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野生动物》2005,26(1):28-28
据鄱阳湖保护区11月8日的水禽统计资料显示,在保护区越冬的候鸟数量已达53300多只,其主要种类和数量是:白鹤296只、白枕鹤9只、灰鹤61只、白头鹤9只、东方白鹳2只、小天鹅4800只、白琵鹭1378只、雁类34583只、野鸭类11258只、凤头麦鸡267只。  相似文献   

2.
98洪灾对江西鄱阳湖越冬鹤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这场洪灾使鄱阳湖保护区的越冬水禽受到了严重威胁。除鹤类的食物大大减少外,越冬白鹤的数量减少65%,白头鹤减少30%,白枕鹤减少74%,灰鹤减少79%,大鸨减少95%,鸿雁减少65%,天鹅减少74%。目前,该保护区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设法恢复越冬水禽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查越冬期鹤类情况,试验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2014—2016年的越冬期鹤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越冬期多见鹤类为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灰鹤四种,其中以灰鹤数量居多,约占94.5%,灰鹤和丹顶鹤的数量均有所增加,白鹤和白头鹤数量基本保持不变。限制增长的原因可能有湿地栖息地环境遭破坏、群众保护意识差和湿地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建议增加保护区湿地植被种植面积,建立保护开发相协调机制并加强立法和执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白头鹤是我国拥有的9种鹤中,数量较少,研究也较少的一种。国内已有的关于白头鹤的研究文献,均未有湖北省越冬白头鹤的报道,并认为白头鹤的主要越冬地在安徽省升金湖、江西省鄱阳湖、湖南省洞庭湖等地(见马逸清《我国鹤类研究和保护进展》;王岐山《白头鹤》等)。其实,湖北省龙感湖是我国白头鹤的最重要越冬地,在那里越冬的白头鹤种群数量大大超过升金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地。这个新发现,是湖北省环保局近年组织鸟类学者开展《江汉湖区越冬湿地珍禽考察》中发现的。龙感湖是江汉湖群中一个较大的淡水浅水湖泊,位湖北省东南隅,与安徽省相接。湖心位置东经116°03′,北纬29°55′,在湖北境内的湖泊面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于2003—2016年采用样线法对鄱阳湖越冬黑鹳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同步调查,调查范围包括鄱阳湖周边三市13县72个子湖泊及周边草洲。结果表明: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数量年平均值为(35. 5±38. 5)只,其中2005年数量最多,为145只。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数量年际波动较大。共在15个子湖泊记录到黑鹳,主要分布区域为鄱阳县和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鄱阳县湖区黑鹳记录总数量为371只,占鄱阳湖区历年黑鹳分布数量总和的74. 6%。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呈聚集型分布,只有17. 3%的黑鹳分布在鄱阳湖区主要的候鸟保护区内。本研究表明鄱阳湖越冬黑鹳主要分布于鄱阳湖重要的候鸟保护区范围之外,为有效地保护鄱阳湖黑鹳越冬种群,建议加强黑鹳种群监测,建立健全黑鹳种群就地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2014、2015和2016年春季鹤类迁徙期,在图牧吉保护区采用以定点观测为主,结合路线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对保护区内的鹤类进行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图牧吉保护区春季灰鹤(Grus grus)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开始迁来,5月初至5月中旬离开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46. 00±7. 94) d。白鹤(Grus leucogeranus) 3月末至4月初开始陆续迁来,4月中下旬迁离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23. 33±2. 08) d。白头鹤(Grus monacha) 3月末至4月初到达图牧吉保护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陆续离开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36. 00±7. 94) d。白枕鹤(Grus vipio)在3月末至4月初到达图牧吉保护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离开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30. 00±6. 56) d。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到达图牧吉保护区的时间为3月末至4月初,4月中旬离开保护区,种群平均停留时长为(14. 00±5. 66) d。保护区内的鹤主要分布在图牧吉泡子和三道泡子,偶尔会在农田发现灰鹤、白鹤和白头鹤。结合往年保护区内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每年保护区内5种鹤类停歇期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最后针对保护区内存在一些保护不当问题,给保护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1985年2月14日下午,陪同国际鹤类基金会会长乔治·阿奇波一行在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内的蚌湖考察时,见到1只我国极为少见的加拿大鹤(Grus canadensis)。当时,这只加拿大鹤是和一群70只的白鹤混在一起活动的。经60倍望远镜头下观察,这只鹤全身棕  相似文献   

