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日本鳗鲡的生物学特征及人工养殖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科技发展中心美国青蛙养殖场256020)日本鳗蛹(Anguillajaponica)属脊索动物队脊椎动物亚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肉质细嫩鲜美,内含多种维生...  相似文献   

2.
养殖鳗鲡种苗来源日趋多样,确定鳗苗种类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鳗鲡属鱼类mtDNA COI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21批次,共109个白苗期鳗鲡样品进行种类鉴定。结果显示,应用该引物可以在所采集到的鳗鲡样品中扩增出652bp特异性基因片段,将样品COI基因序列与BOLD数据库中鳗鲡COI基因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共鉴定得7个种类归属,分别为日本鳗鲡A.japonica、美洲鳗鲡A.rostrata、欧洲鳗鲡A.anguilla、花鳗鲡A.marmorata、莫桑比克鳗鲡A.mossambica、吕宋鳗鲡A.luzonensis和太平洋双色鳗A.bicolor pacifica。对COI基因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得到7个有很高节点支持率的主要类群。结果证实mtDNA COI基因在鳗鲡种类鉴定上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此外,在种类的鉴定中发现其中1批次的样品定种错误,有1个批次的鳗鲡样品中存在有2个种类的混杂,提示在实际的苗种养殖及交易中,对鳗鲡的种类鉴定上仍存在一定的错误和混杂,有必要引入D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更加方便和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池塘人工养殖花鳗鲡试验。介绍了养殖池塘的自然条件和清塘施肥技术,并从鳗种放养、分级饲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池塘养殖管理技术。经过316d的养殖试验,对收获的花鳗鲡进行生物学测定,个体最大2300g,最小380g,饲料投入2800kg,预估总产量1872kg,增重1752kg,成活率76.7%。  相似文献   

4.
鳗鲡苗种人工繁育的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扼要回顾了数十年来水产工作者对鳗鲡的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 :鳗鲡生殖洄游和产卵生态的调查 ;人工诱导鳗鲡性腺发育与排卵的研究 ;仔、幼鳗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 ;人工孵化仔鳗的培育研究和鳗鲡生殖生理学的研究。另外还就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并对今后继续研究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5.
牛磺酸对花鳗鲡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牛磺酸对花鳗鲡幼鳗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0%、0.40%、0.60%、0.80%的牛磺酸,配制成牛磺酸含量为0.708%、0.908%、1.108%、1.308%、1.508%的5组试验饲料(D1,D2,D3,D4和D5),投喂体质量为85.95 g的花鳗鲡幼鳗14周。结果表明:(1)随着牛磺酸含量的升高,花鳗鲡体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D4组达到最高值;D4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大于D1和D2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D1和D2组(P0.05)。(2)相比于D1组,高牛磺酸含量组花鳗鲡肌肉中水分的含量降低,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升高,其中D3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大于D1组(P0.05)。(3)饲料中适量的牛磺酸含量(1.108%~1.308%)能显著提高花鳗鲡胃和肝脏中的淀粉酶、蛋白酶活力以及肝脏中的脂肪酶活力(P0.05)。综合以上结果,花鳗鲡幼鳗对牛磺酸的需求量为1.308%。  相似文献   

