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德西氏病,是由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所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以急剧下痢或神经症状及病死率为特征,以肠道内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变。小鹅瘟的易感动物是鹅。小鹅瘟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关系。主要感染雏鹅,而20日龄以上的鹅就极少感染。小鹅瘟呈地方性流行性,且有显明显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2.
前言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感染雏鹅所致的急性败血病,30日龄以内的雏鹅易感性强,特别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后常遭致毁灭性死亡。对本病的研究,我国方定一等自1956年发现并定名小鹅瘟,进行主、被动免疫方法研究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但由于鹅的流动性大,开展主被动免疫难以达到全  相似文献   

3.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几年来笔者在临床诊治鹅病时,发现小鹅瘟发病率较高,即使雏鹅实施了小鹅瘟疫苗免疫仍有部分鹅群发病,给养鹅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几年来临床实践诊治小鹅瘟的体会浅谈如下。一、小鹅瘟的流行情况病鹅和带毒鹅为本病的传染源,通过污染小鹅瘟病毒的饲料、饮水、工具、种蛋进行传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缺乏使雏鹅体质弱、抗病力低而易感本病,无母源抗体又未实施疫苗免疫的雏鹅易感,种蛋来自不同种鹅场或来自发病鹅场的雏鹅也易感。母源抗体参差不齐的雏鹅群,实施小…  相似文献   

4.
本刊1992年第一期发表的“小鹅瘟”和“鹅细小病毒病”两篇文章,分别代表了当时国内对小鹅瘟研究和国外对鹅细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同一期邝荣禄写出了“缘由·正名·展望”一文,指出中国的小鹅瘟与国外鹅细小病毒病之间的差异。近年来中国禽病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从多方面揭示了这些不同点。1956年方定一教授就发现了存在于我国的小鹅瘟,病死小鹅特征性的病变是  相似文献   

5.
自开放改革以来,合浦、博白、陆川等广西鹅的传统产区养鹅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广西养鹅第一大县的合浦县,近年来养鹅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从1994年以来连续6年养鹅超百万羽,1999年全县出栏肉鹅162.6万羽,存栏种鹅13.5万羽,孵化鹅苗337.5万羽,养鹅产值约占全县牧业产值的30%左右。但是,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其中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有小鹅瘟、鹅蛋子瘟、鹅鸭瘟和由饲料因素引起的软骨病。现将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几种鹅病及其防治分述如下。一、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  相似文献   

6.
我国鹅主要传染病防控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目前我国鹅主要传染病发生情况 1996年前的鹅病毒类病有小鹅瘟、鹅鸭瘟病毒感染症;细菌类病有鹅巴氏杆菌病、鹅大肠杆菌病、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鹅蛋子瘟)、鹅沙门菌病、葡萄球菌病;霉菌病有鹅曲霉菌病、鹅口疮、黄曲霉毒素中毒.整个行业的趋势是鹅病少,鹅好养,有效益.  相似文献   

7.
一例鹅痛风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河南省某鹅场患病鹅的发病原因,采集患病雏鹅病料进行小鹅瘟病毒和鹅星状病毒的PCR检测,通过序列的测定与比对,发现发病鹅为星状病毒感染,并未检测到小鹅瘟病毒,结合临床剖检病理变化,最终确诊导致痛风病的病原为鹅星状病毒。  相似文献   

8.
小鹅瘟(Goslingplague)是由鹅细小病毒(GoslingPague virus,GPV)又名小鹅瘟病毒感染雏鹅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传染快,死亡率高,是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04年3月23日,我局从贵阳白云某种鹅场引进雏鹅1973只,发生小鹅瘟,共计死鹅848只,死亡率为42.98%。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3月28日送病料到贵州大学动物医学系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小鹅瘟。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2004年3月23日,我县畜牧水产局草地站从贵阳白云某…  相似文献   

