ,占总量的 69.7%。丘陵区中低产耕地 6.0 4× 1 0 4 hm2 ,占全市中低产耕地面积的 68.6% ;丘陵区低产园地 0 .2 5× 1 0 4 hm2 ,占全市低产园地面积的 81 .3% ;丘陵地区低产林地 1 .49× 1 0 4 hm2 ,占全市低产林地面积的 87.4%。丘陵区荒山 0 .42× 1 0 4 hm2 ,占全市荒山面积的 86.7% ;荒地 0 .1 3× 1 0 4 hm2 ,占总数的 75 .4%。丘陵区乡镇农业后备资源的综合指数高于平原区乡镇的 36.7%。从“低…  相似文献   

12.
龙香芋为兴化地方优良品种,株高1.2~1.5m,叶片深绿色,叶柄绿色,叶柄长,叶片与叶柄相连处有紫晕.母芋近园形,肉质白、粉而香、子芋少、椭园形、肉质粉,由于其种植历史悠久,耐贮运,品质优良,富含丰富蛋白质、淀粉、以及钙、铁等矿物质,是人们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苏、锡、常等地.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保持在3000hm2左右,一般产母芋2.3×104~3.0×104kg/hm2.子芋4500~6000kg/hm2,纯收入在2.3×104元/hm2以上,已成为我地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大通县朔北乡生产的鸡腿红葱以其独特的品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2003年全乡种植鸡腿红葱300hm2,产量达到1.8×104t,实现销售收入9×106元,为当地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大通县蔬菜站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掌握了鸡腿红葱的栽培技术,建立了制种基地,有利于在本县及周边县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有机稻产量的影响,探究适宜云南省昌宁县漭水镇的有机稻栽培密度。我们以‘云粳3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T1处理(10.0×105/hm2,株行距10cm×10cm)、T2处理(6.7×105/hm2,株行距10cm×15cm)、T3处理(5.0×105/hm2,株行距10cm×20cm)、T4处理(3.3×105/hm2,株行距15cm×20cm)、T5处理(2.7×105/hm2,株行距15cm ×25cm)五个处理,比较了各个处理有机稻生育周期、干物质量、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昌宁县漭水镇有机稻云粳37号适宜的栽培密度为5.0×105/hm2(株行距为10cm×20cm),在此密度下水稻产量最高,有适中的生育周期,较好的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及千粒质量最好,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密度与株形对叶用银杏产叶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4种密度、 3种定干高度处理 ,研究不同密度和株形对 1~ 4年生银杏高、地径、冠幅生长量和单株、单位面积产叶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密度与单位面积产叶量呈正相关 ,定植第 4年 ,A4 ( 0 .2 m× 1 .0 m)的单位面积产叶量比 A1( 0 .8m× 1 .0 m)增加 1 88.7%,达 1 80 0 .9×1 5kg· hm-2 ;定干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分枝 ,但对产叶量的影响逐年减弱 ,研究结果为叶用银杏密度与株形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6.
以"苏玉9号"为试材,研究了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的产量特性.结果表明:覆膜移栽具有比露地移栽及覆膜直播显著的增产效应;在密度8.8411×104株/hm2时获得最高产量8 118.15 kg/hm2;密度每增加1万株/hm2,其单株花丝数降低9.14条,每穗粒数减少19.22个,每hm2的花丝数增4.82×106万条、粒数增2.17×106万个;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0180×104~9.6642×104株/hm2,相应的适宜LAI在吐丝期为4.48~5.05、成熟期为2.52~2.55,适宜的潜在库容量(花丝数)为44.62×106~52.55×106条/hm2、实际库容量(粒数)为30.30×106~33.87×106粒/hm2.  相似文献   

17.
阿克苏市1990~1998年9年累计种植棉花219.6×104hm2,平均单产1265.5kg/hm2,总产19.95×104t,人均收入1 117.3元.其中1998年种植棉花37.59hm2,平均单产1666.5kg/hm2,人均收入1854元,成为新疆的棉花生产基地.但近几年我市棉花在市场上缺乏竟争力.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生产优质棉,以增加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玉米单交种津鲜糯101(垦环7×W选-2),生育期95天,出苗后75~80天鲜穗可食用或加工保鲜。区试平均鲜穗产量17176.5kg/hm2,比垦粘1号增产13.4%。鲜穗品质优良,口感好,是鲜食或加工保鲜的优良品种。抗旱、抗病性强,适宜在全国各地种植。种植密度为50000~54000株/hm2。  相似文献   

19.
蜡蚧轮枝菌高产毒素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比较6株蜡蚧轮枝菌(V3450、Vp28、V l6063、V0175、V342和V341)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毒力和6株菌株代谢浓缩液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忌避作用和毒杀作用,筛选出高产毒素菌株.结果表明:6株蜡蚧轮枝菌的LC50分别为2.57×105、6.03×105、6.03×105、1.70×106、7.41×106、1.66×107孢子.mL-1,表明菌株V3450、Vp28、V l6063的毒力比另外3株高;6株菌株代谢浓缩液对烟粉虱1龄若虫的忌避率分别为76.40%、78.22%、73.54%、52.7%、40.80%、53.33%,死亡率分别为80.27%、71.90%、66.66%、50.86%、40.57%、46.67%,表明菌株V3450、Vp28、V l6063的产毒能力比另外3株强,由此筛选出V3450、Vp28、V l6063为高产毒素菌株.  相似文献   

20.
通过播种期、密度和拔节肥用量的不同处理,对小麦新品种云麦47的基本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调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全生育期、株高、单株有效分蘖和穗长等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大,拔节肥用量的影响较小.播种期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拔节肥用量则主要影响穗粒数.就处理而言,10月21日播种、300×104/ hm2密度和180 kg/ hm2尿素用量处理的产量最高,为8213 kg/ hm2,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差异达5 %显著水平;10月21日播种、150×104/ hm2密度和255 kg/ hm2尿素用量处理的产量最低,为6838 kg/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