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四川2001 ~2010年审定的131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品种的农艺与米质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相关分析认为.结果表明,表现比较活跃和对典型相关变量贡献相对较大的农艺性状主要有千粒熏、穗着粒数和穗长,而米质性状中则主要是粒型(粒长、长宽比)、垩白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这说明产量构成因素(千粒重、穗着粒数、穗长)以及粒型(粒长、长宽比)和垩白米率是构成四川杂交水稻农艺和品质性状之间的主要关联性因子.  相似文献   

2.
杂交粳稻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7个三系不育系和 10个优良恢复系按 NCⅡ交配设计,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产量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影响,主要由其特殊配合力决定,在各亲本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杂交稻组合选育上,在考虑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其特殊配合力.穗粒数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恢复系大于不育系,产量和结实率、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粒密度等性状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要大于父本,在杂交组合选配,全面考虑亲本性状同时,要重点考虑母本对杂交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亲本对F2米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0个杂交早稻的品质有明显的差异。整精米率与碎米率、长宽比和垩白面积呈显负相关,碎米率与粒宽和垩白面积呈显正相关。同父异母亲本配组,F2整米率随父本整精米率的高低波动;同母异父亲本配组,F2垩白率和垩白面积随母本垩白率的高低和垩白面积的大小波动。整精米率和垩白面积的广义遗传力为66.79%和54.00%。选用透明度好的不育系与整精率高的恢复系配组,可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米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新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国标规定的品质性状的鉴定,分析品质性状在晚造表现情况以及粒形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优质不育系粤丰A所配组合的蒸煮食用品质较好,而广恢998系列组合垩白米率、垩白度相对较低;在现有的材料中,对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改良以恢复系效果较好,而对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以不育系效果较好。总体而言,新组合的糙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长宽比达国标率高,而垩白米率、垩白度和胶稠度的改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组合选择以粒长适中、长宽比达到国标标准的粒形有利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降低以及提高整精米率。  相似文献   

5.
三系杂交水稻优质育种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按照我国优质稻谷标准,当前三系杂交水稻的米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整精米率低、垩白粒率高、垩白大及胶稠度低(硬),这与它们的亲本米质状况是一致的。多数水稻品质性状兼有质量、数量性状双重遗传特性,其共同处是杂种F1表现双亲中值,一些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品质性状的表现受环境气候尤其是结实期气温的影响极大,不同品种的同一性状对环境的敏感性有差异。谷粒小粒形可减少晋白,利于提高整精米率,并减少受环境的影响。个别品质性状与产量存在相关,综合米质表现与产量却无显著关系。高产与优质是可以结合的,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改良以提高胶笛度和减少晋白为重点,恢复系的改良以减少晋白为主,收集和筛选高(软)胶稠度、小或无垩白、品质性状对气温反应不敏感的品种作亲本杂交选育小粒形无垩白优质恢复系和不育系,并根据性状互补原则可配制出碾磨、外观及蒸煮食用品质均优质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6.
从优质籼稻品种七丝软占为受体亲本的转抗真菌基因后代中,选择抗病的转基因恢复系与不育系配制组合,对其杂交一代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转抗真菌基因杂交稻单株谷重与产量构成因素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则多呈负相关,不同的环境对单株谷重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关系均产生影响;(2)稻米的垩白粒率与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垩白面积与整精米长及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3)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关系最密切的是千粒重、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单株穗数和垩白度、整精米长及长宽比。在转抗真菌基因杂交稻组合选育中,除了适当控制单株穗数降低垩白度外,米质与产量是可以同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籼型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用24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4个不育系和20个恢复系),采用4×20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9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均达极显著水平,不育系×恢复系特殊配合力方差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3)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在杂交组合选配时,只有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才能获得特殊配合力高的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8.
籼型杂交水稻米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7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NCⅡ交配设计研究了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以期为优质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恶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南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2)11个性状中,有7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仅1个性状(垩白粒率)受父本影响较大,3)对主要米质性状的综合评价表明,不育系中以金23A,优IA和Ⅱ-32A为优,恢复系中以207和桂99最好,明恢63和288次之,用上述亲本选配的优质杂交组合米质较好,4)各米质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依次为:长宽比、精米长、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垩白大小、整精米率、糙米率、蛋白质含量、精米率、胶稠度。其中长宽比至垩白大小等性状由于狭义遗传力高,在亲本改良中,可在杂交早代选择,而胶稠度等其他性状因遗传力较低,不宜在低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选用3个不同米质类型的不育系粤丰A、Y华农A和珍汕97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分别与3个恢复系广恢998、广恢128和广恢96杂交构建27个正、反交F1,并以这些亲本与杂种F1为供试材料,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均对杂种F1的米粒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AC)有显著影响,且因质核互作效应的不同,存在组合的特异性;但对糙米率、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的影响不显著;低垩白米率和低垩白度对高垩白米率和高垩白度具有部分显性作用,利用低垩白米率和低垩白度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如广恢998)组配,可获得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较低的杂种F1。亲本的整精米率高低直接影响其所配杂种F1的整精米率;低AC与低AC的双亲杂交,其F1的AC与低值亲本相同,高AC与低AC亲本或高AC与中等AC的亲本杂交,其F1的AC往往偏向高值亲本;在胶稠度方面,只有软胶稠度与软胶稠度亲本杂交,才能组配出软胶稠度的杂交稻。  相似文献   

