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合理施用氮肥为了保证蔬菜的卫生品质,适当控制菜田氮肥用量是关键.从产量与品质两方面综合考虑,施用氮肥品种以铵态氮与硝态氮各半的硝酸铵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赵国苹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73-74,7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油菜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氮素利用效率与氮肥用量、灌水控制水平关系极为密切,且水肥交互效应明显。油菜氮素利用效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施用氮肥的条件下,随灌水控制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不施氮肥时适当提高灌水控制水平能提高油菜的氮素利用效率。水肥协调供应是油菜高产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综合考虑,灌水水平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0%、施氮量为0.12g/kg(土)的组合是最优的。上述结果可为蔬菜的合理灌溉和施肥以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蔬菜集成优化施肥技术,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为基础,设置中等肥力水平大白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获取蔬菜氮肥适宜用量参数,为蔬菜产业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供精密的施肥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大白菜产量,产量差异表现为优化氮常规施肥130%优化氮70%优化氮无氮处理,优化氮肥用量,能提高磷、钾肥利用率,优化氮处理相对70%优化氮、130%优化氮、常规施肥,磷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4.7、5.6、5.2个百分点,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9.7、2.9、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金一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28-8129,817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也更加关注。人体摄入硝酸盐的主要来源是蔬菜,占总摄入量的81.2%。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与施用含硝态氮肥料与否没有直接关系,而与蔬菜种类及氮肥用量等相关。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应通过控制氮肥用量、平衡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上海市金山区蔬菜生产中化学氮肥过量施用的问题,从而优化蔬菜施肥方法,减少化学氮肥用量,特进行了蔬菜"2+X"(减氮调控)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肥、磷肥、钾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与130%优化氮区相比,优化氮区的化学氮用量减少了21.9%,且两处理间青菜产量相当,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制下氮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土壤无机氮含量对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施用氮肥与甘蓝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为该轮作制高产优质安全的氮肥施用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0、90、180、270、360、450 kg•ha-1 6个施氮水平在两种无机氮含量土壤上春甘蓝、玉米、冬甘蓝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甘蓝水溶性糖、Vc、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供试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影响第一季春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土壤无机氮含量高,春甘蓝最大施氮量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对后茬冬甘蓝影响减弱,表明土壤无机氮变化活跃,只对当季作物施肥具有指导意义。当地习惯施氮量高出甘蓝获得最大产量施氮量的1.8~3.2倍,已引起地下水NO3--N的富积。施氮量和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含量均影响甘蓝氮肥利用率,甘蓝套玉米有利于高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氮肥用量低时(用量在90 kg•ha-1以内时),可同时提高甘蓝的产量和品质;氮肥用量进一步提高时,甘蓝产量还可进一步提高,但品质下降;当氮肥用量过高时,则甘蓝产量品质均下降。因而在生产上要获得优质蔬菜产品,需要减少氮肥用量降低产量来获得。【结论】土壤无机氮含量与当季甘蓝获得最高产量的氮肥用量和氮肥利用率密切相关。砂姜黑土氮肥后效明显,甘蓝与玉米轮作能提高高氮处理氮肥利用率。氮肥用量影响甘蓝产量和品质,要获得较好品质的蔬菜,必须减少氮肥用量降低产量来获得。  相似文献   

