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提高奶牛繁殖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3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提高繁殖力试验,其中381头母牛在授精时每头肌注LRH-A200μg,158头母牛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肌注LRH-A的临床健康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8.88%,显著高于对照牛的48.05%;肌注LRH-A的排卵延迟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3.33%,情期受胎率68%和总受胎率85%,显著高于对照牛的25%、26.86%和64.28%:产后14天肌注LRH-A的母牛产犊间隔为360.31±27.67天,显著短于对照牛(394.73±0.32天)。结果表明,应用LRH-A处理能明显提高奶牛繁殖力。  相似文献   

2.
对80头成年黑白花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诱发同期发情。结果;处理后1-6d内出现发情的有76头,发情率为95%,未出现发情的母牛于处理后的第11d重复处理1次,3d内均出现发情;经人工授精后,母牛的情期受胎率为97.5%,总受胎率为100%;20头对照牛同期发情率为25%,情期受胎率为80%,总受胎率为90%。  相似文献   

3.
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临床健康的20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试验。试验牛在发情输精时肌注HC1000IU(试验组,n=129),对照牛只输精不作其他处理(对照组,n=77)。配种后3个月不返情时进行直肠检查,确定受胎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组和对照组奶牛的情期一次输精受胎率分别是68.21%和48.05%,情期受胎率分别是65.31%和39.61%;总受胎率分别94.60%和83.22%。经t检  相似文献   

4.
LRH-A和HCG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临床健康的6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了LRH-A和HCG提高奶牛情期1次输精受胎率的试验。试验牛在发情期输精的同时肌注LRH-A200微克(试验Ⅰ组,n=24),或HCG1000国际单位(试验Ⅱ组,n=21)。对照牛只输精不作其他处理(对照,n=24)。配种后2—3个月,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仪配合直肠检查表明,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牛的情期1次输精受胎率分别是79.1%、66.6%和33.3%。经X~2检验,试验Ⅰ组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应用LRH-A和HCG处理能明显提高母牛的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奶牛受胎率直接影响到奶牛的饲养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研究硒和维生素E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我们在龙镇农场(缺硒地区)选择了100头奶牛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将试验牛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头,于2004年2月至2004年10月对两组牛分别按常规进行直肠把握输精。试验组在输精前1周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40毫升,输精完毕后1小时内再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40毫升和维生素E注射液250毫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 ̄3个月后进行妊娠检查。奶牛配种输精前后注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能明显提高受胎率。试验组确定妊娠48头,比对照组妊娠…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择河北某奶牛场荷斯坦奶牛成母牛389头和月龄、体重适中的青年牛345头,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有青年牛173头、成母牛208头,对照组有青年牛172头、成母牛181头;分别采用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配种,配种后60d内检查其受胎率,产后统计其母犊率;同时收集奶牛场1~12月使用性控冻精配种的所有青年牛每月的受胎率,产母犊率,流产率等数据。结果表明,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分别较常规冻精低11.34%(P <0.05)、10.03%(P <0.05),同时青年牛的性控冻精受胎率较成母牛性控冻精受胎率高10.10%(P <0.05),青年牛和成母牛的性控母犊率分别较常规冻精高43.65%(P <0.01)、39.91%(P <0.01);通过对整个牛场青年牛4605头全年性控冻精受胎率观察,季节性对奶牛受胎率有一定影响,夏季7、8、9月份受胎率较低一些,但全年差异不显著,季节性对流产率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性控冻精用于奶牛繁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青年牛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受胎率和产母犊率。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性控冻精对不同胎次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取了864头育成牛和84头2~5胎次的成年母牛并对其人工受精.结果表明,育成牛的情期受胎率较二胎、三胎、四胎、五胎以上和成年牛平均值分别高3.56%、6.69%、8.35%、5.18%和6.95%(P<0.05),即育成奶牛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二胎以上成年牛;育成奶牛与二胎以上成年奶牛的产母犊率相差1.19%,差异不显著 (P>0.05).  相似文献   