10.
采用5个不育系及5个恢复系,按5×5 NCII遗传设计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在2005年晚季对杂种F1的品质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如下:在整精米长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上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分量是相当的,其他性状受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大于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在糙米率、整精米长度、垩白大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上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均大于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但在精米率、整精米率、整精米宽度、整精米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上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大于母本;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粳稻三系亲本壹子间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为供试材料,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测定其农艺性枕、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杂种的多数性状由不育系和恢复系共同决定,杂种与中亲值的相关性最好,杂种与高亲值的相关性一般好于与低亲值的相关性。抽穗期、穗总粒数等性状与不育系关系较为密切,株高、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品质性状与恢复系关系较为密切。所有产量性状亲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说明杂种的产量性状还与双亲的特殊配合力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育种提供配合力好的亲本资源,并为生产应用提供优质高产的杂交粳稻组合。  相似文献   

12.
选用7种不同细胞质源滇型不育系与滇一型保持系及恢复系各5个材料进行杂交,对70个杂交组合的剑叶穗颈夹角、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这5个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滇型杂交水稻在剑叶长宽比、株高、穗长及穗总粒数等性状的表现主要受不育系母本的影响,在组配滇型杂交稻时考虑不育系多项农艺性状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he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the northern japonica hybrid ric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he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the 100 cultivars combined by the 10 sterile lines and the 10 restore lines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SAS and QG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female parent, most of the morphological traits related closely to their father. The additive genetic effect and the dominant genetic effect appear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former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latter. Genetic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igh plants or high plants with more leaves were in favor of improving the number and the weight of the spike and producing the hybrid vigor.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lant type of the northern japonica hybrid rice were the plant height (PH), the angle of the flag leaf (FLA), flag leaf length (FLL), and the weight of the shoots and leaves (SLW), respectively. The morphological traits system of the northern japonica hybrid rice was very complex, and the restore line should be given more importance compared with the sterile line, and PH, FLA, FLL, and SLW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 in the plant type breeding.  相似文献   

14.
以3个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NCII交配设计研究10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大多数品质性状介于双亲之间,除粒重表现一定的超高亲优势,垩白度和粒宽表现一定的正向平均优势外,其它品质性状优势不明显。(2)杂种稻米的品质性状主要受不育系或恢复系的影响,其中,对于粒长、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这3个性状,不育系的影响要高于恢复系,而对于整精米率、粒重、垩白率、垩白度和糊化温度,则表现为恢复系的影响要高于不育系。(3)就优质育种的利用价值而言,不育系中以广占63-4S为好,而恢复系中则以扬稻6号为好,蜀恢527、镇恢084次之,用上述亲本选配的杂交组合米质较好;恢复系特青、盐恢559表现为一般配合力效应差,特殊配合力方差小,优质育种利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对其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个转抗真菌蛋白基因恢复系,与3个不育系按8×3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4个组合,分析了转基因恢复系对其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在10个研究性状中均对杂种F1存在极显著效应;转基因恢复系所配杂种F1优势普遍存在,但组合间和性状间有所变化,不同受体亲本的转基因恢复系对杂种F1的优势效应也存在一定差异;杂种F1的株高、剑叶长、剑叶宽、穗长、有效穗数及千粒重与转基因恢复系对应性状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与恢复系关系甚微,对转基因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合理选择可提高其杂种F1的遗传选育效率。  相似文献   

16.
早籼稻加工和外观品质杂种优势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 4个早籼恢复系和 4个不育系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 ,配组 16个杂交组合 ,并对这些组合和亲本进行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测定 ,进而分析了各性状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以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GCA)。结果表明 ,在整精米率粒形和垩白度等主要性状方面 ,以不育系协青早A和金 2 3A ,及以恢复系 92 47及其配组的组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35个杂交稻新选恢复系与已在生产上获得推广的16个杂交稻两系或三系不育系随机配组成73个杂交稻组合,将各杂交稻稻组合杂种F1及其亲本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种植,对其收获各杂交稻组合与其亲本种子的碾米品质性状及外观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丰源A/R2032、P64S/R996、粤太A/R259、金23A/R52等杂交稻组合的碾米与外观品质表现优异;母本T98A、陆18S,父本R2773、保健红米适宜大面积推广配组;杂交稻组合整精米率受恢复系的影响不可忽视,73个杂交稻新选恢复系整精米率的一级优质米达标率为95.9%;杂交稻垩白性状的超亲优势表现明显;同时还发现不同杂交稻恢复系与同一杂交稻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组合、同一杂交稻恢复系与不同杂交稻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组合的碾米品质及外观品质各性状均表现不同;今后杂交稻及其亲本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改良重点是进一步提高糙米率和降低垩白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北方大穗型杂交粳稻超高产的生理基础,为选育大穗型的北方杂交粳稻提供育种理论。对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进行了产量结构和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穗型恢复系C52和小穗稳产型推广品种辽粳294相比,辽优3072灌浆中后期,叶片与根系的SOD、CAT、POD活性高、Vc、脯氨酸、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根系MDA含量较低,从而使辽优3072叶片同化产物生产旺盛,根系不早衰,有利于抵抗衰老和逆境,这是大穗型杂交稻辽优3072获得超高产的生理生化基础。同时也探讨了辽优3072各生理生化指标与亲本之间的关系。辽优3072的叶片SOD和CAT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总叶绿素含量与母本显著相关,根系中SOD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