7.
<正>化学氮肥是蔬菜可直接吸收的无机态氮源,只要合理施用就能生产出优质无公害蔬菜。合理搭配施用。根据各种蔬菜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及肥料效益,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做到氮肥与其他肥料合理搭配,解决氮肥施用过量的问题,促进肥料均衡吸收,减少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和污染问题。一般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以1:2为宜。氮肥应早施。蔬菜早施氮肥有利于促进幼苗早发、快长和早熟,而且离收获时间长,可减少硝酸盐的累积。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2+X”氮肥总量控制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毅 《农技服务》2014,(11):67-68
<正>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在我县逐步发展壮大,作为蔬菜利用的面积日益增加。为不断优化蔬菜氮肥适宜用量,针对马铃薯氮肥优化管理,进行氮肥总量控制试验,选取钟山镇马铃薯集中种植的新光村黄泥土,实施马铃薯控氮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供试土壤:试验在钟山镇新光村唐兴平的承包地上进行,黄泥土,土壤肥力中上等,耕作层p H6.74,有机质20.15g/kg,全氮1.37g/kg,全磷1.33g/kg,全钾46.52g/kg,碱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大葱在一定磷、钾肥水平下的氮肥效应,探讨合理的氮肥用量,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进行了大葱氮肥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钾肥用量不变且比较适中的情况下,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10.2%~13.5%;大葱氮肥的效应方程为:Y=4770.3﹢57.553X-1.3142X2(R=0.9912),最佳经济合理施氮量为20.6kg/667m2,经济产量为5 398kg/667m2。  相似文献   

10.
蔬菜硝酸盐污染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蔬菜硝酸盐污染的现状以及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和不同氮肥种类对蔬菜硝酸盐形成积累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减少氮肥用量,以施用有机肥料为主,增施磷、钾肥、微肥等方法以及严格控制蔬菜收获期与最后一次施肥期的间隔,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控制在规定的允许值以下。  相似文献   

11.
氮肥施用量对大白菜经济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大白菜生产氮肥适宜用量,提高产量和效益,开展了露地秋季大白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探讨不同施氮量对大白菜经济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大白菜经济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影响明显,合理的氮肥用量可改善大白菜经济性状,提高产量水平和氮肥利用效率;施氮量为12kg/667m2时,大白菜单株重、单株净重与净菜率和株高、菜球直径等经济性状最好,产量最高,单产达3268.7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34.4%,氮肥农学效率为37.3kg/kg。  相似文献   