8.
2005年兴凯湖中俄湿地鹤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兴凯湖是亚太地区水鸟重要的迁飞区和栖息地,在鹤类保护中占有特殊的地位。2005年中俄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开展了兴甄湖鹤类资源联合调查。调查总面积达3255km^2。共记录到鹤类3346只,其中丹顶鹤799只,白枕鹤2523只,白头鹤14只,蓑羽鹤3只,白鹤7只。还对兴凯湖流域鹤类生存环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区域鹤类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鹤是鹤科各种类的泛称。世界上现存的鹤计有十五种,在中国有记录的有九种。即灰鹤、白头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颈鹤、蓑羽鹤、赤颈鹤和加拿大鹤(本种偶见)。其中以丹顶鹤最为著名,通称“仙鹤”。鹤是世界著名文化鸟类。中国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爱鹤。在中国的诗歌词曲、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文艺雕塑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10.
白头鹤(Grus monacha)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湿地的越冬水鸟,湿地退化导致栖息地逐渐丧失,影响越冬种群的稳定,开展种群遗传结构研究对越冬白头鹤的有效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共采集安徽菜子湖、升金湖、江西鄱阳湖、上海崇明东滩4个白头鹤越冬地粪便样品221份、羽毛样品9份和肌肉样品4份,从中获得了72份样品的mtDNA控制区(D-loop)1103-1104bp序列。结合从GenBank获得的两个来自日本的白头鹤个体序列(GenBank AB017625、AB023813),对越冬种群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长江中下游4个越冬种群共发现26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3种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白头鹤单倍型多样性(h)为0.823±0.042,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157±0.00021。各个种群FST值表明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种群之间无显著的遗传分化。两种中性检验(Tajima’sD = 2.10951, p < 0.05;Fu’s FS=19.351, p < 0.01)分析结果表明,白头鹤在进化史上可能经历了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11.
中国鹤类动物发生疾病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林  刘燕  贾婷  郑常明  罗毅 《野生动物》2012,33(6):345-349
依据已有文献资料记载,分析了中国近25a来鹤类动物发生的疾病。丹项鹤、白鹤、黑颈鹤、白枕鹤、灰鹤、蓝鹤、蓑羽鹤、白头鹤,共8种鹤有发病资料,丹项鹤疾病占统计总数的64.12%。营养因素、寄生虫、细菌是引起鹤发病的主要原因,有机磷中毒是造成野生鹤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球虫病、血液原虫病是造成圈养鹤大批死亡的主要疾病。幼鹤腿部疾病和痛风是主要的营养性疾病,吸虫、球虫、住白细胞原虫是导致发病主要的寄生虫,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是引起发病的主要细菌,有机磷是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新城疫病毒、马立克病毒、疱疹病毒亦可引起鹤发病。加强饲养管理与合作,改善环境条件,提高饲养人员的业务素质,完善保护法律和落实措施,是减少疾病发生和死亡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鹤类迁地保护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记述了从50年代以来中国鹤类迁地保护的进展和现状。据统计,中国从1952年开始饲养第一只鹤,到2004年国内共饲养鹤类13种,近3000余只,饲养于近150家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等,其中11种鹤类在中国成功繁殖。同时,中国鹤类的重引入工作也在相继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针对鹤类迁地保护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变化对繁殖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和白枕鹤(G.vipio)的影响,2007和2008年夏季我们对该区域展开了全面地面调查;同时,通过解译1986、1995、2000和2005年4个不同年份的卫星影像,获取了沼泽湿地变化信息。对比1984和2008年两次全面调查结果,发现:1)丹顶鹤的数量基本稳定,维持在300只左右;而白枕鹤的数量呈现显著增加;2)两个年份中,丹顶鹤巢窝估计大抵相当,但两种鹤近90%的巢址均分布在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3)两种鹤类逐渐集中于3个分布区:抚远三角洲、挠力河和七星河中游,以及兴凯湖湿地;而不是以前的6个分布区。1986–2005年的20年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45%。在不同经济和政策的驱动下,湿地丧失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将湿地逐渐转变为水田和旱地。嘟噜河和阿布沁河的鹤类消失,主要原因就是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沼泽湿地的破碎化和斑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适宜鹤类繁殖的栖息地势必越来越少。1984–1995年间,丹顶鹤的数量呈现急剧下降;到2008年,数量基本得以恢复。这种变化主要归功于2000年以后,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体系的完善。其次,保护区的土地权属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三江、洪河、挠力河和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拥有整个三江平原80%的鹤类种群。遗憾的是,在一些省级和市级保护区境内,本次调查期间,未发现有鹤类营巢繁殖。这可能与比较高的人为活动干扰有关。最后,就自然保护区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鹤类重要的迁徙中转站,在鹤类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9种鹤类资源中,保护区有7种。2006年鹤类南迁期,作者于10月初至12月初,采用定点观察法,对保护区内的鹤类进行观察,并对鹤类南迁的迁徙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白鹤为大型涉禽,由于栖息地丧失,数量减少,已被CITES列为附录I,IUCN红皮书列为全球濒危物种,并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010年5月,笔者在吉林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对白鹤春季迁徙停栖地生境进行了调查:采用GPS定位技术和直接观察法对白鹤栖息生境进行测定,共获取70个1 m×1 m的样方,测定其春季觅食地植物的类型、盖度、高度、植被密度等;结果显示:春季白鹤觅食地主要植被有扁杆蔗草、野稗、虎尾草、芦苇、荆三棱、水葱、酸模叶蓼、东方蓼等;植被平均高度52 cm,植被密度≥100棵/m~2,盖度≤75%。根据实地调查,春季迂徙季节,白鹤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主要食物是扁杆蔗草,并且喜爱在植被密度低的地区觅食。  相似文献   

