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李航 《内陆水产》2009,(2):60-62
李瑞伟——茂名三高良种繁殖基地总经理,称他为“罗非鱼大王”,并非浮夸之言。在茂名这个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基地,李瑞伟的三高良种繁殖基地去年罗非鱼种苗3亿尾,占了广东全省的20%以上。拥有2000亩的鱼苗繁殖养殖基地,兼营成鱼、饲料的他,年收益最高达五千多万元,“罗非鱼大王”乃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罗非鱼成鱼养殖40%集中在广东,养殖面积75万亩,年养殖产量74万吨,其中茂名市罗非鱼养殖面积26万亩,年养殖产量23.13万吨,是广东规模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茂名罗非鱼养殖业发展总体宏观环境向好,但养殖方式粗放、病害频发、产效不高、出口受阻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如何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提高罗非鱼单产和降低罗非鱼养殖成本是养殖户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笔者在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进行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试验,并推广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罗非鱼池塘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海南罗非鱼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海南是罗非鱼养殖大省。本文从产业规模、苗种生产、加工出口等方面介绍了海南罗非鱼产业的现状;从渔业设备、技术水平等层面分析了海南罗非鱼养殖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从产业布局、资源利用、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出解决建议,对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来说具有指导意义。一、罗非鱼产业现状(一)产业规模与消费市场1.成鱼养殖现状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罗非鱼养殖面积约52.5万亩,其中池塘饲养面积约35万  相似文献   

4.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罗非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骨刺少,是公认的高品质鱼,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养殖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对世界罗非鱼的供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罗非鱼产业现已形成了集遗传育种、种苗生产、成鱼养殖、饲料、加工、运销以及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和渔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固安县养殖生产基地1003年进行了罗非鱼池塘成鱼养殖高产试验,取得了罗非色亩毛产3500公斤,平均规格250克以上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控制尼罗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过多繁殖和充分利用罗非鱼的雄鱼比雌鱼生长快的特点和提高养殖效益,茂名市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实施了“全雄性罗非鱼制种及养殖高产技术”项目。通过罗非鱼多种育种技术,提高了罗非鱼的雄性率,并进行了各类型养殖试验,总结出全雄性罗非鱼鱼苗生产和成鱼高产高效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等技  相似文献   

7.
<正>启东位于黄海之滨,属于盐碱地区,池塘养殖发展迅速,淡水养殖池水盐度均在2左右,很适宜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养殖。从2003年开始,我们在本市江源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技术探讨,试养面积200亩,经过10年的试养,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亩产对虾400~500千克、罗非鱼500~750千克,亩利润达到8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与放苗准备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北京进行了红罗非鱼示范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全植物蛋白的豆粕型饲料进行红罗非鱼从大规格鱼种至成鱼的养殖状况。试验鱼放养在3口2亩(0.13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红罗非鱼1000尾/亩,并搭配放养鲢鱼50尾/亩(即红罗非鱼15000尾/公顷和鲢鱼750尾/公顷)。经75天饲养  相似文献   

9.
以往罗非鱼的养殖(特别在生产单位),都是单一品种或是几个品种的混养。品种混杂,群体中雌鱼较多,在成鱼养殖过程中往往会繁殖出大量的小罗非鱼,这不仅影响了成鱼的商品规格,使经济效益下降,而且造成池塘条件恶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水产工作者在七、八十年代用激素诱导,不同品种的罗非鱼进行杂交等办法,使罗非鱼雄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罗非鱼成鱼养殖过程中大量繁殖出罗非鱼苗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近几年网箱养鱼发展很快,养殖面积由1985年的不足200亩发展到去年的1082亩,产量达6600吨,平均亩产6000公斤;养殖品种由单一养殖鱼种发展到鱼种、成鱼配套生产,鲤、草、鲂、罗非鱼多品种发展。目前,网箱养鱼已成为该省大水面渔业生产的主力军。安徽省在发展网箱养鱼生产中有三  相似文献   