6.
鳗鲡是福建省最重要的出口水产品,联系着原材料、养殖、饲料、加工、出口等诸多方面,牵动着千家万户的投资回报。自日本实施农产品化学投入品残留限量标准“肯定列表制度”以来,对我省企业的鳗产品对日出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克服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花鳗鲡的养殖技术,主要从水质调节、投喂管理、养殖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花鳗鲡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碳源对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养殖系统内水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在12个室内水泥池(3.0 m×5.0 m×1.2 m)中进行花鳗鲡—罗非鱼—蕹菜立体综合养殖试验,试验设置A(花鳗鲡单养)、B(花鳗鲡—罗非鱼—蕹菜)、C(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玉米淀粉)、D(花鳗鲡—罗非鱼—蕹菜同时添加木薯淀粉)4组,其中,A、B组为非生物絮团组,C、D组为生物絮团组。试验期间不换水,仅投喂花鳗鲡商品饲料,两种淀粉的添加量为花鳗鲡实际摄食量的75%,此时碳氮比为12,试验共进行78 d。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方面,到试验结束时,生物絮团组在总氮、总磷、三态氮方面均显著低于单养组(P0.05);养殖期间,各组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变化剧烈,无明显规律,叶绿素a含量随养殖水温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OD含量随生物絮团形成量起伏变化;絮体体积形成量与总悬浮颗粒(TSS)变化规律一致;试验结束时,D组絮团蛋白质含量最高(23.68%),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 (P0.05);絮团组C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31.43%、14.14%,D组氮、磷利用率分别为28.04%、13.69%,二者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18.43%,9.23%)和B(19.91%,8.42%);生物絮团组(C、D)在花鳗鲡生物量、终末平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非絮团组(A、B)(P0.05),在饵料系数方面显著低于花鳗鲡单养组(A)(P0.05),但絮团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养殖组(B、C、D)在花鳗鲡生长性能方面均优于花鳗鲡单养组(A)。研究表明,在花鳗鲡综合养殖系统中,添加有机碳源能够显著改善养殖水环境,提升花鳗鲡生长性能及对饲料中氮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是中国和日本最广泛养殖的鱼类之一。其养殖基于对天然玻璃鳗的捕捞,从而导致天然玻璃鳗资源逐渐出现严重的匮乏。为解决此问题,众多研究者致力于玻璃鳗的人工繁殖。主要阐述了30年来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亲鳗催熟前需进行强化培育,雌、雄鳗达到性成熟需要不同的催熟药物和催熟时间,17,20-β-二羟孕酮(DHP)的催产效果较好;温度、盐度、水体离子含量等环境因子对胚胎和仔鱼发育影响较大;自由氨基酸、卵黄脂蛋白和硝化甘油是受精卵及卵黄囊期仔鱼的主要能源物质,磷脂是辅助能源物质;用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添加复合维生素、磷虾提取液等制成的浆状饵料是仔鱼较适宜的开口饵料;胚胎发育进程为初孵仔鱼体长3.5mm,仅分化出咽,从第7天开始,仔鱼具有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力并出现大幅生长,到100d时,仔鱼已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0.
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是中国和日本最广泛养殖的鱼类之一。其养殖基于对天然玻璃鳗的捕捞,从而导致天然玻璃鳗资源逐渐出现严重的匮乏。为解决此问题,众多研究者致力于玻璃鳗的人工繁殖。主要阐述了30年来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亲鳗催熟前需进行强化培育,雌、雄鳗达到性成熟需要不同的催熟药物和催熟时间,17,20-β-二羟孕酮(DHP)的催产效果较好;温度、盐度、水体离子含量等环境因子对胚胎和仔鱼发育影响较大;自由氨基酸、卵黄脂蛋白和硝化甘油是受精卵及卵黄囊期仔鱼的主要能源物质,磷脂是辅助能源物质;用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添加复合维生素、磷虾提取液等制成的浆状饵料是仔鱼较适宜的开口饵料;胚胎发育进程为初孵仔鱼体长3.5mm,仅分化出咽,从第7天开始,仔鱼具有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能力并出现大幅生长,到100d时,仔鱼已具有较强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1.
美洲鳗养殖近年在我县深受养殖户的喜爱,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养殖,技术日渐成熟,与日本鳗鲡相比,美洲鳗具有贪吃、消化能力差,喜在池底静卧、大小差异分化快、高温更易发病等特点,永泰县清凉镇清星养鳗场2016年1月6日投放30万尾,3月20日筛选分养,存塘295500尾,130 p/kg 38000尾,300 p/kg 213000尾,500 p/kg 44500尾。成活率达98.5%。美洲鳗苗种产地及其生物学特性与日本鳗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养殖技术亦有所不同,白仔鳗培育成为鳗鲡养殖过程中最细心、养殖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现将生产上所采取的一些管理措施和主要养殖技术的经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乐兆标 《福建农业》2013,(11):29-30
我省内陆山区温泉资源丰富,水源好,水质清新,溶解氧高,经过几年试验,养殖花鳗鲡取得成功。2008年4月起在清流县余朋乡太山村利用当地温泉池塘,经过改造建成鳗鲡精养池塘145亩,开展花鳗鲡养殖试验。从2008年4月3日投苗24万尾,2010年4月投苗7万尾,目前经过盘池确认已出塘175吨。  相似文献   

