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改小水体养殖为大水面养殖大水面养殖水质清新,受风面大,溶氧量高,天然饵料丰富,可使上市河蟹规格大,色泽好,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养殖水面宜大不宜小。  相似文献   

2.
一改小水体养殖为大水面养殖 大水面养殖水质清新,受风面大,溶氧量高,天然饵料丰富,可使上市河蟹规格大,色泽好,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养殖水面宜大不宜小。  相似文献   

3.
河蟹养殖业是当前渔业的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针对河蟹已经进入了价格回归、单一河蟹养殖经济比较效益逐步下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减弱的状况,近年来浙江金坛市农林局科技人员整合传统养殖技术,消化、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首创了“631”池塘生态高效养殖,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促进了河蟹主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蟹人工养殖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晚,发展快。经过20多年的研究探索,养殖技术日渐成熟,逐步向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发展,养殖观点也由“大养蟹”转向“养大蟹”。笔者在基层水产站工作20多年,所在乡镇河蟹养殖面积多达666.7公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河蟹健康养殖实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金坛市早在1999年便研究推广了“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在全国首创了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河蟹的品质.并且降低了河蟹疾病特别是颤抖病的发病率,生产的河蟹规格大、色泽鲜亮、品味好、无公害。这一模式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称为“金坛模式”.被亚太地区23个国家渔业考察团的30名专家赞誉为“是对河蟹养殖的一次革命”.并且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养殖河蟹不仅见效快,而且收益高,但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类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懒蟹”、“洞蟹”,影响河蟹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从良种选择、种植水生植物、控制放养密度、投放螺蛳、调节水质、蟹病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旨在提高河蟹的养殖效益,供广大河蟹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金坛市早在1999年便研究推广了“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在全国首创了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河蟹的品质.并且降低了河蟹疾病特别是颤抖病的发病率,生产的河蟹规格大、色泽鲜亮、品味好、无公害。这一模式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称为“金坛模式”.被亚太地区23个国家渔业考察团的30名专家赞誉为“是对河蟹养殖的一次革命”.并且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河蟹养殖效益的逐年上升,养殖户养殖热情也日益高涨,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产量。盲目进行高密度养殖,蟹池载荷也越来越大。同时,伴随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水生动物自身代谢产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尤其在强碱性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出现蓝绿藻类水华。出现蓝绿藻水华的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以云斑状,带状在水面上漂浮,并有难闻的臭味,严重影响了河蟹的产量和规格,养殖户称之为“老绿水”。  相似文献   

10.
养殖河蟹仅见效快,而且收益高,但池塘养蟹往往有部分蟹,栖居在离开水体的洞穴里,不能正常摄食和脱壳生长。该类蟹规格小、色泽黑、口味差、经济价值极低,这种蟹通常称为“懒蟹”、“洞蟹”,影响着河蟹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河蟹养殖业已成为了全国各地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其中又尤其是大规格河蟹(雌150g以上、雄200g以上)以其个头大,肉多鲜美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大规格河蟹的生态养殖在我国正处于推广阶段,本文主要讨论了大规格河蟹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并与传统的河蟹养殖方法和技术做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强胜 《当代农业》2009,(3):45-45
池塘养殖的河蟹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在头胸甲和腹肢等部位长出毛状物.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河蟹“长毛”,主要是由于河蟹体表寄生水霉菌、丝状藻、固着类纤毛虫所致,治疗的关键是辨明病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3.
章忠 《农家致富》2005,(17):43-43
池塘养殖的河蟹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在头胸甲和腹肢上长出毛状物.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河蟹“长毛”,主要是河蟹患病所致。治疗的关键是辨明病因.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市草型湖泊丰富,但河蟹养殖尚属空白,为了摸索大水面养蟹经验,为全市推广样板,鄂尔多斯市水产站于二ОО二、二ОО三年首次在鄂托克旗包日塔拉水库、布龙水库开展了河蟹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并就我市发展河蟹生态养殖提些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从塘口选择、栽种水草、投放螺蛳、苗种放养、投喂饵料、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天然大水面河蟹生态养殖技术,以期为该条件下的河蟹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诸城市龙都街道办事处西见屯村借助社区中心村优势,大力发展蛋鸡产业,把“小鸡蛋”做成了“大产业”,开辟了当地农民增收新渠道。西见屯村具有多年的蛋鸡养殖传统,但一直存在着蛋鸡品种杂、养殖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销路不广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洪声 《农家顾问》2010,(1):51-51
冬春大水面放养河蟹.具有水活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等资源优势.能够显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现结合我们近几年的养殖经验.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河蟹养殖池塘混放套养青虾,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增加效益。蟹池中套放青虾,是近年来成功推广应用的一种特种水产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培育栖息生物.而且也能获得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养蟹池塘套养青虾生态养殖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湖泊网围生态养殖河蟹,养殖环境优良,河蟹活动空间大,生长迅速,质量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20.
寻求生态高效水产养殖新模式对于素有“鱼米之乡”的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置了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河蟹与青虾混养和河蟹单养模式的3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不同河蟹养殖模式下的产量、产值及成本利润率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模式下病虫草害发生较少,经济效益最好(4515元/667m2),成本利润率最高(82%);其次是河蟹与青虾混养模式;河蟹单养模式下最低。笔者认为河蟹与小龙虾混养这一生态养殖新模式符合当前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可在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