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孵化生产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无论挑选种蛋如何认真细致,消毒如何严格或在孵化过程中不断改进孵化管理,在21天该出壳时(甚至超过出壳天数10小时后),总有一定数量的雏鸡难以破壳而出。其原因当然有许多,除了种鸡的品种、遗传等内在因素外,孵化后期的通风换气、凉蛋、温度。湿度等的不适当,也是造成破壳难的关键性原因。解决破壳难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下面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对怀疑是破壳难的胚蛋的挑选。我们将孵化至18天的胚胎蛋放入37℃左右浓度为0.9%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观察:一般正常健康的胚蛋…  相似文献   

2.
1996年9~10月,豫北某鸡场自产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陆续出现死胚,统计死亡鸡胚3256只,死亡率达17.58%;孵出的一批罗曼褐雏鸡共7856只,3日龄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3日内共死亡IO85只,死亡率为13.8%。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确定造成该鸡场孵化厅内鸡胚和雏鸡死亡的主要病因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的混合感染。分析造成传染的原因,主要是孵化厅内卫生条件不好,由于进行连续作业,孵化器内不能进行彻底消毒,鸡场未采取沙门氏菌净化措施,种蛋也缺乏严格消毒,造成沙门氏菌垂直传播与绿脓杆菌的混合感染。经药敏试验证实,该两种细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硫酸新霉素极为敏感,用此四种药物之一种对雏鸡群进行药物防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显微注射法,分别将人生长激素(hGH)基因和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KLK1)直接注射到孵化24h的鸡胚中,继续孵化。在注射的320枚鸡胚中,孵化前7d死亡194枚,8~18d死亡108枚,孵出雏鸡18只,孵出率为5.6%(18/320)。8只雏鸡分别于出壳后的第1、2、3、5天死亡。7只于3月龄死亡。3只鸡(1公2母)存活至今,并开始产蛋。死亡雏鸡具有脚瘫、体弱、斜颈、站立不稳等异常表现,存活鸡无外观异常,但有产蛋紊乱现象。从孵化4d后死亡的150放鸡胚和18只出壳雏鸡的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用DNA杂交试验进行基因整合检测,结果发现其中的3枚鸡胚和3只雏鸡为人生长激素基因整合阳性,基因整合率为12.5%(6/48);18枚鸡胚和6枚雏鸡为KLK1整合阳性,整合率为22.2%(24/108)。结果表明:鸡胚盘内细胞通过显微注射法可以转染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4.
问:江苏省海门县欣欣孵化厂徐菊贤来电问,在雏鸡孵化生产中,经常碰到孵化率降低的问题,对生产影响很大,造成经济损失,这一问题在孵化厂方面较为普遍,希望贵杂志能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5.
孵化工作是养禽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孵化工作的好坏不仪影响孵化成绩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生长发育和将来的生产性能,在孵化过程中,翻蛋又是非常重要的,翻蛋主要是定时将胚蛋转动一定角度,可防止胚蛋和蛋壳膜粘连;使胚蛋各部分受热均匀;并有助于胚蛋运动,使之对后天的环境更具适应性;保持正常的胚位(钱火方等,1997)。但翻蛋应什么时候停止,又各持已见,  相似文献   

6.
王万东 《中国家禽》2005,27(14):23-23,25
雏鸡表现比正常雏鸡身体小,而且体质较弱。主要原因:一是种蛋太小,种蛋小雏鸡就小;二是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如果孵化过程中温度长期过高,常给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其中主要是胚胎发育加速,使尿囊早期萎缩,出现过早啄壳现象;三是孵化过程中湿度过低,正常孵化的头十天中,鸡胚通过蒸发水分散热的量超过了其产热量。如果孵化器内的湿度过低,使蛋内的水分大量蒸发,胚胎则会受凉,而且妨碍了胚胎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在鸡种蛋的孵化生产中,贮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科学、合理地贮存可以保证良好的孵化率;反之,则可能给孵化生产带来不良影响,造成孵化率低、雏鸡质量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控制种蛋在孵化期间的失水多少是取得最佳孵化成绩的一个必要条件,影响孵化期间种蛋水分失重的因素包括:孵化器湿度控制、孵化厅内湿度、季节、种鸡周龄、蛋重、蛋壳质量以及蛋壳孔隙率等,其中孵化器的相对湿度对种蛋水分失重的影响最大。孵化期间对种蛋定期称重是生产高质量雏鸡的一个很好的质量控制程序。一、相对湿度高对孵化的影响相对湿度高,18天照蛋时气室小,气室最低边缘在蛋壳最粗处的上端。雏鸡肚子大,脐环愈合不良,雏鸡与蛋白粘连;因失水少,雏鸡出壳时用力较大,跗关节红肿。死胚蛋较多,啄壳部位偏上,因气室小,氧气…  相似文献   

