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地处苏北平原,有着丰富的水草资源,农民养鹅历史悠久。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鹅愈来愈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养殖户对鹅的传染病非常重视,但对鹅的寄生虫病危害却认识不足,给养鹅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现就我县养鹅户程某饲养的一批育成鹅爆发球虫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该户于2001年7月初购进太湖苗鹅350只,饲养至65日龄时成活308只,鹅平均体重约2000克。此时鹅群中个别鹅出现精神不振,食欲锐减,喜欢喝水,羽毛逆乱,体重减轻,行动迟缓。有的病鹅拉白色稀便或灰黄色稀粪,随后陆续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养鹅业已逐渐成为农村养殖专业户的一项重要产业,然而,由于养鹅户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对鹅的疾病防范缺乏有效的措施,疫病免疫效果差,造成鹅群患病多,特别是雏鹅发生的小鹅瘟常导致大批死亡.小鹅瘟病感染在我县养鹅业中已经有很高的感染率,给养鹅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高海静 《动物保健》2010,(11):31-32
近年来,养鹅业已逐渐成为农村养殖专业户的一项重要产业,然而,由于养鹅户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对鹅的疾病防范缺乏有效的措施,疫病免疫效果差,造成鹅群患病多,特别是雏鹅发生的小鹅瘟常导致大批死亡。小鹅瘟病感染在我县养鹅业中已经有很高的感染率,给养鹅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我县农村历来有养鹅习惯。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外对肉类及羽绒产品需求剧增,养鹅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据统计,1984年之前全县鹅饲养量仅2.14万羽,1986年增至4.05万羽,1987年可超过5万羽。特别在沿江沿溪及有水塘水库且交通方便的村庄发展较快,大多农户小群(20羽以下)饲养,户养百羽以上者不多,(全县仅10多户),最大户有700多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县养鹅户和养鹅数量显著增多,但由于雏鹅成活率低而导致养鹅成本较高,雏鹅死亡率约在21%左右。因此,要提高养鹅经济效益必须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养鹅是我县禽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年来,我县养鹅户由于雏鹅的饲养管理不善,常导致雏鹅软脚病,死亡率较高.为了摸索对雏鹅软脚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雏鹅成活率,笔者以维丁胶性钙为主,其它药物为辅进行防治,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鹅瘟是危害雏鹅的主要传染病。1987年6、7月间在我县的一些养鹅户中发生雏鹅的大量死亡。特点是:病程短,死亡率高。如×村一户养雏鹅96只,几天内就死亡90只;另一户养40只,死了25只,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通过对病死雏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的观察以及实验室诊断、确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中下旬,在我县少数养鹅户中出现雏鹅集中死亡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发病雏鹅群分布在2个乡镇3个村屯的12个养鹅户,平均每户饲养量为1100只,其中300只以下1户,300~500  相似文献   

9.
<正> 鹅是食草的水禽,凡是有草地和水源的地方均可饲养。我县牧草和水资源极为丰富,对发展养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近年来饲养的数量并不多,专业户更少。据统计,全县鹅的饲养量近几年都维持在4—5万羽之间,群养专业户只有30来户。为了探讨专业户放牧养鹅是否有利可图,在我县是否可以大力发展养鹅,我们于1987年7月间调查了9户养鹅专业户饲养的9群鹅饲养情况、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9户共购入雏鹅1113只,平均每群123.67只;育成肉鹅954只,户均106只,育成率为85.71%。平均饲养日龄为65.6天,共活重3050.54公斤,平均3.2公斤。共补饲碎米631.35公斤,麦谷物2888.6公斤。  相似文献   

10.
2001年5~6月,我县郭河、冶父山等养鹅业重点乡镇专业养鹅户的种鹅、商品鹅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导致鹅体质虚弱、消瘦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经现场调查及诊断,确诊是鹅绦虫病,现报道如下。发病基本情况及症状多以专业养鹅户的鹅发病为主,群发性。病鹅精神委靡,行动迟缓,身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发病后期,病鹅长时间伏卧不动、拉稀、消瘦、死亡。死亡时叫声嘶哑,死亡率少则10%,多者高达40%~50%。许多专业户损失严重。剖检病变剖检刚死亡的病鹅或病中活鹅数只,发现病鹅肠道内有大量绦虫。虫体乳白色、扁形、竹节状,虫体…  相似文献   

11.
2003年6月15日,我县养鹅户王某饲养的2000只雏鹅发生腹部膨大、脐部肿胀、脐孔破溃等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15%左右,经诊断为雏鹅卵黄囊炎及脐炎型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2.
我县拉林乡新村村大坨子屯,12个养鹅户养鹅2321只,于1986年5月6日雏鹅开始发病死亡。由于没有及时诊断并采取防治措施,致使本屯所养的9~45日龄雏鹅83.3%发病,71%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  相似文献   

13.
稻草轮作养鹅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稻草轮作 ,以草养鹅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种草养鹅实行圈养 ,省工省时 ,饲养 70天左右雏鹅成活率在 90 %以上 ,平均体重达 3千克左右 ,平均每只利润在 5~ 8元之间。现将我县部分农户稻田套种黑麦草养鹅取得的成功经验概括介绍如下 :1 稻草轮作 ,以草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对稻田套种黑麦草养鹅户的调查 ,平均每 0 .0 7公顷黑麦草可养鹅 12 0~ 15 0只 ,以割草圈养为主 ,自雏鹅养至 70天上市 ,鹅的平均体重在 3千克左右 ,0 .0 7公顷产值在 30 0 0元左右 ,净收入 6 0 0~ 10 0 0元 (受雏鹅价格和肉鹅的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以来,养鹅业是通榆县一些乡镇的主要养殖业之一,发展迅速.在一些泡藻较多的乡镇,我们发现鹅绦虫病一直困扰着养鹅业的发展.经临床对什花道、四井子两乡镇鹅的绦虫病的调查,统计十户养鹅户,7 000多只鹅,剖检病死鹅85只,检出绦虫虫体900多条,感染率100%,最多的一只鹅检绦虫虫体91条.2006年6~7月,我县四井子乡本病发病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我县农村群众,改变传统的家庭养鹅习惯,采用科学饲养技术,促进了养鹅生产的发展,成为农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1988年全县养鹅超过100万只,出栏肥鹅80余万只,孵化雏鹅200万只,增加经济收入达四千多万元,农村人均增收80余元。采用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养鹅户日益增加,生产经营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小规模饲养向大规模饲养迅速发展。但是,有的养鹅户对饲养管理做的不到位,现就雏鹅饲养中应注意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鹅的生活习性与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省农村的养鹅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在我省西南部的六安、安庆等地涌现出了大批的规模养殖户。但许多农户普遍以放牧为主,即使是圈养,也往往饲料单一,管理粗放,据笔者了解,许多养殖户未能全面了解鹅的生活习性及消化生理特点,未能在饲养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影响了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认为,广大养鹅户应该熟悉鹅的生活习性及消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户养雏鹅中,由于忽视种蛋、孵化、饲养管理、缺乏营养等诸多非传染病因素引起死亡的占有很大比例,给养鹅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几年来,笔者在农村技术服务中,总结了雏鹅非传染病死亡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养鹅户日益增加,生产经营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小规模饲养向大规模饲养迅速发展。但是,有的养鹅户对饲养管理做的不到位,现就雏鹅饲养中应注意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养鹅户日益增加,生产经营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小规模饲养向大规模饲养迅速发展.但是,有的养鹅户对饲养管理做的不到位,现就雏鹅饲养中应注意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