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四川产的4种贝母进行了核型研究,米贝母FritillariadavidiiFranch,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10st+1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2L十2M2十7M1+2s核型为2B型,瓦布贝母FritillariawabuensisS.Y.TangetS.C.Yueh,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SAT)+2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6M2+12M1+2S,核型为2B型;浓度贝母FritillariamelleaS.Y.TangetS.C.Yueh,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2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8M2+10M1+2S,核型为3A型;槽鳞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siavar.sulcisquamosa(S.Y.TangetS.C.Yueh)HsiaoetS.C.Yu,核型公式为2n=2X=24=2X(SAT)+2sm+10t,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I.R.L=4L+4M2+14M1+2S,核型为3B型。该4种贝母核型较一致,但各种之间在次缢痕、随体、B染色体的数目?  相似文献   

2.
三个药用菊品种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原产中国的3个药用菊品种-抗白菊,滁菊,怀菊的核型及减数分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白菊2n=4x=36=2M+18m+16sm(2SAT)减粉分裂中期I(MI)平均每个芬粉母细胞(PMC)有0.20I+17.70Ⅱ+0.10Ⅳ,滁菊2n=6x=54=24m(2SAT)+22sm+6st+2t,在MI平均每个PMC有0.44I+26.66Ⅱ+0.06Ⅳ,怀菊2n=6x+1=55=6M+26m+1  相似文献   

3.
以四个栽培棉种为材料。研究了草棉、亚洲棉、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核型。各棉种的核型简式为:草棉,2n=2x=26=18m+4sm+4st(4SAT);亚洲棉,2n=2x=26=22m+2sm+2st(2sAT);陆地棉,2n=4x=52=28=22sm(2sAT)+2st(2SAT);海岛棉,2n=4x=52=28m+24sm(4SAT)。通过对4个栽培棉种核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棉的核型比亚洲棉对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六种特有松科植物核型及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的麦吊云杉、峨眉冷杉等4种2变种松科植物属我国特有种,主产中国西部,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核型有5种为首次报导。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和变种油麦吊云杉(P.b.var.complanata)为2A核型,K(2n)=24=20m+4sm;天山云杉(P.schrenkianavar.fianshanica)为2B核型,K(2n=24=16m+8sm;峨眉冷杉(Abiesfabri)为2A模型,K(2n)=24=14m+8sm+2st;红杉(Larixpotaninii)为2A核型,k(2n)=24=12m+10sm+2st;高山松(Pinusdensata)为1A核型,k(2n)=24=24m。试材来源于原始林区的自然居群,根据核型资料,结合各种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遗传变异及进化程度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野红燕麦Avena,sterilis和小粒裸燕麦Avena.nuaidrevis,是燕麦属Avena中染色体数目呈不同倍数的种。我们对这2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进行了观察研究。野红燕麦是六倍体2n=6X=4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6X=42=22m+18sm(2SAT)+2st,核型类别为2B;小粒裸燕麦是二倍体2n=2X=14,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6m+4sm(2SAT)+4st,核型类别为2A。  相似文献   

6.
黄肉桃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对黄肉桃品种金童6、费雷德里克、新泽西洲3号(NjC3号)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核型组成分别为:2n=16=2m+10m+2M+2m(SAT)、2n=16=4m+8sm+2M+2m(SAT)、2n=16=12m+2M+2m(SAT),其核型分类分别为1B、2B、1B型。  相似文献   

7.
荔枝与龙眼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的核型公式为2n=30=22m(2sat)+6sm+2st,龙眼的核型公式是2n=30=16m(2sat)+8sm+6st.荔枝的sat染色体位于第2对,而龙眼的sat染色体则位于第12对.核型的不对称性,龙眼大于荔枝.按Stebbins分类,荔枝为2A核型,龙眼是2B核型.  相似文献   

8.
荔枝与龙眼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荔枝的核型公式为2n=30=22m(2sat)+6sm+2st,龙眼的核型公式是2n=30=16m(2sat)+8sm+6st。荔枝的sat染色体拉于第2对,而龙眼的sat染色体则位于第12对。核型的不对称性,龙眼大于荔枝。按Stebbins分类,荔枝为2A核型,龙眼是2B核型。  相似文献   