13.
星鳗Astroconger myriaster(Brevoort)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鳗Astroconger myriaster(Brevoort)属鳗鲡目、康吉鳗科、星鳗属,日本通称为Conger myriaster(Brevoort)。体暗褐色,腹侧白色;侧线、侧线上侧及头部有明显白色斑点。浙江沿海的星鳗常栖居沙质海底与岛礁附近,渔民称为沙鳗。它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沿海,也是我国东、黄海的常见种。经济价值高,出口创汇潜力大。浙江北部近海是星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进入80年代以来,被逐步开发利用,嵊泗、普陀等地还建立了星鳗暂养场。  相似文献   

14.
鳗鲡病原菌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福建省不同鳗鲡养殖场发病鳗鲡肝脏中分离并经感染证实的35株致病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用CTAB法提取各菌株DNA,以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对其进行分子鉴定,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35株致病菌分别属于γ-变形菌纲和厚壁菌门2大类群的6个属和1个科,主要种类是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简氏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等,占63%;其次是芽孢杆菌属细菌;少量为鲁氏耶尔森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  相似文献   

15.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场广大职工破除迷信,土法上马,大搞科学实验.自1973年冬开始,经两年时间,突破了河鳗产卵关,获得了受精卵;对鳗鱼的繁殖习性,雌雄鉴别,促性腺发育的技术等方面有了初步认识,为攻克人工育苗关打下了良好基础.河鳗也称白鳝,风鳗,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我国河鳗有二种:一种叫花鳗,体型大,分布在福建、广东;一种叫日本鳗鲡,体型较小,分布范围很广.我省的河鳗是日本鳗鲡,由于我省滨江沿海,水面宽广,其资源也十分丰富.河鳗因为它营养高,鲜美炙口,  相似文献   

16.
《台湾农业探索》2011,(3):40-40
<正>2011年6月9日,农业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市以"养护海峡生物资源、促进生态和谐文明"为主题联合举办台湾海峡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向台湾海峡投放大黄鱼、鲈鱼、鲻鱼、鳗鲡、曼氏无针乌贼和中国鲎等重要海洋经济和珍稀濒危生物260多万尾。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福建省代省  相似文献   

17.
在水温26~28℃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溴氯海因、三氯异氰尿酸、甲苯咪唑、敌百虫、硫酸铜等18种常用渔药对双色鳗鲡玻璃鳗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双色鳗鲡玻璃鳗对三黄散、季铵盐络合碘、溴氯海因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5.25、2.01、1.00mg·L-1,生产实际常用剂量均低于安全浓度;对甲醛、戊二醛、三氯异氰脲酸、敌百虫、甲苯咪唑和欧指耐受能力中度,生产实际常用剂量高于安全浓度,应控制使用剂量和方法;双色鳗鲡玻璃鳗对原虫清、指环净、特效指环净、聚维酮碘、硫酸新霉素、白点净、小瓜敌杀高度敏感,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索适合于菲律宾鳗鲡仔鳗的训饵及转料方法。[方法]在室内纤维玻璃桶中开展训饵转料实验,选择人工饲料中的仔鳗粉状料和仔鳗粉碎料作为实验料,以天然新鲜章鱼糜作为对照料,设定5天和15天两个转料周期。[结果]15天转料周期的仔鳗成长率和存活率明显高于5天转料周期,每间隔3天以20%占比的速率把天然的新鲜章鱼靡替换成人工仔鳗料的转料方式,适合于菲律宾鳗鲡仔鳗的训饵转料。[结论]菲律宾鳗鲡仔鳗经过一定周期的训饵转料,能从天然饵料转到商业人工饲料,在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等同的人工饲料中,比起粉碎料,菲律宾鳗鲡仔鳗更适合接受粉状料。  相似文献   

19.
福安花猪是福建省著名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为福建省的生猪生产作出重要贡献,曾经是闽东地区生猪生产的当家品种。七十多年来,福安花猪与我同许多优良地方猪种一样,经历了发展、鼎盛、濒危的过程。2004年以来,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我们筹划并实施了濒危物种福安花猪的保护性抢救工作,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花鳗鲡的养殖效益.[方法]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条件下,探讨不同温度对花鳗鲡日增重、摄食率及特定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规格为(197.62±7.98) g/ind的花鳗鲡摄食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5~29.5℃,在适温范围内的最大日增重为1.831 g/d,最大摄食率为0.738%/d,最大特定生长率为0.831.规格为(451.49±12.78) g/ind的花鳗鲡摄食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5 ~29.5℃,在适温度范围内的最大日增重为2.860 g/d,最大摄食率为0.659%/d,最大特定生长率为0.588.[结论]花鳗鲡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8.5 ~2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