16.
吉林莫莫格白鹤春季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鹤属大型涉禽,仅分布于亚洲地区,其东亚种群数量为3 750只左右;由于环境变迁,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已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为阐明在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中白鹤春季的活动规律以及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于2010年4月15日~5月13日,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鹤春季迁徙期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白鹤的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依次为:觅食占64.34%、静栖占4.42%、警戒占13.92%、游走占4.57%、理羽占11.51%、其他(包括打斗、飞行、呜叫等情况)占2.56%。成体与亚成体白鹤、雄鹤与雌鹤在行为和时间分配上有明显差异,在觅食时间上雌鹤高出雄鹤10%左右,雄鹤的警戒时间高于雌鹤。  相似文献   

17.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在新疆主要分布在与青海、西藏相邻的阿尔金山、东昆仑山地区。2011年9–11月,我们对该地区黑颈鹤的种群分布、数量变化、行为活动及生存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利用样点调查法和直接计数法,对黑颈鹤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记录。在若羌县(祁曼塔格乡、铁木里克乡)和且末县(吐拉牧场、车尔臣河流域)等地区的湿地中,都观察到有黑颈鹤分布。在依协克帕提湿地(37°15′–37°23′N,90°11′–90°20′E,海拔3903m)最多一次记录到126只黑颈鹤集群,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黑颈鹤180–200只左右。结合早期的科学考察记录,推测整个新疆的黑颈鹤数量在260只以上。10月中旬,黑颈鹤开始大规模集群,10月29日达到最大值并开始迁徙,11月6日黑颈鹤全部迁徙离开。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黑颈鹤的时间分配和昼间活动节律进行了系统观察。我们将黑颈鹤的日间行为分为8种类型,各行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取食(58.9%)、理羽(13.2%)、警戒(9.5%)、行走(8.2%)、飞行(3.5%)、休息(3.4%)、鸣叫(2.7%)和其他(0.6%)。  相似文献   

18.
扎龙湿地丹顶鹤种群数量调查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以及人工驯养繁育丹顶鹤的数量统计,研究了近30 a(1981~2010年)扎龙湿地丹顶鹤种群的变动。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野生丹顶鹤数量维持在300只左右,是我国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殖种群,占世界迁徙野生丹顶鹤总数的25%,而这些主要得益于扎龙保护区再建区30 a来,通过严格管护、科学研究、社区共建、环境教育及实施有效补水等一系列举措,使保护区核心区生态完整性和原始性得以保持,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5.7%,为丹顶鹤等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保护区在人工饲养繁育丹顶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丹顶鹤人工驯养种群达到300多只,已成为中国丹顶鹤人工驯养繁育科学研究基地,保护区探索出的人工繁育丹顶鹤的野化途径和方法,对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的补充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2-Chloroethyl)3-cyclohexyl-1-nitrosourea (CCNU) is an alkylating agent in the nitrosourea subclass.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CCNU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maximally tolerated dosage of CCNU in tumor-bearing cats. Response data were obtained when available. Twenty-five cats were treated with CCNU at a dosage of 50-60 mg/m3 body surface area. Complete hematologic data were available for 13 cats. Neutropenia was the acute dose-limiting toxicity. The median neutrophil count at the nadir was 1,000 cells/microL (mean, 2,433 cells/microL; range, 0-9,694 cells/microL). The time of neutrophil nadir was variable, occurring 7-28 days after treatment, and counts sometimes did not return to normal for up to 14 days after the nadir.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a 6-week dosing interval and weekly hematologic monitoring after the 1st treatment with CCNU are recommended. The nadir of the platelet count may occur 14-21 days after treatment. The median platelet count at the nadir was 43,500 cells/microL. No gastrointestinal, renal, or hepatic toxicities were observed after a single CCNU treatment, and additional studie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for cumulative toxicity should be performed. Five cats with lymphoma and 1 cat with mast cell tumor had measurable responses to CCNU. Phase II studies to evaluate antitumor activity should be completed with a dosing regimen of 50-60 mg/m3 every 6 wee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