9.
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核型及DNA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染色体,经核型分析,奥利亚罗非鱼为2n=44,6sm+24st+14t;NF=50。尼罗罗非鱼为2n=44,6sm+24st+14t;NF=50。经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红血球的DNA含量,奥利亚罗非鱼为2C=2.22pg(2.22pg/Nucl);尼罗罗非鱼为2C=2.27pg(2.27pg/Nucl)。经对比分析,两种鱼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3种萱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吉林省3种萱草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报道如下:北京黄花菜Hemerocallislilio-asphodelusL.2n=22=10m+6sm+4st+2T;小黄菜菜H.minorL.2n=22=4m=14sm+2st(2SAT)+2T ;重瓣萱草H.fulvaL.var.kwansoRegel为三倍体,2n(3x)=33=18m+9sm+3st+3T,3个种的核型均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11.
烤烟叶面积指数增长的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条件下烤烟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为基础,对烤烟叶面积指数增长模型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条件下,烤烟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呈单峰曲线,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用普适增长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叶面积指数变化,而用修正的指数增长模型模拟的效果更好,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关系数高于普适增长模型,可作为模拟烤烟叶面积指数增长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两种计算叶面积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两种计算叶面积的方法,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叶长、叶宽、长×宽、面积等作为指标,求出叶面积和长×宽的回归方程;利用叶片形状系数计算叶面积。通过计算结果比较,指出用回归方程计算更精确、更合理。  相似文献   