8.
奶牛冷冻胚胎直接移植法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移植法大大简化了冷冻胚胎的移植步骤,使胚胎移植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成为可能。本试验采用1.61M的乙二醇代替甘油作冷冻保护剂,共冷冻保存A、B级奶牛胚胎276枚。解冻,在10分钟内直接装枪移植给受体奶牛。其移植青年牛42,180天后确认妊娠24头,受胎率为57.14%;移植成母牛85,180天后确认妊娠37头,受胎率为43.53%。两者合计,共植受体奶牛127头,确认受胎61头,受胎率为48.03  相似文献   

9.
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目前已经做为一项常规繁殖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但是白城地区还没有在生产上得到应用。为了探讨该项技术在白城地区应用的可行性。白城市兴牧胚胎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奶牛胚胎移植技术试验示范,利用当地改良牛做受体,移植加拿大高产奶牛胚胎。2004年共进行4批移植,移植受体牛174头次,受胎79头,总受胎率45.4%。其中最高受胎率57.89%,最低受胎率17.86%。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提高受胎率,对加速奶牛繁殖和增加经济效益有现实生产意义。影响奶牛受胎的因素较多,但在农村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排卵迟缓奶牛占繁殖母牛群的45%,这些母牛的发情持续时间长达5—7天,多数为排卵困难,有的甚至不排卵,因此其情期受胎率仅35%;二是农村专业户的奶牛分散饲养,难以做到适时输精,情期受胎率也只有45%。因此,输精员采取增加卵巢检查次数来确定输精时间,致使不少奶牛卵巢受伤而更难受胎。对此,我们在1986年进行了LRH-A_3(促排卵素3号)提高奶牛受胎率试验,206头应用牛情期受胎137头,受胎率达到66.5%,比对照牛提高25.72%(P<0.005),效果极显著,很快在金华奶牛基地淮广,4年来LRH-A_3用于奶牛配种达1.3万头次。  相似文献   

11.
在兵团农八师大量引进荷斯坦奶牛之后,由于受本地地理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繁殖性能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了荷斯坦奶牛受胎率的下降,本试验是在其它试验条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就南北舍由于地理方位差异造成的光照温度差对荷斯坦奶牛受胎率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是否显著进行了研究。试验牛共计190头,牛舍分为1、2、3号舍,每个舍分为南、北两面。结果表明:由于南北舍的温度差造成了荷斯坦奶牛受胎率的不同,并且是南面牛舍荷斯坦奶牛的受胎率要高于北面牛舍荷斯坦奶牛的受胎率。南面牛舍试验牛在产后70d内配上的百分比要显著高于北面。  相似文献   

12.
影响奶牛受胎的因素较多,其中奶牛在产后胎衣自行脱落或处理后排出胎衣,子宫都会不同程度受到感染。大多数奶牛在进入配种前能恢复正常,但有一部分奶牛会转为隐性或轻度子宫内膜炎。这种情况在日常工作中不易被人察觉,如参加配种不仅受胎率低,而且还加重炎症的程度。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用露它净对如牛产后净化子宫来达到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奶牛来源及状况奶牛来自齐齐哈尔市建华畜牧场、铁锋畜牧场及奶牛个体户,共计90头。其中恶露不尽奶牛40头,胎衣不下奶牛30头,慢性子宫内膜炎奶牛20头。2药品及应用方法2…  相似文献   

