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来,肉鸭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2005年全国肉鸭存栏达7.25亿只,随着养殖数量和密度的增加,鸭病也逐渐增多,每年因鸭病所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大,尤其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已逐渐成为养鸭业发展的障碍。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包括雏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鸭副粘病毒病、鸭流感、番鸭花肝病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严重危害鸭的病毒病除鸭瘟、雏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病外,近几年国内外还相继报道了鸭病毒性脑炎、鸭流行性出血症、鸭流感、鸭“花肝”病、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等多种病毒病。新的病毒性疾病的出现是多因子的。有些“新”病早已存在,但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不明显而被忽视。若环境变化或饲养管理的改变或病毒本身基因变异使得毒力或致病力增强或者鸭由于遗传育种过程中基因的改变使本身对一些病毒的易感性增强。这样,一种“新”的疾病就浮出水面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病毒基因重组诞生新的有致病…  相似文献   

3.
鸭鹅常见传染病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笔者介绍9种鸭鹅常见传染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禽霍乱、传染性浆膜炎、鸭流感、小鹅瘟、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鸭场的主要疫病已从原来的鸭瘟、禽霍乱、大肠杆菌病等几种发展到目前的鸭瘟、禽霍乱、火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病毒性肝炎、花肝病、减蛋综合征、禽副伤寒、三周病等10余种,其中尤其以鸭疫里默氏杆菌、鸭病毒性肝炎以及三周病、(番鸭)花肝病等急性烈性传染病最为多见。众多鸭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取了多种疫病防制措施,但成效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5.
番鸭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李康然,韦平,吴保成,黄华烨,马军艳广西农业大学530005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幼龄番鸭的一种传染病,雏鸭多于3同龄内发病,故亦称“三周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经济损失严重,是番鸭饲养业中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1991年我...  相似文献   

6.
<正>半番鸭又称骡鸭,是栖鸭属的公番鸭与河鸭属的母家鸭杂交产生的后代。目前,商品半番鸭主要是公番鸭与北京鸭母鸭的杂交后代,因其具有耐粗易养、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宜良县半番鸭的养殖迅速发展,随着饲养规模扩大,其疾病发生不断增加,如大肠杆菌病、半番鸭病毒性肝炎、鸭瘟、细小病毒病等。半番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县番鸭生产发展迅速,但一些病毒性疾病发生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鸭生产。在我县番鸭发生的主要疾病有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病毒性肝炎、鸭瘟等。上述绝大多数病可用疫苗提前进行免疫,一旦免疫失败,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基本无效,必须采用其他措施,以促使病鸭群及早恢复健康。一、采用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当鸭群发生鸭瘟时一般每鸭用5羽份以上鸭瘟疫苗进行肌肉注射。由于鸭瘟疫苗产生免疫力时间短,因此能迅速控制病情。采用疫苗进行接种时应注意几点:1.紧急接种要建立在确诊的基础上,选用相应的能尽快…  相似文献   

8.
小鸭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养鸭业有新的发展,饲养区域进一步扩大,鸭场的分布密度增加,种苗与鸭产品流通加快,而鸭的疫病亦有严重化、复杂化的趋向。现就对小鸭的传染病——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番鸭细小病毒病、“花肝病”等的流行特点、原因与防治提出一些浅见,以供临诊防制参考。 一、当前小鸭疾病的流行特点 1.传播快,流行广。上述提及的几种小鸭疫病几乎见于任一养鸭区域的任一鸭场。 2.原有传染病发病更为严重,新的传染病及新的血清型不断产生。在本地区原有的疾病,如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9.
我市地理位置优越,大片的水乡面积为养鸭业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水禽养殖场遍布我市各镇区,随着水禽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水禽病的危害相当严重,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我市流行且危害较大的几种水禽病主要是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氏杆菌病、番鸭细小病毒病等,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就我市目前存在的危害较大的几种水禽病作简单的介绍,供基层兽医和水禽养殖户参考借鉴。1鸭瘟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通常只有鸭科禽对本病易感,主要发生于中成禽。近年来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最早的发病日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水禽病发生的新特点 1.新发水禽病种类多,防治工作量增大.随着水禽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商品贸易量的增加、集约化饲养管理经验缺乏、防疫卫生技术跟不上等原因,致使新的水禽病不断出现,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雏鸭病毒性肝炎、雏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疫里氏杆菌病、鹅副黏病毒病等,原有疫病时有发生,如小鹅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曲霉菌病等.  相似文献   