9.
鹅的主要传染病在1997年以前常见的仅有小鹅瘟、鸭瘟病毒感染,蛋子瘟、出败、副伤寒、曲霉菌病等几种,为禽类中最少传染病,有利于养鹅业的发展。但自从1997年以来,在短短5年中,先后发现了鹅副粘病毒病、鹅疫、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病毒性和细菌性烈性传染病。目前可以认为老的传染病不但没有消灭,继续危害,新的传染病也有发生,造成新的危害,改变以往鹅病少,鹅好养的局面,已成为鹅难养的格局,严重地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的诊断及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鹅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日龄的雏鹅和雏番鸭,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小肠空肠和回肠部分呈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根据调查分析情况看,它流行广,传播快,危害严重,10日龄以内雏鹅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0%。近些年,该病已经给我市部分饲养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试验对虎林市月牙湖养殖场死亡的疑似小鹅瘟雏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观察。同时对病死雏鹅病料进行了鹅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免疫保护试验。应用琼脂扩散和免疫荧光抗体实验方法对小鹅瘟进行了快速诊断。病毒分离鉴定及诊断结果证实该养殖场发生的雏鹅死亡是由小鹅瘟病毒感染造成。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一种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全国各养殖区都有发病。小鹅瘟病毒主要通过病鹅的分泌物、排泄物、种蛋及病鹅饮过的水、饲料、用具、场地等经消化道及呼吸道等传播。病雏鹅的临床特点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小鹅一旦染病,病死率高达50%~95%,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近年来,我地区鹅的饲养量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呈现出一种迅猛发展的趋势,但是随着养鹅产业的兴起,小鹅瘟的疫情也在我地区广泛流行。现将小鹅瘟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鹅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主要引起4-20日龄雏鹅和雏番鸭的高致死性疾病,称为小鹅瘟或Derzsy's病。本病以消化道,尤其是小肠部位典型纤维素性栓塞病变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100%,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早在1956年,我国学者方定一教授首先发现了此病,认为其病原是鹅细小病毒,并将该病命名为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小鹅瘟的病理变化与1998年程安春等报道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gosling new type viral enteritis,GNTVE)极为相似,病理变化都表现为严重的广泛性卡他性肠炎。但是,小鹅瘟一旦与鹅副粘病毒病、鸭瘟、  相似文献   

13.
1小鹅瘟 小鹅瘟(GP)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Goose Parvovirus Infection)、雏鹅病毒性肠炎(GoslingViralEnteritis),是由小鹅瘟病毒(goslingplaguevirus,GPV)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与鹅几种常见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鹅瘟(Goose parvovirus,GP)又称得舍氏(Derzsy)病、小鹅病毒性肠炎、鹅细小病毒感染等,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2~30 日龄内的雏鹅,特别是以10日龄时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雏鹅日龄增大而降低.病鹅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不振、嗜睡,两腿麻痹或痉挛;肛门向外突出,周围被毛潮湿并沾有污染物,排出灰白色或者淡黄色稀粪便,常混有气泡.  相似文献   

15.
鹅的传染病在1997年以前常见的仅有小鹅瘟、鸭瘟病毒感染、蛋子瘟、出败、副伤寒、曲霉病等几种,是禽类中患传染病最少的,对养鹅业的发展十分有利。但自从1997年以来,在短短几年中,先后发现了鹅副粘病毒病、鹅疫、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等病毒性和细菌性烈性传染病。目前可以认为是老的传染病仍在继续,新的传染病不断发生,所造成的危害不但改变了以往鹅病少、鹅好养的局面,而且严重影响了养鹅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4小鹅瘟的流行与有效防治措施1956年苏北农学院牧医系(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方定一教授首先在江苏省扬州市发现小鹅瘟。1961年方定一和王永坤教授从扬州市流行的小鹅瘟雏鹅病料中分离到小鹅瘟病毒。自1962年研制成功小鹅瘟抗血清,1963年研究成功种鹅活疫苗,1980年研究成功雏鹅活  相似文献   

17.
4小鹅瘟的流行与有效防治措施 1956年苏北农学院牧医系(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方定一教授首先在江苏省扬州市发现小鹅瘟。1961年方定一和王永坤教授从扬州市流行的小鹅瘟雏鹅病料中分离到小鹅瘟病毒。自1962年研制成功小鹅瘟抗血清,1963年研究成功种鹅活疫苗,1980年研究成功雏鹅活疫苗,1996年活疫苗通过部规程及生产文号,43年来,用抗血清作紧急防治和预防22亿余只雏鹅,保护率达95%左右;用种鹅用活苗免疫1亿余只种鹅,使50余亿只雏鹅保护率达98%左右.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Gosling plague)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pus)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病死率.经卵可传给下一代雏鹅,主要表现为严重下痢和渗出性肠炎。1956年,我国方定一在扬州首次发现了本病,并分离到病原,定名为小鹅瘟和小鹅瘟病毒(GPV)。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死亡率为60%~95%,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尤其是养鹅业,2002年我国鹅肉产量占世界鹅肉总产量92.16%,不但产量高,而且品种全,有12个品种之多。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13省饲养鹅出栏数在6亿以上,2004年存栏数为2.3亿只以上。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养鹅业发展的速度更快,但疾病也不断增加。原来仅有小鹅瘟、蛋子瘟等几种传染病,自1996年之后增加鹅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呼肠孤病毒感染)、鹅浆膜炎等烈性传染病。在多种鹅传染病中,小鹅瘟、鹅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鹅浆膜炎等均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多种传染病的发生,从过去鹅病少、好养鹅的格局,改变为鹅病多、生物防预制剂少、病死率高、难养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