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为研发微波灭菌食用菌栽培袋的新工艺和相关设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了微波加热不同时间食用菌料袋增温情况及不同重量食用菌料袋达到预定压力所需时间,比较了微波加热加压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的食用菌料袋微生物致死率及栽培金针菇的情况。结果:用一定功率的微波加热食用菌栽培料袋时,菌袋内物料的增温与加热时间成正比,与物料质量成反比;在0.15MPa,微波加热加压维持15min与高压蒸汽维持1.5h的灭菌效果相当;两种灭菌方法对食用菌料袋栽培金针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试验获得的特征参数是指导食用菌栽培袋微波加热灭菌的重要参数,也是制定食用菌栽培袋微波加热灭菌工艺和设计灭菌设备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全忠 《食用菌》2009,31(4):74-74
在大规模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中,不仅灭菌室的质量要求较高,而且还有接种室、发菌室、出菇室等一系列非常规范的食用茵生产设备,因此生产成本很高,成品率也很高。而作为分散经营的小规模食用菌生产者来说,投入大量资金建造高水平的灭菌灶既没有经济实力,也不现实。但是,不管是集约式工厂化生产,还是小规模的农户生产,灭菌对袋式熟料栽培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灭菌质量不仅影响菌袋成品率,而且还影响菌丝生长和出菇率。笔者在长期从事食用菌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节能双锅双机灭菌灶,由于这种灶能节约大量燃料,对小规模食用菌生产者非常实用,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食用菌的袋料栽培中,可移动常压蒸汽发生炉为通入式灭菌,这是当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培养料灭菌方式。这种方式由于灭菌时是塑膜包裹,没有仓容的限制,但许多菇农为图省事,任意加大灭菌数量、拉长灭菌时间,使料袋灭菌超量超时。  相似文献   

4.
董万先  冯松远 《食用菌》1994,16(6):37-38
在食用菌的制种和熟料栽培过程中,培养料的灭菌是关键的技术环节。目前,农村大多使用土蒸锅灭菌,但因其建造和使用上的不合理,灭菌效果极不理想,主要存在灭菌时间长、灭菌不彻底、耗能多等问题,造成菌袋的成批污染报废和财物人力的大量浪费,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食用菌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作者设计了HDM常压灭菌灶,该灶在河南部分地区推广后普遍反映具有节时、省煤(柴)、灭菌彻底、能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这里将其建造特点和使用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应用代料香菇两步栽培法,菇类防杂剂配方及其应用技术,真姬菇、香菇生理特性,基质标准化灭菌方法,发酵料栽培食用菌技术,培菌中生理产热,改进的基质灭菌设备,地洞小气候等技术方法、研究成果和设备设施的节能效果,为解决食用菌生产高耗能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赵增吉 《食用菌》1999,21(1):35-36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生产种的制作主要依靠蒸汽灭菌,蒸汽灭菌彻底,但工艺繁琐,成本较高。为此,我们进行了以灭菌剂替代蒸汽灭菌的试验,试图寻找一种简易可行的培养料灭方法。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庆利 《食用菌》2006,28(1):29-29
食用菌种植比较普遍,以平菇熟料袋栽为多,在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过程中,或多或少有部分料袋水分偏多,接种菌丝萌发后就被料内多余水分阻止生长,造成菌丝易染杂,严重的可使部分菌袋报废,此现状困绕了许多种植户。笔者种菇多年,对接种后菌袋水多偿试过多种方法,由于袋内水分多少不一,因袋而宜从中选用了三种方式来解决袋内多余的水份,提高菌袋的成品率。具体介绍如下,供菇友参考。  相似文献   

8.
专业供应     
《食用菌》2014,(5)
<正>各种香菇菌种、天麻蜜环菌、萌发菌。食用菌蒸汽灭菌灶,装袋机,菌袋扎口机,菌袋打孔机,烘干机,新型菌袋补水器,高效烟雾消毒剂,食用菌营养素等菌用原辅材料。联系人:关良洲,咨询电话: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菌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佳  赵启美 《食用菌》1998,(4):26-26
目前,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形式总体上还是处于分散的个体菇农生产为主,因此每个生产者都要进行菌种扩大、蒸汽灭菌,菌体培养和出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生产者要具有较全面的生产经验,否则在生产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失败造成财力和资源的浪费。菌包的出现使得食用菌生产变得更简单、更安全。“菌包”指的是直接用于出售的,已发好菌的食用菌栽培袋,菇农购买后只要进行出菇管理就可以了,技术单一,易学,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目前菌包的生产是采用常规的逐级扩大固体培养的方式,周期长,占地多,规模小,菌龄不一,所以,很难形成产业化,而利用中、小型深层发酵设备生产“菌包”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对促进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有一定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保温灭菌灶生产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仁炳  李远江 《食用菌》2009,31(5):81-81
制种及菌袋培养,灭菌是一项关系到成败的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2007年前公司采用蒸汽锅炉供汽灭菌,不仅投资大,而且能耗高,值班时间相当长,灭菌效果不稳定等诸多弊端,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研究,2008年引进了重庆市开县食用菌节能研究中心的“食用菌保温灭菌灶”专利技术,经实践应用,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蒸汽通入式罩膜灭菌具有上气快,灭菌量大,节省能源,可移动,能露天出、装锅等诸多优点,在食用菌生产中被迅速推广应用。在西峡一些台式水泥灶已被废弃,采用该方式灭菌的已超过70%。在应用该方式灭菌中,因不规范的操作,近年来问题越来越多,灭菌质量下降,接后死穴率和感染率上升,已成为生产上一大问题,到了该集中整改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甲醛的替代品,强优戊二醛高效灭菌剂,用于接种室空间喷洒灭菌,综合灭菌效果达94.63%;绿色木霉、黄曲霉、黑曲霉、毛霉4种试验真菌室内平板实验,灭菌效果为100%;对大面积栽培生产中的污染菌袋综合灭菌率达68%以上;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能够替代甲醛用于防治食用菌杂菌病害的高效灭菌剂。  相似文献   