11.
番鸭细小病毒病(Muscovy duckling parvovirosis,MDPVS)又称3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以1~3周龄雏番鸭为易感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以腹泻、呼吸困难、脚软、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症状,其致死率达50%~80%[1].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又称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又名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引起的常见于鸭、鹅等雁行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针对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片段,通过PCR检测番鸭细小病毒核酸,利用RT-PCR和PCR方法排除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瘟感染,利用非免疫雏鹅接种试验排除小鹅瘟病毒感染,确诊引进的番鸭患鸭细小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鸭瘟,称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染性最高,北京鸭次之。病鸭和病愈带毒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病鸭的分泌物、排泄物、羽毛等均带有病毒,故洪水泛滥时,易引起鸭瘟的流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养鸭户对鸭瘟的防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不知如何去防治,为了减少鸭瘟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做好以下工作:1转变观念 很多养殖户对鸭瘟的预防掉以轻心,认为鸭瘟的发病率不高,持无所谓的态度,免疫时以“走过道”…  相似文献   

14.
鸭瘟防治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大敌。1病因鸭瘟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鸡、绵鸭最易感染发病。鸭瘟的发生主要是购入病鸭,其排出病毒传染健康鸭群,或者是由于健...  相似文献   

15.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所以都把鸭瘟视为养鸭业的大敌。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种蛋,苗鸭、成鸭及鸭产品四通八达地跨地区运输,近年来在广东、福建等地不同品种鸭群中新发现的一种以急性、高死亡率的严重减蛋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已逐渐侵入我省。1发病特征湘南某鸭场此病的发病先后顺序规律是:雏番鸭→肉用白羽→肉用麻羽→种鸭。分别进行过鸭瘟、禽霍乱、雏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番鸭细小病毒等免疫的鸭群,均可感染此病。1)肉鸭。这种病在肉用鸭表现为肝肿大、弥漫性出血,腺胃环状出血,脾脏有出血点2)产蛋鸭、种鸭。产蛋鸭、种鸭突然大幅度减蛋、主要病变为腹膜炎,卵泡变性坏死,表面…  相似文献   

17.
一 鸭病毒性肠炎 鸭病毒性肠炎是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病鸭流泪,眼结膜充血水肿,有的外翻;眼周围羽毛湿润呈湿圈,严重者上下眼睑粘连。部分鸭头部皮下水肿使得头部肿大,故有“大头瘟”或“胖头瘟”之称。倒提病鸭或病死鸭时可见从口腔或鼻腔流出黄色或褐色液体,大部分病鸭表现严重下痢,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稀粪。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麻沙镇2013年常见鸭病毒病的发生规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病例分析,发现鸭病毒性肝炎、鸭瘟和细小病毒病三种常见鸭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特点与鸭日龄、品种、季节、饲养量和养殖模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临床以腹泻、喘气和肠炎为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为特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给番鸭饲养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是番鸭饲养中主要的疾病之一。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主要侵害1  相似文献   

20.
目前,鸭病毒性疾病如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病毒性肝炎、鸭瘟等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高效、广谱、抗病毒、无药物残留的生物制剂势在必行.研究从新城疫病毒刺激的鸭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中提取基因组,采用RT-PCR技术扩增鸭γ-干扰素基因,克隆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和抗病毒活性测定,以期为其在动物体内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