11.
<正>网箱养殖罗非鱼具有投资少、管理方便、养殖密度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现已逐渐成为罗非鱼养殖的主要模式之一。笔者一直从事网箱罗非鱼养殖工作,经过多年的实际生产操作,创新了一套网箱养殖罗非鱼从鱼种入箱消毒、生长测量、治病药浴、成鱼收获等操作仅需一人一船的生产管理模式,改变了原网箱养鱼主要操作至少两人两船的工作套路,现将有关技术及操作要点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借鉴。1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lica)、伽利略罗非鱼(T·galilaea)、莫桑比克罗非鱼(T·mossambica),是我国近几年引进的新的养殖对象,在池塘养殖过程中,观察到罗非鱼群体中存在着相互残杀的现象,这对其繁苗及成鱼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了了解罗非鱼群体自相残杀的现象,1983年我们做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13.
潍坊市水产良种场承担的“罗非鱼雄性化技术研究”项目,最近通过验收签定。参加验收签定的专家认为,该项目选题方向正确,技术路线合理,在全雄性制种、越冬管理、成鱼养殖和亩效益等方面,都达到山东省先进水平。不仅为增大罗非鱼个体、提高商品价值开辟了新的途径,还将对今后罗非鱼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罗非鱼属热带性优良养殖品种,生长快,繁殖力强。其原本长年产卵孵化,体力消耗大,影响到  相似文献   

14.
<正>罗非鱼是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的通称,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奥尼罗非鱼和新吉富罗非鱼等。罗非鱼食性杂,易饲养,生长快,产量高,肉质上乘,市场畅销,并且是我国淡水鱼大宗出口水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罗非鱼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也有很好的养殖生产和市场消费需求,但越冬保种一直是罗非鱼养殖生产的限制瓶颈。扬州市维扬区水产站从1976年开始利用发电厂余热水进行罗非鱼种苗生产和越冬保种,1988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盐碱地区池塘养殖罗非鱼的高产技术,我所进行了不同规格、不同密度的高产试验研究。从1987年4月30日至10月7日共160天的饲养,3.38亩水面(分三个试验池,分别为2号、5号,13号)共产鱼5058.75公斤,亩产约1303公斤,亩净产1136公斤。其中罗非鱼成鱼产3959公斤,亩产1020公斤,占总产量的76%。2号池总产1391公斤,亩产1391公斤,亩净产1265公斤,罗非鱼成鱼占总产量的83.5%。5号池总产2407公斤,亩产1203公斤,亩净产1037公斤,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鱼高产技术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988年河北省共投产网箱养鱼面积92.35亩,半数以上养殖全投饵式的吃食性鱼类。通过对38.641亩网箱的验收核算,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均取得重大突破:26.446亩鲤成鱼折合(下同)平均亩产61567.3公斤,亩均盈利13.24万元;10.07亩鲤鱼种平均亩产27639公斤,亩均盈利14.70万元;2.125亩尼罗罗非鱼成鱼平均亩产51393公斤,均亩盈利6.90万元。现就1988年网箱养鱼在养殖制度、工艺路线、技术手段和设备装配上的一些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2012,(6):F0002-F0002,I0001
河北中捷罗非鱼养殖有限公司始建于1983年,地处渤海湾西部,占地6000亩,是全国大型的罗非鱼越冬苗种繁育基地,年出池产量达到160万斤。同时是河北省最具规模的海水鲽鳎养殖基地之一,主养半滑舌鳎,年产苗种200万尾,成鱼20万斤。养殖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热及海淡水资源优势,拥有现代化地热大棚50座,面积150亩。  相似文献   

18.
<正> 国营株洲市渔场在池塘里设置网箱养殖成鱼,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979年用两口共计56平方米的网箱试养了莫桑比克罗非鱼,折合亩产26,936斤。1980年到1983年的四年中,在426亩的水面共设网箱15.45亩养尼罗罗非鱼,总产鲜鱼430,778斤,平均每亩网箱净产27,863斤,总产值193,850元,  相似文献   

19.
丰顺县地热温泉资源丰富,是广东省著名的“温泉之乡”。近几年,当地把水温高、水质好、储量大的地热温泉开发应用于水产养殖生产。如埔寨镇新塔村建立了一个面积15亩的温泉养殖场,每年可培育40多万尾体长6~8am规格的罗非鱼越冬苗。利用温泉培育鱼苗,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将罗非鱼种苗温泉越冬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泰安市水产局与新泰安市水利水产局共同承担的“金斗水库网箱投饵养和高产技术的研究”课题,于1988年1月31日在济南市召开了鉴定会,获得一亩网箱净增罗非鱼成鱼55491.5公斤的好成绩,其中最高网箱产量每平方米净养鱼产量242.9公斤,创全国水库网箱投饵养殖罗非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