13.
陈金川 《食用菌》2004,26(6):44-45
当今 ,通用型的食用菌接种箱 ,随着操作人员运作 ,箱内灭菌药物所形成之气体 ,会陆续自布袖套溢出箱外 ,而有损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与此同时 ,箱外含有活菌的空气陆续自布袖套闯入箱内 ,以致箱内空气含药量逐渐降低 ,灭菌效用随之减弱。为此 ,只好借助于酒精灯 ,但效果并不理想。现将笔者在生产中不断实践、改进的“密闭型单人用双层式大容量食用菌接种箱”之设计与运用方法公诸同仁 ,以供参考。该型接种箱具有不漏气、不染杂、省药物、易操作、高效率之优点。每工作日 (8小时 ) 30 0袋× 4箱 =12 0 0袋。现分述如下 :1 结构与用材 结构…  相似文献   

14.
杨辉德 《食用菌》2003,25(5):44-44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已由原来的家庭分散为经营逐步过渡到规模人化 ,集约化生产 ,设施食用菌已显端倪。为此必须建造一些大型 ,超大型土灭菌灶 ,但由于灭菌仓容积大 ,加之食用菌灭菌材料栽培袋比较软 ,相互堆积挤压 ,造成仓内蒸气循环不畅 ,容易形成灭菌死角 ,致使部分栽培袋灭菌不彻底 ,有的菇农因此而损失惨重 ,有的菇农通过延长灭菌时间如保持 10 0℃ 17小时加以补救 ,既浪费能源 ,增加成本 ,且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笔者用圆钢、角钢等锡接成灭菌钢篮 (图1) ,作为盛装栽培袋的容器 ,关键它能保证灭菌仓内空气畅通。确保在单位时间内…  相似文献   

15.
在食用菌生产中,耗能量最大的一个生产环节就是基质的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为减少灭菌耗能,笔者对浅盘式常压灭菌锅进行了研究改进,现将改进后的锅体结构、砌建及应用效果简介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专业供应     
《食用菌》2014,(3)
<正>各种香菇菌种、天麻蜜环菌、萌发菌。食用菌蒸汽灭菌灶,装袋机,菌袋扎口机,菌袋打孔机,烘干机,新型菌袋补水器,高效烟雾消毒剂,食用菌营养素等菌用原辅材料。联系人:关良洲,咨询电话:13193818149,0377-69958443。http://www.xxjnw.com QQ:514823190  相似文献   

17.
简单介绍日本的食用菌透气菌袋类型,从菌床成型、灭菌装袋、接种、培养和出菇等工序,较系统地说明了透气菌袋和自动装袋机等设备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试验引进二氧化氯、增抗剂、促酵剂和克霉王等4种食用菌消毒剂,开展药剂拌料+常压高温蒸汽法对食用菌栽培料灭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筛选出二氧化氯3000倍+灭菌6 h和增抗剂拌料+灭菌6 h的食用菌栽培料常压灭菌技术对菌丝生长、子体实形态和产量不良影响小,菌袋污染率低。同时具有节省灭菌时间,节约能源,减少成本等优势,可以在食用菌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培养基灭菌在杀灭培养基内的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也可除去原料中影响菌丝生长的部分有害物质,一般采用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都要经过蒸汽加热灭菌后才可用于栽培。食用菌菌丝通过纤维素酶和漆酶等多种酶的作用,分解和吸收基内养分,而经灭菌处理的培养基更容易被菌丝分解利用。培养基一般采用湿热蒸汽灭菌,分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方式。为了比较两种灭菌方式的效果和成本,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栽培袋不同灭菌时间灭菌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黑木耳栽培菌袋细菌污染与灭菌工作关系较大,而霉菌污染一般与灭菌关系不大,若发生大面积的霉菌污染应在接种、培养等灭菌后的各环节找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