13.
温室油桃叶片与果实生长模型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Logistic生长模型为基础,应用数学方法推导和建立了油桃叶片生长量及果实生长量的模型,并由此得出叶片和果实的生长速率(RLG和RFG)方程。以温室油桃的叶片和果实生长量为材料,进行较大的抽样量的调查,并建立了温室油桃叶片和果实生长发育的回归方程,实测值和模拟值均表现出油桃叶片生长速度和果实生长速度均呈"双S"曲线,叶片生长速率和果实生长速率均有两个生长峰。(1)叶片的展叶期约为26 d,叶片快速生长,果实缓慢生长,该阶段以营养生长为主。(2)油桃叶片和果实生长曲线均是"双S"曲线,叶片生长速率和果实生长速率均有两个生长峰。叶片生长第1峰(4.86 cm2.d-1)高于第2峰(0.98 cm2.d-1);果实生长第2峰(7.40 cm3.d-1)高于第1峰(1.54 cm3.d-1)。第34天之后果实生长速率加快,叶片生长速率减缓。(3)叶片生长第2峰与果实生长第1峰有一定的重合(第34天),且均为次生长峰。该时期,油桃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竞争激烈,易发生理性营养缺素症,应提前通过叶面或其他施肥方式补充养分,以防生理性营养缺素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和果实相关参数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建立黄瓜叶面积和果实干鲜重的模拟模型,采用定株非破坏性观测和随机取样方法,系统观测了日光温室内黄瓜不同播期整个生育期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及果长、果径、果实体积和干鲜重.运用几何解析方法,建立了与黄瓜叶片特征相适应的叶面积模拟模型,其结果对实测值有很好的拟合性;比叶重模拟结果表明,叶片比叶重随叶面积的增加趋于减小,在叶片充分展开后其值稳定在0.31 mg*cm2左右;以黄瓜果长、果径为参数建立的果实体积和鲜重模拟模型的结果与实际值相当一致,相关系数达R2=0.996;果实干物质含量的模拟结果受采收期果实含水量的影响较大.所建模型与待建的黄瓜光合作用模拟模型相联接,可实现对黄瓜群体结构和果实产量的预测,是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系统模型的子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tlab的植物叶面积数字摄影图像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应用数字摄影图像处理法对山楂叶面积进行无损测量,该方法采用数码相机在田间获取山楂叶子的数字图像,对所拍图像进行背景去除、二值化及中值滤波处理,然后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快速计算出叶子的面积。把这一面积同常用的叶纸称重法所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基本相同,由此可见,数字摄影图像法测量叶面积,具有简单、准确、方便快捷的特点,这对数字农业的植物信息快速采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朴树苗期种群构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朴树苗期的种群构件,掌握朴树种群结构的规律。[方法]通过调查22个构件的生长情况及生物量,依据Harper的构件理论对朴树苗期的构件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朴树苗期构件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增长的曲线动态图多呈传统的“S”形,符合Logistic增长,只有枝、叶生物量与数量以及叶面积等呈平放的倒“S”形;构件之间及构件与个体之间生物量增长不具同步性;1级枝叶及其上的叶系统是朴树1年生苗苗期种群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2级枝叶及其上的叶系统是朴树2年生苗苗期种群构件的主要组成部分。[结论]该研究阐明了朴树苗期的种群构件和种群结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朴树种群,培育及经营其林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温室番茄叶面积与干物质生产的模拟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51  
 根据光温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提出了辐热积(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TEP)的概念。根据试验资料构建了利用辐热积模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面积动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已有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拟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品种、基质和地点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比叶面积法和有效积温法相比,辐热积法显著提高了温室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精度,提高了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辐热积法对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 2和统计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743和0.0515 m2·株-1,对植株总干物质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 2和RMSE分别为0.9360和522.7104 kg·ha-1;采用辐热积法对植株总干物质量的预测精度比有效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分别提高56%和7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苹果冠层结构的三维虚拟植物模型,为精确、量化评价果树冠层空间结构及光截获提供方法指导,为果树树形选择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年生矮化中间砧高纺锤形富士(西府海棠/M26/礼泉短富)为试材,以田间树体数字化测定为基础,获取枝叶特定形态参数,利用计算机模拟重建三维虚拟植物。借助虚拟植物模型进行虚拟试验,定量研究冠层结构、光截获和果实的空间分布。【结果】确定了树体枝叶间异速生长关系:枝(梢)长度分别与枝(梢)叶片数量和枝(梢)的总叶面积、叶片长度分别与叶柄长度和叶片宽度、叶片长度的平方与叶面积间均呈显著线性关系。结合三维数字化技术与枝叶间异速生长关系,构建了苹果冠层三维虚拟植物模型,结果表明:叶片数量及叶片面积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决定系数分别为0.92和0.9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8和31.5 cm2,相对误差分别为7.15%和5.86%。模型精度可满足冠层结构与光截获评价要求;模型可量化模拟各类枝梢及整体冠层叶面积、体积、光照射叶片面积、冠层或枝(梢)叶片被光线照射到的照射叶面积与总叶面积比值(STAR)、郁闭度、叶面积密度相对方差(ξ)及STAR值的日动态变化。矮化中间砧高纺锤树形枝(梢)主要分布于冠层高度0.5-2.5 m和距树干水平距离20-80 cm空间范围内,占总枝梢叶面积比例74.88%。整体冠层体积、郁闭度分比为4.47 m3、44.62%;营养短枝(梢)、营养长枝(梢)及果台副梢分别占树体体积的69.73%、43.50%和41.26%,三者郁闭度分别为60.77%、54.12%和83.15%,平均STAR值分别为0.10、0.23和0.13;各类枝(梢)STAR值空间分布规律明显,随冠层高度及距树干水平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加。果实主要分布于冠层高度0.5-2.0 m和距树干水平距离20-60 cm空间区域;单位面积产量4.1×104 kg/667 m2;冠层适宜的营养短枝(梢)、营养长枝(梢)、果台副梢叶面积比例为69.70%-73.13%﹕11.25%-15.18%﹕11.16%-14.27%,适宜STAR值分别为0.08、0.14和0.11。整体冠层、营养短枝(梢)和果台副梢的STAR值日变化曲线近似于双峰曲线,营养长枝(梢)STAR值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各类枝(梢)STAR值皆与果台副梢数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及横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三维虚拟植物模型可用于果树冠层结构及光截获的精准量化评价,STAR值可量化评价冠层光截获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玉米叶面积分布及估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倒卵株型玉米单株叶面积的分布呈一单峰曲线,中部叶面积大,向上,向下叶面积逐渐减少,下层叶下降速度快于上层叶,16叶组的第10片叶,17号组的第11片叶,18叶组的第12片叶,19叶组的第12片叶,20叶组的第13片叶分别与该组单株叶面积密切相关,相关系数0.9022以上,决定系数超过0.8140。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叶片对单株叶面积的回归方程来估测单株叶面积,其估计值的准确性较高,估计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艾纳香光响应特征及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从而为艾纳香优质苗木的培育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艾纳香一年生苗木叶片光响应进行了测定,并应用4种光响应经验模型对艾纳香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模型不能求取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的解析解,而结合其他方法拟合的相应值与实测值有显著差异,同时也不能处理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2)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均比较准确,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艾纳香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3)经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初始量子效率分别为19.00μmol/(m2.s)、1 866.15μmol/(m2.s)、33.56μmol/(m2.s)、-2.07μmol/(m2.s)和0.066。结论:艾纳香光能利用能力和光合生产力较高,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