13.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我镇奶牛的一种常见病,不仅影响受胎率,而且影响广大专业户的经济效益。为此我站采取产后子宫冲洗的方法,以提高奶牛受胎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一、材料 试验牛:黑山头镇5家奶牛专业户的4~8岁基础母牛50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理想药物,本试验选用了我所自行研制的宫炎净对对从21例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出的26株细菌均有抑菌作用。试验治疗的21例子宫内膜炎奶牛,有效率为95.2%。预防治疗试验的20头奶牛全部在1 ̄2个情期排卵而怀孕,其中第一个情期怀孕16头,占预防试验牛的80%,第二个情期排卵怀孕的有4头,总受胎率为100%。区域试验的治疗奶牛1086头,有效率为92.9%。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临床酮病对奶牛产后疾病、繁殖性能及产奶性能的影响。选择产后1~2周的荷斯坦泌乳奶牛807头,其中酮病组336头(1胎样本数量134头,2胎样本数量104头,3胎样本数量98头),正常组471头(1胎样本数量262头,2胎样本数量78头,3胎样本数量131头)。统计每组牛只产后真胃移位、淘汰、配次、受胎率、产奶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产奶量数据65万条。结果显示:2胎、3胎牛的亚临床酮病发病率高于1胎牛;亚临床酮病牛只产后真胃移位的发病率是正常牛的5.2倍,死淘率是正常牛的2.3倍;亚临床酮病会导致2胎、3胎牛配次增加,首配受胎率下降13.05%~23.58%;亚临床酮病对1、2胎高峰奶量无负面影响,但会导致3胎牛高峰奶量下降0.14kg/d。本试验结果显示,亚临床酮病会增加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及配次,并降低奶牛首配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奶水牛的繁育。本研究共进行175头次胚胎移植,受胎44头,流产8头,产下36头健康犊牛,受胎率为25.14%(44/175),流产率为18.18%(8/44)。数据分析,受胎率方面,后备牛>干奶牛>挤奶牛;鲜胚移植受胎率优于冻胚;自然发情移植受胎率与同期发情移植受胎率相差不显著;两种同期发情(CIDR+PG和GnRH+PG+GnRH)方法处理移植受胎率相当。流产率方面,挤奶牛>后备牛>干奶牛;鲜胚移植流产率与冻胚移植流产率基本一致;自然发情流产率小于同期发情流产率;CIDR+PG移植流产率高于GnRH+PG+GnRH移植流产率。结论:OPU胚胎移植技术可用于育种扩群。胚胎移植前后,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纠正内分泌平衡,有利于提高受胎率和降低流产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用150头育成牛进行同期发情,采用人工直肠检查法和超声波法检测黄体级别,对检查合格的受体进行单枚克隆胚胎移植。结果显示,同期发情处理牛112头有发情表现,直肠检测黄体合格牛89头,胚胎移植后51头妊娠,受胎率57.3%;超声波检测112头发情牛,其中26头符合要求,移植后24头妊娠,受胎率92.3%;二者差异显著(P<0.05)。因此,B超诊断可作为胚胎移植受体牛黄体鉴定中的一项辅助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超数排卵和鲜胚移植技术,以高产奶牛作供体,进行胚胎生产和鲜胚移植,繁育高产奶牛后代,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试验的3头供体牛,胚胎产量高、质量好,共获胚胎数37枚,有效胚32枚,头均获胚数11.67枚,头均获有效胚数10.67枚,B级胚以上占91.43%。鲜胚移植给29头受体牛后,受胎19头,受胎率65.5%,产仔率也为65.5%,无1例流产,受体牛受胎率和产仔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LHRH—A对华南地区荷斯坦牛产后恶露排出、子宫复旧、卵巢活动、产后发情和受胎率的作用。于产后12~15天用500IULHRH—A处理8头奶牛和8头未经处理奶牛,用EIA方法测其乳汁孕酮变化曲线,研究其产后孕酮变化模式和观察其产后发情受胎情况。结果发现LHRH—A是提高产后奶牛繁殖率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适用于高产奶牛的同期发情程序方案,将218头膘情良好、子宫和卵巢发育正常的不同胎次荷斯坦牛随机分成两组,试验1组为106头,试验2组为112头,分别采用两种同期程序(0.5.6.8和0.7.8.9)进行处理,测定情期受胎率,用于评价两种同期程序对高产奶牛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试验2组情期受胎率平均为41.96%,显著高于试验1组的平均情期受胎率30.19%(P<0.01);将参与试验的218头牛根据胎次分成1胎组、2胎组和3胎及以上组,分析不同胎次对输精效果的影响,2胎情期受胎率最高为40.68%,与1胎情期受胎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3胎及以上的情期受胎率最低为28.79%,与2胎、1胎存在极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