12.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能施化肥吗?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严格控制化肥的投入,特别是氮肥数量.在用量较高的地方和田块,应实行降氮、稳磷、补钾;在化肥用量中等的地方和田块,可采取稳氮、补磷、增钾的施肥模式.力争将现有N、P2O45、K2O的施用比例调整到1:0.4~0.5:0.3~0.4.化肥施用要重底早追,控制氮肥的追施时间.一般来讲,蔬菜不得在收获前8天,果树类作物不得在收获前20天,粮食作物不得在收获前15天追施氮肥及其他叶面肥,防止农产品中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超标.要根据土壤和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的化肥产品进行合理施用,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应不施含氯化肥.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设施农业上的蔬菜产量较大,远销北京、沈阳、天津等地,蔬菜生产在全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全市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粗放式大水大肥的管理方式,造成了氮肥利用率低,蔬菜品质差。为了能更准确地了解氮肥用量与不同耕层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及蔬菜中硝态氮的含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施肥量,特在黄瓜上进行试验,以期为进一步指导农户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氮是植物体内氨基酸、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使作物获得较高目标产量。叶菜类蔬菜因为收获周期短和种植密度大,并多为浅根性蔬菜,对土壤中速效氮肥的需求更敏感,全生育期对氮肥需求大,氮素缺乏将导致叶片变黄、生长缓慢、纤维素含量增加,口感品质差。为追求高产,农户通常投入大量氮肥和灌溉水以期获得最高的蔬菜产量。但是氮肥施用过量会直接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不仅会造成蔬菜减产、品质降低,体内硝酸盐含量过高,还会在土壤中过量残留,通过淋溶与径流进入水体或通过反硝化与氨挥发进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合理施用氮肥是保证蔬菜高产及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项目通过田间小区实验,在主推配方基础上减施或增施氮肥,探究江宁地区大棚青菜合适的施氮量。这将有助于探求一个合适的施氮量,在保证蔬菜稳产的同时减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降低氮肥损失,达到作物、肥料、环境三方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珍珠糯的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变化,探索氮肥对珍珠糯分蘖成穗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经济效益,优化施肥模式,为该品种在生产上高效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珍珠糯的分蘖数量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处理分蘖成穗率的范围为60.73%~78.54%;氮肥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始穗期和齐穗期延迟,成熟期在纯氮用量为202.5 kg/hm~2时最晚;各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实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纯氮用量为157.5 kg/hm~2时千粒重最高。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纯氮用量在157.5 kg/hm~2时产量最高;氮肥农学效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在纯氮用量为180.0 kg/hm~2时达到最高,之后呈下降趋势;根据拟合方程,当纯氮用量在96.88 kg/hm~2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综上分析,该品种在磷、钾肥适当的条件下,氮肥(纯氮)用量在157.5 kg/hm~2时,产量结构较为合理,产量最高,群体质量也较高,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氮肥应与其他肥料合理搭配施用 应根据蔬菜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及肥料效益,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达到氮肥与其他肥料合理搭配,彻底解决氮肥施用过量的问题,促进肥料均衡吸收,减少氮肥残留和污染。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以1:2为宜。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种植现状,调查分析3种大田作物和25种瓜果蔬菜的施肥结构和养分盈余状况。结果表明:除少数作物钾肥或磷肥施用多于氮肥外,绝大部分作物施肥结构中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不同作物肥料用量强度分析表明:氮肥用量强度明显高于磷钾肥用量强度,大田作物氮、磷、钾用量强度都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明显低于大部分蔬菜作物。不同作物养分盈余状况各不相同,大田作物N用量处于稍有盈余状态,P用量稍有亏缺或基本平衡。大田作物氮、磷盈余指数低,环境效应好。蔬菜作物中除少数作物N、P稍有亏缺外,大部分作物N、P均处于较高或高盈余状态。大部分蔬菜、瓜果作物氮、磷盈余指数高,环境效益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神木县开展春玉米氮肥总量控制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陕北春玉米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合理施用氮肥,可有效增加玉米产量。本文以纯氮用量为13.84 kg·667m~(-2)时,玉米产量为679.74 kg·667m~(-2)为最高。陕北风沙草滩区中等肥力田块,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可提高氮肥利用率,为确立"玉米减氮稳磷补钾配微"的施肥原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节水灌溉下减施氮肥对水稻分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北方水稻水资源短缺和氮肥过量施用的生产问题,试验设置优化干湿交替灌溉下不施氮(CK_0)、施氮量较农民习惯用量减少40%、施氮量较农民习惯用量减少30%、施氮量较农民习惯用量减少20%、农民习惯氮肥用量,以及常规灌溉下农民习惯氮肥用量,研究了节水灌溉下水稻高产的氮肥合理用量,以及优化干湿交替节水灌溉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水稻分蘖动态、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氮过量均会降低有效分蘖成穗率;优化水氮配置可以提高穗粒数、结实率以及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当前研究区农民习惯水氮管理相比,优化干湿交替灌溉下施氮量较农民习惯用量减少30%的处理水稻有效分蘖成穗率为93.20%,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7.37%)、穗粒数(6.77%)和结实率(6.88%),增产8.72%,提高经济效益4 146.14元/hm~2,且减少氮肥用量30%,节省灌溉水21.7%,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当前合理的水氮管理方法,可用于指导相似类型区水稻生态栽培。  相似文献   

20.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超高产夏玉米(≥12 000 kg•hm-2)节肥增效的适宜氮肥用量。【方法】在夏玉米超高产区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代谢、氮素积累、氮肥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超高产区夏玉米施用氮肥两年增产幅度分别为6.76%—9.62%和5.21%—9.80%,夏玉米产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施氮量300 kg•hm-2产量和收益最佳,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55.40 kg•hm-2;施氮量300 kg•hm-2有利于提高硝酸还原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氮素吸收积累,可维持土壤硝态氮平衡,其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两年平均值分别为16.12%和3.69 kg•kg-1。【结论】综合产量、收益、氮素吸收、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等方面考虑,豫北地区黏壤质潮土超高产夏玉米合理的氮肥用量为255—3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