9.
孵化工作是养禽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孵化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孵化成绩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生长发育和将来的生产性能,在孵化过程中,翻蛋又是非常重要的,翻蛋主要是定时将胚蛋转动一定角度,可防止胚蛋和蛋壳膜粘连;使胚蛋各部分受热均匀;并有助于胚蛋运动,使之对后天的环境更具适应性;保持正常的胚位 (钱大方等, 1997)。但翻蛋应什么时候停止,又各持己见,有人认为在 16天停止,又有认为在 14天停止为宜,常规机器孵化在落盘后 (19天 )停止翻蛋,但时间越长,孵化器具的磨损越严重,缩短了孵化器具的使用寿命。这给孵…  相似文献   

10.
由于孵化器、出雏器、孵化室的空气和环境的消毒不彻底,种蛋消毒不严格等诸多因素引起初生雏鸡绿脓杆菌感染,致使鸡群发病,造成巨大损失。1 诊断要点1.1 流行特点 初生雏鸡绿脓杆菌感染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初生雏鸡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鸡群一旦发病可造成巨大损失。 初生雏鸡绿脓杆菌感染的发生是集约化养鸡业兴起之后出现的一个新问题,近年来本病发生有增多趋势。从实验室资料表明,在鸡场和孵化厅的环境中绿脓杆菌的污染状况愈来愈严重,孵化过程中的死胚、  相似文献   

11.
(一)种蛋方面 1.种蛋来自患有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可经蛋传播疾病的种鸡群,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由此染病,导致孵出的雏鸡带菌,抵抗力低下. 2.消毒不彻底、孵化用具不干净.孵化时病菌侵入鸡胚,使鸡胚发育不正常,出雏后脐部会发炎形成脐炎,这是导致雏鸡死亡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鸡在弱雏阶段有着病症表现与体质弱的现象,这会降低鸡苗的质量,并且也对养鸡效益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对鸡弱雏发病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鸡弱雏的早期饲养观察与疾病诊断进行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1出现鸡弱雏的原因鸡弱雏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突显的问题就是孵化雏鸡的鸡蛋较差,同时在孵化时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1.1种蛋质量差种蛋是雏鸡出生的基础,母鸡在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种蛋的失水率是现代孵化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与雏鸡的孵化率、雏鸡质量紧密相关。定期检测孵化种蛋的失水率,对孵化湿度的控制,雏鸡质量的预测和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种蛋方面 1.种蛋来自患有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可经蛋传播疾病的种鸡群,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由此染病,导致孵出的雏鸡带菌,抵抗力低下. 2.消毒不彻底、孵化用具不干净.孵化时病菌侵入鸡胚,使鸡胚发育不正常,出雏后脐部会发炎形成脐炎,这是导致雏鸡死亡率很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孵化条件引起雏鸡异常■顾志良译(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很多质量差的雏鸡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这种鸡在青年种鸡(小于30周龄)后代中比较多。如果种鸡在这一阶段后,质次的雏鸡比例仍然较高的话,应当检查其它可能的原因,如蛋的处理、孵化条件、营养、遗...  相似文献   

17.
1孵化计划的拟定种鸡场应根据本场的生产任务和外销雏鸡数,结合当年饲养品种的生产水平和孵化设备及技术条件等情况,并参照历年孵化成绩,制定全年孵化计划。根据鸡场孵化生产成绩和孵化设备条件确定月平均孵化率。根据种蛋生产计划,计算每月每只母鸡提供雏鸡数和月总出雏数。  相似文献   

18.
雏鸡死亡原因甘肃省榆中县种鸡场岳建文据多年的饲养实践,雏鸡死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应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一、胎胚发育不良种蛋营养不良、孵化温湿度掌握不好、种蛋污染均可引起。二、压死育雏室温度太低使雏鸡挤堆或接种疫苗雏鸡受惊吓...  相似文献   

19.
提高雏鸡成活率,是育雏阶段的首要任务,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但是,雏鸡由于体温不恒定、消化机能不健全、敏感性强、胆小、抵抗力弱等缺陷,很容易发病死亡。如何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这就要求饲养人员加强管理,精心饲养,搞好卫生,认真地观察分析死亡原因,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引起雏鸡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孵化技术。在孵化过程中,由于孵化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等)控制得不好,造成胚胎发育不良,出壳提前或迟滞。这部分雏鸡,即使饲养管理得好,也难以养好。有的是种鸡营养不良,所产蛋孵出的鸡苗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20.
粘胶是家禽孵化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它表现为蛋白质吸收不良,蛋清将禽胚和初生雏头、眼睑、颈背、翅膀、腿及尾等粘在蛋壳上。发生粘胶后,胎儿转不了身,气室下缘平齐,雏鸡在横径及小头啄壳,多数死亡。有的雏鸡挣脱出壳,多数胎位不正,鸡雏瘦小,生活能力低下。在孵化生产中找出粘胶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力措施,避免粘胶是孵化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